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流亡作家,為中國底層民眾發聲,並且重新思考自由與國家意義的自述與控訴。
◎本書為作者在中國生活的總結,描述其遭受迫害與流亡澳洲的經過。
◎揭露中國官場的內幕與祕辛,反映基層民眾的心聲。
◎一個在地方機關服務的年輕公僕,為了生存,被迫流亡海外的紀實。
從小成長在紅旗下的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我們說什麼也必須別人愛聽的,我們就像一個被人牽引的木偶,完全沒有自由,似乎也不需要去思考。當我們打開窗看世界,真正瞭解自己的國家時,才知道我們以前完全被謊言籠罩。──李華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章節,為作者在中國生活二十多年的一個回顧和總結。
〈紅旗下成長的我〉、〈青春歲月太匆匆〉、〈從高尚到墮落〉介紹作者的童年時光,幼稚園、小學、初高中到大學的求學點滴。
〈為人民服務的情操〉、〈公僕的紅與黑〉、〈天下烏鴉一般黑〉分享作者在中國政府工作期間的所見所聞。
〈浪跡上海灘〉述說作者在上海艱苦的流浪生活。〈鄉土記憶〉和〈農村清明上河圖〉是瞭解中國當代農村、農民、農業的一手資料。〈南十字「新」生活〉是作者流亡到澳洲後的所見所聞所感。
〈言者無罪〉是作者曾經針對時事在媒體上發表的文章。〈最後的蒙難詩集〉是作者在受到中國政府不公正對待後,寫的一些反映心境的詩詞。
當說了不該說的話,這個政權與生俱來的強大免疫系統就會立即反應,我被當作破壞系統穩定的細菌被殘酷地消滅。當一個政府不讓我們看,我們就不看;不讓我們聽,我們就不聽;不讓我們說,我們就不說;哪一天他讓我們拿槍對準自己的腦袋,我們也要照做?自由從來不是靠專制獨裁者的施捨,而是靠每個受壓迫的人去爭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華
1990年7月13日出生,江蘇興化人,中國自由作家。
出生在一個中國農村普通家庭,深愛著鄉土,深知中國底層民眾的艱辛,一直在為中國弱勢群體發聲。
2014年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同年在南京市江甯區城管局工作,
隔年進入江蘇省泰興市鄉政府工作。
2016年9月因為發表反思文革的文章,被泰州市政府開除,受到中國政府殘酷迫害,
現流亡海外,繼續從事寫作。
李華
1990年7月13日出生,江蘇興化人,中國自由作家。
出生在一個中國農村普通家庭,深愛著鄉土,深知中國底層民眾的艱辛,一直在為中國弱勢群體發聲。
2014年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同年在南京市江甯區城管局工作,
隔年進入江蘇省泰興市鄉政府工作。
2016年9月因為發表反思文革的文章,被泰州市政府開除,受到中國政府殘酷迫害,
現流亡海外,繼續從事寫作。
序
自序
自由是什麼?法國大革命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中對自由的定義是:自由即有權做一切無害於他人的任何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簡略來說,這四大自由便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中國自古以來有所謂的倫理綱常,自由在高層統治者眼裡就像洪水猛獸一樣,他們認為自由會生亂,所以歷史上有三武滅佛和文字獄。
中共建政後,每個中國人都成為社會主義大機器上的螺絲釘,被牢牢地固定在上面,不允許有什麼奇形怪狀,自由無從談起。後來為了因應普世價值的需要,中共在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也提到了自由,但是這個美好的承諾向民眾兌現了多少,我們要打一個大問號。
自由其實就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的空氣,它很廉價、平常,衹有當你失去它的時候,才會知道它的寶貴。從小成長在紅旗下的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我們說什麼也必須別人愛聽的,我們就像一個被人牽引的木偶,完全沒有自由,似乎也不需要去思考。當我們打開窗看世界,真正瞭解自己的國家時,才知道我們以前完全被謊言籠罩。
我從小是一個有些叛逆的孩子,別人不讓我做什麼,我偏要做什麼,我嚮往自由,嚮往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當我讀高中時,整天被關在牢籠式的校園裡,我第一次體會到失去自由的痛苦,所以我開始嚮往外面自由的世界。廣播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它就像一個雖然和你相隔萬里,卻能在床邊給你講故事的人。從那時開始,收聽敵臺成了慰藉我苦悶生活的源頭活水,也讓我產生了人格分裂,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我像很多人一樣言不由衷,就像你心裡恨一個人,但是嘴上還要說很愛他一樣。
《論語》裡面說:學而優則仕。我雖然學習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些運氣和韌性,讓我有機會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我曾經用網上的算命軟件給自己算過命,上面說我:人品性純和,做事公道,忠於待人氣質高,為人幹事恩中招怨。我覺得和我很像,我在明爭暗鬥、綿裡藏針的中國政府機關裡很不合群。作為政府最底層的工作人員,其實和工地上的農民工並沒有區別,我們被任何比我們大一級的人隨便地呼來喚去,我們甚至在一些領導眼中也成了黨的私產,他們決定我們一切。我受夠了這些壓迫和禁錮,我要自由,我要說我心裡想說的話,我不想再做一個虛偽狡詐的老油條。
當我說了不該說的話,這個政權與生俱來的強大免疫系統就會立即反應,我被當作破壞系統穩定的細菌被殘酷地消滅。當我被折磨地遍體鱗傷的時候,我經常看著遠處的天空發呆,看著大輪船遠去的背影惆悵,我知道有一個地方是自由的遠方。很多人知道我的事情後,都會反問我一句:你難道不知道中國政府強大的免疫系統嗎?我說:當然知道,當一個政府不讓我們看,我們就不看;不讓我們聽,我們就不聽;不讓我們說,我們就不說;哪一天他讓我們拿槍對準自己的腦袋,我們也要照做?自由從來不是靠專制獨裁者的施捨,而是靠每個受壓迫的人去爭取。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章節,可以說是對我在中國生活二十多年的一個回顧和總結。紅旗下成長的我、青春歲月太匆匆、從高尚到墮落介紹了我的童年時光,幼稚園、小學、初高中到大學的求學點滴。為人民服務的情操、公僕的紅與黑、天下烏鴉一般黑分享了我在中國政府工作期間的所見所聞。浪跡上海灘述說了我在上海艱苦的流浪生活。鄉土記憶和農村清明上河圖是你瞭解中國當代農村、農民、農業的一手資料。南十字「新」生活是我流亡到南半球美麗的大陸――澳洲後的所見所聞所感。言者無罪是我曾經針對時事在媒體上發表的一些文章。最後的蒙難詩集是本人在受到中國政府不公正對待後,寫的一些反映心境的詩詞。
由於本人才疏學淺,能力有限,文章中有不到之處,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自由是什麼?法國大革命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中對自由的定義是:自由即有權做一切無害於他人的任何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簡略來說,這四大自由便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中國自古以來有所謂的倫理綱常,自由在高層統治者眼裡就像洪水猛獸一樣,他們認為自由會生亂,所以歷史上有三武滅佛和文字獄。
中共建政後,每個中國人都成為社會主義大機器上的螺絲釘,被牢牢地固定在上面,不允許有什麼奇形怪狀,自由無從談起。後來為了因應普世價值的需要,中共在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也提到了自由,但是這個美好的承諾向民眾兌現了多少,我們要打一個大問號。
自由其實就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的空氣,它很廉價、平常,衹有當你失去它的時候,才會知道它的寶貴。從小成長在紅旗下的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我們說什麼也必須別人愛聽的,我們就像一個被人牽引的木偶,完全沒有自由,似乎也不需要去思考。當我們打開窗看世界,真正瞭解自己的國家時,才知道我們以前完全被謊言籠罩。
我從小是一個有些叛逆的孩子,別人不讓我做什麼,我偏要做什麼,我嚮往自由,嚮往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當我讀高中時,整天被關在牢籠式的校園裡,我第一次體會到失去自由的痛苦,所以我開始嚮往外面自由的世界。廣播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它就像一個雖然和你相隔萬里,卻能在床邊給你講故事的人。從那時開始,收聽敵臺成了慰藉我苦悶生活的源頭活水,也讓我產生了人格分裂,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我像很多人一樣言不由衷,就像你心裡恨一個人,但是嘴上還要說很愛他一樣。
《論語》裡面說:學而優則仕。我雖然學習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些運氣和韌性,讓我有機會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我曾經用網上的算命軟件給自己算過命,上面說我:人品性純和,做事公道,忠於待人氣質高,為人幹事恩中招怨。我覺得和我很像,我在明爭暗鬥、綿裡藏針的中國政府機關裡很不合群。作為政府最底層的工作人員,其實和工地上的農民工並沒有區別,我們被任何比我們大一級的人隨便地呼來喚去,我們甚至在一些領導眼中也成了黨的私產,他們決定我們一切。我受夠了這些壓迫和禁錮,我要自由,我要說我心裡想說的話,我不想再做一個虛偽狡詐的老油條。
當我說了不該說的話,這個政權與生俱來的強大免疫系統就會立即反應,我被當作破壞系統穩定的細菌被殘酷地消滅。當我被折磨地遍體鱗傷的時候,我經常看著遠處的天空發呆,看著大輪船遠去的背影惆悵,我知道有一個地方是自由的遠方。很多人知道我的事情後,都會反問我一句:你難道不知道中國政府強大的免疫系統嗎?我說:當然知道,當一個政府不讓我們看,我們就不看;不讓我們聽,我們就不聽;不讓我們說,我們就不說;哪一天他讓我們拿槍對準自己的腦袋,我們也要照做?自由從來不是靠專制獨裁者的施捨,而是靠每個受壓迫的人去爭取。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章節,可以說是對我在中國生活二十多年的一個回顧和總結。紅旗下成長的我、青春歲月太匆匆、從高尚到墮落介紹了我的童年時光,幼稚園、小學、初高中到大學的求學點滴。為人民服務的情操、公僕的紅與黑、天下烏鴉一般黑分享了我在中國政府工作期間的所見所聞。浪跡上海灘述說了我在上海艱苦的流浪生活。鄉土記憶和農村清明上河圖是你瞭解中國當代農村、農民、農業的一手資料。南十字「新」生活是我流亡到南半球美麗的大陸――澳洲後的所見所聞所感。言者無罪是我曾經針對時事在媒體上發表的一些文章。最後的蒙難詩集是本人在受到中國政府不公正對待後,寫的一些反映心境的詩詞。
由於本人才疏學淺,能力有限,文章中有不到之處,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內容連載
紅旗下成長的我
◎啟蒙時期的壞孩子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裡有幾畝田地,不足以供養全家的生活。父親也是一個手藝人,農閒的時候,他和母親給人家做室內裝修的活。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太多時間來照顧我,我學會走路後,他們就把我托付給我的外祖母照顧。
我的外祖母是一個受封建思想影響很深的女人,印象中她裹過小腳,當我惹她生氣的時候就逃跑,因為她永遠追不上我。外祖母沒有多少積蓄,經常省吃儉用,平時還會在大街上撿垃圾貼補零用,當時和她在一起很辛苦,不像其他孩子和長輩在一起,看到好吃的零食可以嚷著要買,當時很小年紀的我就知道不能向外祖母提出這樣的要求,有時她會主動給我買些零食,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外祖母和許多封建時代過來的女人一樣,他們在家裡沒有什麼話語權,丈夫在世時聽丈夫的,丈夫死了,兒子成了他們的依靠。貧苦家庭裡,她們在丈夫死後也沒什麼話語權,長期以往養成了她們沉默寡言、逆來順受的性格,與外祖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經常各做各的事情,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加上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對我沒有什麼教誨和讓我印象深刻的話語,唯一例外的應該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後來每次回憶起外祖母都會有一些埋怨,母親小時候對知識非常渴求,希望每天能坐在學校裡念書,但是外祖母卻對母親說: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每次母親準備去上學,經常被外祖母留在家裡照顧她的弟弟,而外祖母自己卻拎著籃子悠哉地上街買菜,母親後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學習也沒有堅持多久,所以母親一直對自己止步於小學的經歷耿耿於懷。
◎啟蒙時期的壞孩子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裡有幾畝田地,不足以供養全家的生活。父親也是一個手藝人,農閒的時候,他和母親給人家做室內裝修的活。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太多時間來照顧我,我學會走路後,他們就把我托付給我的外祖母照顧。
我的外祖母是一個受封建思想影響很深的女人,印象中她裹過小腳,當我惹她生氣的時候就逃跑,因為她永遠追不上我。外祖母沒有多少積蓄,經常省吃儉用,平時還會在大街上撿垃圾貼補零用,當時和她在一起很辛苦,不像其他孩子和長輩在一起,看到好吃的零食可以嚷著要買,當時很小年紀的我就知道不能向外祖母提出這樣的要求,有時她會主動給我買些零食,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外祖母和許多封建時代過來的女人一樣,他們在家裡沒有什麼話語權,丈夫在世時聽丈夫的,丈夫死了,兒子成了他們的依靠。貧苦家庭裡,她們在丈夫死後也沒什麼話語權,長期以往養成了她們沉默寡言、逆來順受的性格,與外祖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經常各做各的事情,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加上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對我沒有什麼教誨和讓我印象深刻的話語,唯一例外的應該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後來每次回憶起外祖母都會有一些埋怨,母親小時候對知識非常渴求,希望每天能坐在學校裡念書,但是外祖母卻對母親說: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每次母親準備去上學,經常被外祖母留在家裡照顧她的弟弟,而外祖母自己卻拎著籃子悠哉地上街買菜,母親後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學習也沒有堅持多久,所以母親一直對自己止步於小學的經歷耿耿於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33折$98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85折$255
-
新書9折$270
-
新書$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