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 第三卷上

美學 第三卷上
定價:580
NT $ 458 ~ 522
  • 作者:黑格爾
  • 原文作者:G. W. F. Hegel
  • 譯者:朱光潛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8-09-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94816
  • ISBN13:9789571194813
  • 裝訂:平裝 / 4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一卷研究用感性因素創造出作品中所形成的各門藝術體系,因為只有憑這最後的形象塑造,藝術作品才成為具體的,實在的,本身獨立自足的個體。分別是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等浪漫型藝術表現。

  Hegel的美學被認為是自Aristotle以來最偉大的美學理論,許多學者專家都受其思想影響,諸如,德國社會學家及哲人Theodor W. Adorno、現象學及存有論大師Martin Heidegger、匈牙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和文藝批評家György Lukács、法國解構主義大師Jacques Derrida和美哲Arthur Coleman Danto。

  依Hegel的闡釋,其美學分為三個部分:
  1.普遍的部分(universal part)——把藝術美視同為一種普遍的觀念及普遍的理想。

  2.分殊的部分(particular part)——檢視這種理想在三個不同階段實現其自身的梗概:
  (1)象徵藝術——包括了古代希臘藝術之前的所有事物
  (2)經典藝術——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
  (3)浪漫藝術——隨著基督教出現世界舞臺而突現的藝術

  3.獨特的部分(singular part)——依其所具有的「向內性」(inwardness,本性)由小至大的順序檢視五種主要藝術:建築、雕刻、繪畫、音樂和詩歌。

  如是,Hegel把他的美學觀——藝術的內容即觀念,藝術的形式即令人感到官覺上享受的形象,藝術正是把這兩者調和成一種自由統一的整體——系統地予以揭示。

  ──蕭振邦(導讀節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德語: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縮寫為G. W. F. Hegel; 1770.8.27-1831.11.14)


  出生於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卒於柏林。
  杜賓根大學哲學博士,其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國19世紀觀念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曾任家庭教師,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教授。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萬事萬物的本原與基礎,它的辯證發展經歷了邏輯、自然、精神三個階段。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學講演錄》一書中,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強調藝術與人生重大問題的密切聯繫以及理性的內容對藝術的重要意義,是他整個哲學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具體表現。

  主要作品有:《精神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或譯《精神哲學》,1806)、《大邏輯》(Wissenschaft der Logik,1812-1816,最終修訂版,1831)、《哲學全書》(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1817-1830)、《法哲學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1819)、《美學講演錄》(即《美學》)、《歷史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等。

譯者簡介

朱光潛

 
 朱光潛(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實,筆名孟實、孟石。安徽省桐城縣人,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教授。

  朱氏為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並致力於美學研究、美學教學,介紹、翻譯、論著美學的著述極為豐富,多達六百餘萬字,開拓了中國美學研究的新領域。
 

目錄

第三卷(上) 各門藝術的體系
序 論   
1. 各門藝術共同的發展過程   
2. 題材的劃分   

第一部分 建築
序 論   

第一章 獨立的、象徵型建築
1. 為民族統一而建造的建築作品   
2. 介乎建築和雕刻之間的建築作品   
3. 由獨立的建築到古典型建築的過渡   

第二章 古典型建築
1. 古典型建築的一般性格   
2. 建築形式的一些特殊的基本定性   
3. 古典型建築的各種建築方式   

第三章 浪漫型建築
1. 一般的性格   
2. 特殊的建築形體結構方式   
3. 浪漫型建築的各種風格   

第二部分 雕刻
序 論   

第一章 正式雕刻的原則
1. 雕刻的本質性的內容   
2. 美的雕刻形象   
3. 雕刻作為古典型理想的藝術   

第二章 雕刻的理想
1. 理想的雕刻形象的一般性格   
2. 理想的雕刻形象中的一些個別特殊因素   
3. 理想的雕刻形象的個性   

第三章 各種表現方式和材料與雕刻的歷史發展
1. 雕刻的表現方式   
2. 雕刻所用的材料   
3. 雕刻的歷史發展   

第三部分 浪漫型藝術
序 論   

第一章 繪畫
1. 繪畫的一般性質   
2. 繪畫的一些特殊的定性   
3. 繪畫的歷史發展   

第二章 音樂
1. 音樂的一般性質   
2. 音樂的表現手段的特殊定性   
3. 音樂的表現手段和內容的關係   

名詞索引   

 
 

導讀

從藝術終結到解放:Hegel《美學》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蕭振邦


  德國思想界昇起的巨星—Hegel

  德國哲學家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一生浸淫學術,望重士林。二十三歲(一七九三)開始擔任教職;二十九歲(一七九九)其父過世得獲不少遺產,因而得以再投入學術經營;三十一歲(一八○一)任教大學,直至過逝於大學校長任內。

  Hegel為世人稱道的成就,即在有生之年建構了一套超邁時代的哲學體系,而以「絕對觀念論」(absolute idealism)1形態成為思想界的巨大庇蔭。要之,Hegel的整體哲學特色在於由認識外在世界回到對人自身的探究,而由認識人自身開始,理性地全面關注整個社會、政治、文化、宗教、藝術課題,並強調要在特定的脈絡中呈現其真理,因而,從來不能「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e),但畢竟可以跨—脈絡化(cross-contextualize),而這也是Hegel哲學極具創意的基本特質。

  再者,綜觀Hegel的哲學體系,《現象學》(Ph鄚omenologie des Geistes, 1807)可謂是其導論,包括了三大部分:(1)邏輯學;(2)自然哲學;(3)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又分而為三:(1)主觀精神;(2)客觀精神;(3)絕對精神;Hegel的「藝術哲學」或「美學」即構成其「絕對精神」哲學的第一個階層(「宗教哲學」與「哲學史」繼之),但重要的是,Hegel的「藝術哲學」啟動了「精神哲學」的辯證發展。

  Hegel在世出版的著作中,論及美學思想者見諸《哲學百科》(Enzyklop輐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1830),餘則見諸《美學演講錄》(《美學》,Vorlesungen 暅er die 礬thetik, 1835)—文本是由他的學生依手稿和筆記編輯而成。Hegel當年講述「美學」時,歐洲正盛行浪漫主義,社會上瀰漫著頹廢及反動風潮,且過於重視「自我」。這種主觀主義、唯我論猖獗發展的時況,Hegel固難實現其嚮往的具普遍性、合理性的社會理想。於是,他倡言「藝術的終結」,總成其系統美學陳構(formulation),而這一套美學思想終究形成了德國觀念論的巔峰發展,Hegel也成為德國思想界的偉大巨星。

  美學重建者 Paul Crowther 的反思

  Paul Crowther(1953-)是位深度感受到英美形式主義美學遭受歐陸美學全面批判的英國思想家,他重構了英美藝術理論,把「生態論」和「自由地歸屬於這個世界」的觀點引入英美美學,從而發展出一種可以與陸歐美學抗衡的「後—分析現象學」(post-analytic phenomenology)進路的美學理論建構。

  他認為,藝術即形成為「令人感到官覺上享受的副本」(鷔ensuous manifolds働^的有象徵意味的形式(symbolically significant form),或透過「令人感到官覺上享受的副本」而成為有象徵意味的形式。然而事實上,當藝術成為一種具體的人工製品時,它如何發揮前述功能呢?答案是,透過藝術的創造和鑑賞。要之,就藝術作品而言,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具體的個殊物,它充滿了語意的和概念的能量,也因而整個融合了令人感到官覺上的享受者和概念攝受者,使藝術能夠以避開抽象思維的方式—譬如哲學—來表現特定身體—把握(body-hold)的深度感和豐富性。

  基於這樣的推想,Crowther提示:「正如Hegel指出的,促使藝術顯得如此獨特的原因是,它是一種理解模式(a mode of understanding),而這種理解是置身於物質表象的具體個殊性和純綷思維的抽象概括性之間的中途(half-way)。」如是,Crowther把這種「(藝術的)重要意味」視同為藝術表現「存有論之相互性」(ontological reciprocity)的一種能力,更且,這也是一種「自己—意識」本身的需求(a need of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58
  2. 新書
    79
    $458
  3. 新書
    79
    $459
  4. 新書
    83
    $484
  5. 新書
    85
    $493
  6. 新書
    9
    $522
  7. 新書
    9
    $522
  8. 新書
    9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