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法文直譯│經典名家全譯本│星光精裝版)

悲慘世界(法文直譯│經典名家全譯本│星光精裝版)
定價:1200
NT $ 816 ~ 1,080
  • 作者:維克多.雨果
  • 原文作者:Victor Hugo
  • 譯者:李玉民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9-07-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4361X
  • ISBN13:9789863843610
  • 裝訂:精裝 / 1536頁 / 15 x 21 x 2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完整全譯版,經典再現
構思長達四十年,法國浪漫主義代表作
打破時代的束縛,完美演繹現代社會人民的悲慘境況。

  「這是一部表達對上帝與人類之愛最偉大的藝術品!」 --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
  「唯一活在法國人民心中的偉大人物!」─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一部真正的奇特詩篇」─法國詩人,韓波
  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著愚昧與窮困,那麼,這本書,則絕不會無益於人。─雨果自序

  雨果:「(這是)一個聖人的故事,一個男子的故事,一個女子的故事,一個小女孩的故事。」

  透過主角尚萬強等人的悲慘際遇,以及卞福汝主教感化尚萬強後,尚萬強所做的種種令人感動的事蹟,深刻揭露與批判了十九世紀法國封建社會的敗壞本質以及其產生的種種罪惡,對於窮苦人民在封建制度的壓迫下遭受的剝削以及殘酷的迫害充分表現了憐憫與同情。

  書中提到當時法國革命的狀況,以及社會的迂腐與扭曲時,令人聯想到現在的社會現況。我們生活在真實的悲慘之中,也因為這樣,我們都需要真實的勇氣,要知道,對人民來說,唯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來說,唯一的權力是良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以及人道主義作家代表人物。作品非常豐富,文體跨越詩歌、小說、劇本以及散文與各式文藝評論與政論文章,他的作品也反映十九世紀時法國社會以及政治的進展與演變。

  雨果相當早慧,九歲就開始寫詩,二十歲就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頌詩集》。西元一八二七年,雨果二十五歲時發表了劇本《克倫威爾》以及其序言,其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開端,為開啟一個新世代的重要作品,三十歲時發表的劇本《愛那尼》在法國首次公演,確立了浪漫主義在當時法國文壇的主導地位。

  之後隨著法國接連發生「七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巴黎公社起義」等等內亂,雨果也成為了熱心的共和主義者,用他的行動與創作直接且積極的表達出他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在流亡期間寫了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個章節都用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搭配,並加以諷刺,還將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惡行互相對比。

  西元一八八五年,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他舉行了國葬,並將他安葬在法國專門安葬文化名人的「先賢祠」

  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較著名的有:《克倫威爾》、《巴黎聖母院》﹙又名:鐘樓怪人﹚、《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關於《悲慘世界》的小插曲:雨果將《悲慘世界》書稿寄給出版社後遲遲沒有回音,於是又去了一封書信,內文是「?」。出版社編輯很快的也回給他一封信,內文則是「!」以表達對《悲慘世界》的驚喜。如此往返書信的趣聞也傳為佳話一件,被稱為「史上最短的書信」。

譯者簡介

李玉民


  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文學系,曾經留學法國里昂大學兩年,目前擔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從事文學翻譯近三十年,譯著超過六十本,總字數超過兩千萬字,譯作包含雨果、巴爾札克、大仲馬、莫泊桑等知名作家之作品,並曾獲得「思源翻譯獎」以及「傅雷翻譯出版獎」等獎項。
 
 

作者序

  在這個文明社會,只要人為的法律與習俗依舊為人類的命運帶來不公與壓迫、使人間化為地獄;只要本世紀的三大問題──男人因窮困而道德敗壞、女人因饑餓而生活墮落、黑暗使孩童身體孱弱──還無法解決;只要某些地區還可能發生社會迫害,廣義的說,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著愚昧和窮困,那麼,與本書同一類的作品也將不會是無益於世的。
 
一八六二年一月一日於上城別墅

譯者序

  《悲慘世界》篇幅浩大,卷帙繁多,作者從西元一八二八年起構思,到西元一八四五年動筆創作,直至西元一八六一年才完稿出書,歷時三十餘年。

  雨果的創作動機來自一個真實事件:一八○一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饑餓而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五年勞役,期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 找活兒幹又處處碰壁。到了一八二八年,雨果又著手搜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這樣,他就掌握了這部小說的原始素材,開始醞釀寫一個被釋放的勞役犯受到一位聖徒般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繼而,他又想到把勞役犯變成企業家。在一八二九年和一八三○年間,作者還大量搜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尚萬強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

  到了一八三二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然而,作者還遲遲不動筆,繼續搜集素材,在此基礎上寫了幾部小說;他還參觀了布列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婷受辱的場面。

  這部小說醞釀了二十年之久,到了一八四五年十一月十七日,雨果終於開始創作,同時還繼續增加材料,豐富內容,寫作也順利進行,寫完第一部,定名為《苦難》。書稿已寫出將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捲入政治漩渦,於一八四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停止創作,競選參議員,轉向左派,與右派決裂,結果一八五二年被拿破崙三世政府驅逐,書稿一擱又是十二年。他在蓋納西島流亡期間,於一八六○年四、五月間,重新審閱《苦難》手稿,花了七個半月的時間深入思考整部作品。接著,又用半年時間修改原稿,增添新內容,續寫完第四部最後一卷和第五部,最後定為現行的書名。

  一八六一年十月四日,雨果跟比利時年輕出版商拉克魯瓦簽下合約。一八六二年,這部巨著終於問世,並且立即獲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這部小說從構思到出版,延宕三十餘年。早在一八三二年,構思就已相當明確,假使雨果當即動筆創作,以他的寫作才能,他一定能履行跟出版商簽訂的合同,按時交稿出書,那麼繼一八三一年發表的《巴黎聖母院》之後,又有一部姊妹作問世了;或者在一八四八年寫出五分之四的時候,再一鼓作氣完成,那麼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學院式的懲惡勸善的小說;雖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著,但是在世界文學寶庫裡,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數的經典之作了。

  這三十餘年,物非人亦非,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如果說一八三○年,在他的劇本《艾那尼》演出的那場鬥爭中,雨果接受了文學洗禮,那麼一八四八年革命和他在一八五二年開始的流亡,則是他的社會洗禮。流亡,不僅意味著離開祖國,而且離開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壇領袖的頭銜、參議員的地位等等。流亡,不僅意味著與他原本的社會階級決裂,而且也與他所信奉的價值觀念、文學主張決裂。流亡,給了他一個孤獨者的自由,從此他再也無所顧忌了,不再顧忌團體精神和黨派之爭,不再顧忌社會、法律、信仰、民主、人權和公民權,甚至不再顧忌自己成功的形象和藝術上的追求。流亡使他置身於這一切之外,使他不再顧忌任何禁忌,也就給了他全方位的活動空間、能夠聽到更多想法。

  雨果在蓋納西島流亡期間,就是以這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反思一切,重新審閱《苦難》手稿。他不僅對原稿做了重大修改,增添新內容,並繼續寫完全書,而且整部作品煥然一新,似乎隨著作者一起接受了洗禮,換了個靈魂。這是悲慘世界熔煉出來的靈魂,它不代表哪個階層、哪個黨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義,反對世間一切扭曲和剝削人類生存的東西,不管是多麼神聖、多麼合法的東西。

  世間的一切不幸,雨果統稱為苦難。因饑餓偷麵包而成為勞役犯的尚萬強、因窮困墮落為娼妓的芳婷、童年受苦的珂賽特、老年生活無計的馬伯夫、巴黎流浪兒伽弗洛什,這些生活在社會邊緣、有代表性的人物所遭受的苦難,無論是物質的貧困還是精神的墮落,全是社會的原因造成的。而且,雨果作為人類命運的思想者,其深刻性正在於,他把這些因果放到社會歷史中去考察,以未來的名義去批判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己力量,從而表現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永恆性矛盾。《悲慘世界》作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是世界文學的一個里程碑,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無可爭議的不朽地位。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雨果逝世,享年八十三歲。參議院和眾議院立即宣佈全國哀悼,並一致通過政府提案,決定為雨果舉行隆重的國葬。五月三十日,雨果的遺體停放在凱旋門下,供熱愛他的民眾瞻仰。六月一日舉行國葬,鳴禮炮二十一響,有二百萬人自發地送行。這種葬禮的盛況,是任何帝王臨終時可望而不可得的。尤其意味深長的是,柩車所經之處,人們不斷高呼:「雨果萬歲!」這不是對一代文學大師的最好的哀悼和懷念嗎?
 
李玉民
二○一○年十月
 

內容連載

一、米里艾先生

一八一五年,迪涅 的主教還是查理‧弗朗索瓦‧卞福汝‧米里艾先生。他年事已高,約有七十五歲了。打從一八○六年起,他就在迪涅城擔任此職務。

這些細節雖然跟本書的主題毫無關係,不過,為求凡事準確,在此提一提他到這個教區就任之初的一些流言蜚語,也不算白費筆墨。一個人的傳聞無論真假,在他的生活中,尤其在他的命運中,往往和他的所作所為佔了同等地位。米里艾先生的父親是艾克斯城法院的推事,即司法界貴族。據說父親打算讓他繼承職位,在他十八、九歲,還不滿二十就早早為他完婚,這也是司法界貴族家庭相當普遍的習俗。查理‧米里艾雖已完婚,據說仍引起不少物議。他身材雖然不高,但是生得相貌出眾,風度翩翩,談吐俊雅風趣;他的整個青春也因此便消磨在交際場和情場中。後來爆發革命 ,事態急遽變化,司法界的貴族家庭遭到摧殘、驅逐和追捕而四處逃散。革命剛一爆發,查理‧米里艾先生便流亡到義大利。他那長期患有肺病的妻子客死異鄉,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此後,米里艾先生命運又如何呢?法國舊社會崩潰了,他的家庭也破敗了,一七九三年 發生一系列的悲慘事件,在遠方的流亡者看來,也許倍加恐怖和可怕,凡此種種是否使他萬念俱灰,萌生了出世的念頭呢?一個人在生活或財產上遭逢大難或許還能處變不驚,然而一種神秘可怕的打擊,若突然擊在心上卻極有可能一蹶不振吧?誰也說不清楚,只知道等他從義大利回國,便已然成為一名教士。

一八○四年,米里艾先生當上布里尼奧勒的堂區神父。年事已高,整天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

在皇帝即將登基加冕 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了堂區的一件什麼小事,他到了巴黎,為他的教徒陳情,見到一些顯要人物,其中就有斐茨紅衣主教。有一天,皇帝來看他舅父,正巧這位可敬的堂區神父在前廳候見,二人不期而遇。拿破崙發覺這個老者頗為好奇地看著他,便轉過身來,突然問道:「這老者是誰,怎會這樣看著我?」

「陛下,」米里艾先生答道,「您正瞧著一名老者,而我正瞧著一位偉人。對我們彼此都算好事。」

當天晚上,皇帝向紅衣主教問了這個堂區神父的姓名。過了不久,米里艾先生便得知主教委任他當迪涅主教的消息,不免深感意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8
    $816
  2. 新書
    7
    $840
  3. 電子書
    7
    $840
  4. 新書
    71
    $848
  5. 新書
    79
    $948
  6. 新書
    79
    $948
  7. 新書
    88
    $1056
  8. 新書
    9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