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の絕美色彩建築巡禮:全球46所穿越古今、跨越文化的各色建築名作

世界の絕美色彩建築巡禮:全球46所穿越古今、跨越文化的各色建築名作
定價:400
NT $ 300 ~ 612
  • 作者:大田省一
  • 譯者:葉廷昭
  • 出版社:邦聯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9-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8472757
  • ISBN13:9789578472754
  • 裝訂:平裝 / 144頁 / 18.2 x 24.4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色彩是跨越文明、不分語言,人類共通的建築鑑賞術
  透過8種顏色,輕鬆入門建築欣賞的世界
  探索建築美學盲區,發覺建築色彩力!

  「過度裝飾是一種罪惡」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
  但真的是這樣嗎?

  白色的泰姬瑪哈陵、粉紅的布城清真寺、黃色的美泉宮、紅色的紅磨坊等等的世界各地名勝,與建築結構相得益彰的色彩塗裝,讓世人更加認識它們以及背後的歷史。現實生活中,每座建築都有顏色,相信大家也都親眼見過五彩繽紛的建築。本書透過一幀幀照片,介紹各色絕美建築,分享建築與色彩間的絕妙交互作用。從各文明以及不同時代,選出具代表性的建築,配上一旁關於建築背景的輕解說,是本能夠幫助理解建築與色彩的實用鑑賞書!

  書中點出建築背後的各色故事:
  ★聖‧克里斯特博馬廄是名牌精品的取景地,其鮮明搶眼的粉紅色其實是墨西哥的專屬色彩!
  ★建築樣式向聖索菲亞大教堂致敬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內部裝潢的鈷藍色是來自伊茲尼克瓷磚!
  ★屋頂貓咪雕像象徵著拉脫維亞人執拗個性的貓之屋,外牆的黃色彰顯了新藝術運動風格建築的特色。
  ★到日本神戶觀光不能錯過的北野異人館中的萌黃之家,曾經一度被漆成白色,是近代才被還原真面目的萌黃綠色!
  ★里昂隆河河畔旁的顯目橘色立方,除了現代感強烈的建築外觀,大膽的橘色塗裝靈感,其實是取自港灣機具常用色!
  ★伊斯蘭教的絕對聖地卡巴天房,黑色的立方體真身,其實是背黑色絲綢覆蓋的砂石建築!
  ★傳說為迪士尼城堡原型的新天鵝堡,浪漫的白色中世紀歐洲風格是有利用到鋼筋混凝土跟蒸汽起重機等打造出來的建築物。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所位於的紅場,其中的「紅」並不是因建築物的紅色而來,跟共產主義的也無關,而是來自俄文「紅色」曾經帶有的「美麗」含意。

  也舉出的8個顏色都帶有各自的個性:
  Pink─法國波旁王朝的交際花也喜愛的華麗色彩。
  Blue─平民百姓無法企及,束之高閣的高貴顏色。
  Yellow─從歷史早期就被使用,是金色的代用色。
  Green─古往今來,不分文明都備受喜愛的顏色。
  Orange─因瓦磚燒製技術提升才被認可的色彩。
  Black─不只是白色的對比色,黑色有神聖的意象。
  White─從具體到抽象都能表現意義的顏色。
  Red─詮釋多種意義,擁有悠久歷史的顏色。

  建築界不討論色彩,是一種觀念上的問題。但在建築的領域中,色彩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主題,也展現出深奧的學問,瞭解建築的用色,也許能發掘出建築的嶄新一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田省一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副教授。
  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科‧建築學科畢業,再繼續於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進修畢業。擁有工學博士學位,以及一級建築士資格。
  專業為都市史、建築史與亞洲都市研究。
  主要著作有『建築のハノイ』(2006年出版,白揚社發行)
 
 

目錄

前言     4
 
Pink   7
|1|皇家夏威夷酒店:體現消費大國對渡假勝地的無限嚮往      8
|2|阿根廷總統府:與白宮互別苗頭的粉紅色玫瑰宮  12
|3|聖‧ 克里斯特博馬廄:在純粹的建築形態上增添墨西哥色彩    14
|4|雅典娜法語學校:以大膽的用色替水泥都市增添色彩  18
|5|耶穌聖心堂:深受市民喜愛的地標性胡志明教堂  20
|6|布城清真寺:首都機能轉移所新開發的都市地標  22
|7|風之宮:後宮女性窺看外界的「風之宮殿」26
Column:奴隸之家      28
 
Blue     29
|1|凱薩琳宮:座落聖彼得堡避暑勝地的「夏之宮」  30
|2|聖伊麗莎白教堂:建於斯洛伐克首都住宅區的藍色教堂      34
|3|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立於伊斯坦堡歷史地區的藍色清真寺      36
|4|夏伊辛達墓城:中亞青之都撒馬爾罕的湛藍建築群      40
|5|阿威羅舊車站:為葡萄牙街道增色的阿茲勒赫磚建築  42
|6|聖鮑思高教堂:幾何風格與現代巴西都市相應的聖堂  44
Column:沙特爾主教座堂       46
 
Yellow       47

|1|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越南市街中風采獨特的法國殖民建築      48
|2|胡志明中央郵局:南國陽光下發出鮮黃色彩的法式建築      52
|3|聖方濟各聖堂:紀念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葡式小教堂  54
|4|卡斯楚教堂:智利奇洛埃島的哥德復興世界遺產  56
|5|美泉宮:位於維也納郊區皇族的大型夏季離宮      58
|6|貓之屋: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新藝術運動建築      60
Column:紫禁城太和殿           62
 
Green   63
|1|萌黃之館:神戶由白轉綠的西洋風格木造建築      64
|2|奈良女子大學紀念館:淡綠洋館建築散發出女校的溫婉動人      68
|3|平戶沙勿略紀念教堂:融合哥德與德風建築的長崎教堂      70
|4|威奧利教堂:融入夏威夷綠意中的美國哥德式建築      72
|5|艾米塔吉博物館:俄羅斯傲視全球的冬之藝術寶殿      74
|6|先知清真寺:以白色空間突顯綠色圓頂的聖地      78
Column:母親之家                   80
 
Orange   81
|1|漢普敦宮殿:成為英國歷史事件舞台的橘色宮殿  82
|2|基佑宮:擁有「最小」稱號的倫敦精緻宮殿  86
|3|特拉凱城堡:曾為立陶宛政經樞紐的湖畔城堡      88
|4|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北歐設計先驅阿斯普朗德的代表作      90
|5|橘立方:為隆河文化商業地區創生的新設施  94
Column:1928大樓                  96
 
Black      97
|1|丹麥皇家圖書館:傍運河的北歐最大「黑鑽」圖書館  98
|2|博爾貢木板教堂:從中世紀流傳至今的挪威教會殿堂  102
|3|基督變容教堂:歐洲赤松打造的俄羅斯世界遺產  104
|4|卡巴天房:伊斯蘭教中至高至聖的無上神殿  106
|5|湯島聖堂:在學問重鎮祭祀孔子的漆黑聖堂  108
Column:燒杉之家                   110
 
White      111
|1|泰姬瑪哈陵:蒙兀兒帝國耗費年歲打造的后妃陵墓      112
|2|新天鵝堡:國王度過最後172天的童話城堡  114
|3|聖心聖殿:蒙馬特山丘的羅馬‧拜占庭風格建築  118
|4|薩伏伊別墅:近代建築大師勒‧柯比意的傑作      122
|5|世界貿易中心車站大廳:重建於世貿中心遺址的「最貴通道」  124
Column:帕德嫩神廟               126
 
Red        127
|1|紅磨坊:以名勝「紅風車」做裝飾的歌舞廳  128
|2|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莫斯科中樞的俄羅斯復興式建築  132
|3|基輔大學:揚名俄羅斯帝國的深紅名門大學  134
|4|德里紅堡:蒙兀兒帝國時代的巨大紅色城池  136
|5|基督教堂:馬六甲歷史地區的荷蘭殖民建築  138
|6|紅屋:莫里斯「中世紀建築理念」的作品      140
Column:龐貝「神秘別墅」       142
 



  走在喧囂的大街上,到處充斥著現代建築的色彩洪流,五顏六色的外牆、看板或燈號都爭相映入眼簾。造訪名勝古蹟,這些在現代相形黯淡的神社佛閣,過去也曾點綴著各式鮮艷色彩。放眼海外,教會的彩繪玻璃和其他設計的用色也十分巧妙,各大宮殿更是裝飾得金碧輝煌。

  不過,建築色彩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主題,在市面上很難找到一本專門探討建築與色彩的相關書籍。大學的建築科系,也幾乎沒有教導色彩的相關知識。但事實上,每座建築都有顏色,相信大家也都親眼見過五彩繽紛的建築,就跟本書所介紹的紅、藍、黑等各色建築一樣。那麼,為何建築界對色彩漠不關心呢?

  建築與色彩――從歐洲開始

  從歷史上來看,建築並非是單調無色的。甚至可以說,古代的建築和色彩有著密切的關係。古埃及的石造建築上繪有彩色壁畫,這一點古希臘也相同,連古羅馬的建築物使用大量色彩一事也廣為人知。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有記載羅馬的建築技術,當中有載錄到建築與色彩的內容,以及使用黃土、紅土等顏料來製作塗料的方法,可見古羅馬人認為塗裝是建築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雖說如此,但也無法確認有多少的建築是將外觀全部塗色。維特魯威大部分講解的都是壁畫,塗裝頂多只能歸為裝飾的一環。

  後世的歐洲狀況也相去不遠。因為建築上的色彩會慢慢褪色,再加上石造建築的改建和翻修期間普遍都較長,自然而然地就剩下沒有色彩、只有石塊原色的建築了。

  建築界不討論色彩,也是一種觀念上的問題。文藝復興時期,在古典風格復興的浪潮中,人們推崇希臘大理石雕刻潔白至上的價值,認為白色才能顯現出光影變化。將美術制度化的法蘭西學術院,在17世紀掀起了繪畫的「線條與色彩之爭」。路易十四時期,重視線條和素描的派別佔優勢,描繪形態被視為一種理性的行為,色彩純粹是形態的附屬而已。不過,到了路易十五的時代,洛可可風格大行其道,色彩派越來越強勢。因「色彩」能呈現纖細與感性,正好與時代的風氣一拍即合。

  而學術上的發展,也造就了建築與色彩的全新局面。18世紀後期開始,考古學的調查活動大有斬獲,人們發現希臘神殿有過去著色的痕跡。可是,長年來大家都深深相信希臘神殿是白色的,這種刻板印象不是一時就能輕易改變的。白色仍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美學,上色則是不入流又頹廢的作風,簡單說就是二流作為。饒是如此,19世紀有越來越多人前往希臘,親眼看到建築上色的證據,趨勢又開始對色彩有利了。相信白色比較高級的學術院派,跟色彩派又引發了「多色爭論」。於是乎,除了新古典主義的白色石造公共建築以外,多色的建築和住宅也興建了不少。

  古典建築與色彩是密不可分的,關於這一點,從事建築修復的維奧萊-勒-杜克(Viollet-le-Duc) 曾說過:「在雕刻和建築的領域,長期以來我們都只注重形式,彷彿默認了所有凹凸立體物都該是無色的。」希望喚起人們對色彩的關注。只是,在當時主流認為不應該任意為建築上色。但他認為建築需要具備完善的呈現方式,在古代會先安排符合建築風格的周邊環境,再來考量色彩的問題。

  19世紀的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 ,在談論「色彩和建築相應的使用」時曾說到,他將建築視為一種有機生物。換言之,他反對在各個部位塗上無關的色彩,色彩和雕刻應該相得益彰才對。他雖然對單色偏愛並做了探討,但他亦認為單色是不完整的,完整的建築由最高級的雕刻構成,而雕刻也要有花紋和色彩來映襯。由此可知,色彩是建築不可或缺的要素。

  現代主義與色彩

  到了現代主義興起的時代,情況又改觀了。比古典風格更要求幾何學形式光影變化,捨去多餘裝飾後也更講求構造,在這種風氣之下更沒有談論色彩發揮的空間了。白色的概念也連結到無色,甚至衍伸出清水混凝土的表現方式。基本上這個潮流一直延續到現代,在建築領域中色彩幾乎被忽視了。不過,我們即使處於現代主義也不能遺忘色彩的存在。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被喻為現代主義的推手,即使曾表明「過度裝飾是一種罪惡」,卻也同時是善用色彩的。他認為「考量外觀整體效果是建築最重要的課題」,因而贊同外觀塗裝和多色裝飾(當然,大前提是不矯飾素材,並且認同素材的價值) 。

  法國的建築大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 ,在白色至上的時代,使用以淺色為主的顏色,並且在清水混凝土上也點綴使用色調較低的三原色。而於包浩斯(Bauhaus) 而言,色彩被類為一門科學。約翰‧伊登(Johannes Itten) 奠定色彩理論,德國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 的作品也使用大量色彩。現代主義的另一巨匠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看似只突顯素材質感,似乎與多色無關,但這並不表示他不在乎色彩。石材、金屬或玻璃的色澤,還有突顯這些素材的塗色,都是他注重的建築要素之一。直到近代,號稱紐約五人組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崛起,現代主義才失去色彩,變為真正的空白。被喻為「白派」的這五人,以純白表現前衛的現代主義形態。但在同一時期,與之相抗衡的「灰派」也廣受矚目。最後的結果是,這樣的對抗宣告了現代主義的終結,以及後現代主義的開端。無視色彩的作法導致沒落。建築與色彩的關係,彷彿處於一種進退兩難的緊繃局面。

  日本建築與色彩

  在日本建築中,色彩究竟佔有何等地位呢?從現存的神社和寺廟來看,神社大多一向採用鮮艷的顏色,寺廟則是樸素的風格居多。若考量到古代建築的用色或是沒用到什麼顏色的話,似乎從佛教寺廟傳來日本之後,才開始建有紅、白、綠等鮮艷色彩的建築。神社還牽涉到「式年造替(定期將神社社殿全部或部分翻修) 」的制度,舊有的建物很難留傳下來,幾乎可說是不復存在。然而,在保有古式風格的伊勢跟出雲地區,神社還是維持原木的樣貌,合理推測在古代應該也相同。但就此斷言古代建築沒有使用色彩,倒也未必。例如,伊勢神宮的欄杆上有五色座玉(寶珠形裝飾) ,出雲大社的天花板上也有用色鮮明的八雲圖。古時對色彩的追求,是以細緻、深邃以及隱密的方式呈現。神社的風格亦有可能是受到寺廟建築的影響,宇佐神宮或石清水八幡宮這一類於奈良時代(西元710年至794年) 以後建造的神社,柱子使用的是朱漆。因神佛習合(日本將本土信仰和佛教互相揉合成一個新的體系的現象) 由來已久,神社和寺廟之間互有深遠的影響。要說到日本宮殿建築的話,自藤原宮的大極殿以後,也建造了不少彩色的建築。日本建築塗色,也成為了理所當然的現象。

  不過,在日本用不用色還是有一定的基準。比方說宮殿的對外建築物雖然有使用色彩裝飾,天皇的居住空間卻是以原木為主;神社的話,前述的伊勢神宮或是出雲大社,基本上也是維持原木傳承下來。根據繪畫史料的記載,不同的佛教寺廟也有不一樣的用色講究。在「一遍上人繪傳」當中,神社和寺廟的主要建築都有上色,但神社的拜殿幣以及殿(前者供參拜之用,後者則為放祭品之處) 是用原木,寺廟的本堂也是使用原木。可以說是為了區別神明與凡人的空間,或是日本文化看重原木的影響所致。另外,繪畫呈現的是不是事實也難以斷定。也或者就算建物塗裝上色過,卻因表面色彩無法持久,就算乍看之下是原木,但其實可能也只是褪色了。到頭來,我們從史料中得知的,僅限於當時人們對於神社與寺廟用色的普遍性理解而已。建築學家濱島正士先生曾分析,日本建築的神社(本殿) 和塔有塗成紅色的傾向,臨濟宗的寺廟有使用色彩裝飾,淨土宗則以原木為主。現在習以為常原木的禪宗寺廟建築,事實上,在過去也曾是有用色的,這一點十分地有趣;以祖師的居所起源的淨土宗,其建築風格流傳到現代首尾一貫以原木為主也是一大特色。

  日本有重視原木和偏愛古色的傾向。只不過,這是從枯朽的原木中領略的美感,還是一種懷古念舊的感覺,就不得而知了。茶道宗師千利休的草庵風茶室,用色風格皆傳達出幽靜的美感,「古色古香」也成了一種表現方式。刻意表現出無色、褪色狀態的顏色表現都是存在的。在建築的領域中,色彩展現出了深奧的學問,瞭解建築的用色,也許能幫我們找出建築的嶄新一面。

大田省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300
  2. 新書
    79
    $316
  3. 新書
    79
    $316
  4. 新書
    79
    $316
  5. 新書
    85
    $340
  6. 新書
    85
    $340
  7. 新書
    88
    $352
  8. 新書
    $400
  9. 新書
    $458
  10. 新書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