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肉不成肉,番茄還是番茄嗎?
5月初,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一家締造股價漲幅記錄的公司:Beyond Meat(超肉)。「超肉」自2009成立以來,雖然還無法拿出由虧轉盈的財報,不過,首日收盤價65.75美元,就比發行價25美元足足漲了163%,打破金融海嘯以來所有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記錄。
「超肉」暴漲,與背後的商界股東如比爾・蓋茲及好萊塢明星等投資人背景不無關係,但或許也與其強調環保效益的理念有關。公司以豌豆蛋白、菜籽油、馬鈴薯澱粉及其他植物原料,透過混和攪拌、加熱、加壓、冷凝等製程,生產出味道和口感可以仿真的牛肉、豬肉香腸、雞肉等。他們宣稱,公司的招牌產品人造肉漢堡可以比牛肉漢堡減少90%的溫室氣體排放。
然而,這種人造肉(或稱素肉),被傳統肉類製品行業戲稱為魚目混珠的「假肉」,甚至「詐欺肉」。人造肉的所有原料來源是否都是植物性,都有清楚而正確的產地標籤呢?用《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書中第19章的標題,作者馬雷會不會質疑超肉合成的比例是商業戰略的詐欺比例呢?
所有問題的根源來自於不被滿足的好奇心。當出身法國南方的作者偶然間發現家鄉的番茄品牌易主,而買家竟然是人均番茄消費頗低的中國企業時,馬雷的好奇心被勾動了。從普羅旺斯出發,他一路追蹤到了中國的新疆、北京、義大利那不勒斯、美國加州、加拿大安大略省、非洲迦納等地;也穿越19世紀罐頭工業誕生的歐洲,以及番茄工業巨擘機械化的美國歷史,抽絲剝繭,像諜報情節般為讀者揭開當前掌控番茄、番茄醬、番茄汁及相關產品的紅金(Red
Gold)帝國,如何走到今日的龐大地位。
其實,不管是番茄、或者其他糧食、咖啡、漁產品……,全球化年代裡不乏願意挑戰各種難關的企業家,善用資本主義與自由貿易的各種工具,讓一顆小小的番茄或其他食品,從世界的一頭走到另一頭。乍看之下,飛越半個地球的番茄,食物里程(food miles)超高,既荒謬又不環保。然而,為了達成通有運無、增加全球移動的消費者食材選擇的多樣性,企業投入生產及物流過程的創新努力,也不容抹煞。
就像植物合成產品明明不是肉卻冠以「超肉」之名稱一樣,與其指責番茄製品中添加澱粉等其他原料的比例是「詐欺比例」,作者毋寧更應強調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地標籤與成分標籤的透明度,或者要求政府對非純番茄製品正名(如「調和番茄醬」),就像非純米米粉更名為「調和米粉」或「炊粉」等。
當然,披露真相的努力絕對會形成正面的輿論力量,促成偉大企業向上提升的外部壓力。如哈佛商學院教授所著的《助人為獲利之本》(Profits with Principles: Seven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Value with
Values)書中所言,過去20年,不少經營規模龐大、利潤富可敵國的巨型企業,享受全球化所帶來的規模經濟利益之餘,在內外動力驅使下,也愈來愈重視在道德、社會、生態責任上堅持卓越原則。例如,星巴克推出了「公平交易咖啡」、耐吉要求外包廠商遵循「合理勞動規章」、聯合利華要求漁場供應商提供永續認證的漁產品。此外,本身不生產手機的蘋果公司也加入公平勞動組織(Fair Labor
Association),要求富士康等各地供應商遵循勞動人權、環境影響等企業社會責任,否則將從全球供應鏈名單中除名。
感謝《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作者馬雷穿越時空的採訪,我們現在知道生產不起眼的番茄醬的企業,規模也已經大到如「紅金帝國」逃不過政府、投資機構及消費者法眼檢視的地步。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是擺在眼前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否則辛苦累積出來的品牌形象,很可能因全球營業點的某一醜聞或錯誤決策而毀於一旦。
經常搭機時空姐詢問「Care for drinks?」,我會不假思索地選擇「Tomato juice」!作為一個番茄汁的熱愛者,這本《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讓我從「番茄文盲」的無知處境中解放出來。我提醒自己要努力拉近與番茄的距離,除了好喝與否之外,也要更多關心產地、添加成分和濃縮比例的問題!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