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繼旅居國外一段時間,回國之後這些年來主要以織品與衣飾創意,探索在地生活素材與空間想像,發展成為創作的題材。本著作以作品集結合創作論述的形式呈現,透過檢視創作過程,重新省視創作者與地方場域的連結方式,揭露人性最底層對於家的與家人共同記憶的渴望。作品多以數位攝影或數位處理,表現於布料表面,製作成衣飾造形。衣飾承載了包括古老地圖、高雄城市影像或台南安平巷弄等平凡的日常印象,呈現時尚創作的當代視野與表述。藉由富含溫暖柔軟的素材語彙省視其連結在地元素的內涵與創新價值之方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淑芳
1969年出生於台南下營。英國倫敦藝術大學(UAL)[藝術創作]哲學博士、英國中英格蘭大學(UCE)伯明罕藝術設計學院(BIAD)藝術碩士(MA)、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多年職教於大專校院流行時尚設計領域。以關心身處環境出發,思索創作者的情感表達與作品媒材和表現形式的關係。
在藝術碩士研究過程裡,對於環境的觀察與感知進行轉譯進入藝術形式,涉及抽象的理念和外在形構發展;使用混合素材與層層布料堆疊,作品呈現厚度與半浮雕。在1999年到2003年發展的作品裡,從裝置藝術的實驗中探索了物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使用紗、線與布料來傳遞個人所感知的地方場所記憶。2003年「穿越造形」與「浮遊映象」同時間發表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與新濱碼頭藝廊,藉材質、物件再現地方側影與其詩意想像。
在相似的脈絡下,2004-05年空間裝置‘Traversing in the Void’入選北愛爾蘭第二屆OBG國際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同時間並發展了錄像藝術以及數位創作;從英國溫徹斯特藝術學院(WSA)的創作研究與在倫敦藝術大學延續了這種創作方法;近年來主要以織品與衣飾創意,探索在地生活素材與空間想像,發展成為創作的題材。描繪一種材質語彙對應於個人的環境感知的發現之旅;透露人與人之間抽象關係的轉化,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情感。
黃淑芳
1969年出生於台南下營。英國倫敦藝術大學(UAL)[藝術創作]哲學博士、英國中英格蘭大學(UCE)伯明罕藝術設計學院(BIAD)藝術碩士(MA)、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多年職教於大專校院流行時尚設計領域。以關心身處環境出發,思索創作者的情感表達與作品媒材和表現形式的關係。
在藝術碩士研究過程裡,對於環境的觀察與感知進行轉譯進入藝術形式,涉及抽象的理念和外在形構發展;使用混合素材與層層布料堆疊,作品呈現厚度與半浮雕。在1999年到2003年發展的作品裡,從裝置藝術的實驗中探索了物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使用紗、線與布料來傳遞個人所感知的地方場所記憶。2003年「穿越造形」與「浮遊映象」同時間發表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與新濱碼頭藝廊,藉材質、物件再現地方側影與其詩意想像。
在相似的脈絡下,2004-05年空間裝置‘Traversing in the Void’入選北愛爾蘭第二屆OBG國際當代織品藝術雙年展,同時間並發展了錄像藝術以及數位創作;從英國溫徹斯特藝術學院(WSA)的創作研究與在倫敦藝術大學延續了這種創作方法;近年來主要以織品與衣飾創意,探索在地生活素材與空間想像,發展成為創作的題材。描繪一種材質語彙對應於個人的環境感知的發現之旅;透露人與人之間抽象關係的轉化,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情感。
目錄
壹、時尚的信仰
一、時尚是一種信仰
二、承載環境或文化意涵的柔軟造形
三、從「走路、找路」到「記憶圖徑」
貳、創作思維的過程
一、柔軟素材與造形再現記─意的軌跡
二、織品承載環境影像與地方認同
三、台南巷弄敘述一藝術家們的實踐
四、日常,平凡的影像
五、演練連結土地與時尚的形與色
參、回歸土地的思索
一、重繪記─意的軌跡
二、地方場所的元素與節慶環境關─裹與自我認同
肆、手工藝和創新思維交相激盪的過程
一、系列的決策過程
二、記─意的喚起
三、環境元素結合織品與衣飾語彙
伍、銜接當代意涵與未來契機
文獻
一、時尚是一種信仰
二、承載環境或文化意涵的柔軟造形
三、從「走路、找路」到「記憶圖徑」
貳、創作思維的過程
一、柔軟素材與造形再現記─意的軌跡
二、織品承載環境影像與地方認同
三、台南巷弄敘述一藝術家們的實踐
四、日常,平凡的影像
五、演練連結土地與時尚的形與色
參、回歸土地的思索
一、重繪記─意的軌跡
二、地方場所的元素與節慶環境關─裹與自我認同
肆、手工藝和創新思維交相激盪的過程
一、系列的決策過程
二、記─意的喚起
三、環境元素結合織品與衣飾語彙
伍、銜接當代意涵與未來契機
文獻
序
序
我記錄我的旅行與我的藝術創作過程,來建構以創作為基礎的研究方向。在英國中英格蘭大學伯明罕藝術設計學院階段(BIAD,UCE,1995-1997),我將對於環境的觀察與感知進行轉譯化為藝術形式,涉及抽象的理念和外在形構的發展;使用混合素材與層層布料堆疊,作品呈現沉重的厚度與半浮雕效果。之後的作品發展裡,我從裝置藝術的實踐中探索了物體與空間 的關係,使用紗、線與布料來傳遞個人敘述地方文化與對場所的記憶。進而,2003年「穿越造形」個展與「浮遊映象」個展同時間分別展覽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與新濱碼頭藝廊,藉此提出一個材質、物件與地方側影的再現與其之間相互的對話。在相似的脈絡下,我的博士研究從英國溫徹斯特藝術學院(WSA,2003-2005)的創作演練開始;並且在倫敦藝術大學(2005-2009)延續了這種創作方法。
以創作為基礎的研究過程,建議了一種材質語彙對應於個人環境感知的發現之旅。我帶著上述對於材質演練的實踐與感動投入我的教學,從1998年起任職於樹德科技大學(1998- 2011)與實踐大學(1997-2001兼任),2011年起轉任職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同時間積極舉辦個展與聯展,主題主要涉及人與人之間抽象關係的圖像式轉化,以及與環境之間的連結;織品在此作為再現這些關係之主要媒材。
1993-2003
我從輔大織品服裝學系畢業之後,在研究所擔任專案助理(1993-1995)。工作內容涉及設計中,心織品圖案設計,連結研究所與紡織公司之間的產學合作。目的為開發學生的設計作品參與國際織品圖案與產品之展覽;為國內的設計新秀開闢一個新的設計空間。
我從英國中英格蘭大學織品服裝與面料設計學系MA畢業時,榮獲‘Pass With Distinction’的殊榮(1997, 1, 31)。同時間,作品在倫敦聯合發表展出。此階段的創作,將對於城市的印象轉化到材質形式的表達,記錄了個人對於「伯明罕的想像」與城市觀察、環境的感知;帶進了個人創作思考,試圖賦予舊的織物以新的面貌。
回國後任職於中國紡織工業研究中心〔現台灣紡織綜合研究所〕擔任染整部印花組副工程師(1997),以電腦輔助設計為業者開發系列家飾圖案。有感於台灣紡織業界正處於轉型期,意識到大量生產的企業定位應轉向小量多樣、以創意設計為主的趨勢,企盼有更多的人才投入設計工作,共同開創一個蓬勃、充滿新機的產業未來,為原本以代工為主的產業注入一股新的氣息。於是我便選擇了教職,開始投入設計教育工作。也利用課餘時間帶領學生積極投入與社區的創意互動,諸如:參與紋化遠百集體創作裝置藝術(1999),與學生共同體驗新舊世紀交替,為舊的建築、舊的經驗、堆陳的歷史畫上新的註腳與感動。另外,參與台南市居民集體的被單彩繪創作與亞伯巷街景彩繪…等(2000),共同體驗並創造地方社區環境的新生命。
我記錄我的旅行與我的藝術創作過程,來建構以創作為基礎的研究方向。在英國中英格蘭大學伯明罕藝術設計學院階段(BIAD,UCE,1995-1997),我將對於環境的觀察與感知進行轉譯化為藝術形式,涉及抽象的理念和外在形構的發展;使用混合素材與層層布料堆疊,作品呈現沉重的厚度與半浮雕效果。之後的作品發展裡,我從裝置藝術的實踐中探索了物體與空間 的關係,使用紗、線與布料來傳遞個人敘述地方文化與對場所的記憶。進而,2003年「穿越造形」個展與「浮遊映象」個展同時間分別展覽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與新濱碼頭藝廊,藉此提出一個材質、物件與地方側影的再現與其之間相互的對話。在相似的脈絡下,我的博士研究從英國溫徹斯特藝術學院(WSA,2003-2005)的創作演練開始;並且在倫敦藝術大學(2005-2009)延續了這種創作方法。
以創作為基礎的研究過程,建議了一種材質語彙對應於個人環境感知的發現之旅。我帶著上述對於材質演練的實踐與感動投入我的教學,從1998年起任職於樹德科技大學(1998- 2011)與實踐大學(1997-2001兼任),2011年起轉任職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同時間積極舉辦個展與聯展,主題主要涉及人與人之間抽象關係的圖像式轉化,以及與環境之間的連結;織品在此作為再現這些關係之主要媒材。
1993-2003
我從輔大織品服裝學系畢業之後,在研究所擔任專案助理(1993-1995)。工作內容涉及設計中,心織品圖案設計,連結研究所與紡織公司之間的產學合作。目的為開發學生的設計作品參與國際織品圖案與產品之展覽;為國內的設計新秀開闢一個新的設計空間。
我從英國中英格蘭大學織品服裝與面料設計學系MA畢業時,榮獲‘Pass With Distinction’的殊榮(1997, 1, 31)。同時間,作品在倫敦聯合發表展出。此階段的創作,將對於城市的印象轉化到材質形式的表達,記錄了個人對於「伯明罕的想像」與城市觀察、環境的感知;帶進了個人創作思考,試圖賦予舊的織物以新的面貌。
回國後任職於中國紡織工業研究中心〔現台灣紡織綜合研究所〕擔任染整部印花組副工程師(1997),以電腦輔助設計為業者開發系列家飾圖案。有感於台灣紡織業界正處於轉型期,意識到大量生產的企業定位應轉向小量多樣、以創意設計為主的趨勢,企盼有更多的人才投入設計工作,共同開創一個蓬勃、充滿新機的產業未來,為原本以代工為主的產業注入一股新的氣息。於是我便選擇了教職,開始投入設計教育工作。也利用課餘時間帶領學生積極投入與社區的創意互動,諸如:參與紋化遠百集體創作裝置藝術(1999),與學生共同體驗新舊世紀交替,為舊的建築、舊的經驗、堆陳的歷史畫上新的註腳與感動。另外,參與台南市居民集體的被單彩繪創作與亞伯巷街景彩繪…等(2000),共同體驗並創造地方社區環境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