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叢書以文化小專題的形式,向讀者介紹中華文明各種各樣富有知識和趣味的方面。每一個專題都會按照其難度和深入程度分為三階,供讀者循序漸進,逐步體驗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神奇有趣之處。本冊的內容共包含九個小專題,講述多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內外交流頻繁的宋元時代中有趣的文化知識。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袁行霈
著名學者。1936年生,江蘇武進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國際漢學家研究基地主任、《國學研究》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袁行霈
著名學者。1936年生,江蘇武進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國際漢學家研究基地主任、《國學研究》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目錄
File 001 沈括與《夢溪筆談》
File 002 印刷術與善本書
File 003 火藥與火器
File 004 中國貨幣的變遷
File 005 聞名世界的「china」
File 006 馬可‧波羅的奇妙旅程
File 007 落筆如有神:宋元繪畫
File 008 元代散曲與雜劇
File 009 小說「三大名著」
File 002 印刷術與善本書
File 003 火藥與火器
File 004 中國貨幣的變遷
File 005 聞名世界的「china」
File 006 馬可‧波羅的奇妙旅程
File 007 落筆如有神:宋元繪畫
File 008 元代散曲與雜劇
File 009 小說「三大名著」
序
寫在前面
在亞洲的東部,有一片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大氣磅礴的昆崙山,高聳入雲的祁連山,雪峯與深谷交錯的橫斷山脈,它們環繞的這片高原,就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從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佈着大大小小幾千條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東,奔流入海。長江、黃河宛如兩條主動脈流貫中華大地。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背靠着世界屋脊,俯視着浩瀚的太平洋。中華文明就是從這塊土地上崛起的。她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雖歷經劫難,卻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今天,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當我們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當我們第一次拿起筷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就參與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為。不管願不願承認,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個中國人都生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之中,並以自己的言論和行為顯示着這個傳統的特色。
中華兒女,無論走到哪裏,無論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四合院,老家的竹籬笆,老家的酒,老家的歌,老家的鄉音,老家的親情……
端午的龍舟,中秋的月餅,陰曆年紅紙黑字的春聯;那個成雙的「囍」字,那個倒貼的「福」字;那前額突起的老壽星;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那戲台上的臉譜,紅臉的關公和黑臉的包公……所有這一切都喚起遊子們濃郁的鄉愁,魂牽夢繞的中華情!
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具有比血緣更強的凝聚力,她把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心聯結在一起。
中華文明包含着濃厚的人文精神。人在中華文化中是和天地並列的三才之一,是萬物之靈。中國雖然也有宗教,也有神學,但宗教、神學從沒有取得無上權威的地位。中國的文學藝術雖然和宗教有關,但宗教的題材遠不如歐洲那麼盛行和重要。中華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袓;或者崇拜那些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非凡貢獻的人。大禹、李冰父子、諸葛亮、岳飛,都有祭祀他們的廟宇,但他們卻是人而不是神。
因此,中華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文化,以人為主體的文化,以人倫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關係,遠比人和神的關係重要。
中華文化又是尚羣的文化,崇尚羣體利益。小到家庭,大到國家、民族,都是「羣」。個體是「小我」,是私;羣體是「大我」,是公。尚羣就是先公後私、大公無私,為了羣體的大我而克制個體的小我。從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以他們的行為弘揚了這一尚羣的精神。特別是近代史上湧現了許多這樣的英雄人物,我們永誌不忘。中國有句古話:「敬業樂羣。」「樂羣」這兩個字也很能代表中華文化的這一特點。以眾人羣處為樂事,以合羣為優點,以顧全大局為美德。
中華文化又是一種平和的文化。所謂「平」是注重平衡,所謂「和」是注重和諧。平和的精神滲透到我們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城巿的規劃,房屋的設計,室內的擺設,都講究對稱。書法和繪畫講究結構的對稱與力度的平衡,作詩講究對偶,審美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做人要兼顧文和質兩方面,「文質彬彬」(《論語‧雍也》),才稱得上君子。
這種「平和」精神使中國人早就懂得人和大自然要和諧相處。古代哲學家們講「天人合一」,就包含着這種思想的光輝。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養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飛的鳥,水裏游的魚,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夥伴。不僅如此,這種文化傳統還使我們善於從大自然中體悟人生的真諦,在心靈上和大自然相通。
平和的文化精神,滲透到人和人的關係中,使我們的文化特別注重人的和睦相處,以達到人際關係的平衡。例如長輩和幼輩,要尊老愛幼;老師和學生,要尊師愛生……都體現了這種文化精神。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多個民族和諧相處的大家庭。
「和」並不是善惡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簡單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在今天的競爭時代,仍然需要「和」。競爭要在統一的公認的原則下進行,競爭的各方具有統一性。通過公平競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墨子寫了《非攻》一文,斥侵略戰爭為「不義」。中華文化對世界上許多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卻從來沒有對別的文化構成威脅。由於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當今的世界似乎變小了,各民族、各國家之間的接觸日益頻繁。彼此如何相處?如何才能相處得和諧?將中華文化平和的特點弘揚開來,能夠對這個問題提供一個恰當的答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體現。
中華文明又是自強不息而又開放相容的文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卦》)中華文明延續了幾千年,從來都沒有中斷,靠的就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強並不是自我封閉。老子早就說過「容乃公」(《道德經‧十六章》),意思是說能相容才稱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歸心。《易傳》也說「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坤卦》),意思是說要同大地一樣有負載萬物的寬厚美德。因而中華兒女胸襟博大,敢於、樂於也善於吸取外來的文化以豐富自己。魯迅稱讚漢唐兩代人「閎放」,就是這個意思。佛學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固有的文化相結合,形成中國特有的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今天,當中華民族昂首闊步跨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讃歎她頑強的生命力和璀璨的光輝。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傳統文化是在古代,主要是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創造出來的,不可避免地帶有局限性。清理遺產,也包括剔除糟粕這項艱巨任務。抱殘守缺、復古主義和全盤西化、民族虚無主義|樣,都是沒有前途的。
中華文化既有光輝的歷史,也有光輝的未來。中華文化曾經豐富了人類文化的寶庫,今後仍將帶着自己的特色和光芒,帶着新的成果,為人類的未來作出新貢獻。
袁行霈
在亞洲的東部,有一片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大氣磅礴的昆崙山,高聳入雲的祁連山,雪峯與深谷交錯的橫斷山脈,它們環繞的這片高原,就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從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佈着大大小小幾千條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東,奔流入海。長江、黃河宛如兩條主動脈流貫中華大地。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背靠着世界屋脊,俯視着浩瀚的太平洋。中華文明就是從這塊土地上崛起的。她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雖歷經劫難,卻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今天,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當我們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當我們第一次拿起筷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就參與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為。不管願不願承認,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個中國人都生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之中,並以自己的言論和行為顯示着這個傳統的特色。
中華兒女,無論走到哪裏,無論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四合院,老家的竹籬笆,老家的酒,老家的歌,老家的鄉音,老家的親情……
端午的龍舟,中秋的月餅,陰曆年紅紙黑字的春聯;那個成雙的「囍」字,那個倒貼的「福」字;那前額突起的老壽星;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那戲台上的臉譜,紅臉的關公和黑臉的包公……所有這一切都喚起遊子們濃郁的鄉愁,魂牽夢繞的中華情!
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具有比血緣更強的凝聚力,她把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心聯結在一起。
中華文明包含着濃厚的人文精神。人在中華文化中是和天地並列的三才之一,是萬物之靈。中國雖然也有宗教,也有神學,但宗教、神學從沒有取得無上權威的地位。中國的文學藝術雖然和宗教有關,但宗教的題材遠不如歐洲那麼盛行和重要。中華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袓;或者崇拜那些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非凡貢獻的人。大禹、李冰父子、諸葛亮、岳飛,都有祭祀他們的廟宇,但他們卻是人而不是神。
因此,中華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文化,以人為主體的文化,以人倫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關係,遠比人和神的關係重要。
中華文化又是尚羣的文化,崇尚羣體利益。小到家庭,大到國家、民族,都是「羣」。個體是「小我」,是私;羣體是「大我」,是公。尚羣就是先公後私、大公無私,為了羣體的大我而克制個體的小我。從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以他們的行為弘揚了這一尚羣的精神。特別是近代史上湧現了許多這樣的英雄人物,我們永誌不忘。中國有句古話:「敬業樂羣。」「樂羣」這兩個字也很能代表中華文化的這一特點。以眾人羣處為樂事,以合羣為優點,以顧全大局為美德。
中華文化又是一種平和的文化。所謂「平」是注重平衡,所謂「和」是注重和諧。平和的精神滲透到我們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城巿的規劃,房屋的設計,室內的擺設,都講究對稱。書法和繪畫講究結構的對稱與力度的平衡,作詩講究對偶,審美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做人要兼顧文和質兩方面,「文質彬彬」(《論語‧雍也》),才稱得上君子。
這種「平和」精神使中國人早就懂得人和大自然要和諧相處。古代哲學家們講「天人合一」,就包含着這種思想的光輝。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養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飛的鳥,水裏游的魚,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夥伴。不僅如此,這種文化傳統還使我們善於從大自然中體悟人生的真諦,在心靈上和大自然相通。
平和的文化精神,滲透到人和人的關係中,使我們的文化特別注重人的和睦相處,以達到人際關係的平衡。例如長輩和幼輩,要尊老愛幼;老師和學生,要尊師愛生……都體現了這種文化精神。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多個民族和諧相處的大家庭。
「和」並不是善惡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簡單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在今天的競爭時代,仍然需要「和」。競爭要在統一的公認的原則下進行,競爭的各方具有統一性。通過公平競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墨子寫了《非攻》一文,斥侵略戰爭為「不義」。中華文化對世界上許多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卻從來沒有對別的文化構成威脅。由於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當今的世界似乎變小了,各民族、各國家之間的接觸日益頻繁。彼此如何相處?如何才能相處得和諧?將中華文化平和的特點弘揚開來,能夠對這個問題提供一個恰當的答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體現。
中華文明又是自強不息而又開放相容的文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卦》)中華文明延續了幾千年,從來都沒有中斷,靠的就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強並不是自我封閉。老子早就說過「容乃公」(《道德經‧十六章》),意思是說能相容才稱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歸心。《易傳》也說「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坤卦》),意思是說要同大地一樣有負載萬物的寬厚美德。因而中華兒女胸襟博大,敢於、樂於也善於吸取外來的文化以豐富自己。魯迅稱讚漢唐兩代人「閎放」,就是這個意思。佛學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固有的文化相結合,形成中國特有的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今天,當中華民族昂首闊步跨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讃歎她頑強的生命力和璀璨的光輝。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傳統文化是在古代,主要是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創造出來的,不可避免地帶有局限性。清理遺產,也包括剔除糟粕這項艱巨任務。抱殘守缺、復古主義和全盤西化、民族虚無主義|樣,都是沒有前途的。
中華文化既有光輝的歷史,也有光輝的未來。中華文化曾經豐富了人類文化的寶庫,今後仍將帶着自己的特色和光芒,帶着新的成果,為人類的未來作出新貢獻。
袁行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77
-
新書79折$277
-
新書79折$277
-
新書85折$298
-
新書9折$315
-
新書$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