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博‧深邃 冬宮美術館

廣博‧深邃  冬宮美術館
定價:9900
NT $ 6,990
 

內容簡介

俄皇之光,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全球首部豪華精裝中文版隆重登場
超過250年館藏珍品躍然紙上
 涅瓦河畔令人驚歎的藝術傳奇

  1765年,俄羅斯女皇凱瑟琳大帝基於政治和藝術的考量,開始大量收藏最高品質的繪畫作品。歷經250年之後,她的收藏逐漸發展成世界十大美術館之一的冬宮美術館,擁有超過八千幅繪畫作品、四萬幅圖畫及許多版畫。

  本書作者考林.艾斯勒(Colin Eisler)是著名的藝術史學家,他從繪畫主題的角度來選書,並逐一解析各種繪畫主題在不同時代背景的表現方式及演變過程。正如冬宮美術館館長艾斯勒教授在導讀中所說的:「本書就好比是擁有超過353間精緻書廊的涅瓦河宮殿,在宮廷盛宴主餐之前呈獻的開胃菜。」

  全球第一本將冬宮美術館藏畫精品集結出版的豪華中文版
  繼《永恆.璀璨 羅浮宮》、《虔誠.超凡 梵蒂岡》、《左岸.印象 奧塞美術館》與《懷舊.創新 大都會美術館》之後,閣林再度為藝術愛好者開啟「世界十大美術館」中的第五座美術館,讓無緣前往聖彼得堡的讀者,在家也能以超大開本的賞畫視野,如臨現場般地輕鬆臥遊沙皇藝術宮殿,還附加詳細又專業的導覽解說。至於已經到訪過的讀者,也可以透過本書重溫昔日的驚嘆,絕對會讓您回味無窮。

  世界頂級藝術學者、專家權威企劃、彙整第一手官方文獻資料
  逾8,000幅繪畫作品、40,000張圖畫、數量龐大的版畫
  把「書」當成「藝術品」收藏
  新美學主流,古典混搭新潮抽象,書的藝品奪冠


本書特色

  1、非看不可|雙「館」聯手,前言見真跡——藝品曼妙,不只言喻

  館長與副館長首次攜手合作,親筆撰寫引人入勝的前言導讀,洗練的文字,精準引介館藏藝品特色,深入核心,讓人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縱情翻閱,感受藝術浩然之美。

  2、非賞不可|古典名作,混搭新潮抽象——風情無限,典雅高貴
  經典大師齊聚,各類流派分陳;文藝復興三傑、印象派、野獸派翹楚、立體、表現、抽象三大主義先驅、現代繪畫、現代藝術之父等一應俱全,坐擁藝術鉅作逾600幅,全然妙不可言。

  3、非讀不可|朝夕相處,字字鞭辟入裡——藝術之美,深入靈魂
  曾執教鞭於耶魯、紐約大學美術系,亦是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士,作者考林.艾斯勒(Colin Eisler)長駐館內,鉅細靡遺研讀史料文獻,近距離探究原畫,言簡意賅,傳神描繪藝術精髓之美,教人驚歎連連。

  4、非觸不可|千幅圖畫,美得奪人呼息——栩栩如生,彷彿親見
  近千幅精美圖片,滿版、跨頁形式呈現,文隨圖走,依圖轉換語氣、氛圍,教人忍不住流連字裡行間形塑的畫作故事,大師軼聞、生命起落,每一轉折都是驚豔;每一低語都滲入心裡,倏忽之間,各國藝壇巨擘、世界名家聚攏,如醍醐灌頂,教人轟然沉醉。

  5、非翻不可|精裝大開本,全景式畫面——震撼如潮,如臨其境
  豪華精裝超大開本,精心規畫跨頁、拉開四連頁設計,每一翻閱,全景式畫面躍入眼簾,內心一慟,震撼如潮,如臨其境。毋需遠渡重洋,不受 時空限制,心之所向,博物館來去,藝術之旅盡其在我。

  6、非藏不可|精雕細琢,書成藝品收藏——藝術傳家,如獲至寶
  網羅世界頂級印刷製工,精選特殊紙張,採用七色緞面光印刷,精彩複製藝品神韻、色彩,再以霧光為最後一道程序,讓書面增添一層保護色,更能長時間翻閱和保存,再以手工裝訂成書,外加透明膠片,加以保護,防刮之餘還能防塵,更有助於珍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考林‧艾斯勒(Colin Eisler)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士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畢業,擁有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碩士學位,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教授藝術史、於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美術系任教。

  深入研究早期尼德蘭藝術,發表數量可觀的論文,出版多本藝術著作,更獲得古根漢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 Oxford)等機構獎助。

  80歲生日那年,同事特別出版《古典藝術大師的嶄新研究:文藝復興藝術隨筆——考林艾斯勒紀念專輯》(New Studies on Old Master:Essays in Renaossamce Art in Honour Eisler)為他祝壽。

繪者簡介

冬宮美術館

  冬宮隸屬於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六宮殿建築群」之一,位於聖彼得堡宮殿廣場,昔日為沙皇皇宮,曾是俄羅斯女皇凱薩琳二世的私人博物館,現為國立博物館之一,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築典範。
 
 

目錄

•前 言|俄國女皇的「隱居之所」蛻變成藝術殿堂
•導  讀│極盡搜羅以致龐然浩繁The Hermitage: Paradox and Dinosaur
•第一章│黃金時代:描繪「失樂園」Golden Age: 〝Paradise Lost〞 Picturing
•第二章│宗教藝術:聖經與聖者Religious Art:The Bible and the Saints
•第三章│美麗的家園:鄉土與海景Territorial Imperatives :Land and Sea Scapes
•第四章│心中的堡壘:隱私生活的揭露Within Three Walls:Privacy Revealed
•第五章│傳記藝術:肖像畫The Art of Biography : Portraiture
•第六章│動態的美術:風俗畫Action Painting : The Art of Genre
•第七章│靜物的凝視:哲人般的畫家Stilled Life's Scrutiny : The Painter as Philosopher
•畫家與作品索引

 
 

導讀

極盡搜羅以致龐然浩繁


  The Hermitage: Paradox and Dinosaur
  逾8,000幅繪畫作品、40,000張圖畫、數量龐大的版畫

  始於一個朝代的開始,源自俄羅斯女皇凱薩琳二世對美的追尋、為鞏固帝王權勢威望之姿,經多位專家學者協助蒐購、拍賣會上大量競標,歷經戰火與改朝換代,讓冬宮從私人館藏、皇家貴族獨有演變成人民共享!

  擁有無數保有法國莊嚴堂皇氣派與義大利專制主義的廣闊沙龍;冬宮美術館沉醉於浩瀚無垠的威風氣勢,那種只有金黃色與孔雀石才能營造而出!

  一個偉大博物館的廣闊與深邃肇始於一個革命國家所抱持的堅決保守主義,形塑而成富有傳統色彩的宮廷式畫廊!

  冬宮美術館凝聚「藝術與自然」、「幻想和現實」,讓偉岸建物與館藏藝品見證俄羅斯帝國的歷史轉變,稱霸古文字學研究和歐洲繪畫藝術品世界!

  章節介紹    
  ★第一章|黃金時代:繪畫中的「失樂園」Golden Age: 〝Paradise Lost〞 Picturing
  忠誠讓人類不致觸犯「原罪」,藝術則為人類開闢一方樂土
  畫,激起人類對愛情的思慕,讓異教徒的樂園失而復得,在墮落之神前,找到稚幼的純潔;在耶穌戒律後,感受到肉欲的喜樂!

  如馬西莫.史丹吉奧內(Massimo Stanzione)描繪克麗奧佩特拉的自殺作品《克麗奧佩特拉》(Cleopatra),因表現「赤裸、歷史和不朽的愛情」而廣受歡迎;《手捧水果的女人》(Woman Holding a Fruit; Where Are You Going? or Eu haere iaoe)則表達高更(Gauguin)敏銳刻畫對天真、年輕的渴盼;提香(Titian)筆下的《達奈伊》(Danaë)全裸入畫,多角度表現裸體,為神話注入生命力!

  這類以神話題材表現強姦、誘拐、誘惑、偽裝、欺騙之人性黑暗面,再訴諸愛情或責任,讓寓言得以藉由畫作與現實世界接軌,透過竇加、林布蘭、喬凡尼、梵谷、馬諦斯、畢卡索等人筆下展現一幅幅充滿隱喻也跋扈張揚,精彩擘劃後人難以企及的暴力美學!
 
  ★第二章|宗教藝術:聖經和聖者Religious Art: The Bible and the Saints
  突顯《聖經》犧牲與救贖主題,栩栩如生,如臨其境

  聖經無論新舊約都有其獨特、令人無法抗拒的文字魅力;記錄最初人類各種情欲、原罪糾葛,如何在「上帝選民」的信念、自我墮落與陷溺情欲深淵間擺盪。早期猶太人的會堂布滿壁畫、手抄本聖經的彩繪插圖,是最初基督教裝飾性藝術的基礎。

  無論平鋪直述或暗喻手法,「犧牲與救贖」是聖經及相關藝術作品的中心主題,如林布蘭《奉獻以撒》(Sacrifice of Isaac)用將細部美化的「Feinmalerei」技法,加以突顯畫面的緊張與殘忍;雅各布.凡.大歐斯特(Jacob van Oost the Elder)描畫年輕的大衛手持砍下的巨人歌利亞(Goliath)頭顱,額上被投石器重創傷口清晰可見!

  耶穌一生教養的形成和最後的犧牲是基督教藝術中的兩個重要意象;前一種意象主要與聖母有關,第二種則與十字架有關。這兩種意象是「愛」與「死亡」、「開始」與「結束」的對立,更充斥在一幅幅畫作之中,也是宗教藝術最教人動容的一環!
 
  ★第三章|美麗的家園:鄉土與海景Territorial Imperatives : Land and Sea Scapes
  土地就是生命,相較於金錢或愛情,必須付出更多感情!

  土地涵蓋金錢與愛情,甚至超越,想要擁有就必須付出更多感情!我們畫海、畫天空,畫出眼前所見的無盡空間,來表達「永恆」,一種不變的信念。

  如盧梭《農夫與風景》(Land-scape with a Plowman)以火紅的夕陽,表現對辛勤勞動者的關切之情;亞歷山大.卡拉默(Alexandre Calame)《橡樹風景》(Landscape with Oaks)充分表現寫實的自然景觀;莫內《蒙熱隆的池塘》(Pond at Montgeron)畫中的女士在背景處垂釣,水中閃爍調和的微光,展現而出的生命力是抽象印象派的極致,道出了前所未見對生命的不妥協性,是勇氣與天分並重的作品。

  而盧伊斯達爾的叔叔薩洛蒙(Salomon Jacobsz van Ruysdael)創作《阿納姆近郊的渡船頭》(Ferry Crossing in the Environs of Arnhem),為荷蘭風景畫中的極品,展現當地最佳景色,結合現實與想像,令人有所省思。小威廉.凡.德.威爾德(Willem van de Velde the Younger),《停泊靠岸的船隻》(( Ships in a Road-stead ),則是海景作品經典之作。

  風景畫是一種時間藝術,不會在歲月中衰退;城市的貧乏、權力的殘酷等醜惡所蔓延而成「人世毫無意義」的毒素;經由觀賞畫中或真實世界的自然景觀可獲得解放。小河、倒影、飛翔的鳥,都提醒我們這世界有另外一些人、事、物,而風景就是使其存在的藝術。
 
  ★第四章|心中的堡壘:隱私生活的揭露Within Three Walls:Privacy Revealed
  看「進」而非觀察平面,讓人感受內(內心)外(實質所見)之間的連貫

  畫家的彩筆可變換自如,打破既有藩籬,修復被破壞的遺跡,呈現觀者極親近熟悉的環境,如客廳、臥房、生活週遭的店舖、人群;也能任意組合不同主題,在其中自由穿梭遊走,那些暗潮洶湧的憤怒、妒意及徒勞的工作,就如愛情和友情般令人熟悉。

  如西蒙.羅梅洛(Simon Romero)《酒館中的農夫們》(Peasants in a Tavern)可窺知貧苦農家的日常生活;他們秉持著贖罪僕人的克己生活哲學,認為自己的存在微不足道,對每一餐視為聖餐,歡頌聖潔的每一天,儘管生活只有「苦」字可形容。

  馬諦斯《交談》(Conversation)、《紅色的和諧》(Red Room or Harmony in Red)可看出人與自然間若有似無的界限,而後者可見女僕專注擺盤,如同安排自己平淡的生活,也可假想她企圖掌控自己的母性,在自然的渾沌中,讓一切之井然有序。

  這些林林總總看「進」而非單單觀察平面似的家居內景,擁有一種類似偷窺的特質,一種侵犯別人隱私,侵犯家庭聖堂,那些原本不得窺知的日常是藝術家創作的一種形式,讓我們知曉另一個世界(內心)的面貌,感受到內(內心)外(實質所見)之間的連貫性。
 
  ★第五章|傳記藝術:肖像畫The Art of Biography : Portraiture
  肖像畫是畫家的獨白,結合剎那與永恆,傳記藝術的菁華

  肖像畫是傳記藝術中最菁華的藝術呈現方式。如被繪者是年輕人,畫家便化身預言家,「畫」出人物的未來;如是年邁老人,則會時常緬懷過去;肖像畫是畫家的獨白,結合剎那與永恆,將之冶為一爐,是畫家最具挑戰性的創作!

  肖像畫還必須畫出被畫者的「自我」(外顯)、「本我」(內在)和「真我」(內外之間的交融轉變)的永恆真義,如果畫家不能在自我與本我間,略加隱約卻十分重要的環節調整畫作,那麼這幅畫就是失敗的作品。

  肖像畫是調和希望及現實的藝術,就像鏡子可以直現自己真實面貌,而藝術的發端始於自己感覺。世上最好的肖像畫幾乎全是畫者嘔心瀝血之作,就像納西瑟斯一樣,藝術家必須將他或她最好的一面反射在被畫者身上,而且稍後畫家還必須藉著情感魔力的豐富創造過程,來重新塑造他或她自己的創造力。

  畫家默默地承擔、淬鍊、塑造這種自我幻想式的再生蛻變,以致於能邀天之幸,使肖像畫最終能列入最好的畫作之林。
 
  ★第六章|動態的美術:風俗畫
  Action Painting : The Art of Genre
  風俗畫具神祕性,外形被建議,內在則充滿曖昧及衝突

  不同於肖像畫,透過有意的鋪陳,風俗畫中總有某件事情正在發生,且通常是日常生活中的時尚之事,畫面由靜態轉向動態,使得畫面主題躍然紙上。風俗畫所關注的對象屬於社會的中下階級,主題為農民的日常生活,或是都市下層階級尋歡作樂,除此之外更有多數描繪操持家務、中產階級式的幸福、幼童與保母或士兵與妓女間的交談等情境。
  
  庫伊普(Jacob Gerritsz Cuyp)《葡萄農夫》(Wine Grower)畫中農夫以老練且圓熟的技巧和收成象徵秋天,展現植基於勞動天性上的冥想。庫伊普將哲學家的思維植於農夫身上,在沉思冥想與生動活潑之間提供鮮活對比,也就是人類存在的雙重性質各半。

  這就是風俗畫!雖然外形被建議繪製,內涵卻充滿神祕性,內在關係則充滿曖昧及衝突。藝術家審慎混合繪畫動機,讓觀者自己下結論。華鐸與竇加是最擅長這類嘲弄技巧藝術家,顯示但不說明,省略那些會使主題太過明確的重要細節。

  華鐸《任性的女士》(La Boudeuse or The Capricious Girl)畫作中,年輕女子正提議換個時間和地點,再讓中年男子求婚,因為不論是他本人或是撫胸的手勢都不能令她感動。這是華鐸想在人們捏造虛偽的本質上,所要表達苦樂交加的美好例證。
 
  ★第七章|靜物的凝視:哲人般的畫家
  Stilled Life's Scrutiny : The Painter as Philosopher
  靜物畫的意義可說是人生苦短,而將之投諸視覺上的註腳

  靜物像昔日盡忠職守、深明自己的本分的僕人,看似毫無生命力與活動力,卻有著上乘的毅力與順從性,靜待畫家犀利的眼光與畫筆,任意擺布也毫無怨言。

  靜物畫的意義可說是人生苦短,而將之投諸視覺上的註腳;那微不足道的瓶子、杯子、紙張、湯匙等,只要未曾破損或回收,絕對比人類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早期靜物畫通常是象徵物體的配置圖,讓人們自行解讀。蝸牛、蜥蜴、青蛙、蝴蝶、飛蛾及蒼蠅等等,輕聲低訴冷酷無情的死亡與衰微。靜物畫常針對死亡做出內在的沉思,以顯示生命的飄忽,除了對「人皆有死」的命運做一番圖畫式的解釋之外,也用全然客觀的手法提醒人們,當生命之火熄滅時所剩下的究竟為何?

  相較於骷髏頭和白骨,動物的屍體看起來比較不那麼可怕;野兔和家兔、雉鳥和松雞因為人們需要食物而犧牲:正因為牠們死了,人類才能活著。水陸生物大屠殺,常常是為了有錢人桌上的佳餚,這也算是被階級犧牲與為階級而犧牲。

  法國人常稱靜物為「沒有生命的自然界」(nature morte),正是對本質脆弱生命所做的沉思,也是為歲月留痕所做的藝術表現,這正是多數畫家兼有哲學家的風格的緣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1
    $6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