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這本書從開始到完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許多細節雖然已經有些模糊,但是我還是希望將此過程記錄下來,因為唯有知道過程,才能了解結果。2000年初,我和麟玉因為進行黑澤隆朝(1895-1987)的研究,在日本勝利唱片鳥居誠先生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到田邊尚雄先生(以下省略先生二字)位於東京下落合的老家,拜訪其子田邊秀雄(1913-2010)。當時田邊秀雄身體還很硬朗。我們在他二樓的會客室兼書房見面,老先生非常健談。離開前,他帶我們到一樓參觀藏品資料室,其中有許多樂器。我赫然看到田邊尚雄1922年在臺灣收集到的獵首笛,非常興奮。其他還有北海道愛努的口簧琴等等。接著田邊秀雄又從某個架上取出兩、三張78轉唱片,其中一張的主唱竟是小紅緞;她是日治時期臺灣著名藝妲。看到書中提到的樂器和唱片竟然出現在眼前,而且完好如初,真是不可思議。
2001年暑假,我和麟玉想要再度拜訪田邊秀雄,卻因他身體不適而臨時取消。暑假過後,意外地接到田邊秀雄寄來的一捲錄音帶,裡面是田邊尚雄在臺灣收集之78轉唱片的拷貝,讓我受寵若驚。
之後聽說田邊秀雄陸續將自己及田邊尚雄的藏品,分贈給幾個機構。例如田邊尚雄收集的中國及臺灣78轉唱片,捐給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也有部分藏品捐給了沖繩藝術大學,猜想應該是與沖繩有關的部分。至於田邊尚雄的個人備忘錄、剪報等資料,則早在1999年便由田邊秀雄捐贈給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劇場。
2006年5月,我和麟玉帶著攝影團隊,到秋田縣參加黑澤隆朝家人為他舉行的逝世二十週年忌日祭拜儀式,回到東京時再度拜訪田邊秀雄。當時他一樓的藏品室似乎已經不在,但是我們參觀二樓會客室旁的書庫,看到許多珍貴的唱片。就在那次的拜訪中,我試探性地提出在臺灣復刻田邊尚雄臺灣錄音(田邊尚雄調查錄音,田邊秀雄企劃監製1978)的想法,得到田邊秀雄初步的口頭同意。
2007年3月,我參加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舉辦的78轉唱片研討會,到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參觀其日本傳統音樂研究中心,發現田邊秀雄把他本人和田邊尚雄的部分藏品也捐贈給該中心,並且該中心已出版這些藏品的圖錄(2006)。我在該中心資料室,看到田邊尚雄1922年在臺灣收集的原住民樂器,包括在他家看到的獵首笛,還有其他我之前沒看到的樂器,其中有好幾個樂器還附有紙條,上面有說明文字。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支口簧琴的紙條,上面用漂亮的毛筆字寫著:「臺灣生蕃樂器
糸琴又口琴タイヤル族ハック蕃マシトバオン社酋長ノ娘所持(大正十一年四月四日入手)」(見本書彩圖8)。當時雖然為這批樂器最終沒有回到臺灣而感到惋惜,但是也讓我更想讓臺灣知道這批樂器的存在。
回臺灣之後的隔月,我生了一場大病。再一年,忙著出版有關1943年黑澤隆朝臺灣音樂調查的專書(王櫻芬2008),也與麟玉合作,復刻了黑澤當時的臺灣錄音(王櫻芬、劉麟玉合編2008)。田邊資料的事情只好暫時擱下。
2009年,臺大出版中心邀請我主編音樂相關的叢書系列。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要將田邊尚雄留下的臺灣錄音和原住民樂器,以及他所寫的有關其臺灣音樂調查的紀錄,全部彙整起來,作為此叢書系列之史料篇的開篇。畢竟田邊是第一位進行臺灣音樂調查暨錄音的音樂學者,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
2009年7月,我在山內文登老師的陪同下,再度拜訪田邊秀雄,表達臺大出版中心想要出版尚雄的臺灣錄音。田邊秀雄正式同意,並手寫了書面同意書。他還送了我們他慶祝九十六歲大壽的出版品,還有他手上幾本有關臺灣原住民和蓄音器唱片的藏書。確認後,我便請毓芳正式展開田邊尚雄相關文章的翻譯工作。另外我們也與東芝唱片的在臺代理(金牌大風)接洽授權事宜,但是發現該公司已無版權,只需家屬同意即可。
2010年2月,我和麟玉第三度拜訪田邊秀雄,確認授權復刻錄音的細節。此時田邊秀雄和他的夫人因為健康因素,已經從二樓搬到一樓。不過,我們拜訪他時,他不但能夠坐起來跟我們談話,而且還很有精神,沒想到過半年後就過世了。現在回想起來,能見到他生前最後一面,也是我們的福氣。
2011年6月,毓芳譯稿初稿完成,也請我母親大致看過。7月,在麟玉的聯絡下,東芝寄來田邊在臺灣錄音母帶拷貝成的DAT。8月,為了取得田邊家屬同意臺大出版此書,我們透過德丸吉彥教授的引介,請薦田治子教授幫忙向田邊秀雄夫人路子女士解釋我們的出版計畫。9月,麟玉前往京都市立大學日本傳統音樂中心拍攝田邊尚雄收藏的臺灣相關文物。2012年2月,我們請錄音師符昆明(Bertie)把DAT做成CD,並決定盡量維持原來的音質,不做修飾。
2012年5月中,在薦田教授的陪同下,我和麟玉拜訪田邊秀雄長女東樹和子女士,由她出面代為簽署授權同意書。6月中,經過麟玉的校訂,譯文大致定稿。同年7月,在麟玉的聯絡下,同時取得邦樂社和與東洋音樂學會的同意,讓我們轉載和翻譯田邊尚雄自傳以及東洋音樂選書《南洋.臺灣.沖繩音樂紀行》中的臺灣調查。特別在取得東洋音樂學會授權的過程中,當時身為東洋音樂學會理事的薦田治子教授從中斡旋,使授權的手續得以順利進行。
很慚愧的是,東樹女士和邦樂社以及東洋音樂學會授權之後,我們的編輯和校訂工作卻進展遲緩。之所以如此拖延,雖然難辭其咎,但是也是因為這本書彙整田邊尚雄從1922至1982年之間發表的有關臺灣音樂的文章,以及他1922年在臺期間接受記者訪問或演講的講稿,還有1978年出版之唱片及其解說,所以來源較多,文章性質和內容也較複雜,加上其講稿為記者或他人的紀錄,常有文句不連貫或不通順的情形,閱讀不易。因此我們反覆校訂,並將田邊尚雄的講稿與其來臺前後的其他著作相互比對,找出相關之段落加以註解,希望幫助讀者理解和進一步查閱。此外,由於田邊尚雄的文章散落各處,加上年代久遠,搜尋不易,因此為求完整,我們在這段期間不但新增四篇文章,也將其他新發現的文章補充在註解或導讀當中。雖然麟玉早已完成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日本傳統音樂研究中心所藏之田邊臺灣文物的拍攝,但是因為少了樂器上的紙條,因此我又再度前去該中心拍攝。
歷經四任編輯後,這本書終於要出版了。一路走來,得到許多人的幫忙。除了感謝田邊家人、邦樂社、東洋音樂學會的授權,以及薦田治子、德丸吉彥、山內文登、田井竜一、小塩さとみ、淺川希洋志等教授以及鳥居誠先生的協助,還要感謝以下熱心幫忙的朋友。感謝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日本傳統音樂研究中心主任時田アリソン教授、藤田隆則教授、以及該中心圖書室齋藤尚先生提供該中心收藏的田邊臺灣相關文物讓我們翻拍。感謝鈴木聖子博士在本書即將完成之前,提供她於2014年完成的東京大學博士論文以及她所收集的田邊尚雄文章和相關資訊,讓我們對田邊的研究著述和音樂觀的發展有了較完整的認識。感謝植村幸生教授分享他有關田邊尚雄的著作;他對於田邊之東洋音樂概念的批判性分析,對我有許多啟發。
當然也要感謝臺大出版中心的支持和包容,以及四位歷任編輯和美編的耐心和細心,終於將這本書催生出來。更要感謝毓芳的翻譯和校對,以及麟玉的校訂和與日方各單位的接洽協調。沒有她們,就沒有這本書。
最後要感謝在這本書編輯過程中過世的數位前輩,包括田邊秀雄先生、錄音師Bertie、我的父母親、以及麟玉的母親。自從我2000年開始做田邊尚雄和黑澤隆朝的研究,我的父母親就是我的日文老師,提供我許多協助。前面提到,這本書譯稿第一版就是由我母親校對,父親前年底驟逝的幾個月前也還在幫我解讀田邊文章。去年春,麟玉母親在加護病房中與生命搏鬥時,我和麟玉抽空在醫院地下室的咖啡廳裡討論翻譯上的一些問題,沒想到幾個月後麟玉和我的母親竟在兩週內先後過世。如今這本奮鬥八年的書終於要付梓了。謹以此書記念上述的前輩們以及他們曾經經歷的年代。
王櫻芬(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