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教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

青春期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教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
定價:360
NT $ 258 ~ 360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

  一位神經科學家的青春期育兒求生寶典,獻給所有面臨孩子青春期,困惑、沮喪、憤怒、不知所措的父母們!

  「他到底在想什麼?!」

  所有經歷孩子青春期的家長,心中一定都有這樣的困惑與訝異。
  然而,青少年絕對不是什麼外星生物,他們只是被誤解罷了。
  情緒不穩、愛唱反調、常做蠢事、魯莽衝動,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身為一位母親的美國腦神經學家,透過彙整研究數據,結合個人的育兒經驗,提出大腦科學的全新論點,帶你透視青少年腦袋裡的祕密!

  多年來,科學家認為青少年的大腦基本上已經等同於成年人。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之間,神經病學和神經科學已經發現:青少年時期仍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

  本書作者為知名腦神經學家,她結合了身為臨床醫生、研究人員和演講者,以及陪伴過兩個兒子走過青少年階段的個人親身經驗,將這些與諸多研究數據交織在一起,對於青少年大腦功能和發展狀況,從多方面切入,包括大腦構造、學習運作模式、睡眠、菸酒、毒品、壓力與精神疾病,甚至於數位產品的使用等各方面,提出極有見地的探討與分析。

  書中解釋了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發現,不僅為一般大眾消除了對於青少年行為和心思變化的普遍誤解,同時也替因為青春期兒女而陷入煩惱的父母,找到陪伴孩子的全新思維與技巧,真正提供了相當實用的建議。此外,這本書也將能幫助青少年,更加認識自己在青春期的各種模樣。

齊聲推薦

  彭菊仙|親子作家
  番紅花 |作家
  黃淑文|親子教養作家

  「當我們大罵孩子玻璃心、草莓族、欠缺堅強狼性時,這本書提供了詳盡的大腦結構依據,讓我們能更客觀地看待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陰陽怪氣、挑剔難纏、無腦暴衝!當我們能夠理解青少年的大腦生理限制,才可能生出諒解;因為能夠諒解,才會願意進一步想方設法和他們良性溝通,一起解決問題!」──彭菊仙|親子作家

好評盛讚

  ★《紐約時報》、《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柯克斯書評》、《書單》、《出版人週刊》、《圖書館雜誌》、《紐約書評》各大媒體一致盛讚推薦!

  「能夠看到好的科學轉化為好的家庭教育真是太迷人了。」──《紐約時報》

  「在令人極度惱怒的時刻,家長可能會認為他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腦袋有問題──而根據這本書,青少年的腦袋的確有些問題!作者提供家長一本由核磁共振成像、圖表和統計組成的教養指南。」──伊莉莎白•科爾伯特(普立茲非小說類作品獎獎得主)撰於《紐約客》

  「神經學家法蘭西絲‧詹森同時也是兩個男孩的單親媽媽,深入研究青少年大腦的新科學,帶給家長、教育者、公共決策者、以及青少年本身令人興奮的新觀點。」──《華盛頓郵報》

  「這份精心紀錄的研究報告證明了家長覺得青少年兒女不太正常並不是想太多。」──《柯克斯書評》

  「這本精心撰寫、平易近人的書調查了近期對青少年大腦的研究,這是個在過去十年以前從未被探索的領域。作者以一個母親的角度給予家長支持,並提供方法讓家長了解即將成為大人的子女、與他們相處。」──《出版人週刊》

  「一個吸睛的章節【數位入侵】點出青少年電腦網路成癮的問題。這是一本機智、科學、激勵人心的書。」──《書單》

  「推薦給喜歡勞倫斯‧斯坦伯格《不是青春惹的禍》的讀者。」──《圖書館週刊》星級書評

  「寫給家長、青少年輔導員、教育者以及以任何形式接觸青少年的任何人的珍貴資訊。這本書有吸引力、淺顯易懂、且內容極其豐富。」──《紐約書評》

  「在這本出色的書中,我最喜歡這句話:『青少年不是外星人,他們只是被誤解了。』詹森博士以專業知識解釋近期躍進的青少年大腦研究,這些研究能夠讓我們更正確地了解並幫助青少年。這本書特別強調青春期時生理因素能夠影響健康及行為的絕對關係。」──Carol A. Ford,醫學博士,青少年健康與醫學協會主席,賓夕法尼亞大學兒科教授,費城兒童醫院青少年醫學科主任。

  「在《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中,神經學家法蘭西‧詹森出色地將學術研究及臨床實驗整理成淺顯易懂的章節,並指出大腦的連結及可塑性都有相當多的變化。這是一本家長、老師、學校護理人員、以及其他與青少年相處的人們都必讀的書。」──S. Jean Emans,醫學博士,波士頓兒童醫院青少年/青年成人醫學科主任,哈佛醫學院兒科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法蘭西斯‧詹森博士(Frances E. Jensen, MD)


  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神經學系主任,也曾擔任哈佛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波士頓兒童醫院跨領域神經學研究主任以及癲癇研究主任,詹森博士也是波士頓兒童醫院與布萊罕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資深神經學家。她的實驗研究致力於探討發育中大腦的損傷,以及特定年齡的臨床實驗療法。詹森博士獲獎無數,榮獲包括美國癲癇協會年度基礎科學家及美國健康研究院的先鋒獎(Director’s Pioneer Award)。她也是超過130篇相關學術研究手稿的著作人,也自1987年起,持續獲得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研究補助。她也是一位熱衷於大腦科學研究的推廣者,更在各地進行多場公眾演講,也曾在TEDMED發表公開的演講,其中有許多都和青春期的大腦發展、及其獨特優勢和弱點、還有在醫學、社會、與教育議題上對青少年和年輕人的影響有關。

艾蜜‧依莉絲‧納特(Amy Ellis Nutt)

  《華盛頓郵報》的科學專欄寫手,也是一位作家。她是2011年普立茲獎特稿寫作獎得主,也是2009年的最後入圍者之一。她的著作《陰影中如玻璃般的亮光》(Shadows Bright as Glass,暫譯),也在2011年出版。

譯者簡介

何佳芬


  美國南加大教育心理學碩士,曾經從事童書翻譯、親子專欄執筆與專職媽媽,目前任職兒童出版編輯工作。
 
 

目錄

前言:青少年就是這樣
第1章  邁入青春期
第2章  大腦的建置
第3章  顯微鏡下的大腦
第4章  學習:青少年大腦的運作
第5章  睡眠問題
第6章  冒險的潛在危險
第7章  菸癮的影響
第8章  酒精的危害
第9章  大麻的致命力
第10章  烈性毒品的殺傷力
第11章  壓力
第12章  精神疾病
第13章  數位入侵
第14章  男女有別
第15章  運動與衝擊
第16章  罪與罰
第17章  飛越青春期:離結束還早得很
後記:最後的想法
感謝
專有名詞對照表

 
 

前言(節錄)

青少年就是這樣


  青少年的大腦相關研究長期受到忽視,直到近十年來才引起關注。神經科學與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的大部分研究經費,多投注於嬰幼兒或兒童的發展上,像是學習障礙到早期療育方面;或是年齡層另一端的老年大腦疾病,特別是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而青少年的大腦研究在幾年前之所以處於經費不足的窘境,在於科學家——錯誤地——認為:大腦的發展在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就已經完全底定。這個觀念導致過去二十年來,無數嬰幼兒父母費盡心思地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狂買《小小愛因斯坦》DVD和《小小莫札特》等學習性產品和教具。那麼,青少年的大腦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多數人認為青少年的大腦和成年人的大同小異,只不過尚未完全成熟罷了。

  當我更投入於研讀近期與青少年相關的科學文獻後,就愈瞭解到人們是如何誤以成人神經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待青春期的大腦,然而無論在作用、連結、以及能力上,青春期的大腦和成人的大腦完全不同。我也發現大多數父母對這些和青少年大腦發展相關的科學新知,幾乎一無所知(除了少數和我一樣具備神經科學背景的父母之外),但這些先進的研究資訊,卻恰恰是家有青少年且在這期間像我一樣歷經困惑、沮喪、暴怒的父母或是照護者,以及教育學者所需要清楚明白的。

  兒童發展研究先驅史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樂觀地認為青春期是「想像誕生的日子」,但是他也明白這個充滿歡樂的年紀存在著許多危機,包括衝動、愛冒險、情緒起伏不定、缺乏洞察力及正確的判斷能力。當時的霍爾絕對無法預料到,現在的青少年在社群媒體和網路上可能面臨的危害有多麼令人無法置信。我從朋友、同事、以及聆聽我的演講後前來求助的陌生人口中,聽過不知多少次他們的青少年孩子或是孩子的朋友曾經做過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少女「偷」騎父親的摩托車撞上人行道;一堆小孩互相幫對方拍臉朝下趴在各種平面上(包括陽台欄杆上)的「仆街」照;最糟的是「伏特加洗眼球」怪招,把伏特加直接倒進眼睛裡以求立即的快感;或是怕無法通過面試工讀工作時的藥物檢驗,所以灌下稀釋的漂白水,以為這樣就能把尿液中前一天晚上抽大麻的殘留證據「洗」掉。

  然而無法真正了解青少年想法的癥結,有一部分的責任或問題點,必須歸咎在我們成人身上。因為我們常常傳遞不一致的混亂訊息。美國的法律也常常將青少年與成人一視同仁,特別是那些犯下暴力案件並被裁定由成人法庭審理的青少年。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又拿青少年當孩子看待,或是覺得他們不像成人那麼有能力。

  我們該如何將這些互相衝突的訊息合理化?合理得了嗎?

  我在過去兩年裡跑遍全美各地,針對家長、青少年、醫師、研究員及心理諮商師進行演講——說明與青春期大腦相關的這項新科學所帶來的利與弊。聽眾當中的無數家長和教育學者(還有一些青少年)給我的大量回饋,正是促使此書誕生的動力。他們都想分享自己的故事,想問問題,更想要瞭解如何幫助孩子,甚至在過程中也幫助自己度過這段令人興奮也備感困惑的人生階段。

  事實上,我從自己的兩個兒子身上學到,青春期的青少年絕對不是什麼外星生物,只是被誤解罷了。他們不同於其他年齡層的孩子,但是這些「不同」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與精神發展上的緣由。我將在這本書中解釋青少年的大腦為何一方面擁有絕佳的優勢,但另一方面卻又潛藏著無法預知與確認的弱點。我希望讀者能將這本書當作一本手冊,一本用來照護並滋養青少年大腦的使用者說明或生存指南。我想做的不只是讓成年人更加瞭解青少年,而是提供實用的建議,好讓父母們能夠幫助自己的青少年孩子。因為在這段充滿驚奇又變化莫測的人生階段裡,青少年不是唯一參與其中的人,家長、照護者、還有教育學者都包括在內,我也是——而且還經歷了兩次,興奮、困惑、震撼的感受同時襲來。身為父母,我們必須在這段有如雲霄飛車般起起伏伏的過程中咬緊牙關,幸好大部分的暴衝會漸漸緩和下來,漸漸趨於平順,然後留下許多美好的故事,留待日後細細回味。

  你/妳不應該做的是嘲笑、批判、反對、或是輕視他們,而是必須想辦法瞭解孩子的想法。每一個青少年都會遇到困境,這時候就是你/妳提供幫助的大好時機。其實青少年們對自己無法預料的行為以及「大腦」這個尚未穩定的工具也同樣感到疑惑,只是他們不會說出口,因為自尊心和形象是青少年非常在意的兩件事,他們還無法坦誠地面對自我,也無法嚴以律己。

  這正是此書想要探討的——瞭解青少年的極限,找出你/妳可以提供的支持力量。如此一來,就不至於對家裡的青少年怒氣以對,感到無法理解,或是只能兩手一攤地隨他去;另外,我也想要幫助家長明白青少年為何如此容易令人動怒。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會讓你/妳感到驚訝,因為家長們大概以為青少年執拗的行為是可以或應該能夠控制的;可能也認為他們對周遭事物的漠不關心或憤怒或吊兒郎當的態度,全都是發自於內心;還有他們不願意聆聽大人的意見、不肯做我們請求或要求他們做到的事,根本就是故意的。就讓我再說一遍,以上所說的一切,沒一句正確。

  在這本書即將帶領你/妳踏上的旅程中,可能會讓大家受到幾次驚嚇,不過我保證抵達旅程的終點時,各位會對青少年的大腦運作模式有深刻的瞭解,到時候也擁有足夠的智慧與理解力,開啟與家中青少年孩子的良性互動。由於國內外有許多研究數據尚未被「翻譯」成一般大眾所能理解的資訊,所以我也盡其可能地在這本書中提供「真實」科學期刊所刊載的「確實」資料。青少年世代非常重視資訊,所以和他們交談時,最好能提供實際的「數據」。此外,書中特別穿插許多輔助的圖示,幫助讀者理解青少年本身的優點與弱項。外界對青少年一直存有許多毫無事實根據的觀念,這些錯誤的刻板印象需要被釐清,本書的出版即試圖打破這些迷思,並帶領讀者一起探索科學的新知。

  閱讀本書能夠讓父母、師長、或是與青少年照護有關係的任何人擁有正確的事實根據,因為想要改變青少年的行為,極大部分的關鍵就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必須擬定行動計畫,找出適合自己家庭和孩子、同時也能達到我們的需求和希望的行動模式。記住,你/妳是家裡的大人,假如你/妳的孩子仍未滿十八歲,你/妳在法律上就必須為這個「小孩」負責,當然也得提供他或她一個適當的環境。所以請扛起帶領的責任,掌握主導權,試著站在青春期兒子和女兒的角度上思考,直到他們自己的大腦完全可以勝任為止。人類大腦最重要的部分——衡量是否該有所行動、判斷情勢並作出決定的位置——就位在前額的正後方,稱為「額葉」,這是整個大腦最慢發展的部位,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青少年的大腦尚未完全連上線之前,你/妳需要當他們的額葉。

  不過,我想給大家一個最重要的建議,那就是參與孩子的生活。我極端愛著家裡的兩個兒子,但是當他們成為青少年之後,我再也不能像他們小時候那樣操控兩個人去做我想要他們做的事,畢竟孩子都長大了,我現在不可能直接伸手將兩個人抱到我要他們待著的地方。因此當孩子離開童年後,我們也失去加諸在他們身上的行為控制能力,而在他們進入青春期時,我們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提供建議和說明,並樹立一個好榜樣。
 
 

內容連載

第1章  邁入青春期

二○一○年七月,我收到一位母親傳來的電子郵件,她的字裡行間盡是沮喪。這位母親的十九歲兒子剛念完大一,她聽說我在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鎮做了內容關於青少年大腦的一場演講,所以特別與我聯繫。她在郵件中流露出對兒子的複雜情緒,有悲傷、有困惑、也有憤怒,因為她兒子的行為舉止突然徹頭徹尾地「古怪」。

「我的兒子變得非常易怒。」她在郵件裡寫道:「他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和任何人交談,他整晚熬夜不睡,然後白天都在睡覺。也不再做以前感興趣的事……他曾經是個人見人愛、聰明、又開朗的男孩,現在的他幾乎沒有心情好的時候。我費盡千辛萬苦把他養大,也把他送進一所非常好的大學,結果卻是這樣。」

這位母親最後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該怎麼幫助他?」

類似這樣的信件、電子郵件和電話,正是激發我提筆寫這本書的動念。九個月後,我又收到另一封類似的電子郵件,這次是一位家有十八歲女兒的母親。她提到自己的女兒以前很聰明,成績一直都很好,卻在高中的時候一路下滑,變得叛逆也逃過家,還曾因為憂鬱症住院治療。「這幾年我們都很難熬。」這位母親在郵件裡寫著:「有時候我覺得她好像被外星人附身似地,因為她的言行舉止完全變了一個人。」

我能體會這兩位母親的感受,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在某段時期感到茫然無助。安德魯進入青春期時,正是我剛離婚的時候,當時的我猛然驚覺兩個孩子的未來和現在,完全得靠我自己一肩扛起。成了單親家長之後,所有的責任都在我身上,我可沒辦法扯著一頭亂髮對孩子大喊:「去找你爸講!」身為家長,我們希望能為孩子開啟幾扇門―真的就只是這樣,然後輕輕地把他們推往正確的方向。孩子小的時候,一切似乎都還能照著計畫走,他們學會哪些是正確的事、哪些不對,什麼時候該上床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什麼東西不能碰、什麼地方不能去;他們也明白上學的重要性,對長輩謙恭有禮,如果不小心受傷或是需要安慰的時候,會來找我們尋求慰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2
    $258
  2. 二手書
    72
    $258
  3. 新書
    75
    $270
  4. 二手書
    76
    $272
  5. 新書
    79
    $284
  6. 新書
    79
    $284
  7. 新書
    79
    $284
  8. 新書
    79
    $284
  9. 新書
    79
    $284
  10. 新書
    88
    $315
  11. 新書
    88
    $317
  12. 新書
    9
    $324
  13.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