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在亞洲:沈志華演講錄

冷戰在亞洲:沈志華演講錄
定價:450
NT $ 271 ~ 425
  • 作者:沈志華
  • 出版社:廣場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5-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532594
  • ISBN13:9789869532594
  • 裝訂:平裝 / 472頁 / 15.5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位勇於推翻中共黨史的歷史學者——沈志華,他並且挑戰了冷戰(以美國學者為主)主流的觀點。

  從塵封的檔案材料中追尋歷史的本來面目,是歷史研究者的一項重大使命。只要有了史料,學術研究就有了基礎。無論時間怎樣流逝,世界局勢如何變遷,關心歷史的人總能通過這些材料走進真實的歷史。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史研究中心的沈志華教授認為,在國際關係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重構歷史。重構歷史必須從個案做起,先搞清楚基本的史實,再探討其背後的理論問題,這樣對歷史的理解才能不斷加深。

  然而,檔案材料是普通讀者很難接觸到的,學術研究的大部頭著作也不便於日常閱讀。此時就需要學者通過報告、講座、演講的方式,以最平實生動的語言,將研究成果的精華,普及給更多的歷史愛好者。這種形式更加直觀,更有利於我們掌握瞭解歷史的方法,也有助於我們擴大觀察歷史的視野。
 
  作為歷史研究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沈志華教授近年來在中直機關及各大高校講演數十場,就整個二十世紀的中蘇關係、中朝關係、朝鮮戰爭、蘇聯興衰的歷史啟示等等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我們將其中有代表性的演講實錄整理歸類,編選成書,以期將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的大眾讀者。
 
  最後,本書附錄中列出了沈志華教授二十多年來的主要研究成果。如果希望更全面準確地瞭解沈教授所掌握的檔案與史料,以及他對於歷史的更多深入看法,請閱讀他的論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沈志華(1950年4月-)


  沈志華,祖籍河南羅山縣,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多個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沈志華當過兵,做過工,上過最高學府,下過國家監獄,還曾是商人。是中國研究中蘇關係以及朝鮮戰爭方面的權威專家。在蘇聯解體以後,俄國史學界比較困難的時期,以私人的身份斥資數百萬元從俄美購得大量前蘇聯的解密檔案,並且向學界無償地開放。目前完成了蘇聯檔案選編一共三十四卷。
 
  著有:《大國對抗: 冷戰的起源》、《中蘇結盟: 冷戰的轉型》、《朝鮮戰爭: 冷戰在亞洲》、《脆弱的聯盟: 冷戰中的盟友》、《中蘇分裂: 冷戰再轉型》、《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朝鮮戰爭揭秘》、《毛澤東、史達林與韓戰》、《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研究》、《中蘇同盟的經濟背景:1948-1953》、《史達林與狄托——蘇南衝突的起因及其結果》、《蘇聯專家在中國(1948-1960)》《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等等。
 
 

目錄

代序:在檔案中找尋真實的歷史   /   1
第一講 史達林與冷戰的起源   /   1
第二講 “史達林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   39
第三講 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的起源   /   72
第四講 重新解讀朝鮮戰爭   /   97
第五講 蘇共執政七十四年留下的歷史啟示   /   130
第六講 毛澤東、赫魯雪夫與中蘇分裂   /   168
第七講 蘇聯解體與史達林社會主義模式的終結   /   194
第八講 毛澤東兩次出訪蘇聯軼聞   /   235
第九講 中蘇同盟的破裂   /   264
第十講 中蘇同盟的建立及其後果   /   305
附錄:沈志華主要學術成果   /   338
 
 

內容連載

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的起源
 
至今,朝鮮戰爭的起源仍是大家爭論不休的問題。儘管我們發現了很多新的檔案材料,但大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得到的結論也相去甚遠。我研究朝鮮戰爭有十5年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也在不斷修正。朝鮮戰爭涉及的問題很多,今天我就集中討論它的起源。至於它的影響,比如中國的走向、亞洲格局的變化等,那是另外幾個大問題,今天就沒有時間講了。
 
學術界對朝鮮戰爭的起源有幾種說法。美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這種說法就不說了,根本不符合事實,現在不但大家不相信,官方也不這樣說。學術界對起源的分歧在於,1種看法認為是金日成為了朝鮮統1發動了朝鮮戰爭,它是朝鮮內部運動的結果,只是受到了外部的影響。另1種看法正好相反,認為主要原因是國際格局的變化,冷戰重心的轉移,影響了朝鮮內部的運動。
 
在蘇聯或者蘇聯加上中國決定發動戰爭這種前提下,第2種看法又可以分為兩個方向。有人認為蘇聯要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契機,在亞洲掀起1場革命,於是,金日成就發起了戰爭,以解脫史達林在歐洲遇到的危機,即蘇聯在柏林(「柏林封鎖」:1948年6月24日—49年5月2日)打了敗仗,不得不屈服於美國的壓力。美國人的說法也差不多,認為如果當初美國態度比較強硬,蘇聯可能不至於發起這場戰爭,很多人把責任加到了艾奇遜頭上,因為他當時發表了朝鮮半島不在美國防禦範圍內的公開言論(「艾奇遜防線」1950年1月12日)。另1個方向就是我的看法,我認為恰恰相反,史達林不是蓄意發起戰爭,而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決定的,但這種偶然背後又有其必然性,即蘇聯整個亞洲戰略的變化。下面,我就主要講講我的看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
    $271
  2. 新書
    7
    $315
  3. 新書
    79
    $356
  4. 新書
    79
    $356
  5. 新書
    79
    $356
  6. 新書
    85
    $383
  7. 新書
    85
    $383
  8. 新書
    88
    $396
  9. 新書
    88
    $396
  10. 新書
    9
    $405
  11. 新書
    94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