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台灣是由南島民族與漢民族二個大文化體系所構成的國家。
就考古學研究而言,台灣至少已有3至5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而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祖先最早階段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也至少已有6千至6千5百年的歷史。因此,不能只從漢人拓墾與聚落的形成,來看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與變遷。
台灣的早期歷史,可說是南島人群構成與文化形成的過程。它的整體發展,更是一部不斷遷徙、返還與融入的紀錄。物質的遺留也說明,外來文化影響如何逐漸被吸收,融入於南島文化體系與人群中,成為南島文化和人群的一份子,構成台灣原住民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作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從埋藏在地層中的考古遺址,重新審視沒有文字記載階段的人類活動。他由島嶼的形成與環境論起,連繫至史前時代最晚階段,從更深遠的視野逐漸釐清台灣的發展過程。
全套共七冊的《典藏台灣史》是以全面性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
我們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立足台灣,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更要回溯過去,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汲取多元文化養分,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一起成就台灣。
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溫振華、戴寶村、林呈蓉、何義麟、蔡錦堂、李筱峰、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統整多年研究成果,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
本書特色
◎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規畫,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協力推動,玉山社編印完成的《典藏台灣史》第一冊。
◎以土地為主體,突破漢人、文字的傳統,從考古資料來看土地與人群的關係。
◎從自然的歷史說起,再從考古學研究的觀點談到人和土地的互動關係體系,勾勒台灣在史前時期的面貌與多元。
◎從史前文化開始,認識真正的台灣大歷史,避免陷入以漢人作為歷史書寫主題的侷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益昌
台灣人類學家,研究領域為台灣考古學、東南亞考古學、舊社考古學、文化資產、台灣早期歷史;工作經歷包括考古調查、試掘及發掘遺址、現象或界牆製模剝取。更執行多項研究計畫,著有專書18種,研究論文、報告百餘篇。
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館長。
劉益昌
台灣人類學家,研究領域為台灣考古學、東南亞考古學、舊社考古學、文化資產、台灣早期歷史;工作經歷包括考古調查、試掘及發掘遺址、現象或界牆製模剝取。更執行多項研究計畫,著有專書18種,研究論文、報告百餘篇。
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館長。
目錄
總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前言
第一章 土地與人群
第一節 島嶼形成與環境變遷
第二節 現代人大遷徙
第三節 全新世大海進
第二章 渡海東來探遠親
第一節 初級農業與人群
第二節 穀類農業進入與影響
第三節 演化與遷移擴散
第三章 適應與多元複雜
第一節 複雜文化與環境適應
第二節 接觸影響與變遷
第三節 海路世界與互動
第四章 外來影響與文化變遷
第一節 轉換介入與文化面貌變遷
第二節 高溫技術引入與影響
第三節 東亞體系的外在影響
第四節 歷史前夕的風暴
第五章 結語:遷徙返還與融入
第一節 歷史的延續性
第二節 人群與文化構成
第三節 歷史書寫與史觀
參考書目
圖次
前言
第一章 土地與人群
第一節 島嶼形成與環境變遷
第二節 現代人大遷徙
第三節 全新世大海進
第二章 渡海東來探遠親
第一節 初級農業與人群
第二節 穀類農業進入與影響
第三節 演化與遷移擴散
第三章 適應與多元複雜
第一節 複雜文化與環境適應
第二節 接觸影響與變遷
第三節 海路世界與互動
第四章 外來影響與文化變遷
第一節 轉換介入與文化面貌變遷
第二節 高溫技術引入與影響
第三節 東亞體系的外在影響
第四節 歷史前夕的風暴
第五章 結語:遷徙返還與融入
第一節 歷史的延續性
第二節 人群與文化構成
第三節 歷史書寫與史觀
參考書目
圖次
序
總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典藏台灣史》這一套書的撰寫計畫,是由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贊助,在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的主導下推動的。炎憲學長生前一直持續關注推動台灣史普及化工作,更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台灣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因此,在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由台灣史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執筆,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瞭解。特別是讀者透過對台灣歷史的認識,可以強化對台灣的認同、提升台灣意識。
根據我的瞭解,他早在2000年之前,就希望可以進行此一奠基在學術研究成果的教育推廣工作。為此,他取得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找了台灣史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推動。但是,炎憲學長所徵詢的台灣史學界的朋友,當時多處於過度動員的狀態,學術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工作都十分吃緊,一時之間無法有成果產出。
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炎憲學長擔任國史館館長,不僅公務冗忙,而且致力於體制內對台灣史研究的支持工作,推動民主憲政及二二八事件史料的蒐集、出版,特別是主催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研究。而在陳水扁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白色恐怖檔案的取得,獲得一定突破的狀況下,又接著進行白色恐怖史料的編纂和研究工作。為此,炎憲學長又積極尋找學術界的朋友共同投入,大家的時間更加吃緊,前述台灣史的普及工作也不得已暫緩下來。
2008年之後,炎憲學長希望透過學術社團和社會支持,推動台灣主體性的歷史研究、推廣工作。因此,他擔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在重新擔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期間,也繼續找台灣史學界的朋友一起投入,並出版了不少成果。而原本未能完成的《典藏台灣史》工作,也在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以及吳榮義董事長協助推動下,再次組成團隊,展開此套書的編纂工作。
炎憲學長生前持續展開此一計畫的規劃、執行工作。而且與團隊朋友們聚會討論這套書的內容,並找陳美蓉協助行政聯繫的工作。四年前張教授赴美國進行口述歷史期間不幸過世時,整套書的構想已經成形。根據炎憲學長的構想,包含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是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負責撰稿,而第二冊「台灣原住民史」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詹素娟教授負責撰稿,第三冊「大航海時代」則由暨南大學歷史系林偉盛教授負責撰稿,第四冊「漢人社會的形成」則是由長榮大學台研所溫振華教授及政治大學台史所的戴寶村教授負責撰稿,第五冊「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則是由淡江大學歷史系林呈蓉教授負責撰稿,第六冊「台灣人的日本時代」則是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何義麟教授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的蔡錦堂教授負責撰稿,第七冊「戰後台灣史」炎憲學長除了親自參與撰稿工作,也找我一起參與,同時準備在章節確認完畢後,再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的李筱峰教授一同參與撰稿工作。
相較於過去在強人威權體制時期,台灣史被迫成為禁忌,隨著台灣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經歷抗爭、建立的台灣史終能成為學術領域的學科。但是,過去長期政治禁忌的陰影並未完全散去,歷史工作者對於歷史教育的內涵,距離正常化仍有相當的距離。其中,除了為數可觀不願正視台灣歷史主體性的看法之外,也有的學者試圖在台灣史領域去「政治」,不僅迴避政治轉型之後對過去歷史再評價的工作,有的人更主張歷史教育去「政治史」,不願處理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課題。
不過,如果從歷史學者耳熟能詳的E.H.Carr或是Benedetto Croce對歷史知識的切入,無論是前者的「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持續無終止的對話」,或是後者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都指出了歷史的一個重要特色:歷史的書寫不可忽視當代價值的重要性。在台灣已經名列自由國家之際,根據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做出與不民主時代不同的歷史評價,在某種意義上,正是歷史時空特色的體現。另一方面,在民主時代,注意人民生活層面的歷史,或是注重文化史與生活史的面向,也是歷史書寫不可忽視的課題。然而,只強調文化生活而摒棄政治的作法,實際上是不利於歷史脈絡的掌握,也不利於做出歷史的解釋。因為台灣住民所生存、存在的歷史時空的環境,包括在現實的制度規範或是國家運作的狀態,以及台灣與國際、外界互動的情形,透過這樣的歷史脈絡才能有助於了解所謂人民的歷史。
根據炎憲學長構想的全書架構,除了強調台灣主體性的觀點外,台灣與世界的脈動,貫穿了《典藏台灣史》各本的內容,從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直到第七冊「戰後台灣史」。而正視不同時代的政治體制或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也是《典藏台灣史》書寫的特色。
炎憲學長過世後,為了延續他的遺志,各位撰稿教授同意繼續推動此一工作,並在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繼續的支持下,而有這套書的完成,並承蒙玉山社的支持使得本書得以陸續順利出版,這是特別必須感謝的。期待這本書的出版,可以促進台灣史研究的普及化與強化社會的台灣意識,也可以告慰炎憲學長在天之靈。
前言
台灣的歷史書寫受到文字、政治以及漢文化的影響至深,歷年來對於歷史的認知受到歷史教育嚴重的影響,由於漢文化為中心的大中華史觀為核心,因此所看到的台灣歷史幾乎是一部漢人移民台灣的過程,而且這個移民過程也並非眞實的狀態,而是根據文字紀錄和傳述所構成的虛擬歷史。這種狀態不但見於教學的教科書,也見於地方文史工作者所著述的地方歷史,當然由公家機關所撰述的史志除了原住民區域之外,可說幾乎都是描述漢人的歷史。但是台灣的「漢人」有相當數量只是擁有或使用漢文化的人群,並非是民族分類中的一個族群,所以今日所見台灣的歷史,可以說是漢文化或擁有漢文化的人群逐步在台灣擴張的歷史。
從當今的狀態而言,台灣是南島、漢二個大的文化體系和人群構成的國家。常說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觀點,其實是台灣漢文化人群的四百年史,甚至可說是漢人殖民台灣的過程所做成的歷史。因此一部台灣歷史的書寫,無疑需要審愼思考。歷史書寫的態度必須思考以土地為主,也就是以土地為主的史觀。
做為一個考古學研究者,從埋藏在地層中古代人類所留下來的考古遺址,得以發現這塊土地所擁有的眞實歷史和文字記載的歷史之間,可說具有相當大的差距。從現代智人進入這塊土地開始,至少已有三至五萬年的歷史,若往前溯至直立人,更是二十萬年以前的人類活動史,我們很難說明這些早期的人類他們不是「台灣人」,他們所留下來的文化與過程不是台灣史的一部分,更何況從血緣與基因的角度而言,舊石器時代的人們無疑將基因留存在當代人的身上,所以為何不能將歷史推早到有人類居住在這塊土地開始?
再者,今日台灣原住民族祖先型態的南島文化初期形成的過程,從考古學的資料而言,淸楚說明是在台灣這塊土地逐漸發展而來,原住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透過考古學研究資料,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前,無疑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更何況南島民族的祖先是一個擅於海洋航行的人群,因此遷徙到鄰近的島嶼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種遷徙造成南島文化向島嶼東南亞擴散,覆蓋於原有人群與文化之上,成為今日島嶼東南亞區域最重要的文化體系。再向南側與東側遷徙,終於構成大南島文化,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其間的島嶼東南亞,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海洋民族。這種人群與文化擴散的過程,無疑也是整體台灣大歷史的一部分。
帶有漢文化的人群,一般都認為是十七世紀以來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以及隨後的鄭氏、大淸帝國一系列外來統治者所帶來,但是從考古學的觀點而言,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漢人早期移民澎湖群島,從九世紀末以來就有漢文化人群進入捕魚
或定居,或者做為貿易的轉運站,這些是大家所熟知的歷史知識,也有少許文獻。但是台灣本島西海岸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因此歷史完全不書寫,其實台灣本島西海岸南北近年已經發現相當數量的考古遺址,擁有九世紀末以來的外來陶瓷器,這些外來物品可以確認是海峽對岸中華帝國唐末五代以來經過宋元直到大明帝國時期的產物,這些物品大多混入台灣本島史前最晚階段的考古遺址,也就是原住民族直接祖先的聚落之內。這無疑是早期進入台灣本島而且帶有漢文化的人群,文獻歷史雖無任何記載,但是考古遺址卻明顯的吿訴我們,帶有漢文化人群在不同時間進入的紀錄,無疑這是歷史的一部分,雖然沒有文字紀錄, 但由這些物質遺留卻明顯說明,考古學者也已經將這些研究成果發表於國內外刊物與書籍。
從上述南島文化與漢文化的例子,可以深刻說明考古學研究對於歷史書寫的重要性。作為一個考古學工作者,撰述這本小書的目的,在於深化台灣人對自己所屬土地歷史文化的想像與眞實,藉以建構一部眞正的台灣大歷史。
第一章 土地與人群
台灣是一塊新生成的土地,就地史而言,本島是最近五百萬年左右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以及後方太平洋海板塊衝撞擠壓、隆起生成的土地,並持續形成今日台灣島的樣貌,和亞洲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數次因為更新世冰河降臨,海平面下降,而成為平緩的陸地, 得以和亞洲大陸相連,成為植物、動物以及人類活動場域以及通行的陸橋。當前的島嶼狀態是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中期近一萬八千年以來,海水面上漲以及穩定後所形成,這個狀態是今日台灣人群與文化形成與演變的舞台。
從人類大歷史的觀點而言,當然需要考慮人類形成過程,不過台灣所處的位置不容易發現早期人科動物演化的過程,主要原因在於台灣是一塊年輕的土地,四、五百萬年前人科演化的關鍵時刻,台灣是剛剛受到板塊運動擠壓浮出海面的陸地。不過隨後的人類發展演化過程,台灣也沒有缺席,尤其是人屬(Homo)演化形成以來的關鍵時刻。近年來在澎湖海域撈取的化石中,得見相當數量更新世時期的哺乳類動物化石群,也看到可能屬於直立人的化石,說明台灣這塊土地在演變過程中,也是人類重要的棲息地,只不過這個早期人類在台灣並未留下較多可以驗證的文化遺留,因此還只能從鄰近的亞洲大陸、島嶼東南亞區域的資料,共同思考介於其間台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現代智人(Homo Sapiens)形成以後的大遷徙, 台灣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不只台灣海峽撈取的動物化石和人類遺留,而且本島上也出現現代智人遺留的文化遺物、遺跡和居處,充分說明連結南亞與東亞之間台灣是人類移動遷徙必經之途。雖然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比較少見,但仍然充分說明此一時期台灣和亞洲大陸以及隔著海域對望的菲律賓、琉球群島,都有密切的關連,說明冰河時期台灣在人類遷移或分布所具有的重要位置。
第一節 島嶼形成與環境變遷
壹、地理位置與當代環境
台灣整體由大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包括台灣本島、澎湖群島、綠島、蘭嶼,以及其他圍繞本島的小型島嶼,在行政區域所屬另外還包含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金門島及周邊小島、馬祖島及周邊小島以及烏坵等島嶼,以及位於南海中的東沙島、南沙群島太平島等。本島的位置在亞洲大陸東南側海岸以東約150 公里,隔著台灣海峽,西與中國浙江省南部、福建省、廣東省東部相望,相隔之台灣海峽最窄處為130 公里,水深平均約80-100 公尺左右,具有東亞、東南亞世界航線的重要地位。在全球經緯位置中,若以台灣包含行政附屬的島嶼而言,最東為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赤尾嶼東端,為東經124° 34’30”,最西金門縣烈嶼的二膽島,位於東經118° 11’,極北為馬祖列島中的高登島, 位於北緯26° 17’,最南在高雄市轄東沙島,位於北緯20° 25’,北回歸線由西至東通過嘉義縣、花蓮縣中段,因此台灣的北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於熱帶氣候,其季風與雨量季節也各不相同(陳正祥 1960)。
台灣位居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外緣花綵列島中段,花綵列島由北向南弧弧相交,起至白令海南端的阿留申群島往南綿延至千島群島、日本諸島、琉球諸島、台灣島至菲律賓群島,這一連串島嶼為太平洋海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分界線,充滿了火山、地震、溫泉等地殼活動現象,而且十分活躍。台灣恰位於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入歐亞大陸板塊的衝撞交接點,受到此一特殊地理位置影響,歷年來地震頻繁,全島斷層密佈,南北縱走的大型斷層包括埤亞南、花東以及西部麓山帶前緣連串的銅鑼、車籠埔、梅山斷層、潮州斷層之活動均對台灣造成重大地震災害,也是構成台灣地形的重要指標。
由於台灣島為一地質年代甚輕的褶皺山脈地區,區內高山亙起,山脈的走向與島嶼長軸的延伸方向近乎平行,而居於本島中央偏東位置的中央山脈以及西北側的雪山山脈,為本島主要的脊樑;受東南側而來的應力擠壓,外形有如紡錘,南北較長而東西較短窄,土地面積為36,188平方公里,全島的地形差異甚大,東側的地形急劇下降,在短短40公里的距離內,地形面從3,950公尺降至海岸0公尺,再向東側海域迅速降至4,000公尺以下海深,海岸大多是斷層海岸;西岸地形略緩,從高山、淺山丘陵到海岸平原,變化亦大,海岸地形和東岸大不相同,可見平原、沙丘、沙洲、淺灘、潟湖、海埔地等地形,與東海岸屬陡立的岩石崖岸形成強烈對比。也由於地形起伏變化大,加上季風氣候等因素,標高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佔台灣總面積的31.5%,100-1,000公尺的坡地也達31.3%,100公尺以下平地僅佔37.2%,造成台灣東西二岸河川大都呈東西流向,分別注入太平洋及台灣海峽,由於人口高達2,350萬,且主要分布西岸平原及丘陵邊緣,使得開發強度甚高,造成大規模土地遭受人為強力改變,而難以恢復自然循環,必須依賴人工設施始能免於災難。例如海岸的狀況大多築堤圍地成為海埔新生地或發展工業區,或形成各類型魚塭,而不復天然海岸狀態。本島東西最寬不過150 公里,河川大多呈現坡陡流急,降雨後逕流入海而不易蓄存,因此建造多處水庫, 但台灣地小人稠,蓄水量仍有所不足。近年來因工業用水大增,搶奪民生及農業用水,屢次造成旱災限水的狀況,尤其是冬半季少雨的南部地區,這種情形更加嚴重,可知應該已經超越土地負荷的極限,而有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相處關係的必要,也必須重新建立使用土地和自然資源的方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典藏台灣史》這一套書的撰寫計畫,是由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贊助,在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的主導下推動的。炎憲學長生前一直持續關注推動台灣史普及化工作,更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台灣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因此,在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由台灣史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執筆,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瞭解。特別是讀者透過對台灣歷史的認識,可以強化對台灣的認同、提升台灣意識。
根據我的瞭解,他早在2000年之前,就希望可以進行此一奠基在學術研究成果的教育推廣工作。為此,他取得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找了台灣史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推動。但是,炎憲學長所徵詢的台灣史學界的朋友,當時多處於過度動員的狀態,學術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工作都十分吃緊,一時之間無法有成果產出。
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炎憲學長擔任國史館館長,不僅公務冗忙,而且致力於體制內對台灣史研究的支持工作,推動民主憲政及二二八事件史料的蒐集、出版,特別是主催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研究。而在陳水扁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白色恐怖檔案的取得,獲得一定突破的狀況下,又接著進行白色恐怖史料的編纂和研究工作。為此,炎憲學長又積極尋找學術界的朋友共同投入,大家的時間更加吃緊,前述台灣史的普及工作也不得已暫緩下來。
2008年之後,炎憲學長希望透過學術社團和社會支持,推動台灣主體性的歷史研究、推廣工作。因此,他擔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在重新擔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期間,也繼續找台灣史學界的朋友一起投入,並出版了不少成果。而原本未能完成的《典藏台灣史》工作,也在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以及吳榮義董事長協助推動下,再次組成團隊,展開此套書的編纂工作。
炎憲學長生前持續展開此一計畫的規劃、執行工作。而且與團隊朋友們聚會討論這套書的內容,並找陳美蓉協助行政聯繫的工作。四年前張教授赴美國進行口述歷史期間不幸過世時,整套書的構想已經成形。根據炎憲學長的構想,包含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是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負責撰稿,而第二冊「台灣原住民史」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詹素娟教授負責撰稿,第三冊「大航海時代」則由暨南大學歷史系林偉盛教授負責撰稿,第四冊「漢人社會的形成」則是由長榮大學台研所溫振華教授及政治大學台史所的戴寶村教授負責撰稿,第五冊「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則是由淡江大學歷史系林呈蓉教授負責撰稿,第六冊「台灣人的日本時代」則是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何義麟教授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的蔡錦堂教授負責撰稿,第七冊「戰後台灣史」炎憲學長除了親自參與撰稿工作,也找我一起參與,同時準備在章節確認完畢後,再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的李筱峰教授一同參與撰稿工作。
相較於過去在強人威權體制時期,台灣史被迫成為禁忌,隨著台灣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經歷抗爭、建立的台灣史終能成為學術領域的學科。但是,過去長期政治禁忌的陰影並未完全散去,歷史工作者對於歷史教育的內涵,距離正常化仍有相當的距離。其中,除了為數可觀不願正視台灣歷史主體性的看法之外,也有的學者試圖在台灣史領域去「政治」,不僅迴避政治轉型之後對過去歷史再評價的工作,有的人更主張歷史教育去「政治史」,不願處理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課題。
不過,如果從歷史學者耳熟能詳的E.H.Carr或是Benedetto Croce對歷史知識的切入,無論是前者的「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持續無終止的對話」,或是後者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都指出了歷史的一個重要特色:歷史的書寫不可忽視當代價值的重要性。在台灣已經名列自由國家之際,根據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做出與不民主時代不同的歷史評價,在某種意義上,正是歷史時空特色的體現。另一方面,在民主時代,注意人民生活層面的歷史,或是注重文化史與生活史的面向,也是歷史書寫不可忽視的課題。然而,只強調文化生活而摒棄政治的作法,實際上是不利於歷史脈絡的掌握,也不利於做出歷史的解釋。因為台灣住民所生存、存在的歷史時空的環境,包括在現實的制度規範或是國家運作的狀態,以及台灣與國際、外界互動的情形,透過這樣的歷史脈絡才能有助於了解所謂人民的歷史。
根據炎憲學長構想的全書架構,除了強調台灣主體性的觀點外,台灣與世界的脈動,貫穿了《典藏台灣史》各本的內容,從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直到第七冊「戰後台灣史」。而正視不同時代的政治體制或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也是《典藏台灣史》書寫的特色。
炎憲學長過世後,為了延續他的遺志,各位撰稿教授同意繼續推動此一工作,並在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繼續的支持下,而有這套書的完成,並承蒙玉山社的支持使得本書得以陸續順利出版,這是特別必須感謝的。期待這本書的出版,可以促進台灣史研究的普及化與強化社會的台灣意識,也可以告慰炎憲學長在天之靈。
主編 薛化元 2018年9月24日
前言
台灣的歷史書寫受到文字、政治以及漢文化的影響至深,歷年來對於歷史的認知受到歷史教育嚴重的影響,由於漢文化為中心的大中華史觀為核心,因此所看到的台灣歷史幾乎是一部漢人移民台灣的過程,而且這個移民過程也並非眞實的狀態,而是根據文字紀錄和傳述所構成的虛擬歷史。這種狀態不但見於教學的教科書,也見於地方文史工作者所著述的地方歷史,當然由公家機關所撰述的史志除了原住民區域之外,可說幾乎都是描述漢人的歷史。但是台灣的「漢人」有相當數量只是擁有或使用漢文化的人群,並非是民族分類中的一個族群,所以今日所見台灣的歷史,可以說是漢文化或擁有漢文化的人群逐步在台灣擴張的歷史。
從當今的狀態而言,台灣是南島、漢二個大的文化體系和人群構成的國家。常說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觀點,其實是台灣漢文化人群的四百年史,甚至可說是漢人殖民台灣的過程所做成的歷史。因此一部台灣歷史的書寫,無疑需要審愼思考。歷史書寫的態度必須思考以土地為主,也就是以土地為主的史觀。
做為一個考古學研究者,從埋藏在地層中古代人類所留下來的考古遺址,得以發現這塊土地所擁有的眞實歷史和文字記載的歷史之間,可說具有相當大的差距。從現代智人進入這塊土地開始,至少已有三至五萬年的歷史,若往前溯至直立人,更是二十萬年以前的人類活動史,我們很難說明這些早期的人類他們不是「台灣人」,他們所留下來的文化與過程不是台灣史的一部分,更何況從血緣與基因的角度而言,舊石器時代的人們無疑將基因留存在當代人的身上,所以為何不能將歷史推早到有人類居住在這塊土地開始?
再者,今日台灣原住民族祖先型態的南島文化初期形成的過程,從考古學的資料而言,淸楚說明是在台灣這塊土地逐漸發展而來,原住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透過考古學研究資料,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前,無疑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更何況南島民族的祖先是一個擅於海洋航行的人群,因此遷徙到鄰近的島嶼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種遷徙造成南島文化向島嶼東南亞擴散,覆蓋於原有人群與文化之上,成為今日島嶼東南亞區域最重要的文化體系。再向南側與東側遷徙,終於構成大南島文化,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其間的島嶼東南亞,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海洋民族。這種人群與文化擴散的過程,無疑也是整體台灣大歷史的一部分。
帶有漢文化的人群,一般都認為是十七世紀以來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以及隨後的鄭氏、大淸帝國一系列外來統治者所帶來,但是從考古學的觀點而言,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漢人早期移民澎湖群島,從九世紀末以來就有漢文化人群進入捕魚
或定居,或者做為貿易的轉運站,這些是大家所熟知的歷史知識,也有少許文獻。但是台灣本島西海岸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因此歷史完全不書寫,其實台灣本島西海岸南北近年已經發現相當數量的考古遺址,擁有九世紀末以來的外來陶瓷器,這些外來物品可以確認是海峽對岸中華帝國唐末五代以來經過宋元直到大明帝國時期的產物,這些物品大多混入台灣本島史前最晚階段的考古遺址,也就是原住民族直接祖先的聚落之內。這無疑是早期進入台灣本島而且帶有漢文化的人群,文獻歷史雖無任何記載,但是考古遺址卻明顯的吿訴我們,帶有漢文化人群在不同時間進入的紀錄,無疑這是歷史的一部分,雖然沒有文字紀錄, 但由這些物質遺留卻明顯說明,考古學者也已經將這些研究成果發表於國內外刊物與書籍。
從上述南島文化與漢文化的例子,可以深刻說明考古學研究對於歷史書寫的重要性。作為一個考古學工作者,撰述這本小書的目的,在於深化台灣人對自己所屬土地歷史文化的想像與眞實,藉以建構一部眞正的台灣大歷史。
第一章 土地與人群
台灣是一塊新生成的土地,就地史而言,本島是最近五百萬年左右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以及後方太平洋海板塊衝撞擠壓、隆起生成的土地,並持續形成今日台灣島的樣貌,和亞洲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數次因為更新世冰河降臨,海平面下降,而成為平緩的陸地, 得以和亞洲大陸相連,成為植物、動物以及人類活動場域以及通行的陸橋。當前的島嶼狀態是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中期近一萬八千年以來,海水面上漲以及穩定後所形成,這個狀態是今日台灣人群與文化形成與演變的舞台。
從人類大歷史的觀點而言,當然需要考慮人類形成過程,不過台灣所處的位置不容易發現早期人科動物演化的過程,主要原因在於台灣是一塊年輕的土地,四、五百萬年前人科演化的關鍵時刻,台灣是剛剛受到板塊運動擠壓浮出海面的陸地。不過隨後的人類發展演化過程,台灣也沒有缺席,尤其是人屬(Homo)演化形成以來的關鍵時刻。近年來在澎湖海域撈取的化石中,得見相當數量更新世時期的哺乳類動物化石群,也看到可能屬於直立人的化石,說明台灣這塊土地在演變過程中,也是人類重要的棲息地,只不過這個早期人類在台灣並未留下較多可以驗證的文化遺留,因此還只能從鄰近的亞洲大陸、島嶼東南亞區域的資料,共同思考介於其間台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現代智人(Homo Sapiens)形成以後的大遷徙, 台灣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不只台灣海峽撈取的動物化石和人類遺留,而且本島上也出現現代智人遺留的文化遺物、遺跡和居處,充分說明連結南亞與東亞之間台灣是人類移動遷徙必經之途。雖然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比較少見,但仍然充分說明此一時期台灣和亞洲大陸以及隔著海域對望的菲律賓、琉球群島,都有密切的關連,說明冰河時期台灣在人類遷移或分布所具有的重要位置。
第一節 島嶼形成與環境變遷
壹、地理位置與當代環境
台灣整體由大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包括台灣本島、澎湖群島、綠島、蘭嶼,以及其他圍繞本島的小型島嶼,在行政區域所屬另外還包含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金門島及周邊小島、馬祖島及周邊小島以及烏坵等島嶼,以及位於南海中的東沙島、南沙群島太平島等。本島的位置在亞洲大陸東南側海岸以東約150 公里,隔著台灣海峽,西與中國浙江省南部、福建省、廣東省東部相望,相隔之台灣海峽最窄處為130 公里,水深平均約80-100 公尺左右,具有東亞、東南亞世界航線的重要地位。在全球經緯位置中,若以台灣包含行政附屬的島嶼而言,最東為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赤尾嶼東端,為東經124° 34’30”,最西金門縣烈嶼的二膽島,位於東經118° 11’,極北為馬祖列島中的高登島, 位於北緯26° 17’,最南在高雄市轄東沙島,位於北緯20° 25’,北回歸線由西至東通過嘉義縣、花蓮縣中段,因此台灣的北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於熱帶氣候,其季風與雨量季節也各不相同(陳正祥 1960)。
台灣位居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外緣花綵列島中段,花綵列島由北向南弧弧相交,起至白令海南端的阿留申群島往南綿延至千島群島、日本諸島、琉球諸島、台灣島至菲律賓群島,這一連串島嶼為太平洋海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分界線,充滿了火山、地震、溫泉等地殼活動現象,而且十分活躍。台灣恰位於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入歐亞大陸板塊的衝撞交接點,受到此一特殊地理位置影響,歷年來地震頻繁,全島斷層密佈,南北縱走的大型斷層包括埤亞南、花東以及西部麓山帶前緣連串的銅鑼、車籠埔、梅山斷層、潮州斷層之活動均對台灣造成重大地震災害,也是構成台灣地形的重要指標。
由於台灣島為一地質年代甚輕的褶皺山脈地區,區內高山亙起,山脈的走向與島嶼長軸的延伸方向近乎平行,而居於本島中央偏東位置的中央山脈以及西北側的雪山山脈,為本島主要的脊樑;受東南側而來的應力擠壓,外形有如紡錘,南北較長而東西較短窄,土地面積為36,188平方公里,全島的地形差異甚大,東側的地形急劇下降,在短短40公里的距離內,地形面從3,950公尺降至海岸0公尺,再向東側海域迅速降至4,000公尺以下海深,海岸大多是斷層海岸;西岸地形略緩,從高山、淺山丘陵到海岸平原,變化亦大,海岸地形和東岸大不相同,可見平原、沙丘、沙洲、淺灘、潟湖、海埔地等地形,與東海岸屬陡立的岩石崖岸形成強烈對比。也由於地形起伏變化大,加上季風氣候等因素,標高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佔台灣總面積的31.5%,100-1,000公尺的坡地也達31.3%,100公尺以下平地僅佔37.2%,造成台灣東西二岸河川大都呈東西流向,分別注入太平洋及台灣海峽,由於人口高達2,350萬,且主要分布西岸平原及丘陵邊緣,使得開發強度甚高,造成大規模土地遭受人為強力改變,而難以恢復自然循環,必須依賴人工設施始能免於災難。例如海岸的狀況大多築堤圍地成為海埔新生地或發展工業區,或形成各類型魚塭,而不復天然海岸狀態。本島東西最寬不過150 公里,河川大多呈現坡陡流急,降雨後逕流入海而不易蓄存,因此建造多處水庫, 但台灣地小人稠,蓄水量仍有所不足。近年來因工業用水大增,搶奪民生及農業用水,屢次造成旱災限水的狀況,尤其是冬半季少雨的南部地區,這種情形更加嚴重,可知應該已經超越土地負荷的極限,而有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相處關係的必要,也必須重新建立使用土地和自然資源的方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1
-
新書85折$323
-
新書88折$334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
-
新書$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