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所有工作動詞都以行動為特性,像是領導、管理、決策、指揮、授權、競爭、共創。除此之外,領導者還必須保持忙碌,活動的速度和步調已變成地位的象徵:人、公司、國家,如果沒有我便無法運作。生活變成一場競賽——不是成為人上人,便是位居末流,我們像是穿著跑鞋在過日子。
在這種喧囂與憤怒的背景下,雷納和杜澤提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替代方案:暫停、思考、呼吸。拿掉努力,以安適的時間代之。他們的論點來得正是時候。每件工業事故的故事,從金融危機到《怒火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從倫敦鯨(London Whale)到Uber,都充滿了喘不過氣的人,他們長時間匆匆忙忙地,在想要取悅、想要成功和生存的欲望中亂了方寸。
在這樣的脈絡下,許多職場上的忙碌,只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忙碌而忙碌:從事替代性活動,亦即做容易做的事,而非我們知道應該做的困難事。在某項社會科學實驗中,自願受測者寧可給自己輕微的電擊,也不願枯坐、思考,無所事事。現在我們可以買到電擊手錶,應當為了生活而充電。生活何以能如此忙碌,同時又如此空虛呢?
我們知道人類大腦的演化,不是為了以這種方式運作。縱使電腦可以多工,但人類不行。我們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情,當我們的心思迅速往返於不同任務之間,便會失去頭緒。近二十年來人們設法以這種方式工作,我們可以看見那些違反生物學原理的人,久而久之會發現他們記不得自己在做的事、跟誰做、在什麼時候以及為何而做。他們所累積的知識仍然存在,但卻已找不回來。
這種狂熱狀態多半受到恐懼所驅使,而我們的職場顯然充滿害怕的人。他們看見市場的反覆無常、公司的脆弱、同樣害怕的老闆的難以捉摸,努力表現得至少能勝任和順從。即便在充滿最積極員工的組織,也絕不會冒險提出適時警告或具創造力和破壞力的概念。就連路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譯注: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的白兔都承認:「我越是匆忙,就越是落後。」
再者,我們也曉得道德思考必須付出昂貴的認知代價。完全想像出結果,弄清楚多種觀點和成本,這需要謹慎、有創意的想像力,無法單憑直覺快速地完成。馭繁化簡會使我們對於原本能知道且應該知道,但因為行動過於快速而未能覺察的事物刻意視而不見,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危險的。
我們已經充分了解這一切對於我們身心和社會健康是不利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更深刻的真相在於,杜澤和雷納對此知之甚詳,且其結果影響廣泛:追逐一時的轟動,會造成不幸決策的後遺症。我忘不了曾經問過某位資深且非常忙碌的主管,在他漫長的職涯中,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什麼事,結果他竟想不起任何一件。
當然,「無為」這個用語是故意語帶挑釁的。因為無為是真正的作為:它存在於當下,是一種反思,讓心漫遊、復原、復得、重新振作。莫要擾亂你的心,它便會為你效勞,與你同在。這感覺起來可能相當違反直覺,讓許多人猶豫不敢嘗試。然而本書中充滿讓你找到內心富足的方法和工具。身在這個已開發的世界,我們大多數人都有幸擁有自由,只是還不知道如何加以運用。但我們可以學習知道,而且應該要知道。發現之旅就從這裡起步。
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
企業家、執行長暨《微行動引爆團隊力》(Beyond Measure)和《大難時代》(Willful Blindness)作者。
從古老的中國經典擷取新時代的管理理念
陳亦純
著名保險人,出版《養得起的未來》《不買保險的168個理由》等31本著作
現為台大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書相當適合國人研讀,作者除了提供相當寶貴的西方管理觀念之外,在書中也引用了甚多道德經的文句和精神給予我們提示,對企業領導人有一條醍醐灌頂的清涼指引,也提醒有心要走新創之路的年輕群族,不疾不徐、順乎天理人理,從精神上和心靈上取得自省與平衡。
時代激烈變化,AI科技撕裂數千年來的思維和行動模式,企業經營者的生活模式、生命態度和經營理念一直被顛覆,心情的震盪,隨著趨勢的起伏難以平靜。
在古老的中國經典當中,常提醒我們要「從心而覓」「不憂不懼」,或者是老子所講的「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本書為何大量引用「道德經」的文句?
從十六世紀起,老子的《道德經》就被譯成西方文字,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和傳教士的足跡,《道德經》逐步由中國傳入歐洲,西方人把《道德經》翻譯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西方學者把「道德經」三個字翻譯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經典」(classic)三個名詞。
《道德經》在西方的影響力甚為深遠。光從一八七○年第一個德譯本後,《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即多達八十二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高達七百多種。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只有五千二百八十四個字,但闡釋的文字超過百萬字,西方如此重視,必有其珍貴之處,我們豈可忽視。
在這本相當罕見、充滿詩意的管理書中套入道德經的思想,旨在告知我們,倘若你必須費盡力氣使某件事情發生,那麼也許生命對你另有安排。在不停變動的世界裡,我們更要順勢而為而非對抗潮流,不強硬、不強力控制,借力使力,與阻力合作而非對抗。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停止對抗,像河流從源頭流向海洋,我們展開新的生活、新的行動,找到對我們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
「為無為,則無不治。」正是這本書要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