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每一個人這一期生命的敘事憑証。
母親是心。
全部的母親是全部的心,是所有生命,生和重生的源頭。
學習看清依緣而生之萬物,奚淞仿印度阿疆塔石窟佛像,繪製「說法印」,
去黏解縛,為《我的母親,我的力量》,解開了心結。
人文社會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認為女性議題是21世紀的四大主軸之一,面對21世紀人類社會價值的崩壞,重建的等待,宗教領袖達賴喇嘛奔走全球,不斷呼籲慈悲的力量。
每一個生命都有源頭,每一個人都有母親。宇宙生生不息,而所有的崩壞都在等待重生,生與重生的力量來自普天之下所有的母親
在《我的母親 我的力量》這本書中,我們邀請、收集林懷民、桑布伊、張輝誠、殷允芃、林文月、沈方正、溫美玉、蔡淇華、奚淞等十五位各界知名人士,訴說、分享自己母親的故事,如何養育自己,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帶來什麼樣的生命啟發。
目錄
緣起 母親 所有生命的敘事憑證
林懷民 > 心 經
回國後,我不聽苦勸,決定創辦雲門,母親靜靜貨比三家,買來明鏡數片,找工人裝到排練場。
然後告訴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團員,她說:「要知道,人家都是伊父母疼愛的寶貝
桑布伊 > 天下沒有好吃的,自然就會到橋頭
還記得在《Dalan路》專輯當中有一首為媽媽創作的歌就叫〈Ina〉,那是沒有歌詞的歌曲。
我單純用我們卑南族很古老的樂器鼻笛去演奏。
張輝誠 > 再會,我的心肝阿母
她臨走前還特地叫我從簾子外進來陪她一起睡,
如果不是這樣,我一定會有遺憾吧!即使只是隔著一層薄薄的簾子。
雷久南 > 媽媽的眼神我的生命
在她走之前幾天我將一袋晶礦石放在她的前額上,
沒想到她睜開眼睛看著我,
那眼神是她年輕時清澈明亮深遠充滿了愛的眼神。
殷允芃 > 影響我一生最深的人是母親
一次放學時下大雨,別的同學有父母送傘來員林車站接,
允復冒雨趕回家去。
正在做飯的母親,只抬頭淡淡地說一聲:
「衣服濕了,趕快去換。」
林文月 > 給母親梳頭髮
我的手指遂不自覺地帶著一種母性的慈祥和溫柔,
愛憐地為母親洗澡。我相信當我幼小的時候,
母親一定也是這樣慈祥溫柔地替我沐浴過的。
郭思蔚 > 母親陪我打棒球
我至今仍不知道母親是覺得我獨自玩棒球很寂寞,
還是那陣子她剛好忙完一個課?
或許她只是覺得應該陪我做我喜歡的事。
辛意雲 > 你,全力以赴了?
有一回,雨下個不停,我抱怨起下了那麼久的雨,真是討厭。
母親嚴肅的對我說,「不要這樣說;我們應該要敬天,不可以隨便說討厭。」
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促使我往後面對人生的各種處境時,都正向的生出一些敬意。
劉兆玄 > 百年之蘭 芳滋九畹
最近三年我寫了三部長篇小說,《王道劍》有九十萬字,媽媽耐煩看完了,問她好不好看,
她一本正經地說:「好是好,可是書中太多『他媽的』。」
柯文昌 > 一串念珠
從小母親就鼓勵我什麼事都自己做決定,獨立思考,
那種來自母親全然的信賴,不知不覺也幫我建立了堅強的自信。
沈方正 > 我的媽媽是我的執行長
我媽從不認為十歲小孩做不來開菜單、
採購烹調這些事,只要用對方法,誰都可以學會。
溫美玉 > 第一次擁抱
即使幾十年來我從未好好注視著她,發自內心擁抱她,
她似乎也從未在意。可是,我卻過不去的,
既然是個疙瘩鐵定日夜隨行,總覺得內心有那麼一絲絲缺憾。
劉美梨 > 給親愛的你
訂完婚兩個月的妳和爸爸,有一次在北埔街頭偶遇,
各自牽著一輛腳踏車,走在回峨眉山裡的路上,
一人走一邊,一路上沒有交談一句話,連看都不敢看對方一眼。
蔡淇華 > 魔法母親
閩南人用「油麻菜籽」比喻女人的命運,
說她們像油麻菜籽一樣隨風飄散,落到哪裡長到哪裡。
楊英風 > 鳳凰涅槃
當我知道鳳凰這傳說中的大鳥時,首先在腦海中重疊的影像,
不是別的,就是浮現月亮中的母親背影。
奚淞 > 母親的兒時
因為我的要求,母親把兒時最早的記憶述說了。
我發現,這些故事經過半個世紀以上歲月的侵蝕和埋藏,剩下的都變成異常堅韌的片斷。
林懷民 > 心 經
回國後,我不聽苦勸,決定創辦雲門,母親靜靜貨比三家,買來明鏡數片,找工人裝到排練場。
然後告訴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團員,她說:「要知道,人家都是伊父母疼愛的寶貝
桑布伊 > 天下沒有好吃的,自然就會到橋頭
還記得在《Dalan路》專輯當中有一首為媽媽創作的歌就叫〈Ina〉,那是沒有歌詞的歌曲。
我單純用我們卑南族很古老的樂器鼻笛去演奏。
張輝誠 > 再會,我的心肝阿母
她臨走前還特地叫我從簾子外進來陪她一起睡,
如果不是這樣,我一定會有遺憾吧!即使只是隔著一層薄薄的簾子。
雷久南 > 媽媽的眼神我的生命
在她走之前幾天我將一袋晶礦石放在她的前額上,
沒想到她睜開眼睛看著我,
那眼神是她年輕時清澈明亮深遠充滿了愛的眼神。
殷允芃 > 影響我一生最深的人是母親
一次放學時下大雨,別的同學有父母送傘來員林車站接,
允復冒雨趕回家去。
正在做飯的母親,只抬頭淡淡地說一聲:
「衣服濕了,趕快去換。」
林文月 > 給母親梳頭髮
我的手指遂不自覺地帶著一種母性的慈祥和溫柔,
愛憐地為母親洗澡。我相信當我幼小的時候,
母親一定也是這樣慈祥溫柔地替我沐浴過的。
郭思蔚 > 母親陪我打棒球
我至今仍不知道母親是覺得我獨自玩棒球很寂寞,
還是那陣子她剛好忙完一個課?
或許她只是覺得應該陪我做我喜歡的事。
辛意雲 > 你,全力以赴了?
有一回,雨下個不停,我抱怨起下了那麼久的雨,真是討厭。
母親嚴肅的對我說,「不要這樣說;我們應該要敬天,不可以隨便說討厭。」
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促使我往後面對人生的各種處境時,都正向的生出一些敬意。
劉兆玄 > 百年之蘭 芳滋九畹
最近三年我寫了三部長篇小說,《王道劍》有九十萬字,媽媽耐煩看完了,問她好不好看,
她一本正經地說:「好是好,可是書中太多『他媽的』。」
柯文昌 > 一串念珠
從小母親就鼓勵我什麼事都自己做決定,獨立思考,
那種來自母親全然的信賴,不知不覺也幫我建立了堅強的自信。
沈方正 > 我的媽媽是我的執行長
我媽從不認為十歲小孩做不來開菜單、
採購烹調這些事,只要用對方法,誰都可以學會。
溫美玉 > 第一次擁抱
即使幾十年來我從未好好注視著她,發自內心擁抱她,
她似乎也從未在意。可是,我卻過不去的,
既然是個疙瘩鐵定日夜隨行,總覺得內心有那麼一絲絲缺憾。
劉美梨 > 給親愛的你
訂完婚兩個月的妳和爸爸,有一次在北埔街頭偶遇,
各自牽著一輛腳踏車,走在回峨眉山裡的路上,
一人走一邊,一路上沒有交談一句話,連看都不敢看對方一眼。
蔡淇華 > 魔法母親
閩南人用「油麻菜籽」比喻女人的命運,
說她們像油麻菜籽一樣隨風飄散,落到哪裡長到哪裡。
楊英風 > 鳳凰涅槃
當我知道鳳凰這傳說中的大鳥時,首先在腦海中重疊的影像,
不是別的,就是浮現月亮中的母親背影。
奚淞 > 母親的兒時
因為我的要求,母親把兒時最早的記憶述說了。
我發現,這些故事經過半個世紀以上歲月的侵蝕和埋藏,剩下的都變成異常堅韌的片斷。
序
推薦序
緣起
母親 所有生命的敘事憑証
蕭錦綿
二月是讓我們提早老二、三天的月份。這一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收到林懷民簡訊:「錦綿:我老了……『心經』倒數第五段,寫家母往生時是八十五歲。應該是八十四歲。我想也來不及改了。跟你講這個,好像是辦告解,懺悔……」
母親,是每一個人這一期生命的敘事憑証。
乘著時間方程式,回到平行宇宙,為母親添增歲月⋯⋯林懷民這款「佛洛伊德的失誤」(Freud False),心靈美麗動人。
二○二○新世紀還在黎明的門前穿鞋,全球卻深陷價值重建的等待。所有的崩壞都在等待重生,每一吋精神荒原都在等待重建。生與重生的力量,無不來自普天之下所有的母性。
看到「農友」兩個字比看到「富貴」更高興的陳文郁,二○○九年,曾經寫過一封「給母親最短的書信」:
「媽媽,我已經八十四歲了,是一位還在工作、人人都不討厭的阿公。媽媽,妳高興嗎?」
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說:
「最遺憾的是,作為記者,我曾四處各地訪問各類人物,但卻未曾對母親作一次深入的訪談!」
小津安二郎談起母親,「小津調」餘韻無窮。
「我現在住的房子,位在北鎌倉的山坡上,出入都要爬坡,因此母親很少出門,她好像已經認定這裡是楢山了。年輕時候的母親是魁梧高大的小姐,現在依然是高壯的老婆婆。我雖然沒揹過她,但肯定很重。
身揹老母 不堪其重
悲哭上楢山
如果這裡是楢山,她願意永遠待在這裡也好,不用揹她上山,我也得救了。」
日本作家井口道生,曾寫下一個溫馨小故事:
「早春傍晚,老婦人在餐館用餐。飯後付款時,店老闆說,有人已經付清了。老婦人在這裡並沒有認識的人,店老闆說,那個人付錢時說,因為想到故鄉的母親,所以要替坐在窗邊用餐的老婦人付帳。」
到澄清湖散步,《畫話》的阿英說:「在這裡不希望有人認識我。有認識的人就要講話,說話時就不能看到,被遺忘好久的自己,在地平線的那邊消失。」
華夏文化中,最早唱給母親的詩歌,來自《詩經》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小津安二郎在母親過世後,寫道:
「二月時家母過世……死亡是天意,並非不幸之禍。我原本把骨灰供在家裡,因為無法每天誦經,所以最近送到高野山納骨。」
母子會,如影似響。憶念母親,就是憶念自己。
學習看清依緣而生之萬物,奚淞仿印度阿疆塔石窟佛像,繪製「說法印」,去黏解縛,為《我的母親 我的力量》,解開了心結。
自從比特洪流之後,人們紛紛上了雲端工作室。雲端運算,在在處處。
五十年後,居然遇見同一片雲。但不是透過雲端運算,而是回到跟童年一樣的暇滿時光。
小時候,真的有一個私密的雲端工作室。水溝裡看雲,鹽田裡看雲,新家的頂樓、夕陽下的海堤、夏天正午的烈日,抬頭、低頭,看得見雲的地方,到處都是我的雲端工作室。『雲裡霧裡』成了自己的生命辨識系統。
影印機故障時,複印紙上出現了特有的、飄忽不定的線條,去向與來歷,一樣不明。
母親遠行後,對生命的思索 ,是這款線條,飄忽不定。
耳邊常傳來母親說話的口氣,『是否?』與『莫非?』
是否
不聽夜雨 不看流星
不察霧來 不覺花開
不體物意 不近人情
也就可以
不必說再見?
莫非
咫尺剎那
時間跟空間互換了斷面
那麼 生離死別
也就可以
不必說一期一會?
誠然,母親是我這一期生命的敘事憑證。
母親是心。
全部的母親是全部的心,是所有生命,生和重生的源頭。
緣起
母親 所有生命的敘事憑証
蕭錦綿
二月是讓我們提早老二、三天的月份。這一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收到林懷民簡訊:「錦綿:我老了……『心經』倒數第五段,寫家母往生時是八十五歲。應該是八十四歲。我想也來不及改了。跟你講這個,好像是辦告解,懺悔……」
母親,是每一個人這一期生命的敘事憑証。
乘著時間方程式,回到平行宇宙,為母親添增歲月⋯⋯林懷民這款「佛洛伊德的失誤」(Freud False),心靈美麗動人。
二○二○新世紀還在黎明的門前穿鞋,全球卻深陷價值重建的等待。所有的崩壞都在等待重生,每一吋精神荒原都在等待重建。生與重生的力量,無不來自普天之下所有的母性。
看到「農友」兩個字比看到「富貴」更高興的陳文郁,二○○九年,曾經寫過一封「給母親最短的書信」:
「媽媽,我已經八十四歲了,是一位還在工作、人人都不討厭的阿公。媽媽,妳高興嗎?」
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說:
「最遺憾的是,作為記者,我曾四處各地訪問各類人物,但卻未曾對母親作一次深入的訪談!」
小津安二郎談起母親,「小津調」餘韻無窮。
「我現在住的房子,位在北鎌倉的山坡上,出入都要爬坡,因此母親很少出門,她好像已經認定這裡是楢山了。年輕時候的母親是魁梧高大的小姐,現在依然是高壯的老婆婆。我雖然沒揹過她,但肯定很重。
身揹老母 不堪其重
悲哭上楢山
如果這裡是楢山,她願意永遠待在這裡也好,不用揹她上山,我也得救了。」
日本作家井口道生,曾寫下一個溫馨小故事:
「早春傍晚,老婦人在餐館用餐。飯後付款時,店老闆說,有人已經付清了。老婦人在這裡並沒有認識的人,店老闆說,那個人付錢時說,因為想到故鄉的母親,所以要替坐在窗邊用餐的老婦人付帳。」
到澄清湖散步,《畫話》的阿英說:「在這裡不希望有人認識我。有認識的人就要講話,說話時就不能看到,被遺忘好久的自己,在地平線的那邊消失。」
華夏文化中,最早唱給母親的詩歌,來自《詩經》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小津安二郎在母親過世後,寫道:
「二月時家母過世……死亡是天意,並非不幸之禍。我原本把骨灰供在家裡,因為無法每天誦經,所以最近送到高野山納骨。」
母子會,如影似響。憶念母親,就是憶念自己。
學習看清依緣而生之萬物,奚淞仿印度阿疆塔石窟佛像,繪製「說法印」,去黏解縛,為《我的母親 我的力量》,解開了心結。
自從比特洪流之後,人們紛紛上了雲端工作室。雲端運算,在在處處。
五十年後,居然遇見同一片雲。但不是透過雲端運算,而是回到跟童年一樣的暇滿時光。
小時候,真的有一個私密的雲端工作室。水溝裡看雲,鹽田裡看雲,新家的頂樓、夕陽下的海堤、夏天正午的烈日,抬頭、低頭,看得見雲的地方,到處都是我的雲端工作室。『雲裡霧裡』成了自己的生命辨識系統。
影印機故障時,複印紙上出現了特有的、飄忽不定的線條,去向與來歷,一樣不明。
母親遠行後,對生命的思索 ,是這款線條,飄忽不定。
耳邊常傳來母親說話的口氣,『是否?』與『莫非?』
是否
不聽夜雨 不看流星
不察霧來 不覺花開
不體物意 不近人情
也就可以
不必說再見?
莫非
咫尺剎那
時間跟空間互換了斷面
那麼 生離死別
也就可以
不必說一期一會?
誠然,母親是我這一期生命的敘事憑證。
母親是心。
全部的母親是全部的心,是所有生命,生和重生的源頭。
內容連載
再會囉,我的心肝阿母 張輝誠
榮獲九歌年度散文獎
阿母,出院了,要返來去囉。
雖然我阿母頂受著許多老人家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有的沒的病,但是她相對勇健,平日依然可以自理生活,經常一個人搭公車在台北四處玩,從未住過院,也未曾開過刀。──這次住院,還是她人生頭一回開刀。
我阿母長期服用糖尿病和高血壓藥劑,前後約二十年,腎功能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退化、衰弱,前兩年已經瀕臨洗腎邊緣,醫生建議開始洗腎,幸好在我大姊同住陪伴的悉心照料之下,我阿母腎功能不降反升,又重回安全值之上,腎臟科醫師不再建議洗腎,反倒說再觀察一段時間。我阿母一聽不用洗腎,喜出望外,開心得不得了,我見她開心,自然也就開心得不得了。
我阿母不想洗腎,起因先父也是到了八十歲上下開始洗腎,洗了幾年便故去了。我阿母直覺認為,洗腎等於死亡,她告訴我說:「我就沒咧憨,洗腰子洗乎死喔。」我阿母不想洗腎,現在又可以不用洗,當然兩全其美。
我阿母又開開心心到處玩了兩年。
之所以說我阿母開心,是因為她的人生約略可以分成三階段:結婚前、結婚後和喪偶之後。這三個階段,前兩階段大抵是苦多於樂,但第三階段卻是樂多於苦,而且樂多很多、很多、很多。
我阿母心智年齡大約六歲上下,加上個性乖張,村人常常在有意無意之間施以鄙夷的神情與言語,如果不是遇到戰亂流離的老兵先父,我想我阿母這輩子應該不太可能結婚,即便結婚了也未必能幸福,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獨自一人在偏鄉農村中貧困而且孤獨以終。
榮獲九歌年度散文獎
阿母,出院了,要返來去囉。
雖然我阿母頂受著許多老人家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有的沒的病,但是她相對勇健,平日依然可以自理生活,經常一個人搭公車在台北四處玩,從未住過院,也未曾開過刀。──這次住院,還是她人生頭一回開刀。
我阿母長期服用糖尿病和高血壓藥劑,前後約二十年,腎功能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退化、衰弱,前兩年已經瀕臨洗腎邊緣,醫生建議開始洗腎,幸好在我大姊同住陪伴的悉心照料之下,我阿母腎功能不降反升,又重回安全值之上,腎臟科醫師不再建議洗腎,反倒說再觀察一段時間。我阿母一聽不用洗腎,喜出望外,開心得不得了,我見她開心,自然也就開心得不得了。
我阿母不想洗腎,起因先父也是到了八十歲上下開始洗腎,洗了幾年便故去了。我阿母直覺認為,洗腎等於死亡,她告訴我說:「我就沒咧憨,洗腰子洗乎死喔。」我阿母不想洗腎,現在又可以不用洗,當然兩全其美。
我阿母又開開心心到處玩了兩年。
之所以說我阿母開心,是因為她的人生約略可以分成三階段:結婚前、結婚後和喪偶之後。這三個階段,前兩階段大抵是苦多於樂,但第三階段卻是樂多於苦,而且樂多很多、很多、很多。
我阿母心智年齡大約六歲上下,加上個性乖張,村人常常在有意無意之間施以鄙夷的神情與言語,如果不是遇到戰亂流離的老兵先父,我想我阿母這輩子應該不太可能結婚,即便結婚了也未必能幸福,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獨自一人在偏鄉農村中貧困而且孤獨以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55折$210
-
二手書55折$210
-
二手書63折$240
-
二手書68折$257
-
二手書68折$260
-
新書73折$277
-
新書75折$285
-
二手書76折$290
-
二手書76折$290
-
新書79折$301
-
新書83折$316
-
新書85折$323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
-
新書$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