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一
揭露巴菲特選股模式的最後一塊拼圖
介紹巴菲特的書很多,但是介紹波克夏子公司經理人的書卻很少,大多數的人都是透過巴菲特所寫的波克夏年報來認識旗下經理人。但是這些經理人的重要性不亞於巴菲特,為什麼呢?因為這反映了巴菲特的選股加上選人的能力。
以價值投資人說,買一張股票等於買一間公司,你買入的是該公司的「生產力」,而生產力又是由公司經營者所創造,所以經營者具備哪些特質非常重要,本書所介紹的經營者,大多具備以下特質:
1.正直,慷慨,可靠的好人
2.具備不屈不撓的意志,並且對自己設定高標準
3.充沛的營運經驗
除了特質之外,決定該經營者是否能有優越的表現,關鍵點在於該經營者是否待在能力圈內,我們可以用以下三點檢查:
1.經營者是否對該領域非常熱愛?
2.經營者是否能妥善的運用直覺,察覺客戶需求並提供產品?
3.經營者是否能察覺自己是否在能力圈內,並且在有可能偏離的狀況下即時矯正?
如果經營者待在他自己的能力圈內,那麼肯定會有優越的獲利,優越的獲利又會引來同業競爭,為了對抗競爭,因此我們要檢查該公司是否具備護城河要素,要檢視的問題是:
1.該公司是否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成功架構?
2.經營者是否體認到整體產業競爭激烈,並且戰戰兢兢,不斷改善?
3.經營者能否明確地說出該公司的競爭優勢?
將前面一輪清單檢查後,就完成了基本的「質化分析」,充分的運用質化分析就能夠看出某種「模式」,練就巴菲特所說的:「高機率洞察力」。
很多人都說過,巴菲特擁有高明的看人眼光,這是巴菲特最特別的能力之一。
基於這個能力,他就能做出「分權管理」,也就是無為而治到幾乎不管事的地步。相較於巴菲特,大多數管理者會抓緊控制權,或者要底下的按照他的規矩一板一眼的做事,這似乎是大多數公司的做事方法,如果這樣的方法正確,那麼表現良好,績效高超的公司為什麼這樣少?
答案在於:「缺乏自主性」。許多公司或者集團缺乏自主性決策,因此總部上面的人對營運問題資訊不足,第一線子公司的人對解決問題的權限不足,整體集團則把錢花在管理人而非管理事務,整體集團的運作成效就會很差。
波克夏集團則不同,因為巴菲特知道,高超的營運績效,和子公司執行長的自主權兩者息息相關。而要授權的基準又和「經營者」、「能力圈」、「護城河」三者密不可分。透過本書可以察覺巴菲特在「選股選人」方面的考量。
就個人而言,本書我特別喜歡的章節是介紹蓋可保險公司的路易斯‧辛普森和介紹波克夏再保險部門亞吉‧詹恩的部分。保險集團是波克夏的主要引擎,也是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環節。除了這兩篇之外,其他執行長的故事也精彩萬分,整本閱讀下來,宛如一連串的商學院基本教材,讓人獲益良多。
by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雷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