作者序
這段感情一開始很美妙,就像所有的戀情一樣,但後來我們不斷爭吵,分分合合。以最簡單的話來說,她一直在尋求我無法給予的承諾,而我尋求她無法給予的親密情感。我們分手又和好無數次;提出分手的都是她,主動和好的通常是我,我們就這樣陷入不斷重複的循環。
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
我們為這段終成泡影的感情投入許多心力,這讓人無比難過。然而我們永遠無法讓它圓滿,我認為這對我們兩人來說始終是個謎。
我們最後一次分手的幾個月後,我在偶然間發現了某個讓人大開眼界的東西。我去探望讀大學的女兒,在她的心理學講義上讀到了一篇關於依戀理論的文章,該作者描述了兩種特定依戀模式的人試圖成為伴侶時經常會發生的事。「這類型的伴侶⋯⋯往往變得極度對立,焦慮型依戀的人容易感到焦慮並要求更親密的關係,逃避型依戀模式的人則習慣將對方推開、不願意溝通,兩人可能會經歷多次分手與和好⋯⋯這樣的關係可能一觸即發⋯⋯逃避型依戀的人通常是決定退出這段關係的人。」
當時我不了解什麼是「依戀模式」,也不熟悉「焦慮型依戀」與「逃避型依戀」這些名稱,但我坐在女兒的宿舍裡,搞懂了幾件事。我的前女友不願打開心房,而且經常因衝突而疏遠我,這符合逃避型依戀模式;我需要親密的情感關係,與其孤單一人,我寧願緊緊抓住一段感情不放,這符合焦慮型依戀模式。
該作者接著說,這兩種依戀模式的糟糕配對很常見—有些研究人員稱之為「焦慮逃避型困境」—除非這對伴侶能夠理解並學習解決這樣的困境,否則這段感情通常不會有好結果。
這個啟示來得太晚,無法挽救我不幸的戀情,但它確實讓我想更進一步認識這個名為「依戀」的神祕東西。
依戀理論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兼精神分析師約翰.鮑比所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鮑比在孤兒院工作,看到許多孩子獲得了良好的飲食和醫療照顧,卻還是無法健康強壯地長大。事實上,很多孩童撐不下去,死了。一般常見的兒童發展理論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鮑比參考了進化生物學、動物行為學、社會心理學等多元領域,發展出一套嶄新的依戀理論。簡而言之,由於剛出生的人類嬰兒沒有能力照顧或保護自己,他們會本能地尋找並依附一位稱職可靠的照顧者,這位照顧者通常是母親,也可能是父親、(外)祖父母、保姆,或其他在場且能滿足嬰兒基本需求的成年人。
如果嬰兒成功尋得持續性的照顧,便可發展出情緒安全感;如果失敗了,他將無法獲得安全感。
嬰兒尋求照顧的成敗塑造了嬰兒發育中的大腦,影響了核心情緒與人格結構,從而創造對於人際關係的一套普遍信念與期望,更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感受及我們這一生的人際關係表現,當然也包括我們與戀人的關係,或是我們與任何人事物的關係。這就是「依戀效應」。總而言之,一個人最初的依戀經驗很重要,決定了性格,而且賭注極高。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童年早期的依戀經驗發生在我們最早的記憶之前,通常是在兩歲前。然而套句鮑比的話,它有能力影響人們「從搖籃到墳墓」的人際關係。
這是因為依戀系統與生殖系統一樣,是人類基礎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為我們設計的生存方式。我們一出生,便會本能地依附那些可靠的、能夠保護我們、回應我們生存需求的人。成年後,我們會與深愛的人,以及少數能提供我們安全感與保障的人建立關係。我們生來就需要與人交往並建立關係,只要我們活著,這一點就永遠不會改變。
全世界有許多研究人員致力於理解並驗證鮑比的理論,而且每年都有數百或數千項新研究成果出爐。
精神科醫師湯瑪斯.路易斯(Thomas Lewi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童年早期的經驗會塑造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讓我們記住對於「愛」的印象。所以最初的依戀很重要,不僅影響我們與伴侶的關係,也影響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
一些最新的研究證實,兒童時期的依戀模式遠不只影響我們與家庭及伴侶的親密關係。事實上,它們可能延伸到各種人際關係:工作方面,它們會影響我們與同事及老闆的關係;運動方面,它們會影響我們與隊友及教練的關係;政治方面,它們會影響我們的政治傾向及我們選擇支持的候選人;即使在心靈領域,它們也會影響我們對於宗教信仰的選擇,以及我們與神建立關係的方式。
是的,它們甚至會影響我們如何與神建立關係。
有幸成為安全型依戀的人,無論是在童年時或成年後,往往擁有更讓人滿意、更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覺得自己值得被愛、被照顧,因此有更強的自尊心,往往更願意付出,更能包容他人,面對疾病與親人死亡等挑戰時,表現出更強的適應力。身為父母所能盡力為孩子提供的最棒禮物,就是安全型依戀。
那些擁有不安全型依戀(逃避型與焦慮型)的人,比較容易陷入人際關係的困境,並且可能得學著處理親密與信任的問題。儘管如此,不安全型依戀的人也有可能具備獨特的優勢。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置身在看似險惡的環境(因電腦故障而煙霧逐漸瀰漫的房間),高度焦慮型依戀的人對於威脅特別敏銳,他們會率先發現危險;高度逃避型依戀的人重視獨立與自立,他們會率先找到逃生路線脫險。
雖然多數成年人的依戀模式與童年早期發展出的依戀模式相同,但這是可能改變的。原本因不可靠的照顧者而導致不安全型依戀的人,可以透過與安全型依戀者(教師、心靈導師、教練、伴侶)建立長期健全的關係,或藉由反省與治療,甚至是養育子女而實現安全型依戀,研究人員將此稱為「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想快速評估自己的依戀模式,請參閱附錄,做個簡短的依戀測驗。)
對我來說,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我意識到自己的依戀系統會在何時影響我的行為反應,我便可以改變或延遲我原本會有的反應—特別是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以達到更有利的結果。舉例來說,我談戀愛時,如果我的戀人在最後一刻取消計畫,我有時會不信任她的說法,或是反應過度;這是焦慮型依戀者在面對情感的真實威脅或想像威脅時,兩種典型的回應方式。同樣地,當我身體不舒服時,我會小題大作地預測最糟糕的結果;這是焦慮型依戀者對於疾病的常見反應。一旦我了解這些反應部分來自我的不安全型依戀作祟,我會自問,我的反應是否其來有自?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現在我也會注意到依戀模式對其他人的影響。在朋友面對孩子離家讀大學、失業或親人去世等重大變故時,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依戀模式的影響;當年輕的朋友嘗試約會、找個適合的伴侶,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依戀模式的影響;看到子女長大成人、追求事業、結婚、撫養孩子,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依戀模式的影響。若能了解人們為什麼會做出那些反應,而其中一個原因來自他們的依戀模式,我們也許就能給予彼此更多的體諒、支持與寬容,找到更融洽的相處方式。
於是我開始著手撰寫這本書,盡可能挖掘關於依戀理論的大小研究與例子,讓大家更了解依戀模式如何影響我們。這趟旅程從我自己的故事開始。我想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以及形成的原因,為此,我拜訪了該研究領域的多位頂尖專家,徹底探究我與父母及其他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探討這些早期經歷如何影響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這其中的某些回憶顯然非常私密。
一旦我了解了自己的依戀模式,就會想了解其他人。我與形形色色的人們交談,聊聊依戀模式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包括約會、育兒、婚姻、事業、老化、工作、運動、政治、心靈。這些人本著對於依戀模式的理解,有意識地與他人互動,讓自己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都因此而受益,包括:
• 一位母親利用依戀教養的原則,以更實際可行的方式撫養兒子(參見第六章)。
• 一對年輕夫婦與治療師合作,試圖挽救婚姻;這位治療師受過以依戀理論為基礎的諮詢技巧訓練(見第七章)。
• 一位教練藉由了解球員的依戀模式,協助他們發揮最佳表現(參見第十一章)。
• 兩個年輕人運用依戀理論,改善第一次約會時的互動方式(參見第五章)。
• 一間小型企業的老闆如何打造默契絕佳的團隊,提供多元依戀模式的員工發揮所長的空間(參見第十章)。
我甚至研究了依戀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政治領袖及其治理能力,並且為前美國總統候選人進行了一次成人依戀訪談(參見第十二章)。
透過這本書,我希望你能了解依戀如何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以及「你自己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我在後記討論了善用依戀理論的十項重要功課,你可以利用這些實際又有用的方法來改善自己和周遭人們的生活。附錄的依戀測驗可用於評估個人依戀模式,參考資料則列出了相關組織、書籍、網站,讓你進一步了解以依戀理論為基礎的約會、兒童發展及育兒、婚姻諮詢、個人治療等。
約翰.鮑比的開創性理論,如今被學界普遍認為是兒童發展與社會心理學的基礎。事實上,他的理論是所有行為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基礎。馬里蘭大學的茱德.卡西迪(JudeCassidy)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菲利普.沙弗(Phillip Shaver)等知名國家研究員宣稱,依戀理論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心理學研究中極為廣泛、深刻、創新的理論」。威廉與瑪麗學院的李.柯克派屈克(Lee A.
Kirkpatrick)主張,依戀理論是「極其成功的心理學理論。」加拿大心理學家兼作家蘇.強森(Sue Johnson)的觀點,是許多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對鮑比的典型意見:「我是心理學家,我是人類,如果我得頒獎給任何人提出的一套最佳想法,我會頒給約翰.鮑比,而不是佛洛伊德或其他任何研究人類的專家。」
二○○五年,哈佛大學登山社在吉爾吉斯與中國邊境附近登山,並將一座一萬九千英尺高、白雪皚皚的山峰命名為約翰鮑比山,這是真正的崇高榮譽。
如果整個社會對於依戀理論及其含意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又會如何?我們的文化不斷釋放這樣的訊息,亦即越是獨立、不需要他人援助的個體,進化程度越高。我相信這種態度是美國拓荒者成為孤單冒險家神話的遺風,並且與生物學相悖。依戀系統告訴我們,為了安全與保障,我們永遠需要與其他人—至少是幾位對你有特殊意義的人,保持聯繫,並且唯有通過互相依賴才能成為最堅強真實的自我。
然而我們將獨立描繪得如此理想,到了最後,太多人選擇獨自生活,不與家人同住,不與鄰居往來,導致社會關係疏離。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報導,現今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自己沒有可信任的人。精神科醫師湯瑪斯.路易斯及其同事說:「美國當代文化就像一場大型實驗,正不斷剝奪人們最渴望的事物。」
在我得知依戀理論不久後,認識了家鄉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哈利.萊斯。他告訴我,他即將開一門與依戀理論有關的課程,如果我有興趣,歡迎我去上課。
我熱切地接受了他的慷慨提議,從這裡踏上了我的發現之旅。
如果人們能更深入、廣泛地了解依戀的運作方式,而不是只有研究員與心理學家了解這些事,我相信,我們的人際關係將會變得更豐富、更令人滿意。
推薦序
當初皮特.羅文海姆來找我,詢問是否能旁聽我在羅徹斯特大學開的人際關係課程,我說:「當然可以。」我一向歡迎訪客,特別是那些有一定年紀與閱歷的人,或許他們能帶給二十出頭的學生們一些不同的觀點。皮特似乎很感興趣,我以為他會旁聽兩、三次課,然後就和之前其他人一樣,優雅地離開。然而面對這個龐大且活躍的研究領域,這小小的研究樣本顯然無法滿足皮特的好奇心。他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幾乎從不缺席,課後我們約在十二角廣場的星巴克聊天時,他會繼續提問。他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並不複雜,即使如此,他將好奇心與他的新聞分析專業結合,這些問題仍舊明確地點出了我在課堂上探究的主題。鄰桌的女性忍不住想加入我們的聊天,我一點也不意外。
數千年來,人們深深著迷於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試圖去了解它們成敗的原因,以及是什麼讓它們成為生命中最痛苦卻最有意義的部分。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歷史紀錄找出人際關係的「規則」與意識形態,而科學研究則是在這項領域中相對較新的嘗試,客觀地評估,大約是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毫無疑問地,我相信依戀理論代表了人們目前在這項研究領域所能提出的最深刻見解。
理論來自於社會科學,也運用於社會科學。嶄新的理論通常一開始會帶來興奮與騷動,然後隨著人們提出更多創新的見解而逐漸枯竭,被更出色的新理論所取代。但依戀理論則不然。我在一九八二年初次聽聞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07-1990)的理論,當時我正在丹佛大學進行休假研究,而該大學的菲利普.沙弗(Phillip Shaver)教授與辛蒂.哈珊(Cindy
Hazan)博士開始將依戀理論應用於解析成人的感情關係。在此之前,依戀理論主要的關注目標為幼兒及其照顧者。當他們的開創性研究變成科學文獻,依戀理論的領域迅速擴大,衍生出數百甚至數千項新研究。從那之後,我一直在觀察人們對依戀理論的興趣何時會冷卻下來,就像之前其他許多理論一樣,但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不可思議的是,人們對依戀理論的研究熱度至今未減。
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理論歷久不衰?皮特說,每當我在課堂上開始講述依戀理論時,即使最不專心的學生也會立刻抬頭,專心聽講。研究人員從觀察哺乳動物的普遍行為做出發點,解釋幼兒與照顧者的最初互動經驗何以塑造人們從童年到老年的人際關係,如此引人入勝的觀點,鮮少有其他理論做得到。依戀理論的觀察結果既客觀、敏銳,同時又與每個人的感受極度相關,當人們聆聽依戀理論的內容時,很難不會有這種想法:「沒錯,就是這樣!」
依戀理論將嚴肅連貫的理論與生命中許多重要且深刻的人性關懷相互結合,藉此獲得非凡的解釋力量。我向讀者保證,了解依戀理論,對於人際關係與情感生活將會產生全新的觀點。然而這不是一本心靈自助手冊,至少不是「永恆愛戀的十二個步驟」這種老掉牙指南。這本書將讓你進一步了解人們產生感情連結與疏遠的原因和方式,並且教你充分運用這些知識來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
我漸漸開始期待我們在星巴克的約會,透過對話,我了解到皮特是個堅持不懈的敏銳觀察者。隨著他對依戀理論的理解逐漸加深,他的提問也越來越難。不過我發現了他更令人欣賞的特質。在本書中,你將與我一同看見他的勇敢和坦率,願意挑戰自己一生的經歷,揭露他的人際關係與心中想法(也許這正顯示了他的「習得的安全型依戀」,又或許反映出他先前的焦慮型依戀模式?請繼續閱讀並自行判斷吧)。我們可以從皮特的寫作方式看見這些特質,他在研究與治療案例的分析中穿插了個人經歷,這些經歷雖然令人感傷,卻適切地揭露了依戀理論的要旨。我認為這並非巧合。依戀理論的精妙之處就是讓人理解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模式,而身為作家的皮特,他的才能就是用文字引出人們的感悟。請別懷疑,這本書將個人經歷與研究治療實務並列,還有著依戀理論堅實的科學做基礎。這無疑是一部會讓約翰.鮑比欣慰的大作。
哈利・萊斯(Harry Reis)博士,紐約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董事會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