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兼顧基礎與延伸之學理探討,並聚焦於刑事政策之基礎中心問題進行以下目的:其一、刑事政策基礎概念釐清與重整;其二、因應「其一」,並針對基礎概念進行延伸性之探討。希冀從此種基礎性兼延伸性之邏輯探討中,將我國現代刑事政策形成一個重要之體系,此亦是本書撰寫之最終意義與目的。
目錄
再版序
序
第一篇 刑事政策定義、沿革與學理趨向
壹、刑事政策的意義與沿革/3
貳、刑事政策趨向之一:被害者保護/5
參、刑事政策的趨向與方針:市民參與犯罪預防活動/24
第二篇 刑事政策、犯罪學之區別與犯罪原因之闡釋
壹、前 言/33
貳、何謂「犯罪」:從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論起/33
參、蘊含古典學派、實證學派之現代刑事政策/41
第三篇 刑事制裁論
第一章 關於刑罰之基礎思維與其相關論點
壹、「刑罰」制度之歷史回溯:從應報思維至修復型司法制度之來臨/47
貳、我國刑罰之基本概念與理論/55
參、「刑罰」之其他相關論述:相對不起訴概念之「微罪處分」與「緩起訴」/60
第二章 死刑與死刑存廢相關概念之思考
壹、概 說/65
貳、死刑之意涵:「絕對死刑」與「相對死刑」論證觀/66
參、死刑之執行與相關統計/68
肆、死刑制度存廢論歷史濫觴與現代學理之思考/72
第三章 對於自由刑之各種思考
壹、概 說/85
貳、現行法當中所謂自由刑之介紹/87
參、短期自由刑之問題/96
第四章 罰金刑與日額罰金刑
壹、財產刑中罰金刑之定義/111
貳、罰金刑之效益與「日額罰金刑」/115
第四篇 犯罪矯正處遇與保護
第一章 矯正處遇之歷史
壹、「犯罪矯正處遇」之廣義性意涵/125
貳、歐美行刑思維與矯正處遇之歷史/126
參、犯罪人社會復歸與我國矯正處遇政策/128
第二章 刑罰執行與機構型處遇、非機構型處遇
壹、刑罰執行、程序與執行概況/137
貳、「處遇」、「矯正」與「矯治」概念之釐清/140
參、機構型處遇/141
肆、非機構型處遇之起源與定義:以社區處遇為中心/152
第三章 假釋制度
壹、假釋定義與學理討論/161
貳、我國實務上假釋審查之演革/165
參、呈報假釋之法理與實務程序/179
肆、假釋核准與撤銷假釋之問題/182
第四章 累犯基礎概念
壹、累犯與常習犯之概念區分/189
貳、累犯與再犯之定義與統計/191
參、累犯受刑人之特徵與三振法案/197
第五篇 各類型犯罪之抗衡與對策
第一章 高齡者問題與犯罪
壹、「高齡」之定義與高齡者問題/203
貳、高齡者犯罪統計數據/208
參、高齡者犯罪原因學理評析/215
第二章 性侵害犯罪、性倒錯與強制治療
壹、性侵害犯罪定義、法律規定與實證統計/221
貳、性侵害犯罪之強制治療/227
參、強制治療、社區防護與民事監護之學理探討/235
第三章 組織犯罪與其相關概念
壹、組織犯罪之定義與相關法理/245
貳、第一時期:1998年以前研究重點為幫派研究/247
參、第二時期:1998年後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通過後對於組織犯罪之概念之釐清/251
肆、第三時期:2009年制定因應人口販運相關議題國際趨勢,施行人口販運防制法以防制人口販運集團之組織犯罪/256
伍、第四時期:2017年因應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配合修正我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262
附 錄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267
保安處分執行法/277
監獄行刑法/293
監獄組織通則/310
行刑累進處遇條例/316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328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339
人口販運防制法/343
序
第一篇 刑事政策定義、沿革與學理趨向
壹、刑事政策的意義與沿革/3
貳、刑事政策趨向之一:被害者保護/5
參、刑事政策的趨向與方針:市民參與犯罪預防活動/24
第二篇 刑事政策、犯罪學之區別與犯罪原因之闡釋
壹、前 言/33
貳、何謂「犯罪」:從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論起/33
參、蘊含古典學派、實證學派之現代刑事政策/41
第三篇 刑事制裁論
第一章 關於刑罰之基礎思維與其相關論點
壹、「刑罰」制度之歷史回溯:從應報思維至修復型司法制度之來臨/47
貳、我國刑罰之基本概念與理論/55
參、「刑罰」之其他相關論述:相對不起訴概念之「微罪處分」與「緩起訴」/60
第二章 死刑與死刑存廢相關概念之思考
壹、概 說/65
貳、死刑之意涵:「絕對死刑」與「相對死刑」論證觀/66
參、死刑之執行與相關統計/68
肆、死刑制度存廢論歷史濫觴與現代學理之思考/72
第三章 對於自由刑之各種思考
壹、概 說/85
貳、現行法當中所謂自由刑之介紹/87
參、短期自由刑之問題/96
第四章 罰金刑與日額罰金刑
壹、財產刑中罰金刑之定義/111
貳、罰金刑之效益與「日額罰金刑」/115
第四篇 犯罪矯正處遇與保護
第一章 矯正處遇之歷史
壹、「犯罪矯正處遇」之廣義性意涵/125
貳、歐美行刑思維與矯正處遇之歷史/126
參、犯罪人社會復歸與我國矯正處遇政策/128
第二章 刑罰執行與機構型處遇、非機構型處遇
壹、刑罰執行、程序與執行概況/137
貳、「處遇」、「矯正」與「矯治」概念之釐清/140
參、機構型處遇/141
肆、非機構型處遇之起源與定義:以社區處遇為中心/152
第三章 假釋制度
壹、假釋定義與學理討論/161
貳、我國實務上假釋審查之演革/165
參、呈報假釋之法理與實務程序/179
肆、假釋核准與撤銷假釋之問題/182
第四章 累犯基礎概念
壹、累犯與常習犯之概念區分/189
貳、累犯與再犯之定義與統計/191
參、累犯受刑人之特徵與三振法案/197
第五篇 各類型犯罪之抗衡與對策
第一章 高齡者問題與犯罪
壹、「高齡」之定義與高齡者問題/203
貳、高齡者犯罪統計數據/208
參、高齡者犯罪原因學理評析/215
第二章 性侵害犯罪、性倒錯與強制治療
壹、性侵害犯罪定義、法律規定與實證統計/221
貳、性侵害犯罪之強制治療/227
參、強制治療、社區防護與民事監護之學理探討/235
第三章 組織犯罪與其相關概念
壹、組織犯罪之定義與相關法理/245
貳、第一時期:1998年以前研究重點為幫派研究/247
參、第二時期:1998年後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通過後對於組織犯罪之概念之釐清/251
肆、第三時期:2009年制定因應人口販運相關議題國際趨勢,施行人口販運防制法以防制人口販運集團之組織犯罪/256
伍、第四時期:2017年因應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配合修正我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262
附 錄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267
保安處分執行法/277
監獄行刑法/293
監獄組織通則/310
行刑累進處遇條例/316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328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339
人口販運防制法/343
序
再版序
本書是針對刑事政策基礎概念進行整合性定位與延伸之專書,亦是本人針對近幾年台灣刑事政策學理與實務多年來所發現之問題,進行基礎與延伸之介紹,再歷經五年時間進行修正。
這五年中,我升等教授,也接任了行政職,但對研究的熱情依然不減。學者原本就是一個孤單的生命體,充滿著各種未知創作壓力與孤寂感,原以為這種的抑鬱會使人的心受傷,但那一篇篇的研究卻就這樣地產生了。一個真正的學者,似乎該有的是,靜寂與冷靜的思考。
對如同身處巨塔狀態的我而言,處在學術的寧靜下,想起曾在實務工作的奮鬥,那曾經是充滿生命悅動的時刻。然而對於學術的熱情,那片的熾熱對我而言就是茫然霧中在遠方的微微明燈,慢慢地指引,串連著生命中美麗的回憶。
現在的我,依然協助實務單位修法,
如何研擬出完善的法令成為生命中重要歷程,
雖然疲倦了一些,但認真地告訴自己,
社會多重變化的律動感,彷彿是身上的血液,
觸動與規律地環繞著體感。
這樣的我,
看了許多不公,也看了許多不義,
當品味出人生還有一絲溫暖時,
隨即來的一些障穢,有時候仍不免沖刷著自己的熱情,
然而,
告訴自己,
世間的種種總是如同美國訴訟體系的「滑動式法則」,
但我這是美化了世間的人生,
出了社會後,很多人都可以了解到,標準很嚴苛,但很多
人總是做得很彈性,很多事情過於介意,就是輸了。
我曾是一個大提琴手,
對我而言,低吟的樂音代表著生命許多的風華,
在芝加哥高樓張手飛揚,在檳城的海邊迎著晚風,
還有上海半島酒店的風雅,
這些學術的痕跡,這種感覺,若隱若離,
歲月的離脫,就是這樣,
但迴盪在記憶深處的好,
永遠深植入心。
本書於改版時歷經多次整合與翻修,感謝林鈺婷小姐多次協助校正,在此深深致謝。
本書最值得紀念的,每次校正與改版時都在東京的歸途當中,冷冽的風是一種對生命的期許與期待。
陳慈幸
2019年2月
於日本東京
本書是針對刑事政策基礎概念進行整合性定位與延伸之專書,亦是本人針對近幾年台灣刑事政策學理與實務多年來所發現之問題,進行基礎與延伸之介紹,再歷經五年時間進行修正。
這五年中,我升等教授,也接任了行政職,但對研究的熱情依然不減。學者原本就是一個孤單的生命體,充滿著各種未知創作壓力與孤寂感,原以為這種的抑鬱會使人的心受傷,但那一篇篇的研究卻就這樣地產生了。一個真正的學者,似乎該有的是,靜寂與冷靜的思考。
對如同身處巨塔狀態的我而言,處在學術的寧靜下,想起曾在實務工作的奮鬥,那曾經是充滿生命悅動的時刻。然而對於學術的熱情,那片的熾熱對我而言就是茫然霧中在遠方的微微明燈,慢慢地指引,串連著生命中美麗的回憶。
現在的我,依然協助實務單位修法,
如何研擬出完善的法令成為生命中重要歷程,
雖然疲倦了一些,但認真地告訴自己,
社會多重變化的律動感,彷彿是身上的血液,
觸動與規律地環繞著體感。
這樣的我,
看了許多不公,也看了許多不義,
當品味出人生還有一絲溫暖時,
隨即來的一些障穢,有時候仍不免沖刷著自己的熱情,
然而,
告訴自己,
世間的種種總是如同美國訴訟體系的「滑動式法則」,
但我這是美化了世間的人生,
出了社會後,很多人都可以了解到,標準很嚴苛,但很多
人總是做得很彈性,很多事情過於介意,就是輸了。
我曾是一個大提琴手,
對我而言,低吟的樂音代表著生命許多的風華,
在芝加哥高樓張手飛揚,在檳城的海邊迎著晚風,
還有上海半島酒店的風雅,
這些學術的痕跡,這種感覺,若隱若離,
歲月的離脫,就是這樣,
但迴盪在記憶深處的好,
永遠深植入心。
本書於改版時歷經多次整合與翻修,感謝林鈺婷小姐多次協助校正,在此深深致謝。
本書最值得紀念的,每次校正與改版時都在東京的歸途當中,冷冽的風是一種對生命的期許與期待。
陳慈幸
2019年2月
於日本東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456
-
新書95折$456
-
新書$480
-
新書$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