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戰》推翻了《戰爭論》,填補了希特勒《我的奮鬥》!
魯登道夫是希特勒的精神導師,他的思想推助德國再次走上戰爭路
《總體戰》的思想好壞參半,引發各種論戰至今未休
現代戰爭不再有天南地北、不再分男女老幼,「總體戰」能教給我什麼?
總體戰,又稱全面戰爭,就是傾全國之國力,為國家的生存,凝聚全國的意志,取得戰爭最後勝利的戰略思想。魯登道夫根據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指揮經驗與教訓,整合經濟、政治、科技、團結精神以及領導統御等元素,發展出全民參與國防、全民支持為國家生存而戰的總體戰理論。對於研究德國歷史和德國軍事思想史,《總體戰》具有重要價值,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著作。
作者在書中花了一些篇幅來修正長年主導普魯士軍事戰略思想,被奉為聖經般重要的《戰爭論》的指導,他認為克勞塞維茨的理論都已經不合時宜,應棄如敝屣。
戰爭是國家確保生存的最高考驗,也是一個國家生存意志的最高表現。「總體戰」——魯登道夫體現在本書的核心概念,是動員全民的力量——軍事、民事、精神和物力全面參與戰爭。這些概念也影響了那個世代的軍事與政治思想與制度。
魯登道夫在1935年創立「總體戰」這個詞。簡單來說,戰爭不僅僅是軍隊的事情,也跟參戰國的每個民眾的生活和精神息息相關。雖然有許多評論認為,《總體戰》是一個為獨裁者所設想的概念,但經由轉換當中的一些概念以後,魯登道夫的戰爭觀依然為今日的國防體系所接受。目前世界各國制訂的動員制度主要是以魯登道夫的《總體戰》概念為指標。
魯登道夫體認到,人民是實行總體戰對於國家存亡的關鍵因素之一,並且強調「一個民族的精神團結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是領導總體戰的基礎」。他同時提出「軍隊扎根於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人民的力量決定了軍隊在總體戰中的力量強弱,也是支撐一個國家在總體戰中生存下去的動能。
《總體戰》的內容同時反映出魯登道夫及納粹黨人陰暗的一面。如果沒有魯登道夫,就可能不會有希特勒。前者的「刀刺在背傳說」對後者的崛起有推波助瀾之勢。是魯登道夫釋放了希特勒成功所必要的德國社會、軍事和政治的力量。希特勒崛起之後,也把「總體戰」觀念融入納粹德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裡面,因此魯登道夫也被人們稱為「納粹第一人」或「希特勒的導師」。魯氏不但主張反基督教、反猶太、反民主制度,甚至主張獨裁統治,《總體戰》是世人警惕極端思想再次為惡勢力所用的最佳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