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結合台灣、日本、中國與馬來西亞殯葬產業、學術及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針對綠色殯葬及殯葬實務議題進行專業或跨領域的研究與報告。論文主題有區域跨國性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與中國等地綠色殯葬推動、生態殯葬改革、南洋華人殯葬的探討與研究;亦有以環保自然葬專題為論述,集結產官學三方的不同視角的研究;另有跨領域殯葬實務性論文,如傳承家風文化的陵園、創新的綠色殯葬設施、綠色葬具及綠色葬法、告別式創新設計規劃、芳療在遺體處理運用、成套服務商業模式在殯葬服務的運用等不同層面切入殯葬實務的創新觀點;更有中華跪拜禮連貫古今演變的嚴謹考證論述、唐代官修禮書重葬祭的教化意義、唐代道家思想影響下的厚葬文化等殯葬文化議題的探究,並對儒家、墨家到佛教思想的殯葬生死觀,台灣多元宗教儀節,悲傷輔導與文化撫慰,祭拜到追思的時代思考等議題,進行古今時空對話與重新詮釋。這些論文的發表體現了當前綠色殯葬的現況與殯葬跨領域層面的新思維,期許經由這些論文的提出讓我們思索殯葬產業未來前景,重新省思中華殯葬文化的深刻底蘊與時代精神,同時也希望能作為政府推動綠色殯葬政策時參考之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治國
中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榮譽院長
王琛發
馬來西亞東西方生死文化研究基金會主席
郭慧娟
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理事長
趙志國
中國殯葬協會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任
邱達能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主任、助理教授
盧 軍
中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院長
胡立中
中國浙江金華市民政局副局長
潘衛良
中國浙江金華市民政局殯葬執法大隊支隊長
馮月忠
馮月忠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楊盈璋
日本送行者學院博士候選人
陳伯瑋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心理諮商系兼任講師
曾煥棠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心理諮商系教授
黃棟銘
大仁科技大學生命關懷事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張秀菊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郭燦輝
中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李慧仁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助理教授
郭宇銨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生
王清華
萬安生命海外研訓發展處處長
黃玉鈴
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經理
何冠妤
自由風視覺傳達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廷華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生
詹坤金
苗栗縣卓蘭鎮前鎮長
涂進財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兼任講師
黃勇融
中華民國遺體美容修復協會理事長
楊雅玲
中華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君曲
新竹縣政府民政局科員
張孟桃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鄧明宇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
英俊宏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顏鴻昌
星彥塑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佳諭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康美玲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生
張文玉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主編簡介
王慧芬
東海中文所碩士、博士候選人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王治國
中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榮譽院長
王琛發
馬來西亞東西方生死文化研究基金會主席
郭慧娟
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理事長
趙志國
中國殯葬協會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任
邱達能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主任、助理教授
盧 軍
中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院長
胡立中
中國浙江金華市民政局副局長
潘衛良
中國浙江金華市民政局殯葬執法大隊支隊長
馮月忠
馮月忠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楊盈璋
日本送行者學院博士候選人
陳伯瑋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心理諮商系兼任講師
曾煥棠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心理諮商系教授
黃棟銘
大仁科技大學生命關懷事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張秀菊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郭燦輝
中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李慧仁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助理教授
郭宇銨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生
王清華
萬安生命海外研訓發展處處長
黃玉鈴
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經理
何冠妤
自由風視覺傳達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廷華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生
詹坤金
苗栗縣卓蘭鎮前鎮長
涂進財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兼任講師
黃勇融
中華民國遺體美容修復協會理事長
楊雅玲
中華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君曲
新竹縣政府民政局科員
張孟桃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鄧明宇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助理教授
英俊宏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顏鴻昌
星彥塑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佳諭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康美玲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生
張文玉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主編簡介
王慧芬
東海中文所碩士、博士候選人
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
目錄
主編序 i
1.中國傳統跪拜禮數考──兼論「禮」的繁簡演變/王治國 1
一、禮的界說 2
二、跪拜等禮節淺述 2
三、「周禮」中的跪拜禮節 5
四、漢代祭天、大喪行再拜禮 6
五、唐代皇帝祭天、大喪行再拜禮 7
六、《朱子家禮》、《宋史》中的再拜禮 8
七、元代大禮行三叩頭 9
八、明代祭天、大喪行禮 10
九、三跪九叩首禮出於清代 12
十、諡號、避諱的繁瑣化 13
十一、《日知錄》中對禮儀繁瑣化的討論 16
十二、百餘間「禮」之亂象與啟示 21
2.比較宗教視野下的道教度亡與綠色殯葬/王琛發 25
一、宗教思想決定度亡觀念 26
二、儒道立場影響中華殯葬 28
三、傳統實踐回應現代趨勢 32
四、前人精神應對未來思考 34
3.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轉型努力與期待/郭慧娟 39
一、台灣環保自然葬的現況與發展 40
二、當前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迷思與限制 43
三、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轉型建議與做法 51
4.以家風文化為導向的文化陵園/趙志國 59
一、引言 60
二、家風文化 60
三、思想內涵 61
四、社會背景 63
五、文化陵園 64
六、結語 66
5.祭祀到追思――一個時代意義的反思/邱達能 67
一、引言 68
二、祭祀的意義 70
三、從祭祀到追思 71
四、追思的問題 73
五、思念的新思維 77
六、祭祀的新做法 78
七、結語 81
6.於生態背景下節地安葬葬式葬法研究――以浙江省金華市生態殯葬改革為例/盧軍、胡立中、潘衛良 83
一、引言 84
二、金華地區推行節地生態葬的基本情況 85
三、節地生態葬存在的主要問題 87
四、國內外節地生態葬的經驗借鑒 89
五、金華市節地生態葬發展建議 91
7.綠色殯葬設施的空間規劃與創新――以大園22公墓生命紀念館智慧綠建築為例/馮月忠 95
一、前言 96
二、台灣地區殯葬設施空間的演變 96
三、大園22公墓生命紀念館空間規劃 106
四、殯葬設施空間創新規劃 112
五、結論 117
8.人的死亡觀與葬禮的改變之我見/楊盈璋 119
一、日本面對「多死亡之社會」的課題 122
二、銀髮族「獨居老人」的增加 122
三、如何面臨屬於自身的死亡 123
四、在超老齡化社會面臨的死亡之課題 124
五、從臨終前就開始的死亡之悲傷 125
六、死是歸屬於誰的呢? 127
七、怎樣來迎接死亡的方式是最理想的呢? 131
八、死不只是本人的問題,與那個人的死別一生只有一次 138
9.然葬的衝擊與因應/陳伯瑋、曾煥棠 145
一、前言 146
二、環保自然葬的衝擊 148
三、環保自然葬的因應 154
四、結論 161
10.唐代道教興盛對「厚葬」文化的影響/黃棟銘、張秀菊 167
一、前言 168
二、有關唐代喪禮文化的研究現況 171
三、唐代的厚葬文化 173
四、唐代道教的興盛 175
五、從隨葬物看道教對厚葬文化的影響 178
六、結論 182
11.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動因與「禮重喪祭」教化理念論析/郭燦輝 185
一、唐代歷次官修禮書概況 186
二、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動因分析 189
三、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內容分析與當時評價 193
四、「禮重喪祭」以益教化之理念及對後代修禮的影響 197
12.從生命永續觀點對環保自然葬之省思/李慧仁、郭宇銨 201
一、前言 202
二、傳統葬祭中的生命永續 203
三、現代環保自然葬概況與省思 208
四、讓環保葬更合乎人性需求的建議 215
五、結論與反省 221
13.代環保自然葬的爭議與問題探討/王清華 225
一、前言 226
二、喪禮慎終追遠,問題性質之探討 226
三、對「綠色殯葬」的認知 229
四、弘揚中華文化 234
五、傳承「殯葬禮俗」的善終 236
六、對「環保自然葬」的省思、爭議與問題 237
14.色殯葬創新思維/黃玉鈴 241
綠色殯葬創新思維──設施經營業者實例 242
15.別狂想曲/何冠妤 245
用藝術文學融入台灣的殯葬文化,用創意思維提升生死學觀點價值 246
16.中觀學的生死詮釋:以《般若經》中的「如幻思想」為中心之考察/徐廷華 251
一、般若中觀系理論對如幻的詮釋 253
二、如幻於般若經的意涵之一:空 255
三、《般若經》所呈現的生死(解脫道)義理 264
四、結語 268
17.子的喪葬看法/詹坤金 271
一、前言 272
二、孔子是否談論生死 274
三、孔子是怎麼了解生死的 276
四、道德的生死如何可能 279
五、結語 284
18.墨子觀點看殯葬改革/涂進財 287
一、前言 289
二、墨子的觀點 290
三、墨子對喪葬的看法 294
四、台灣殯葬改革的作為 298
五、墨子觀點下的台灣殯葬改革 300
六、結語 302
19.成套服務商業模式成功經營策略研究──以殯葬禮儀服務業經營為例/黃勇融、楊雅玲 303
一、前言 304
二、文獻回顧 306
三、研究方法 309
四、研究分析與結果 310
五、模糊層級分析研究結果 313
六、結論 315
20.綠色殯葬政策的願景建構到在地環保自然葬的推展――以新竹縣為例/邱達能、魏君曲、張孟桃 321
一、前言 322
二、方法 329
三、問題的發現、討論與建議 333
四、結論 334
21.事取向在老人照護課程的融入式教學/鄧明宇 343
一、敘事取向與我 345
二、敘事老人學的出現 346
三、敘事老人學在健康照顧上的應用 348
四、課堂的教育現場 349
五、應用敘說取向於課堂教學 351
六、敘說取向對於學生的影響 358
七、結語 359
22.保葬具與綠色葬法/英俊宏、顏鴻昌 361
一、前言 362
二、綠色葬法的意義與作為 365
三、綠色葬法的成效與問題 367
四、問題的省思與解決的建議 371
五、結語 374
23.香療法與生命倫理養生之道/李佳諭 377
一、前言 379
二、芳香度人生的象徵意涵 380
三、芳香植物的神聖感與他界融通的應用 382
四、芳香療法的應用與常用精油功效 383
五、自然醫學養生療法面臨的困境與發展 385
六、結語 386
24.教生死觀的當代意義/康美玲 389
一、前言 390
二、佛教生死觀 391
三、靈魂存在與否 391
四、死亡觀念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及影響 395
25環保祭祀――以新竹地區之釋教功德與西湖懷恩塔中元慶讚實習服務為範例/張文玉 397
一、新竹地區之釋教功德――科儀之流變 398
二、中元慶讚――以西湖懷恩塔實習之範例 403
1.中國傳統跪拜禮數考──兼論「禮」的繁簡演變/王治國 1
一、禮的界說 2
二、跪拜等禮節淺述 2
三、「周禮」中的跪拜禮節 5
四、漢代祭天、大喪行再拜禮 6
五、唐代皇帝祭天、大喪行再拜禮 7
六、《朱子家禮》、《宋史》中的再拜禮 8
七、元代大禮行三叩頭 9
八、明代祭天、大喪行禮 10
九、三跪九叩首禮出於清代 12
十、諡號、避諱的繁瑣化 13
十一、《日知錄》中對禮儀繁瑣化的討論 16
十二、百餘間「禮」之亂象與啟示 21
2.比較宗教視野下的道教度亡與綠色殯葬/王琛發 25
一、宗教思想決定度亡觀念 26
二、儒道立場影響中華殯葬 28
三、傳統實踐回應現代趨勢 32
四、前人精神應對未來思考 34
3.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轉型努力與期待/郭慧娟 39
一、台灣環保自然葬的現況與發展 40
二、當前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迷思與限制 43
三、台灣環保自然葬的轉型建議與做法 51
4.以家風文化為導向的文化陵園/趙志國 59
一、引言 60
二、家風文化 60
三、思想內涵 61
四、社會背景 63
五、文化陵園 64
六、結語 66
5.祭祀到追思――一個時代意義的反思/邱達能 67
一、引言 68
二、祭祀的意義 70
三、從祭祀到追思 71
四、追思的問題 73
五、思念的新思維 77
六、祭祀的新做法 78
七、結語 81
6.於生態背景下節地安葬葬式葬法研究――以浙江省金華市生態殯葬改革為例/盧軍、胡立中、潘衛良 83
一、引言 84
二、金華地區推行節地生態葬的基本情況 85
三、節地生態葬存在的主要問題 87
四、國內外節地生態葬的經驗借鑒 89
五、金華市節地生態葬發展建議 91
7.綠色殯葬設施的空間規劃與創新――以大園22公墓生命紀念館智慧綠建築為例/馮月忠 95
一、前言 96
二、台灣地區殯葬設施空間的演變 96
三、大園22公墓生命紀念館空間規劃 106
四、殯葬設施空間創新規劃 112
五、結論 117
8.人的死亡觀與葬禮的改變之我見/楊盈璋 119
一、日本面對「多死亡之社會」的課題 122
二、銀髮族「獨居老人」的增加 122
三、如何面臨屬於自身的死亡 123
四、在超老齡化社會面臨的死亡之課題 124
五、從臨終前就開始的死亡之悲傷 125
六、死是歸屬於誰的呢? 127
七、怎樣來迎接死亡的方式是最理想的呢? 131
八、死不只是本人的問題,與那個人的死別一生只有一次 138
9.然葬的衝擊與因應/陳伯瑋、曾煥棠 145
一、前言 146
二、環保自然葬的衝擊 148
三、環保自然葬的因應 154
四、結論 161
10.唐代道教興盛對「厚葬」文化的影響/黃棟銘、張秀菊 167
一、前言 168
二、有關唐代喪禮文化的研究現況 171
三、唐代的厚葬文化 173
四、唐代道教的興盛 175
五、從隨葬物看道教對厚葬文化的影響 178
六、結論 182
11.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動因與「禮重喪祭」教化理念論析/郭燦輝 185
一、唐代歷次官修禮書概況 186
二、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動因分析 189
三、唐代歷次官修禮書內容分析與當時評價 193
四、「禮重喪祭」以益教化之理念及對後代修禮的影響 197
12.從生命永續觀點對環保自然葬之省思/李慧仁、郭宇銨 201
一、前言 202
二、傳統葬祭中的生命永續 203
三、現代環保自然葬概況與省思 208
四、讓環保葬更合乎人性需求的建議 215
五、結論與反省 221
13.代環保自然葬的爭議與問題探討/王清華 225
一、前言 226
二、喪禮慎終追遠,問題性質之探討 226
三、對「綠色殯葬」的認知 229
四、弘揚中華文化 234
五、傳承「殯葬禮俗」的善終 236
六、對「環保自然葬」的省思、爭議與問題 237
14.色殯葬創新思維/黃玉鈴 241
綠色殯葬創新思維──設施經營業者實例 242
15.別狂想曲/何冠妤 245
用藝術文學融入台灣的殯葬文化,用創意思維提升生死學觀點價值 246
16.中觀學的生死詮釋:以《般若經》中的「如幻思想」為中心之考察/徐廷華 251
一、般若中觀系理論對如幻的詮釋 253
二、如幻於般若經的意涵之一:空 255
三、《般若經》所呈現的生死(解脫道)義理 264
四、結語 268
17.子的喪葬看法/詹坤金 271
一、前言 272
二、孔子是否談論生死 274
三、孔子是怎麼了解生死的 276
四、道德的生死如何可能 279
五、結語 284
18.墨子觀點看殯葬改革/涂進財 287
一、前言 289
二、墨子的觀點 290
三、墨子對喪葬的看法 294
四、台灣殯葬改革的作為 298
五、墨子觀點下的台灣殯葬改革 300
六、結語 302
19.成套服務商業模式成功經營策略研究──以殯葬禮儀服務業經營為例/黃勇融、楊雅玲 303
一、前言 304
二、文獻回顧 306
三、研究方法 309
四、研究分析與結果 310
五、模糊層級分析研究結果 313
六、結論 315
20.綠色殯葬政策的願景建構到在地環保自然葬的推展――以新竹縣為例/邱達能、魏君曲、張孟桃 321
一、前言 322
二、方法 329
三、問題的發現、討論與建議 333
四、結論 334
21.事取向在老人照護課程的融入式教學/鄧明宇 343
一、敘事取向與我 345
二、敘事老人學的出現 346
三、敘事老人學在健康照顧上的應用 348
四、課堂的教育現場 349
五、應用敘說取向於課堂教學 351
六、敘說取向對於學生的影響 358
七、結語 359
22.保葬具與綠色葬法/英俊宏、顏鴻昌 361
一、前言 362
二、綠色葬法的意義與作為 365
三、綠色葬法的成效與問題 367
四、問題的省思與解決的建議 371
五、結語 374
23.香療法與生命倫理養生之道/李佳諭 377
一、前言 379
二、芳香度人生的象徵意涵 380
三、芳香植物的神聖感與他界融通的應用 382
四、芳香療法的應用與常用精油功效 383
五、自然醫學養生療法面臨的困境與發展 385
六、結語 386
24.教生死觀的當代意義/康美玲 389
一、前言 390
二、佛教生死觀 391
三、靈魂存在與否 391
四、死亡觀念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及影響 395
25環保祭祀――以新竹地區之釋教功德與西湖懷恩塔中元慶讚實習服務為範例/張文玉 397
一、新竹地區之釋教功德――科儀之流變 398
二、中元慶讚――以西湖懷恩塔實習之範例 403
序
主編序
環保意識的抬頭,綠色環保成為世界潮流,為了追求地球永續的存在,世界各國政府乃至各行各業也紛紛配合這股潮流發展,最傳統的殯葬產業也不例外。因應此一需求,作為台灣第一所殯葬專業科系的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特於2018年10月27-28日舉辦了「2018年綠色殯葬論壇學術研討會」。會中邀集了來自台灣、日本、中國與馬來西亞等地殯葬產業、學術界,以及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針對綠色殯葬、產業創新發展、殯葬文化等議題進行專業或跨領域的思考與分析,並共謀發展。
2018年綠色殯葬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所收錄的論文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大主軸:一、亞洲各國綠色殯葬的推動情況;二、綠色殯葬實務與創新;三、中華殯葬文化研究與省思;四、多元宗教關懷與殯葬儀節。
第一大主軸是亞洲各國綠色殯葬的推動情況,有區域跨國性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與中國等地綠色殯葬推動、生態殯葬改革、南洋華人殯葬的探討與研究;亦有以環保自然葬為專題,探究其發展與困境,集結產官學三方的不同視角,更具有指標性。第二主軸是綠色殯葬實務與創新,此一主軸深具創新、跨領域思考特色,從不同領域切入殯葬實務,如強調傳承家風的文化陵園規劃、綠色建築設計理念的殯葬設施、創新綠色葬具研發與綠色葬法、個人化創新告別式的設計、芳療在遺體處理運用層面、成套服務商業模式在殯葬服務的運用等新觀點的提出、新詮釋與新構築。第三主軸中華殯葬文化研究與省思,有跪拜禮連貫古今演變的嚴謹考證論述,從周、漢、唐、宋到明清,以及現代儀節變易溯源。或是專論唐代官修禮書重葬祭的教化意義;以及唐代道家影響下厚葬文化等等殯葬文化議題。最後一個主軸為殯葬儀節與多元宗教關懷,儒家、墨家與佛教的殯葬生死觀、台灣多元宗教與殯葬、悲傷輔導與文化撫慰等議題進行古今時空對話與重新詮釋。研究者直探各家思想與中華殯葬文化源頭,進行跨越古今時空對話,重新詮釋與賦予中華殯葬文化新時代意義;或從多元宗教儀節、祭拜到追思等進行時代思考,或從心理學切入的角度,重新省思殯葬禮儀的現代意義。
各篇論文從不同的領域與視角切入,提供了綠色殯葬的新啟發與跨領域的視角,且融入新時代變革與創新元素,賦予殯葬新詮釋與新建構。期許經由這些論文的提出讓我們思索殯葬產業未來前景,重新省思中華殯葬文化的深刻底蘊與時代精神,同時也希望能作為政府推動綠色殯葬政策時參考之用。
環保意識的抬頭,綠色環保成為世界潮流,為了追求地球永續的存在,世界各國政府乃至各行各業也紛紛配合這股潮流發展,最傳統的殯葬產業也不例外。因應此一需求,作為台灣第一所殯葬專業科系的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特於2018年10月27-28日舉辦了「2018年綠色殯葬論壇學術研討會」。會中邀集了來自台灣、日本、中國與馬來西亞等地殯葬產業、學術界,以及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針對綠色殯葬、產業創新發展、殯葬文化等議題進行專業或跨領域的思考與分析,並共謀發展。
2018年綠色殯葬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所收錄的論文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大主軸:一、亞洲各國綠色殯葬的推動情況;二、綠色殯葬實務與創新;三、中華殯葬文化研究與省思;四、多元宗教關懷與殯葬儀節。
第一大主軸是亞洲各國綠色殯葬的推動情況,有區域跨國性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與中國等地綠色殯葬推動、生態殯葬改革、南洋華人殯葬的探討與研究;亦有以環保自然葬為專題,探究其發展與困境,集結產官學三方的不同視角,更具有指標性。第二主軸是綠色殯葬實務與創新,此一主軸深具創新、跨領域思考特色,從不同領域切入殯葬實務,如強調傳承家風的文化陵園規劃、綠色建築設計理念的殯葬設施、創新綠色葬具研發與綠色葬法、個人化創新告別式的設計、芳療在遺體處理運用層面、成套服務商業模式在殯葬服務的運用等新觀點的提出、新詮釋與新構築。第三主軸中華殯葬文化研究與省思,有跪拜禮連貫古今演變的嚴謹考證論述,從周、漢、唐、宋到明清,以及現代儀節變易溯源。或是專論唐代官修禮書重葬祭的教化意義;以及唐代道家影響下厚葬文化等等殯葬文化議題。最後一個主軸為殯葬儀節與多元宗教關懷,儒家、墨家與佛教的殯葬生死觀、台灣多元宗教與殯葬、悲傷輔導與文化撫慰等議題進行古今時空對話與重新詮釋。研究者直探各家思想與中華殯葬文化源頭,進行跨越古今時空對話,重新詮釋與賦予中華殯葬文化新時代意義;或從多元宗教儀節、祭拜到追思等進行時代思考,或從心理學切入的角度,重新省思殯葬禮儀的現代意義。
各篇論文從不同的領域與視角切入,提供了綠色殯葬的新啟發與跨領域的視角,且融入新時代變革與創新元素,賦予殯葬新詮釋與新建構。期許經由這些論文的提出讓我們思索殯葬產業未來前景,重新省思中華殯葬文化的深刻底蘊與時代精神,同時也希望能作為政府推動綠色殯葬政策時參考之用。
王慧芬 謹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5折$468
-
新書85折$468
-
新書85折$468
-
新書9折$495
-
新書9折$495
-
新書93折$512
-
新書$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