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興盛與紙本的漸趨衰微,「結黨營詩」的詩刊時代是否已經結束?面對時代的洪流也許我們無力逆轉,但辦好一份扎扎實實提供創作並探索臺灣詩學的專業刊物,理應是所有學院詩人所無法逃避的使命。《臺灣詩學》二十五年來的堅持已樹立一個值得肯定的典範,過去的承擔是如此堅持,未來的歷史也將持續瞻望。——林于弘(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詩社是情感或理念結合下形成的團體,刊物則為詩社同仁執編與發聲的園地。一部資料彙編就算再怎麼厚,恐怕都難以呈現臺灣詩學季刊社走過二十五年的全貌,但至少它能夠證明,同仁欲以詩學與歷史競走之志向。——楊宗翰(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本書輯錄臺灣詩學季刊社歷年重要文獻與影像紀錄:「回首來時路」選錄李瑞騰、蕭蕭、白靈、蘇紹連、向明等詩人發表精華;「刊物紀事」為《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吹鼓吹詩論壇》篇目彙編與歷年大事記;「存影成詩」則有刊物封面書影、重要活動照片,不僅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更承載臺灣新詩發展史的世代論述與情感!
本書特色
臺灣詩學論叢系列書之一
《臺灣詩學季刊》以論說臺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臺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臺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個幾本。第二批共有六本,包括向明的《詩人詩世界》、蕭蕭的《新詩創作學》、白靈的《新詩跨領域現象》、陳政彥的《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家論》、蕓朵的《濛濛詩意──蕓朵論新詩》和林于弘、楊宗翰的《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臺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創立於1992年的臺灣詩學季刊社,迄今已歷二十五年,所創之《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和《吹鼓吹詩論壇》,可視作臺灣在世紀之交的代表詩刊。本書完整輯錄歷年各期刊物編目、珍貴書影與活動照片、大事記。
作者介紹
編著者
林于弘
臺北市人,1966年生,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臺灣詩學學刊主編。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現當代文學,創作則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創作曾獲:中華文學獎、藍星詩社屈原詩獎、創世紀四十周年詩創作獎、吳濁流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獎項。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及《方群截句》;以及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的檢證與省思》、《初唐前期詩歌研究》、《光與影的對話:語文教學新論》、《我的第一堂作文課》、《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另編有《應酬文書》、《大專國文選》(三冊)、《現代新詩讀本》、《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金門詩選》(戰爭卷、風景卷)及《閱讀與寫作》等。
楊宗翰
1976年生於臺北。曾任文訊雜誌社企畫總監、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秀威經典,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新銳文創,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巨流,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2002)。編有《淡江詩派的誕生》(允晨,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釀出版,2016)、《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福州海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2003)、《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富春,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2002),並策畫「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系列出版品。
林于弘
臺北市人,1966年生,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臺灣詩學學刊主編。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現當代文學,創作則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創作曾獲:中華文學獎、藍星詩社屈原詩獎、創世紀四十周年詩創作獎、吳濁流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獎項。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及《方群截句》;以及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的檢證與省思》、《初唐前期詩歌研究》、《光與影的對話:語文教學新論》、《我的第一堂作文課》、《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另編有《應酬文書》、《大專國文選》(三冊)、《現代新詩讀本》、《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金門詩選》(戰爭卷、風景卷)及《閱讀與寫作》等。
楊宗翰
1976年生於臺北。曾任文訊雜誌社企畫總監、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秀威經典,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新銳文創,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巨流,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2002)。編有《淡江詩派的誕生》(允晨,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釀出版,2016)、《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福州海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2003)、《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富春,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2002),並策畫「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系列出版品。
目錄
【臺灣詩學論叢】第二輯 總序/李瑞騰
【回首來時路】
《臺灣詩學季刊》第1期〈發刊辭〉/李瑞騰
與時潮相呼應―臺灣詩學季刊社15週年慶/李瑞騰
臺灣詩學季刊社及其詩刊/李瑞騰
跨世 紀與跨領域的詩學詩藝――臺灣詩學季刊社20週年慶/蕭蕭
與時 俱進•和弦共振――臺灣詩學季刊社成立25週年/蕭蕭
詩刊時代的結束――兼憶臺灣詩學季刊的「竄起」/白靈
走入網路文學論壇的社群場域/蘇紹連
《臺灣詩學》刊務1992年~2003年/蘇紹連
那一年――回想《臺灣詩學》的出生/向明
【存影成詩】
刊物封面
活動照片
【刊物紀事】
《臺灣詩學季刊》編目(1-40期)
《臺灣詩學學刊》編目(1-30期)
《吹鼓吹詩論壇》編目(1-30期)
臺灣詩學季刊社大事記(1992-2017)
【編後記】
如何臺灣?怎樣詩學?/林于弘
以詩學,與歷史競走/楊宗翰
【回首來時路】
《臺灣詩學季刊》第1期〈發刊辭〉/李瑞騰
與時潮相呼應―臺灣詩學季刊社15週年慶/李瑞騰
臺灣詩學季刊社及其詩刊/李瑞騰
跨世 紀與跨領域的詩學詩藝――臺灣詩學季刊社20週年慶/蕭蕭
與時 俱進•和弦共振――臺灣詩學季刊社成立25週年/蕭蕭
詩刊時代的結束――兼憶臺灣詩學季刊的「竄起」/白靈
走入網路文學論壇的社群場域/蘇紹連
《臺灣詩學》刊務1992年~2003年/蘇紹連
那一年――回想《臺灣詩學》的出生/向明
【存影成詩】
刊物封面
活動照片
【刊物紀事】
《臺灣詩學季刊》編目(1-40期)
《臺灣詩學學刊》編目(1-30期)
《吹鼓吹詩論壇》編目(1-30期)
臺灣詩學季刊社大事記(1992-2017)
【編後記】
如何臺灣?怎樣詩學?/林于弘
以詩學,與歷史競走/楊宗翰
序
編後記
如何臺灣?怎樣詩學?
林于弘
1990年代是臺灣現代詩學轉型的重要關鍵,在1980年代詩社詩刊的暴起暴落後,以學院出身為主力的組合,也在主客觀環境的成熟下應運而生。於是「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乃在1992年12月創辦,創設社員共有:尹玲、白靈、向明、李瑞騰、渡也、游喚、蕭蕭、蘇紹連等八人,首任社長由向明擔任。關於詩社的成立宗旨,可由〈發刊辭〉一窺究竟:「站在九○年代臺灣的土地上,我們無可避免的選擇以臺灣為中心來建構現代詩學。所謂以臺灣為中心,首先必須心中有臺灣,我們願以最大的誠信和熱情,從根本上清理臺灣的詩之經驗:我們曾經有過什麼?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其變化軌跡如此?現在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面貌?在特定的歷史和地理條件底下,它和四周到底有過什麼樣的關係?現今又是如何的交流?而當我們以臺灣為中,究竟能規劃多大半徑的詩之版圖,而又能夠給予所有權一種合理的解釋?我們將以學術的態度和方法來面對這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朝此目標前進,我們所確定的編輯與活動之原則是:歷史與現實兼顧,理論和實踐並重;不割裂現代詩的任何一條史線,不隔絕臺灣以外的任何一地詩壇。我們希望能夠整合詩學人力,以媒體的有效編輯和活動,書寫臺灣詩史,開創現代新詩的新紀元。」
總的來看,此一集合聚焦的共識有二:「一是為臺灣新詩的創作與發達,貢獻心力,二是為建立臺灣觀點的詩學體系,累積學力。」因此,「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也成為『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目標顯著的文字logo」,這樣的見識,也形成「臺灣詩學季刊」努力持續的動能所在。
《臺灣詩學季刊》是詩社首份對外刊物,也是一本兼有創作與評論的綜合性詩刊。創刊號推出「大陸的臺灣詩學」專輯,聚焦並批判大陸出版有關臺灣詩學的著作,獲得兩岸詩人與研究者的普遍關注。
《臺灣詩學季刊》在1992至2002的十年間,經歷向明、李瑞騰兩位社長,白靈、蕭蕭兩位主編,以季刊方式發行四十期25開本的詩雜誌,評論與創作同步,在眾多偏向詩作發表的詩刊中獨樹一幟。不論是從創作的角度來看,或是從評論的方向思考,都足以成為臺灣在世紀之交的代表詩刊。
2003年起,《臺灣詩學季刊》刊名更動為《臺灣詩學學刊》(半年刊),逐漸轉型成以學術論文為主的刊物,版型也擴增為20開本,這是臺灣地區第一本現代詩專業學刊,並通過THCI的學術期刊審核。學院詩人向陽指出:「《臺灣詩學季刊》的組成同仁除向明為元老詩人外,其餘參與創辦者都是當時在詩壇與文化、學術界中具影響力的中壯代詩人群,他們多半具備創作、評論、研究與教學的跨領域才幹」。創社社長向明也表示:「建議創刊的人多為學院中的學者詩人,深知詩必須挖深織廣、剖情析采,建立現代詩學的張本,將我們這一代的寫詩經驗留下存證。」是以如此轉向「學術化」的趨勢,也是自然而然。
至於在創作的部分,《臺灣詩學網路創作版》創設,也分列「詩作投稿區」、「論述投稿區」、「超文本投稿區」、「臺灣詩學詩戰場」和「臺灣詩學新聞臺」等五區,其規模和之前頗有過之,另關於載體轉換,嘗試紙本精華化與利用網路特性的企圖,也在新世紀初加以實踐。2003年6月,蘇紹連提議建構BBS詩論壇,經議決後建立「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網站。2005年9月《吹鼓吹詩論壇》(初為半年刊,2015年6月第21號起改為季刊)以紙本方式出版,且由蘇紹連(米羅•卡索)擔任主編。至此,「吹鼓吹詩論壇」也逐漸成為創作的主流,而「臺灣詩學」特殊的「一社兩刊」現象也正式成形。
《臺灣詩學學刊》先由鄭慧如開端,接續是唐捐和林于弘,《吹鼓吹詩學論壇》則由蘇紹連主事,兩者目前皆穩定出版,這也是新世紀以來,觀察臺灣新詩創作與評論的指標刊物。古遠清在《臺灣當代新詩史》就指出:「在詩壇興起一片詩亡之歎的情況下,《臺灣詩學季刊》的『竄起』」,打破了詩壇沉寂的氣氛。」張雙英在《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也明言:「有一群兼具詩人與學者身分的人士用集資的方式,創辦了《臺灣詩學季刊》。這一項具體行動的意義可說是非常深長,影響也非常綿遠。因為它標注著『新詩』終於跨進了學界,使新詩獲得了學界的研究力量。」「臺灣詩學」在相關研究的質量累積,肯定是臺灣新詩不容忽視的成就。
然而,也如李瑞騰在〈與時潮相呼應―臺灣詩學季刊社15週年慶〉所言:「我們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面對臺灣現代新詩的處境與發展,存有憂心;對於文學的歷史解釋,頗為焦慮。我們選擇組社辦刊,通過媒體編輯及學術動員,在現代新詩領域強力發聲,護衛詩與臺灣的尊嚴。」這是對詩藝的執著,對臺灣新詩史、新詩學的歷史承擔。《臺灣詩學》的歷史使命如此昭然若揭,從此展開跨越世紀的不懈奮鬥旅程。
至於蕭蕭也在〈「跨世紀與跨領域的詩學詩藝」―臺灣詩學季刊社20週年慶〉表示:「二十年來,『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以『臺灣』、『詩學』為主體、為基地,但不以「『臺灣』、『詩學』為拘限,不以『臺灣』、『詩學』為滿足,下一個二十年,全新的華文新詩界,臺灣詩學將會聯合所有愛詩的朋友,貢獻出跨領域、跨海域的詩學與詩藝,一起發光且發亮。」
這個跨越世紀的詩社(刊)已將慶祝成立25週年的到來,誠如創社元老白靈所言:「平面詩刊是一群詩人和學人以耐心和『慢心』粘合而成,它們往往是中壯一代以上的詩人投注畢生心力的無形殿堂。」但隨著網路興盛與紙本的漸趨衰微,「結黨營詩」的詩刊時代是否已經結束?面對時代的洪流也許我們無力逆轉,但辦好一份扎扎實實提供創作並探索臺灣詩學的專業刊物,理應是所有學院詩人所無法逃避的使命。《臺灣詩學》二十五年來的堅持已樹立一個值得肯定的典範,過去的承擔是如此的堅持,未來的歷史也將持續瞻望。
編後記
以詩學,與歷史競走
楊宗翰
加入臺灣詩學季刊社成為社務委員,於我個人是個意外,卻也好像沒那麼意外―兩年半前我赴淡江中文系任教,始受邀加入「臺灣詩學」這個同仁團體;但早在二十多年前誠品書店一場詩活動上,《臺灣詩學季刊》便成為我生平第一本購買的詩刊。十分稚嫩卻是我首篇評論文章〈擺盪:論楊牧近期的詩創作〉,蒙主編白靈不棄,竟能在該刊第14期現身。連初次擔任網路版主的短暫經驗,也獻給了蘇紹連策劃之吹鼓吹詩論壇「現代詩史」區。臺灣詩學的同仁群、紙本版跟網路版,陪我一路走過個人詩寫與詩學的「青春期」,並容許吾輩於其園地上學習、發表及反思。故當臺灣詩學季刊社要歡欣慶祝25週年之刻,我自然沒有理由推託,遂和林于弘教授(詩人方群)聯手接下了整理資料彙編的工作。我跟「臺灣詩學」相識甚早、相戀甚晚,唯希望能相伴甚久。今日這部《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便既是過往歷程之記錄回顧,亦盼增益繼續前行的壯志雄心。
雖云創社/刊宗旨標舉「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詩寫」與「論說」兩者理應並重;但實際上臺灣詩學的初始成員多在大學專任教職並從事現代詩研究,此組合堪稱是臺灣現代詩刊/文學期刊史上的創舉。當1992年12月《臺灣詩學季刊》第一期推出「大陸的臺灣詩學」專題,並舉辦同名研討會在海峽兩岸強力發聲、引起震撼,彷彿更奠定了「論說」在社/刊中的地位及份量。當代詩學研究遂成為其饒富特色的鮮明印記,強烈的學院菁英色彩也讓自身迥異於其他詩社/刊(後期才增加了以創作為主的「吹鼓吹論壇同仁」)。若從過往歷史考察,「臺灣詩學」並非第一個欲以全國性組織來凝聚詩學研究人才的團體。1988年3月出版的第四期《臺北評論》上,就刊載了該年元月「臺灣現代詩學研究會」的發起會議記錄,參與討論者有張漢良、李瑞騰、蕭蕭、白靈、王添源、林燿德、孟樊、黃智溶、游喚、羅青、焦桐、陳義芝、趙衛民、林煥彰等二十多人,皆為彼時臺灣北部重要的現代詩研究者。可惜開完這個聲勢浩大的發起會議後,此「研究會」便不再舉辦任何活動或出版刊物,同仁紛紛獨立研究、各自打拼去了。這批當年詩學研究的「新銳」,今日論年齡皆已過六十;論資歷,則大多躍升為學術界大老或文化圈領袖。臺灣詩學季刊社雖始終無「研究會」之名,但我以為兩者的成立理念與運作規劃,其間不無可相互呼應之處。參與倡議「研究會」的李瑞騰、蕭蕭、白靈三人,更一直是「臺灣詩學」25年來能夠維持下去的關鍵要角。若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臺灣詩學」創社/刊迄今的足跡,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在五項任務上已有一定成績:
(一)組織各世代新詩研究人才
(二)學術化當代詩歌焦點議題
(三)累積對於新詩的批評實踐
(四)直面本地文學的歷史書寫
(五)以臺灣為本積極向外發聲
這本《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所錄文獻【回首來時路】,與《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吹鼓吹詩論壇》【刊物編目】,便可謂是以上五項任務的閱兵典禮―而這些都還沒加上網路版「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www.taiwanpoetry.com/phpbb3/index.php)裡,眾多觀念交鋒及留言激辯。
就算不含同仁在「臺灣詩學」名號下出版的論集或詩集,從1992年創立迄今共25年間,40期《臺灣詩學季刊》、30期《臺灣詩學學刊》與30期《吹鼓吹詩論壇》加起來就已滿一百部,其存在即是對詩史最為雄辯的說明。臺灣詩學近年來選擇同時發行規範嚴謹的「學刊」跟活潑出格的「吹鼓吹」,這種一社雙刊的運作模式,在歷來眾多臺灣詩社/刊中亦屬罕見。「吹鼓吹」原生於網路,復現於紙本,選錄詩篇與各期主題皆備受矚目,可說替「臺灣詩學」過往略顯凝重的學院風貌,增添一些前衛實驗與顛覆性格。《吹鼓吹詩論壇》一向歡迎自認有滿腔詩血、亟待發表的文學青年來稿,也不曾在網路上各大、小場詩論戰中缺席。與「大眾媒體」報紙副刊相較,詩刊的讀者數量當然還遠不能及。但副刊編輯顧慮到多數讀者偏愛娛樂性較強的「中額」(middle-brow)之作,對前衛詩篇往往避之唯恐不及。詩刊的讀者卻是另一種人―自認也甘於是「小眾」、對主導文化裡的中產作品基調深感不滿、對另類手法與實驗企圖懷有期待―故更傾向擁抱各式前衛詩篇。《吹鼓吹詩論壇》讓這些「小眾」有機會聚在一起發聲、交流跟論爭(無須諱言,「吹鼓吹」曾多次成為詩論戰的中心或目標)。
詩社是情感或理念結合下形成的團體,刊物則為詩社同仁執編與發聲的園地。一部資料彙編就算再怎麼厚,恐怕都難以呈現臺灣詩學季刊社走過25年的全貌,但至少它能夠證明,同仁欲以詩學與歷史競走之志向。若問未及參與輝煌過往的我還有什麼「個人期待」,應該就是:臺灣詩學季刊社未來能否形成一個強而有力、提出主張的詩學「詮釋團體」?
如何臺灣?怎樣詩學?
林于弘
1990年代是臺灣現代詩學轉型的重要關鍵,在1980年代詩社詩刊的暴起暴落後,以學院出身為主力的組合,也在主客觀環境的成熟下應運而生。於是「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乃在1992年12月創辦,創設社員共有:尹玲、白靈、向明、李瑞騰、渡也、游喚、蕭蕭、蘇紹連等八人,首任社長由向明擔任。關於詩社的成立宗旨,可由〈發刊辭〉一窺究竟:「站在九○年代臺灣的土地上,我們無可避免的選擇以臺灣為中心來建構現代詩學。所謂以臺灣為中心,首先必須心中有臺灣,我們願以最大的誠信和熱情,從根本上清理臺灣的詩之經驗:我們曾經有過什麼?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其變化軌跡如此?現在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面貌?在特定的歷史和地理條件底下,它和四周到底有過什麼樣的關係?現今又是如何的交流?而當我們以臺灣為中,究竟能規劃多大半徑的詩之版圖,而又能夠給予所有權一種合理的解釋?我們將以學術的態度和方法來面對這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朝此目標前進,我們所確定的編輯與活動之原則是:歷史與現實兼顧,理論和實踐並重;不割裂現代詩的任何一條史線,不隔絕臺灣以外的任何一地詩壇。我們希望能夠整合詩學人力,以媒體的有效編輯和活動,書寫臺灣詩史,開創現代新詩的新紀元。」
總的來看,此一集合聚焦的共識有二:「一是為臺灣新詩的創作與發達,貢獻心力,二是為建立臺灣觀點的詩學體系,累積學力。」因此,「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也成為『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目標顯著的文字logo」,這樣的見識,也形成「臺灣詩學季刊」努力持續的動能所在。
《臺灣詩學季刊》是詩社首份對外刊物,也是一本兼有創作與評論的綜合性詩刊。創刊號推出「大陸的臺灣詩學」專輯,聚焦並批判大陸出版有關臺灣詩學的著作,獲得兩岸詩人與研究者的普遍關注。
《臺灣詩學季刊》在1992至2002的十年間,經歷向明、李瑞騰兩位社長,白靈、蕭蕭兩位主編,以季刊方式發行四十期25開本的詩雜誌,評論與創作同步,在眾多偏向詩作發表的詩刊中獨樹一幟。不論是從創作的角度來看,或是從評論的方向思考,都足以成為臺灣在世紀之交的代表詩刊。
2003年起,《臺灣詩學季刊》刊名更動為《臺灣詩學學刊》(半年刊),逐漸轉型成以學術論文為主的刊物,版型也擴增為20開本,這是臺灣地區第一本現代詩專業學刊,並通過THCI的學術期刊審核。學院詩人向陽指出:「《臺灣詩學季刊》的組成同仁除向明為元老詩人外,其餘參與創辦者都是當時在詩壇與文化、學術界中具影響力的中壯代詩人群,他們多半具備創作、評論、研究與教學的跨領域才幹」。創社社長向明也表示:「建議創刊的人多為學院中的學者詩人,深知詩必須挖深織廣、剖情析采,建立現代詩學的張本,將我們這一代的寫詩經驗留下存證。」是以如此轉向「學術化」的趨勢,也是自然而然。
至於在創作的部分,《臺灣詩學網路創作版》創設,也分列「詩作投稿區」、「論述投稿區」、「超文本投稿區」、「臺灣詩學詩戰場」和「臺灣詩學新聞臺」等五區,其規模和之前頗有過之,另關於載體轉換,嘗試紙本精華化與利用網路特性的企圖,也在新世紀初加以實踐。2003年6月,蘇紹連提議建構BBS詩論壇,經議決後建立「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網站。2005年9月《吹鼓吹詩論壇》(初為半年刊,2015年6月第21號起改為季刊)以紙本方式出版,且由蘇紹連(米羅•卡索)擔任主編。至此,「吹鼓吹詩論壇」也逐漸成為創作的主流,而「臺灣詩學」特殊的「一社兩刊」現象也正式成形。
《臺灣詩學學刊》先由鄭慧如開端,接續是唐捐和林于弘,《吹鼓吹詩學論壇》則由蘇紹連主事,兩者目前皆穩定出版,這也是新世紀以來,觀察臺灣新詩創作與評論的指標刊物。古遠清在《臺灣當代新詩史》就指出:「在詩壇興起一片詩亡之歎的情況下,《臺灣詩學季刊》的『竄起』」,打破了詩壇沉寂的氣氛。」張雙英在《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也明言:「有一群兼具詩人與學者身分的人士用集資的方式,創辦了《臺灣詩學季刊》。這一項具體行動的意義可說是非常深長,影響也非常綿遠。因為它標注著『新詩』終於跨進了學界,使新詩獲得了學界的研究力量。」「臺灣詩學」在相關研究的質量累積,肯定是臺灣新詩不容忽視的成就。
然而,也如李瑞騰在〈與時潮相呼應―臺灣詩學季刊社15週年慶〉所言:「我們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面對臺灣現代新詩的處境與發展,存有憂心;對於文學的歷史解釋,頗為焦慮。我們選擇組社辦刊,通過媒體編輯及學術動員,在現代新詩領域強力發聲,護衛詩與臺灣的尊嚴。」這是對詩藝的執著,對臺灣新詩史、新詩學的歷史承擔。《臺灣詩學》的歷史使命如此昭然若揭,從此展開跨越世紀的不懈奮鬥旅程。
至於蕭蕭也在〈「跨世紀與跨領域的詩學詩藝」―臺灣詩學季刊社20週年慶〉表示:「二十年來,『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以『臺灣』、『詩學』為主體、為基地,但不以「『臺灣』、『詩學』為拘限,不以『臺灣』、『詩學』為滿足,下一個二十年,全新的華文新詩界,臺灣詩學將會聯合所有愛詩的朋友,貢獻出跨領域、跨海域的詩學與詩藝,一起發光且發亮。」
這個跨越世紀的詩社(刊)已將慶祝成立25週年的到來,誠如創社元老白靈所言:「平面詩刊是一群詩人和學人以耐心和『慢心』粘合而成,它們往往是中壯一代以上的詩人投注畢生心力的無形殿堂。」但隨著網路興盛與紙本的漸趨衰微,「結黨營詩」的詩刊時代是否已經結束?面對時代的洪流也許我們無力逆轉,但辦好一份扎扎實實提供創作並探索臺灣詩學的專業刊物,理應是所有學院詩人所無法逃避的使命。《臺灣詩學》二十五年來的堅持已樹立一個值得肯定的典範,過去的承擔是如此的堅持,未來的歷史也將持續瞻望。
編後記
以詩學,與歷史競走
楊宗翰
加入臺灣詩學季刊社成為社務委員,於我個人是個意外,卻也好像沒那麼意外―兩年半前我赴淡江中文系任教,始受邀加入「臺灣詩學」這個同仁團體;但早在二十多年前誠品書店一場詩活動上,《臺灣詩學季刊》便成為我生平第一本購買的詩刊。十分稚嫩卻是我首篇評論文章〈擺盪:論楊牧近期的詩創作〉,蒙主編白靈不棄,竟能在該刊第14期現身。連初次擔任網路版主的短暫經驗,也獻給了蘇紹連策劃之吹鼓吹詩論壇「現代詩史」區。臺灣詩學的同仁群、紙本版跟網路版,陪我一路走過個人詩寫與詩學的「青春期」,並容許吾輩於其園地上學習、發表及反思。故當臺灣詩學季刊社要歡欣慶祝25週年之刻,我自然沒有理由推託,遂和林于弘教授(詩人方群)聯手接下了整理資料彙編的工作。我跟「臺灣詩學」相識甚早、相戀甚晚,唯希望能相伴甚久。今日這部《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便既是過往歷程之記錄回顧,亦盼增益繼續前行的壯志雄心。
雖云創社/刊宗旨標舉「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詩寫」與「論說」兩者理應並重;但實際上臺灣詩學的初始成員多在大學專任教職並從事現代詩研究,此組合堪稱是臺灣現代詩刊/文學期刊史上的創舉。當1992年12月《臺灣詩學季刊》第一期推出「大陸的臺灣詩學」專題,並舉辦同名研討會在海峽兩岸強力發聲、引起震撼,彷彿更奠定了「論說」在社/刊中的地位及份量。當代詩學研究遂成為其饒富特色的鮮明印記,強烈的學院菁英色彩也讓自身迥異於其他詩社/刊(後期才增加了以創作為主的「吹鼓吹論壇同仁」)。若從過往歷史考察,「臺灣詩學」並非第一個欲以全國性組織來凝聚詩學研究人才的團體。1988年3月出版的第四期《臺北評論》上,就刊載了該年元月「臺灣現代詩學研究會」的發起會議記錄,參與討論者有張漢良、李瑞騰、蕭蕭、白靈、王添源、林燿德、孟樊、黃智溶、游喚、羅青、焦桐、陳義芝、趙衛民、林煥彰等二十多人,皆為彼時臺灣北部重要的現代詩研究者。可惜開完這個聲勢浩大的發起會議後,此「研究會」便不再舉辦任何活動或出版刊物,同仁紛紛獨立研究、各自打拼去了。這批當年詩學研究的「新銳」,今日論年齡皆已過六十;論資歷,則大多躍升為學術界大老或文化圈領袖。臺灣詩學季刊社雖始終無「研究會」之名,但我以為兩者的成立理念與運作規劃,其間不無可相互呼應之處。參與倡議「研究會」的李瑞騰、蕭蕭、白靈三人,更一直是「臺灣詩學」25年來能夠維持下去的關鍵要角。若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臺灣詩學」創社/刊迄今的足跡,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在五項任務上已有一定成績:
(一)組織各世代新詩研究人才
(二)學術化當代詩歌焦點議題
(三)累積對於新詩的批評實踐
(四)直面本地文學的歷史書寫
(五)以臺灣為本積極向外發聲
這本《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所錄文獻【回首來時路】,與《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吹鼓吹詩論壇》【刊物編目】,便可謂是以上五項任務的閱兵典禮―而這些都還沒加上網路版「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www.taiwanpoetry.com/phpbb3/index.php)裡,眾多觀念交鋒及留言激辯。
就算不含同仁在「臺灣詩學」名號下出版的論集或詩集,從1992年創立迄今共25年間,40期《臺灣詩學季刊》、30期《臺灣詩學學刊》與30期《吹鼓吹詩論壇》加起來就已滿一百部,其存在即是對詩史最為雄辯的說明。臺灣詩學近年來選擇同時發行規範嚴謹的「學刊」跟活潑出格的「吹鼓吹」,這種一社雙刊的運作模式,在歷來眾多臺灣詩社/刊中亦屬罕見。「吹鼓吹」原生於網路,復現於紙本,選錄詩篇與各期主題皆備受矚目,可說替「臺灣詩學」過往略顯凝重的學院風貌,增添一些前衛實驗與顛覆性格。《吹鼓吹詩論壇》一向歡迎自認有滿腔詩血、亟待發表的文學青年來稿,也不曾在網路上各大、小場詩論戰中缺席。與「大眾媒體」報紙副刊相較,詩刊的讀者數量當然還遠不能及。但副刊編輯顧慮到多數讀者偏愛娛樂性較強的「中額」(middle-brow)之作,對前衛詩篇往往避之唯恐不及。詩刊的讀者卻是另一種人―自認也甘於是「小眾」、對主導文化裡的中產作品基調深感不滿、對另類手法與實驗企圖懷有期待―故更傾向擁抱各式前衛詩篇。《吹鼓吹詩論壇》讓這些「小眾」有機會聚在一起發聲、交流跟論爭(無須諱言,「吹鼓吹」曾多次成為詩論戰的中心或目標)。
詩社是情感或理念結合下形成的團體,刊物則為詩社同仁執編與發聲的園地。一部資料彙編就算再怎麼厚,恐怕都難以呈現臺灣詩學季刊社走過25年的全貌,但至少它能夠證明,同仁欲以詩學與歷史競走之志向。若問未及參與輝煌過往的我還有什麼「個人期待」,應該就是:臺灣詩學季刊社未來能否形成一個強而有力、提出主張的詩學「詮釋團體」?
內容連載
臺灣詩學季刊社及其詩刊/李瑞騰
「臺灣詩學季刊社」創辦於1992年,《臺灣詩學季刊》創刊號出版於當年12月,以「大陸的臺灣詩學」為專題,並以此為題舉辦一場研討會;爾後效應逐漸浮現,在海峽兩岸震盪許久。創社社員共有:尹玲、白靈、向明、李瑞騰、渡也、游喚、蕭蕭、蘇紹連等八人,首任社長由向明擔任,創刊號由白靈和李瑞騰合編,發刊詞由李瑞騰執筆。
從創刊號及發刊詞可以看出,該刊同仁站在上世紀九○年代的立場上,面對臺灣現代新詩的處境與發展,存有憂心;對於文學的歷史解釋,頗為焦慮。他們選擇組社辦刊,通過媒體編輯、活動設計及學術動員,在現代新詩領域強力發聲,護衛詩與臺灣的尊嚴。
從第1期到第40期(2001年12月),歷經白靈和蕭蕭二位主編,秉持「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釆,論說現代詩學」的創社/刊宗旨,在創作部分採大植物園主義,全面開放;在詩學部分,則針對詩活動的基本結構,整體考量,細部規畫,直面臺灣現代新詩的各種問題,宏觀歷史,微視現實,而出之以專題,輔以專欄、專論。可以這麼說,總計40期的《臺灣詩學季刊》,堪稱臺灣現代新詩具體而微的百科全書。
2003年5月,原來25開本的「季刊」,改成20開本的「臺灣詩學學刊」。一開始還刊創作,從蘇紹連(米羅•卡索)主持的「網路版」精選出詩作來發表,並請專人評析;但從2005年9月起,「網路版」另出紙本《吹鼓吹詩論壇》,「學刊」乃從5號起(2005年6月)改成一帶有學報性質的期刊。這一段期間的變化,說明該刊正在摸索一個較契合同仁屬性,且能與時潮相互呼應的表現方式。在臺灣現代新詩史上,一個詩之社團,同時發行嚴肅「學刊」與活潑「吹鼓吹」的雙刊模式,從未有過。
「學刊」編務先後由鄭慧如、唐捐(劉正忠)、方群(林于弘)負責,以專題和一般論文,雙軌進行,完全符合學術規範;「吹鼓吹」有網站和紙本刊物,由蘇紹連帶領,近年陳政彥參加編務(季刊,蘇紹連、陳政彥各編二期),專題頗具創意,傾向前衛;業務則以白靈為核心,陸續有唐捐、李癸雲、解昆樺、蕓朵(李翠瑛)等人協助,運作流暢,穩定發展。
「臺灣詩學季刊社」創辦於1992年,《臺灣詩學季刊》創刊號出版於當年12月,以「大陸的臺灣詩學」為專題,並以此為題舉辦一場研討會;爾後效應逐漸浮現,在海峽兩岸震盪許久。創社社員共有:尹玲、白靈、向明、李瑞騰、渡也、游喚、蕭蕭、蘇紹連等八人,首任社長由向明擔任,創刊號由白靈和李瑞騰合編,發刊詞由李瑞騰執筆。
從創刊號及發刊詞可以看出,該刊同仁站在上世紀九○年代的立場上,面對臺灣現代新詩的處境與發展,存有憂心;對於文學的歷史解釋,頗為焦慮。他們選擇組社辦刊,通過媒體編輯、活動設計及學術動員,在現代新詩領域強力發聲,護衛詩與臺灣的尊嚴。
從第1期到第40期(2001年12月),歷經白靈和蕭蕭二位主編,秉持「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釆,論說現代詩學」的創社/刊宗旨,在創作部分採大植物園主義,全面開放;在詩學部分,則針對詩活動的基本結構,整體考量,細部規畫,直面臺灣現代新詩的各種問題,宏觀歷史,微視現實,而出之以專題,輔以專欄、專論。可以這麼說,總計40期的《臺灣詩學季刊》,堪稱臺灣現代新詩具體而微的百科全書。
2003年5月,原來25開本的「季刊」,改成20開本的「臺灣詩學學刊」。一開始還刊創作,從蘇紹連(米羅•卡索)主持的「網路版」精選出詩作來發表,並請專人評析;但從2005年9月起,「網路版」另出紙本《吹鼓吹詩論壇》,「學刊」乃從5號起(2005年6月)改成一帶有學報性質的期刊。這一段期間的變化,說明該刊正在摸索一個較契合同仁屬性,且能與時潮相互呼應的表現方式。在臺灣現代新詩史上,一個詩之社團,同時發行嚴肅「學刊」與活潑「吹鼓吹」的雙刊模式,從未有過。
「學刊」編務先後由鄭慧如、唐捐(劉正忠)、方群(林于弘)負責,以專題和一般論文,雙軌進行,完全符合學術規範;「吹鼓吹」有網站和紙本刊物,由蘇紹連帶領,近年陳政彥參加編務(季刊,蘇紹連、陳政彥各編二期),專題頗具創意,傾向前衛;業務則以白靈為核心,陸續有唐捐、李癸雲、解昆樺、蕓朵(李翠瑛)等人協助,運作流暢,穩定發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32
-
新書79折$332
-
新書88折$370
-
新書9折$378
-
新書9折$378
-
新書9折$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