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面對「轉型」時刻
針對「中國的未來」如此巨大的題目,這是一本相對簡要的著作。中國的變遷無論其結果好壞,仍將持續是未來幾十年中,造成世界發展不確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將成為社會學家們檢驗「政治民主化是否必須伴隨經濟現代化」這個長期爭論的議題。到目前為止,還從來不曾有過任何案例,是國家在發展現代經濟的同時卻沒有同步民主化。證諸其他新興工業經濟體(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NIEs) 的經驗,民主化不但是現代化的結果,也是必要的催化劑。至少兩者是並存共生的。
雖然到目前為止,中國非常成功地促進國家的高速發展,然而中國的威權政府卻鮮明又義正詞嚴的拒絕了這種現代化與民主化的結合。但是中國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階段,要從新興工業經濟體轉型為完全「成熟」的經濟體。根據其他所有新興工業經濟體的經驗,要成功轉型都必須伴隨著一個更開放與更民主的政治制度。而那些還沒有民主化的國家,在某種程度上也都尚未達成經濟的現代化。
時至今日,中國還在逆勢而行,但是它還能夠以獨裁威權的政治體制持續維持經濟發展嗎?持續一黨專政或者改弦易轍,中國的未來又將會如何?中國能成功地從「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中脫困,並實行各種改革措施,以「再平衡」(Rebalance)的經濟模式在價值鏈上向上移動嗎?還是原本的威權政治體制會阻止這一切?時間將會告訴我們,而我也將在本書中闡釋這些核心問題。
如今,正是中國在發展上特別不確定的時刻。這個國家還處於整體演化過程中的一連串重要關鍵,也面對著一些嚴酷的變數。中國領導人所作的選擇及其人民所採取的行動,將會對這個國家和整個世界造成深遠的影響。
探索中國的未來
觀察中國的未來並無捷徑。過去二十多年以來,已經有多如海嘯般的學術研究出版,以不同面向探討有關中國的「崛起」;1同時,也有基金經理人、企業體、政治風險分析師、政府的智囊機構以及未來學專家們,花了無數的時間和龐大的金錢,試圖要預測中國的「發展軌跡」。而這些專家們的想法,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的選項:從中國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超級強國,到它停滯不前,甚至崩潰。
試圖預測中國的未來不僅是困難而已,在專業上也可能是危險的。在漢學界,到處充斥著中國觀察家們的錯誤預測。學識最淵博又最有經驗的觀察家對這個國家的發展總是不斷地判斷失準。2關於這些預測,我個人了然於心。雖然我沒有洞悉未來的魔法,而且我也知道專業上尚有不足之處,但我相信,研究中國的專家們必須冒險航向未知,並且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提供有關未來訊息的合宜推論與預測給全世界的大眾參考,這是我們的專業職責所在。我們已經站在判讀各種訊息的最佳位置,所以更要努力而且更加小心地解讀所有資料,並與中國內部或外部各種不同的消息來源一起合作。我們要綜合宏觀與微觀的視野,試著找出國家運作的關鍵變數及其發展軌跡。應該用突破性的轉變,而非延續以往的預測,並透過對比的角度,來看待中國。
中國當然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家,但也並非獨一無二。它正經歷著其他許多新興工業經濟體所經歷過的同樣挑戰,以及列寧式政體所走過的路徑。此外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循環的不同模式,也與它未來的發展有關。更不能忽略全球化影響當今世上所有社會趨勢的重大發展,例如︰科技變遷、通訊革命、國際政治、生態系統、注重創意的發展趨勢、社會運動等等。畢竟中國無法免於受到這些橫掃全球、並塑造人類未來的外在力量的影響。不過我們也不能陷入人云亦云的分析思潮中,而且學者們也應該要謹慎,才能抗拒自我設限或來自中國政府的恫嚇,更不要盲目接受中國當權者所使用的時尚宣傳手法和口號﹔要時時提醒自己:保持個人的獨立判斷。
最後,也許是最重要的,我們不應該預期中國會繼續以往,根據現況作「路線沿襲」或「應付了事」這種直線型的發展。在中國,劇烈的政策路線改變(變法),史有前例,而且總是讓世界感到驚訝。也許,我們應該期待一個「出乎意料」的中國。
或許沒有人能夠精準而清晰地預見中國的未來,但如果能夠謹記以上的原則,也會更深刻地瞭解中國。本書試圖堅持我自己的告誡,並根據我從一九七九年開始,每年赴中國參訪或長居,四十年來所累積的觀察與經驗,讓我可以對中國下一個十年或二十年的未來變遷,作出最佳的預判。讀者會發現,我避開了僵硬而直接的單一預測方式,而以一份中國可能會遵循的變動途徑清單來取代。關於中國會比較可能或比較不可能走上哪一條路線,以及每條路線可能導致的結果,我確實提出了我的預估。歡迎其他中國觀察家們,甚至包括中國的官方,提出不同的見解,但我更希望能夠激發讀者去深入瞭解這個當代複雜議題,而且踴躍提出有關中國未來的一系列可能的變化因素。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二○一五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