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人出生的那刻起,他們/她們就已經被貼上了標籤
《生而被標籤》將細細爬梳種族歧視思想的歷史根源,重回黑人的命運時刻
作者肯迪教授認為,種族主義並不是生根於人們的無知與仇恨,
而是掌握權力的男男女女製造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政策,
進而產生世上的無知與仇恨!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盛讚
★Amazon、Goodreads 2000人以上五顆星推薦
★201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
★2016年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歷史書籍得主
★2016年有色人種促進協會形象獎最佳非小説類決選名單
★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盧令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 專文導讀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邱伊翎︱知性藝人陳嘉行︱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黃益中︱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所副教授楊佳羚︱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律師楊貴智︱媒體工作者蔡詩萍︱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作家、出版人顏擇雅 共同推薦(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Stamped from the
Beginning,出自密西西比州參議員傑佛遜.戴維斯,於一八六○年四月十二日在美國參議院發表的演說。他後來當過美利堅邦聯總統,當時人在華盛頓特區反對一個補助黑人教育的法案。戴維斯向他的同僚大放厥詞,「這個政府不是由黑人、也不是為黑人創建的」,而是「由白人、為白人創建的」,他宣稱,補助黑人教育法案奠基於錯誤的種族平等觀念,「黑白種族之間的不平等」是「從黑人誕生前就被貼上了」。──伊布拉.肯迪
伊布拉.肯迪教授以編年的方式,在本書中詳實研究、完整記錄黑人種族歧視觀念的過程,及其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驚人影響力。本書挑選了五位重要的美國知識份子,用他們的人生故事,讓我們一窺同化主義者與隔離主義者、種族歧視者與反種族歧視者之間的激烈辯論。這其中包括十七世紀末英國清教神學領袖柯頓.馬瑟,他賦予了奴隸制度正當性,把階級思想帶入北美殖民地;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他在一八○○年力推廢止奴隸貿易,但卻並不反對奴隸制度;十九世紀初的威廉.蓋瑞森,他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二十世紀初的杜波依斯,他推動黑人民權運動、泛非團結;以及至今仍在世的一九六○年代黑豹黨領導人安吉拉.戴維斯。透過這些人,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支持奴隸制度與擁護黑人民權的優秀思想家們,如何鞏固或挑戰了美國的種族歧視觀念,以及背後的因素。
作者指出,跟一般人的認知不同,種族歧視的觀念並不是因為無知或仇恨而生,而是被每個時代某些最出色的人物催生琢磨出來的。種族歧視的觀念很容易製造,也很容易使用,但也會招來惡名。於是這些知識份子運用他們的優秀才能,為根深柢固的歧視政策和一國的種族差異辯護並加以合理化,不分貧富,無一不涉。他們羅織了許多貌似有理的理論,來加以正當化,就如同一八六○的參議員傑佛遜.戴維斯反對黑人教育法案的說詞,他說美國是為了白人而創建,不是為了黑人,黑白人種間的不平等是命定的、無法改變的,黑人無權享有跟白人同等的權利。
《生而被標籤》揭露了種族歧視觀念的歷史根源,讓我們警醒原來人類思想中有如此陰暗的一面,但本書也同時帶給我們改變社會觀念的希望。作者肯迪教授在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感言中曾提到,縱使他見證了種族主義最險惡的一面,但他也看到反種族主義最美善的一面,因此他始終沒有失去過信念,期許終有一日人類能擺脫種族主義的束縛,將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落實在社會中。
【國際書評】
引人入勝、規模宏大的美國偏見史… 肯迪毫不留情地剖析美國的種族觀念,找出其張力、矛盾及意外的結果。──華盛頓郵報
一部探討種族歧視新主題的書,但書寫方式也適合非學術人士閱讀。如果你對種族歧視觀念如何擴散到美國各地,就該讀這本書。──The Root
這是一本具有野心、研究詳實的書,值得任何想了解種族歧視的人一讀。──西雅圖時報
肯迪在這部傑作中探討種族歧視觀念及行為的歷史,綜觀美國歷史。種族歧視是美國良心永遠的傷痕。在這部宏大的巨著中,肯迪揭露這個傷痕有多深,為何難以痊癒,在皮下隱隱作痛,且仍會發炎。──科克斯書評
本書爬梳美國的種族歷史,指出許多本意良善的美國進步份子,不慎操作了沾染種族歧視遺毒的理念系統。──時代雜誌
本書展現了種族歧視觀念在美國有多根深柢固,將之清楚暴露出來批評一番。肯迪不只創作出一部偉大的學術著作,也提供了迫切所需的工具。──Buzzfeed
肯迪承認他寫作並不是為了改變製造及擁護種族歧視觀念的人。他承認,在他自己開始撰寫這部歷史巨作之前,他自己也深深抓著各種種族歧視觀念,他讓讀者跟著他一起走這一趟令人開眼界的旅程……肯迪留下許多自我質問的空間,在過去與現在的種族歧視辯護之間拉上關聯。這個閱讀過程相當發人省思、徹底啟發、不安而必要。──Vox
一部深刻(且經常讓人不安)的編年記述,探究反黑思想如何深植交織在美國社會中。──大西洋雜誌
肯迪有力的平等主義論點結合了驚人的閱讀與研究,加上敏銳的洞見,直視操縱種族歧視意識型態來抑制多元性的力量。喜愛美國歷史、政治、社會思想的嚴肅讀者必讀。──圖書館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布拉.肯迪Ibram X. Kendi
紐約時報暢銷書與獲獎歷史學家,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教授歷史與國際關係。曾出版《校園黑人運動》(The Black Campus Movement),榮獲二○一二年迪歐皮安學術成果最佳學術叢書獎、二○一三年東北美黑人研究協會「杜波依斯叢書獎」。《生而被標籤》是他的第二部著作,榮獲二○一六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肯迪出生於一九八二年,父母親在紐約市黑勢力運動的年代來到美國,是學運份子及受到黑人解放神學啟發的基督徒。肯迪就讀高中時,舉家從皇后區的牙買加社區搬到維吉尼亞州的馬納薩斯市。大學就讀佛羅里達州A&M大學,二○○四年取得新聞及非美研究雙學士。畢業後肯迪以記者為業,隨後進修研究所,二○一○年在坦普大學取得非美研究博士學位
肯迪是人道主義者及素食主義者,喜歡非美文化、舉重、閱讀話題性非小說類叢書、與心胸開放的人聊社會議題,期待並努力讓紐約尼克隊贏得總冠軍,希望美國及世界有朝一日能由最傑出的人類統治。
譯者簡介
張玉芬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編輯,翻譯,喜愛閱讀,偶爾製作,長期投入英語教學內容產業。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翻譯類,譯作有《虛擬性愛》、《我的父親我的光》、《我停擺的那一年》及馬英詩人Malachi Edwin Vethamani詩作。(負責本書前言、第一至第二十章)
張毓如
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從事出版工作多年,曾任出版社主編、版權主任。譯有《緬甸:新亞洲的博弈競技場》、《叛逃共和國:柏林圍牆下的隧道脫逃行動》等書。(負責本書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九章)
陳義仁
台大財金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師大翻譯所博士班。譯有《異見者》、《血與土》、《種子的信仰》、《外包災難》、《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等書。(負責本書第三十至第三十七章、後語)
伊布拉.肯迪Ibram X. Kendi
紐約時報暢銷書與獲獎歷史學家,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美利堅大學教授歷史與國際關係。曾出版《校園黑人運動》(The Black Campus Movement),榮獲二○一二年迪歐皮安學術成果最佳學術叢書獎、二○一三年東北美黑人研究協會「杜波依斯叢書獎」。《生而被標籤》是他的第二部著作,榮獲二○一六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肯迪出生於一九八二年,父母親在紐約市黑勢力運動的年代來到美國,是學運份子及受到黑人解放神學啟發的基督徒。肯迪就讀高中時,舉家從皇后區的牙買加社區搬到維吉尼亞州的馬納薩斯市。大學就讀佛羅里達州A&M大學,二○○四年取得新聞及非美研究雙學士。畢業後肯迪以記者為業,隨後進修研究所,二○一○年在坦普大學取得非美研究博士學位
肯迪是人道主義者及素食主義者,喜歡非美文化、舉重、閱讀話題性非小說類叢書、與心胸開放的人聊社會議題,期待並努力讓紐約尼克隊贏得總冠軍,希望美國及世界有朝一日能由最傑出的人類統治。
譯者簡介
張玉芬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編輯,翻譯,喜愛閱讀,偶爾製作,長期投入英語教學內容產業。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翻譯類,譯作有《虛擬性愛》、《我的父親我的光》、《我停擺的那一年》及馬英詩人Malachi Edwin Vethamani詩作。(負責本書前言、第一至第二十章)
張毓如
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從事出版工作多年,曾任出版社主編、版權主任。譯有《緬甸:新亞洲的博弈競技場》、《叛逃共和國:柏林圍牆下的隧道脫逃行動》等書。(負責本書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九章)
陳義仁
台大財金系畢業,目前就讀台師大翻譯所博士班。譯有《異見者》、《血與土》、《種子的信仰》、《外包災難》、《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等書。(負責本書第三十至第三十七章、後語)
目錄
導讀(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盧令北)
推薦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
前言
第一部 柯頓.馬瑟
第一章 人類的階級
第二章 種族主義觀念起源
第三章 進入美洲
第四章 拯救靈魂,不顧肉體
第五章 獵黑行動
第六章 大覺醒
第二部 湯瑪斯.傑佛遜
第七章 啟蒙運動
第八章 模範黑人展示
第九章 「生」而平等
第十章 上進勸說
第十一章 豐臀偏見
第十二章 殖民開拓
第三部 威廉.洛伊.蓋里森
第十三章 逐步平等
第十四章 野蠻化或文明化
第十五章 靈魂
第十六章 風雨欲來
第十七章 歷史的解放者
第十八章 奔向自由?
第十九章 重建奴隸制
第二十章 重建譴責
第四部 杜波依斯
第二十一章 新南方
第二十二章 南方恐怖
第二十三章 黑皮膚的猶大
第二十四章 偉大的白人希望
第二十五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
第二十六章 媒體勸說
第二十七章 舊政
第二十八章 自由的品牌
第二十九章 大規模抵抗
第五部 安吉拉.戴維斯
第三十章 民權法案
第三十一章 黑人權力
第三十二章 法律與秩序
第三十三章 雷根的毒品
第三十四章 新民主黨人
第三十五章 新共和黨人
第三十六章 百分之九十九相同
第三十七章 非凡黑人
結語
謝辭
注釋
推薦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
前言
第一部 柯頓.馬瑟
第一章 人類的階級
第二章 種族主義觀念起源
第三章 進入美洲
第四章 拯救靈魂,不顧肉體
第五章 獵黑行動
第六章 大覺醒
第二部 湯瑪斯.傑佛遜
第七章 啟蒙運動
第八章 模範黑人展示
第九章 「生」而平等
第十章 上進勸說
第十一章 豐臀偏見
第十二章 殖民開拓
第三部 威廉.洛伊.蓋里森
第十三章 逐步平等
第十四章 野蠻化或文明化
第十五章 靈魂
第十六章 風雨欲來
第十七章 歷史的解放者
第十八章 奔向自由?
第十九章 重建奴隸制
第二十章 重建譴責
第四部 杜波依斯
第二十一章 新南方
第二十二章 南方恐怖
第二十三章 黑皮膚的猶大
第二十四章 偉大的白人希望
第二十五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
第二十六章 媒體勸說
第二十七章 舊政
第二十八章 自由的品牌
第二十九章 大規模抵抗
第五部 安吉拉.戴維斯
第三十章 民權法案
第三十一章 黑人權力
第三十二章 法律與秩序
第三十三章 雷根的毒品
第三十四章 新民主黨人
第三十五章 新共和黨人
第三十六章 百分之九十九相同
第三十七章 非凡黑人
結語
謝辭
注釋
序
導讀
盧令北 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種族主義始終是個複雜難解的問題,而種族歧視思想,雖聞不到、摸不著,但卻如鬼魅般,游離飄盪於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久久不能散去。猶記昔日在美國修讀「非裔美國人史」討論課時,授課老師在首堂課,即拋出「先有種族主義?還是先有奴隸制度?」的命題,並以此做為整學期課程的思考主軸。
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究竟何者在前?何者在後?此看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向來引發美國歷史學者不同的見解。奴隸制度存在於美國兩百四十餘年,但遲至二十世紀初,始初見對此制度有較嚴謹的學術研究,至一九五○及一九六○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的全面開展,美國歷史學界對奴隸制度、種族主義、內戰前的南方社會以及黑白族群等議題的研究,取得具體的成果,一舉將「非裔美國人研究」(African American Studies)提升至如類似美國外交史的專史研究領域層級,進而成為一個學門,如多所美國大學所設立的「非裔美國人研究學系」(Depar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
在學術界興起一股非裔美國人研究之時,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的關聯性,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在眾多專論中,最受學界矚目的當屬已故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及「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得主艾德蒙.摩根(Edmund Morgan, 1916-2013),於一九七五年所出版的《美國奴隸制與美國自由:殖民時期維吉尼亞的考驗》(American Slavery, American Freedom: The Ordeal of Colonial Virginia)一書。該書由微觀的角度,以英國在北美洲第一個永久殖民地維吉尼亞為分析對象,說明美國奴隸制度究竟從何而來。根據摩根教授的研究分析,維吉尼亞殖民地在開發過程中所使用的勞動力,分別歷經美洲原住民、英國白人「契約工」(indentured servants),以及非洲黑奴等三階段,各階段勞動力轉換的主要考量,是實際土地開發所帶來的壓力與經濟利益,而非種族主義。換句話說,以摩根教授的觀點,單就維吉尼亞殖民地而論,顯然奴隸制度在前,而種族主義在後。
摩根教授的觀點有其扎實的論證基礎,但若套用至整個美國社會,則未見合適,而《生而被標籤》這本書或可針對「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究竟何者在前」的命題,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作者伊布拉.肯迪(Ibram X. Kendi)曾任教於佛羅里達大學歷史系,他以宏觀的角度,以十五至二十一世紀為時間軸,運用編年敘述的方式,詳細分析了種族主義的由來、種族歧視思想與奴隸制度的關聯性,以及奴隸制度瓦解後,種族主義卻依然盛行等重要主題。他認為種族歧視思想並非自然生成,也非來自於無知或仇恨,而是社會菁英階層及掌權者的刻意為之,因此種族主義主導了奴隸制度的建構過程,與先前摩根教授的論述,有明顯的差異。
肯迪教授以大歷史的架構來討論美國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其實是有相當風險的,因為此種論證模式,往往囿於篇幅的限制,導致整體論述陷入掛一漏萬或掛萬漏一的困境,不過肯迪教授不追求化繁為簡的寫作模式,而以完整的文字敘述說明這段大歷史,深度廣度兼具,也因此該書英文原著高達六百頁,遠超過一般學術專論規模,然肯迪教授文筆甚佳,歷史敘事明確,事證分析具體,所以無論就頁數或內容論述,稱《生而被標籤》為一本巨著,實不為過。
欲解釋十五至二十一世紀種族主義的歷史發展並非易事,《生而被標籤》以五位歷史人物為基本架構,將時間軸線切割成五個時期分別討論。肯迪教授挑選的這五位歷史人物,分別為清教徒牧師柯頓.馬瑟(Cotton Mather)、獨立宣言起草人及第三任美國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內戰前北方的知名報人及廢奴運動健將威廉.蓋里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哈佛大學史上第一位非裔博士與早期民權運動領導人杜波依斯(W. E. B. DuBois),以及一九六○年代美國社會及民權運動活躍人士安吉拉.戴維斯(Angela Y. Davis)。這五位對種族及種族歧視的解釋與立場各有不同,肯迪教授以此五人做為書籍的章節架構,主要目的並非為他們做傳,而是以此五人為圓心,畫出美國自古至今的五個種族主義大圓圈,而這五個圓圈所形成的交集,就是美國種族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不變特性──人為操弄。
《生而被標籤》由十五世紀葡萄牙人至西非殖民開始談起,一路延伸至美國歷史各發展階段,肯迪教授透過生動的歷史敘述,深刻描繪葡萄牙人為掠奪資源,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強壓非洲族群。葡萄牙人此舉讓其他從事海外擴張的西歐國家紛起效尤,英國人在殖民北美洲時期,清教徒牧師將歐洲人的掠奪行為冠上宗教色彩,將種族歧視行為進一步合理化,及至美國獨立建國,各時期的政治人物早已將種族主義內化為個人意識型態。十九世紀初美國白人認知到非裔美國人的問題,但解決方式卻是謀畫將國內非裔人民集體送回非洲,讓美國成為白人的專屬國度。濃烈的種族主義氣息瀰漫全美國,無怪乎法國學者亞歷西斯.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遊歷美國後,於其一八三五年出版的《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書中,感嘆美國種族主義不分南北,北方雖已取消奴隸制度,但其種族偏見更甚於南方蓄奴各州。托克維爾眼中種族主義的美國,並未因內戰結束,黑奴解放而有所改變,因為內戰不是一場思想革命,它改變的僅是非裔族群的法律地位,而非白人主政者及政治人物腦袋內根深柢固的種族思想。
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在美國社會牢不可破,所引發的論戰,自然也不少。肯迪教授將歷來參與論戰的人士,區分為三派:一派支持種族主義,由「隔離主義者」(segregationist)所組成;另一派結合「反種族主義者」(antiracist),堅決反對種族主義;第三派別則主張黑白種族融合,是為「同化主義者」(assimilationist)。在肯迪教授看來,「同化主義者」與「隔離主義者」看似不同,但「同化主義者」向來主張對非裔族群最好的政策,就是協助他們融入白人體系中,如此訴求與做法,何嘗不是另類的種族主義?「隔離主義者」與「同化主義者」貌似歧異,但俱為種族歧視思想作祟的結果,主觀認定「白優黑劣」,兩派人士運用其學識優勢,形塑出符合白人利益且看似合理的種族理論及政策,再聲稱一切就事論事,自己不具任何種族歧視思想。
肯迪教授藉由詳細的歷史敘述,具體回應了美國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何以形成的命題。肯迪教授否定了所謂「無知或仇恨形成了種族主義,進而造成種族差別待遇」的說法,他由大歷史的角度,認為應該是「基於私利的人為種族差別待遇,建構了種族主義觀念,進而導致種族間的相互仇視及對種族問題的無知態度」。簡言之,肯迪教授認為美國的種族主義源自於人為的操弄,決非自然形成,書中雖並未特別強調人人生而平等的要義與歷史淵源,但肯迪教授表示,每個族群都有表現優異與表現落後的份子,刻意凸顯某個族群的表現優異或落後者,並將此族群整體標籤化,正是美國種族問題的癥結所在。
然如何削弱並清除種族主義?肯迪教授坦承,對抗種族主義雖非如違逆自然定律般的不可為,但卻困難重重。昔日曾要求白人讓步,主動犧牲經濟利益以消弭種族主義,達成黑白平等的訴求,在肯迪教授看來並不正當合理,因為白人的財富並非靠掠奪非裔群體而來;非裔資本家的出現,也非依賴白人所致。此外,早期民權運動領袖布克.華盛頓(Book T. Washington)所宣揚的非裔族群先追求自我提升,再爭取白人認同,進而達成黑白平權的論調,肯迪教授亦不表認同,因為徵諸歷史,非裔人士即使在美國社會有所成就,依舊擺脫不了種族歧視的桎梏,種族歧視力道的強弱,與非裔同胞社經地位高低無關。然而,透過教育是否可能改善種族歧視現象?肯迪教授表示悲觀。他不認為教育能有效清除美國的種族主義,因為每當舊種族主義看似即將沒落之際,新的種族觀念與理論迅速繼之而起,不斷推陳出新,而既有教育體制的調整,始終跟不上種族主義的更新速度。肯迪教授表示,既然種族主義是人刻意為之,其最有效的解決方式,端賴於政府主事者與社會權力階級,有無意願和決心跨越自私的門檻,開誠布公接納種族的多樣性,心悅誠服接受人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
對身為非裔的肯迪教授而言,《生而被標籤》不僅是一本探究種族主義在美國發展、轉變與辯論過程的歷史專論,更是一本自我審視、自我解脫的覺醒歷程。肯迪教授坦言,以往他自己也深受傳統種族主義觀念的影響,認為美國的種族問題,來自於有問題的非裔族群,但透過本書的撰寫,他徹悟非裔同胞們唯一的問題,就是盲目接受白人的種族觀,認定自己有問題,而非裔同胞表現機會較其他種族少,不在於非裔同胞才智能力不足,而是在長期人為的種族主義壓迫下所致。肯迪教授無意藉《生而被標籤》這本書教化種族主義者,因為他不認為任何邏輯、理論或書籍能改變他們,但此書在解析美國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起源的過程中,確讓吾人警醒人類思想何以會有此陰暗面?何以有些種族或團體會被貼標籤?而誰又賦予這些貼標籤者權力,並允許其恣意妄為?期待這些反思能匯集成一股實踐力量,將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具體落實於人類社會中。
推薦文
嚴震生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書的英文書名乃是「生而被標籤」或是「自始就被印上標記」(Stamped from the Beginning),與一般我們在社會學或政治學使用的兩個名詞「標籤化」(stereotype)及「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略有出入,但基本上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以貌取人,特別是用膚色來做為判斷的標準。諷刺地但也不意外地是,「生而被標籤」這個名詞出自於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Confederate States)的總統戴維斯(Jefferson Davis)對黑人較白人低等的看法,他認為兩者之間的不平等,是從出生時就是如此,因而有「生而被標籤」的說法。
美國在二○○八年選出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時,許多政治觀察家認為美國終於走入「後種族社會」(post-racial society),實現了金恩博士在「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演說中,期許所有美國人都應該「生活在一個不被膚色、而是用內涵來評價他們的國家」(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的呼籲。
事實上,歐巴馬並非美國黑奴的後裔,他的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因此他的膚色並非黝黑,且跟在都市貧民區長大、周遭滿是貧窮、犯罪與毒品的大多數黑人不同,他不僅是在印尼及夏威夷度過童年,同時還是由白人的外公、外婆帶大。此外,他擁有長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及哈佛大學的學位,並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書,因此完全缺乏黑奴後裔的生活經歷。然而,他的當選並沒有讓美國走入後種族社會,反倒是在任內出現了無數執法單位對黑人使用暴力的事件,並導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fe Matters)社會運動的盛行,這些或許是白人社會的某種反彈,但無論如何,種族歧視並未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嚴重,這或多或少說明為何一位「白人至上」的川普在二○一六年能贏得總統大選,並且在上任後持續使用種族歧視的語言來爭取基本盤的認同。
如果我們對美國的種族歧視為何持續難以理解,本書或許能夠為大家解惑。作者肯迪教授(Ibram X. Kendi)的這本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在第八頁中賦予種族主義的定義,「認為某一種族族群,在任何方面比另一個種族族群低劣或優越的任何觀念。」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其實不限於那些惡意歧視另一族群的本土主義者,還包括那些不知不覺的善意種族主義者,也就是本書所謂的同化主義者(assimilationists),因為同化就意味著一個占劣勢種族有機會能學習,甚至是融入占優勢種族的文化。真正的反種族主義者則是此立場之外的第三個看法,也是本書所堅持的立場,就是所有的種族是一律平等,不得有任何差別的想法。
本書從殖民時代開始追溯美國的種族關係,並且以五位重要歷史人物對種族主義的觀點和其親身的政治參與為背景,讓讀者能夠對美國的種族問題、特別是背後的三個理論觀點所帶出來的矛盾與討論,有充分及客觀的認識。事實上,肯迪並不是僅介紹這幾位重要的歷史人物,但也對他們所處時代的整段歷史及同一時期相關的政治人物及種族主義的論述,都有清楚的介紹。旁徵博引,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也讓讀者對美國種族關係的歷史發展,有較為客觀的認知。
盧令北 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種族主義始終是個複雜難解的問題,而種族歧視思想,雖聞不到、摸不著,但卻如鬼魅般,游離飄盪於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久久不能散去。猶記昔日在美國修讀「非裔美國人史」討論課時,授課老師在首堂課,即拋出「先有種族主義?還是先有奴隸制度?」的命題,並以此做為整學期課程的思考主軸。
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究竟何者在前?何者在後?此看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向來引發美國歷史學者不同的見解。奴隸制度存在於美國兩百四十餘年,但遲至二十世紀初,始初見對此制度有較嚴謹的學術研究,至一九五○及一九六○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的全面開展,美國歷史學界對奴隸制度、種族主義、內戰前的南方社會以及黑白族群等議題的研究,取得具體的成果,一舉將「非裔美國人研究」(African American Studies)提升至如類似美國外交史的專史研究領域層級,進而成為一個學門,如多所美國大學所設立的「非裔美國人研究學系」(Depar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
在學術界興起一股非裔美國人研究之時,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的關聯性,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在眾多專論中,最受學界矚目的當屬已故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及「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得主艾德蒙.摩根(Edmund Morgan, 1916-2013),於一九七五年所出版的《美國奴隸制與美國自由:殖民時期維吉尼亞的考驗》(American Slavery, American Freedom: The Ordeal of Colonial Virginia)一書。該書由微觀的角度,以英國在北美洲第一個永久殖民地維吉尼亞為分析對象,說明美國奴隸制度究竟從何而來。根據摩根教授的研究分析,維吉尼亞殖民地在開發過程中所使用的勞動力,分別歷經美洲原住民、英國白人「契約工」(indentured servants),以及非洲黑奴等三階段,各階段勞動力轉換的主要考量,是實際土地開發所帶來的壓力與經濟利益,而非種族主義。換句話說,以摩根教授的觀點,單就維吉尼亞殖民地而論,顯然奴隸制度在前,而種族主義在後。
摩根教授的觀點有其扎實的論證基礎,但若套用至整個美國社會,則未見合適,而《生而被標籤》這本書或可針對「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究竟何者在前」的命題,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作者伊布拉.肯迪(Ibram X. Kendi)曾任教於佛羅里達大學歷史系,他以宏觀的角度,以十五至二十一世紀為時間軸,運用編年敘述的方式,詳細分析了種族主義的由來、種族歧視思想與奴隸制度的關聯性,以及奴隸制度瓦解後,種族主義卻依然盛行等重要主題。他認為種族歧視思想並非自然生成,也非來自於無知或仇恨,而是社會菁英階層及掌權者的刻意為之,因此種族主義主導了奴隸制度的建構過程,與先前摩根教授的論述,有明顯的差異。
肯迪教授以大歷史的架構來討論美國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其實是有相當風險的,因為此種論證模式,往往囿於篇幅的限制,導致整體論述陷入掛一漏萬或掛萬漏一的困境,不過肯迪教授不追求化繁為簡的寫作模式,而以完整的文字敘述說明這段大歷史,深度廣度兼具,也因此該書英文原著高達六百頁,遠超過一般學術專論規模,然肯迪教授文筆甚佳,歷史敘事明確,事證分析具體,所以無論就頁數或內容論述,稱《生而被標籤》為一本巨著,實不為過。
欲解釋十五至二十一世紀種族主義的歷史發展並非易事,《生而被標籤》以五位歷史人物為基本架構,將時間軸線切割成五個時期分別討論。肯迪教授挑選的這五位歷史人物,分別為清教徒牧師柯頓.馬瑟(Cotton Mather)、獨立宣言起草人及第三任美國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內戰前北方的知名報人及廢奴運動健將威廉.蓋里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哈佛大學史上第一位非裔博士與早期民權運動領導人杜波依斯(W. E. B. DuBois),以及一九六○年代美國社會及民權運動活躍人士安吉拉.戴維斯(Angela Y. Davis)。這五位對種族及種族歧視的解釋與立場各有不同,肯迪教授以此五人做為書籍的章節架構,主要目的並非為他們做傳,而是以此五人為圓心,畫出美國自古至今的五個種族主義大圓圈,而這五個圓圈所形成的交集,就是美國種族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不變特性──人為操弄。
《生而被標籤》由十五世紀葡萄牙人至西非殖民開始談起,一路延伸至美國歷史各發展階段,肯迪教授透過生動的歷史敘述,深刻描繪葡萄牙人為掠奪資源,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強壓非洲族群。葡萄牙人此舉讓其他從事海外擴張的西歐國家紛起效尤,英國人在殖民北美洲時期,清教徒牧師將歐洲人的掠奪行為冠上宗教色彩,將種族歧視行為進一步合理化,及至美國獨立建國,各時期的政治人物早已將種族主義內化為個人意識型態。十九世紀初美國白人認知到非裔美國人的問題,但解決方式卻是謀畫將國內非裔人民集體送回非洲,讓美國成為白人的專屬國度。濃烈的種族主義氣息瀰漫全美國,無怪乎法國學者亞歷西斯.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遊歷美國後,於其一八三五年出版的《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書中,感嘆美國種族主義不分南北,北方雖已取消奴隸制度,但其種族偏見更甚於南方蓄奴各州。托克維爾眼中種族主義的美國,並未因內戰結束,黑奴解放而有所改變,因為內戰不是一場思想革命,它改變的僅是非裔族群的法律地位,而非白人主政者及政治人物腦袋內根深柢固的種族思想。
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在美國社會牢不可破,所引發的論戰,自然也不少。肯迪教授將歷來參與論戰的人士,區分為三派:一派支持種族主義,由「隔離主義者」(segregationist)所組成;另一派結合「反種族主義者」(antiracist),堅決反對種族主義;第三派別則主張黑白種族融合,是為「同化主義者」(assimilationist)。在肯迪教授看來,「同化主義者」與「隔離主義者」看似不同,但「同化主義者」向來主張對非裔族群最好的政策,就是協助他們融入白人體系中,如此訴求與做法,何嘗不是另類的種族主義?「隔離主義者」與「同化主義者」貌似歧異,但俱為種族歧視思想作祟的結果,主觀認定「白優黑劣」,兩派人士運用其學識優勢,形塑出符合白人利益且看似合理的種族理論及政策,再聲稱一切就事論事,自己不具任何種族歧視思想。
肯迪教授藉由詳細的歷史敘述,具體回應了美國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何以形成的命題。肯迪教授否定了所謂「無知或仇恨形成了種族主義,進而造成種族差別待遇」的說法,他由大歷史的角度,認為應該是「基於私利的人為種族差別待遇,建構了種族主義觀念,進而導致種族間的相互仇視及對種族問題的無知態度」。簡言之,肯迪教授認為美國的種族主義源自於人為的操弄,決非自然形成,書中雖並未特別強調人人生而平等的要義與歷史淵源,但肯迪教授表示,每個族群都有表現優異與表現落後的份子,刻意凸顯某個族群的表現優異或落後者,並將此族群整體標籤化,正是美國種族問題的癥結所在。
然如何削弱並清除種族主義?肯迪教授坦承,對抗種族主義雖非如違逆自然定律般的不可為,但卻困難重重。昔日曾要求白人讓步,主動犧牲經濟利益以消弭種族主義,達成黑白平等的訴求,在肯迪教授看來並不正當合理,因為白人的財富並非靠掠奪非裔群體而來;非裔資本家的出現,也非依賴白人所致。此外,早期民權運動領袖布克.華盛頓(Book T. Washington)所宣揚的非裔族群先追求自我提升,再爭取白人認同,進而達成黑白平權的論調,肯迪教授亦不表認同,因為徵諸歷史,非裔人士即使在美國社會有所成就,依舊擺脫不了種族歧視的桎梏,種族歧視力道的強弱,與非裔同胞社經地位高低無關。然而,透過教育是否可能改善種族歧視現象?肯迪教授表示悲觀。他不認為教育能有效清除美國的種族主義,因為每當舊種族主義看似即將沒落之際,新的種族觀念與理論迅速繼之而起,不斷推陳出新,而既有教育體制的調整,始終跟不上種族主義的更新速度。肯迪教授表示,既然種族主義是人刻意為之,其最有效的解決方式,端賴於政府主事者與社會權力階級,有無意願和決心跨越自私的門檻,開誠布公接納種族的多樣性,心悅誠服接受人人生而平等的普世價值。
對身為非裔的肯迪教授而言,《生而被標籤》不僅是一本探究種族主義在美國發展、轉變與辯論過程的歷史專論,更是一本自我審視、自我解脫的覺醒歷程。肯迪教授坦言,以往他自己也深受傳統種族主義觀念的影響,認為美國的種族問題,來自於有問題的非裔族群,但透過本書的撰寫,他徹悟非裔同胞們唯一的問題,就是盲目接受白人的種族觀,認定自己有問題,而非裔同胞表現機會較其他種族少,不在於非裔同胞才智能力不足,而是在長期人為的種族主義壓迫下所致。肯迪教授無意藉《生而被標籤》這本書教化種族主義者,因為他不認為任何邏輯、理論或書籍能改變他們,但此書在解析美國種族歧視思想與種族主義起源的過程中,確讓吾人警醒人類思想何以會有此陰暗面?何以有些種族或團體會被貼標籤?而誰又賦予這些貼標籤者權力,並允許其恣意妄為?期待這些反思能匯集成一股實踐力量,將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具體落實於人類社會中。
推薦文
嚴震生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書的英文書名乃是「生而被標籤」或是「自始就被印上標記」(Stamped from the Beginning),與一般我們在社會學或政治學使用的兩個名詞「標籤化」(stereotype)及「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略有出入,但基本上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以貌取人,特別是用膚色來做為判斷的標準。諷刺地但也不意外地是,「生而被標籤」這個名詞出自於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Confederate States)的總統戴維斯(Jefferson Davis)對黑人較白人低等的看法,他認為兩者之間的不平等,是從出生時就是如此,因而有「生而被標籤」的說法。
美國在二○○八年選出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時,許多政治觀察家認為美國終於走入「後種族社會」(post-racial society),實現了金恩博士在「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演說中,期許所有美國人都應該「生活在一個不被膚色、而是用內涵來評價他們的國家」(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的呼籲。
事實上,歐巴馬並非美國黑奴的後裔,他的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因此他的膚色並非黝黑,且跟在都市貧民區長大、周遭滿是貧窮、犯罪與毒品的大多數黑人不同,他不僅是在印尼及夏威夷度過童年,同時還是由白人的外公、外婆帶大。此外,他擁有長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及哈佛大學的學位,並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書,因此完全缺乏黑奴後裔的生活經歷。然而,他的當選並沒有讓美國走入後種族社會,反倒是在任內出現了無數執法單位對黑人使用暴力的事件,並導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fe Matters)社會運動的盛行,這些或許是白人社會的某種反彈,但無論如何,種族歧視並未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嚴重,這或多或少說明為何一位「白人至上」的川普在二○一六年能贏得總統大選,並且在上任後持續使用種族歧視的語言來爭取基本盤的認同。
如果我們對美國的種族歧視為何持續難以理解,本書或許能夠為大家解惑。作者肯迪教授(Ibram X. Kendi)的這本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在第八頁中賦予種族主義的定義,「認為某一種族族群,在任何方面比另一個種族族群低劣或優越的任何觀念。」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其實不限於那些惡意歧視另一族群的本土主義者,還包括那些不知不覺的善意種族主義者,也就是本書所謂的同化主義者(assimilationists),因為同化就意味著一個占劣勢種族有機會能學習,甚至是融入占優勢種族的文化。真正的反種族主義者則是此立場之外的第三個看法,也是本書所堅持的立場,就是所有的種族是一律平等,不得有任何差別的想法。
本書從殖民時代開始追溯美國的種族關係,並且以五位重要歷史人物對種族主義的觀點和其親身的政治參與為背景,讓讀者能夠對美國的種族問題、特別是背後的三個理論觀點所帶出來的矛盾與討論,有充分及客觀的認識。事實上,肯迪並不是僅介紹這幾位重要的歷史人物,但也對他們所處時代的整段歷史及同一時期相關的政治人物及種族主義的論述,都有清楚的介紹。旁徵博引,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也讓讀者對美國種族關係的歷史發展,有較為客觀的認知。
內容連載
前言
每一位歷史學家都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刻寫作,並且受到那個時刻影響。我的時刻,也就是這本書的時刻,正好發生多起未攜械民眾死於執法人員手中的命案,有些人上了電視,有些人沒有;還有網路上的#Black Lives Matter標籤,標記著那些在美國史上最狂暴之夜晚早逝的年輕生命,有些人上了電視,有些人沒有。我萬分悲痛地撰寫著這本書,陸續發生的憾事令人心痛欲碎,其中包括崔文.馬丁(Trayvon Martin)、瑞奇亞.鮑伊德(Rekia Boyd)、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弗萊迪.蓋瑞(Freddie Gray)、查爾斯頓教堂九死案(Charleston 9)和珊卓.布蘭德(Sandra Bland)。這些傷痛都是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產物,正如同這本有關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書,是這些傷痛的產物。
根據聯邦數據,二○一○至二○一二年間,黑人年輕男性被警方殺害的機率,是白人年輕男性的二十一倍。警力致死的女性受害者中,未記錄、被輕忽的種族不對等(racial disparity)狀況恐怕更嚴重。聯邦數據顯示,財產落在中位數的家戶中,白人家庭的戶數遠遠是黑人的十三倍,而黑人入獄的機率卻是白人的五倍。
不過,這些數據並不令人意外。大多數美國人可能已察覺到種族不對等懸殊的現象,不論在警方殺人、財富分配、監獄人口等方面,幾乎遍及美國社會的每個部門。我所說的「種族不對等」,是指種族族群及人口表現在數據上的占比。如果黑人占了美國人口組成的百分之十三點二,那麼黑人應該在警方殺死的美國人數中占大約百分之十三、在入獄的美國人數中占大約百分之十三,以及擁有大約百分之十三的美國財富。然而當今美國仍然跟種族對等沾不上邊。非裔美國人擁有全國百分之二點七的財富,入獄人數則占了百分之四十。種族不對等確實存在,而種族不對等存在的時間比美國歷史還悠久。
每一位歷史學家都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刻寫作,並且受到那個時刻影響。我的時刻,也就是這本書的時刻,正好發生多起未攜械民眾死於執法人員手中的命案,有些人上了電視,有些人沒有;還有網路上的#Black Lives Matter標籤,標記著那些在美國史上最狂暴之夜晚早逝的年輕生命,有些人上了電視,有些人沒有。我萬分悲痛地撰寫著這本書,陸續發生的憾事令人心痛欲碎,其中包括崔文.馬丁(Trayvon Martin)、瑞奇亞.鮑伊德(Rekia Boyd)、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弗萊迪.蓋瑞(Freddie Gray)、查爾斯頓教堂九死案(Charleston 9)和珊卓.布蘭德(Sandra Bland)。這些傷痛都是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產物,正如同這本有關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書,是這些傷痛的產物。
根據聯邦數據,二○一○至二○一二年間,黑人年輕男性被警方殺害的機率,是白人年輕男性的二十一倍。警力致死的女性受害者中,未記錄、被輕忽的種族不對等(racial disparity)狀況恐怕更嚴重。聯邦數據顯示,財產落在中位數的家戶中,白人家庭的戶數遠遠是黑人的十三倍,而黑人入獄的機率卻是白人的五倍。
不過,這些數據並不令人意外。大多數美國人可能已察覺到種族不對等懸殊的現象,不論在警方殺人、財富分配、監獄人口等方面,幾乎遍及美國社會的每個部門。我所說的「種族不對等」,是指種族族群及人口表現在數據上的占比。如果黑人占了美國人口組成的百分之十三點二,那麼黑人應該在警方殺死的美國人數中占大約百分之十三、在入獄的美國人數中占大約百分之十三,以及擁有大約百分之十三的美國財富。然而當今美國仍然跟種族對等沾不上邊。非裔美國人擁有全國百分之二點七的財富,入獄人數則占了百分之四十。種族不對等確實存在,而種族不對等存在的時間比美國歷史還悠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39折$290
-
新書42折$316
-
新書67折$505
-
新書68折$510
-
新書7折$525
-
電子書7折$525
-
電子書7折$525
-
新書75折$563
-
新書75折$563
-
新書79折$592
-
新書79折$593
-
新書79折$593
-
新書79折$593
-
新書79折$593
-
新書85折$638
-
新書9折$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