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理實驗最新修訂‧《快思慢想》趣味版
◆「全球思想家正在閱讀的20本書」之一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
「看到」不等於「看見」,「相關」不等於「因果」,
顛覆你信以為真的錯覺,別讓你的大腦騙了你!
你有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嗎?
你相信開發潛能、鍛鍊大腦那套玩意兒嗎?
沒圖沒真相,有圖就有真相?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用一隻大猩猩打破你的「自以為」,
為你揭發無聲無息在生活中操縱你的六大錯覺!
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實驗之一「看不見的大猩猩」打破了「眼見為真」這個信念,告訴我們:即使最明顯的資訊也會被我們漏掉。當大腦的注意力資源被占據時,人們會忽略發生在眼前的事件,就算它明顯如一隻大猩猩!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新事物大量塞滿我們生活的時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無處不在。
本書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六大錯覺:有關注意力、記憶、自信、知識、因果以及潛能六大層面。書中集結各項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揭發許多日常生活中時而可見、但人們卻完全沒有意識到的錯覺與邏輯謬誤。作者舉出許多反直覺性的科學研究證據,證明:人可能會「有看沒有到」。我們只看見我們想看見、所預期看到的一面,而遺漏了許多就出現在眼前、卻未進入意識層面的真相。
我們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抱持了許多扭曲的信念。本書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它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
書中將解釋:
*為什麼大猩猩在你眼前搥胸你視而不見?
*自信果斷的人較適合當領導者?
*茱莉亞.羅勃茲拿起可頌,下個鏡頭她咬了鬆餅一口!
*高第一八八六年宣稱聖家堂十年內能完工!
*聽莫札特會變聰明?打電動可以開發大腦潛能?
*聰明的西洋棋手和愚笨的罪犯有何共通之處?
*避險基金經理人可以向氣象預報員學到什麼?
*為什麼一家公司會花上高達數十億美元,去推行一項分析師都認為不會成功的產品?
專文推薦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陳建中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謝伯讓 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
齊聲推薦
李偉文 知名作家
南方朔 知名評論家
柯文哲 台北市長
張明正 趨勢科技董事長
陳永儀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助理教授
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 軒 知名作家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本書警示讀者有關心智的「日常錯覺」,讓我們避免固執於預設的觀念架構,從而明察實際的世界,是一本極佳的心智導引。──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
‧作者證明了人對環境的錯覺,事實上是穩定存在於日常生活中。閱讀本書後,你會對眼中所見的世界萬象,有很不一樣的看法。──陳建中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我們是用眼睛看世界嗎?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好像不那麼容易回答。本書以有趣且吸引人的方式,將經典、深奧的研究議題與結果呈現給讀者,是不可錯過的好書!──陳永儀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助理教授
‧在社群媒體、手機、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各種科技都企圖攫取你有限的注意力時,你可能沒看見一隻大猩猩……不,是一群大猩猩。別讓你真正重要且獨一無二的大腦被綁架了,看完這本經典科普好書,學會如何跟錯覺揭露出的大腦局限和好吧。──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知名實驗的最新相關研究,以及我們周遭各種「視而不見」的生活實例,那就拾起這本書好好閱讀,別再對它「視而不見」了!──謝伯讓 腦科學家、《大腦簡史》作者
各界讚譽
‧本書將顛覆世人對大腦運作的自信,帶領我們認識令人目瞪口呆卻真實存在的日常錯覺,並點醒我們是如何受到這些錯覺操弄而不自知。──《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艾瑞利(Dan Ariely)
‧兩位作者的大猩猩實驗已成為經典教材,影響力更擴及於心理學之外,讓我們對人類意識與理性有不同的認識。──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語言本能》作者,平克(Steven Pinker)
‧在人類思考的領域,直覺的錯覺是最重要、最驚人,也最不為人所知的缺陷。這書就要仔細說給你聽。──《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Nassim N. Taleb)
‧一趟驚奇連連,收穫滿滿的旅程,帶你看遍影響生活中每一刻的錯覺。──《怪咖心理學》作者,韋斯曼(Richard Wiseman)
‧本書應該是刑法制度的每一位法官、陪審團團員必讀的聖經,也是戰場指揮官、企業執行長、國會議員,還有你我不能錯過的錦囊……──《科學人》月刊專欄作家,薛默(Michael Shermer)
推薦文
被「視而不見」的「視而不見」發現
謝伯讓 腦科學家,《都是大腦搞的鬼》與《大腦簡史》作者
一九七五年,美國的認知心理學家奈瑟(Ulric Neisser)發表了一篇關於「視而不見」的注意力研究論文。二十多年後,這篇文章影響本書作者查布利斯與西蒙斯,並讓「看不見的大猩猩」成為史上最有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但諷刺的是,奈瑟這篇論文在七○年代,卻曾經是科學界「視而不見」的對象。
認知心理學之父奈瑟
奈瑟是何許人也?奈瑟的名聲以及影響力,其實在更早之前就已確立。早在一九六七年,他就出版了《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這本《認知心理學》挑戰了當時的行為主義,他認為科學不應當只研究人類的外顯行為,內在的知覺、認知、記憶和注意力等心理現象,應該也要被納入科學研究的範疇才對。
此書讓奈瑟一戰成名,成為當代認知心理學之父。
到了一九七六年,奈瑟又出版了另一本書《認知與現實》(Cognition and Reality),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更多顛覆傳統想法的主張,例如他主張認知心理學的實驗不應該只局限在實驗室中,而應當在真實的世界中進行。此外,他還主張記憶並不是大腦對當下所有事件的如實儲存,而是一種可能會出錯的事後重新建構。
就在這樣的「認知主義」以及「現實世界中進行實驗」的理念下,奈瑟在七○年代進行了幾項人類的注意力研究,這些研究影響並促成了後續的大猩猩實驗。
「視而不見」的研究
奈瑟當時的研究很簡單,他拍攝了一段影片,其中有兩支隊伍各自在傳球,一支隊伍身著白衣,另一支隊伍身著黑衣。傳球過程中,有一名黑衣女子從中央撐傘經過。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被要求去數白衣隊伍傳球次數時,很多人根本就沒看到撐傘的黑衣女子。
這項發現,雖然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大猩猩實驗結果幾乎一模一樣,但在當時卻沒有激起科學界的巨大迴響。這項關於「視而不見」的研究,竟然諷刺地成為了當時科學界「視而不見」的對象。
遭到「視而不見」的「視而不見」研究
為什麼同樣的實驗結果,在一九九○年代引起怦然迴響,但是在一九七○年代卻乏人問津?這或許是因為奈瑟的這項研究結果在七○年代出版時,並不符合當時的心理學主流理論的預期。當時關於視覺記憶的主流理論認為,視覺記憶就是大腦對周遭環境刺激的如實捕捉,這樣的記憶理論認為,任何出現在眼前的事物,應該都會被如實儲存才對。奈瑟的實驗結果,成了格格不入的異例,也因此被許多人「視而不見」地擱置在一旁。
這個情境一直到了九○年代才出現轉變。一九九八年,美國心理學家梅克(Arien Mack)和洛可(Irvin Rock)出版了《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一書,在這本書中,他們透過一系列實驗顯示,人類在缺乏注意力時,會看不見某些視覺刺激。
這些發現引起了本書作者、當時在哈佛大學的西蒙斯及查布利斯的注意。從學生時代起就深受奈瑟影響的西蒙斯,自然想起了奈瑟在七○年代的研究,因此就模仿了奈瑟的影片,以更寫實的手法拍攝了各種版本,其中一個版本,就是大家現在所熟知的「看不見的大猩猩」影片。
相似的實驗,得到同樣的結果,但這次卻出現在一個認知理論架構已經全然不同的九○年代。這一回,認知科學家對於注意力對意識和記憶的影響已經不再陌生,在媒體的快速傳播之下,「看不見的大猩猩」成為了史上最知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
如果你想要知道這個知名實驗的最新相關研究,以及我們周遭各種「視而不見」的生活實例,那我們就一同拾起這本書好好閱讀,別再對它「視而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