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在讀者眼前的這部《自由政治與共和政體》,是作者多年法政思想的一個結晶,作者關於中國政治問題的思考俱在其中。不過,作者以為要理解中國的現代政治,必須有一個中西交匯的現代性視野,何為政治自由、何為共和政體、何為人民主權、何為現代思想,等等,這些都不是從古典中國的經史傳統中直接延伸過來的,當然,它們也不是原本不變地從西方國家移植過來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社會和法律體制乃至文明形態,都是古今中西碰撞、轉型與融匯的產物。因此,關於上述問題的思想,要有普遍價值的認同、比較會通的視野和自我意識的覺醒,尤其是對於西方古今的法政文明傳統,要有「三代之治在英美」的胸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思想理論上把握基於中國千年歷史及其大變革時代的自由政治與共和政體。
鑒於此,本書大致劃分了上、中、下三個篇章,上篇集中討論自由政治所關涉的憲法與人民及自由政治諸問題。在作者看來,一個自由的政治共同體,沒有一種憲章的底定是難以建立起來的,而憲章是人民創制的,人民是否達到真正的政治成熟,而不至於腐化墮落,這是一個國族之政治自由能否實現的關鍵。對此,立憲的理性及海耶克意義上的致命的自負所導致的政治衰敗,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中篇集中討論共和政體問題。中國是一個共和國,從民國以降就是這樣一個國體,但是,何為共和,何為一個人民的共和國,這些問題在漢語學界很少有深入精湛的理論著述。其實,這是一個關係國族命運的大問題,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西方思想家們就有宏論,至於一千五百年進入現代歷史,關於共和國的論述可謂卷軼浩繁,這裏涉及英、美、法、德諸大國興盛的制度因緣,涉及自由與民主的對峙,涉及君主、人民與國家的關係,涉及政治合法性與政體科學性等一系列法政問題。我在本篇中的兩篇論文,不過是勾勒了這個思想理論的大背景,以啟迪我們對於現代中國作為一個共和國的思考,追問其政治合法性及其政體科學性的依據。
下篇「比較視野」收錄的八篇文章,主要是作者近些年對於西方政治思想家們的經典閱讀之集萃,雖然它們獨立成篇,但其中有一條主線還是清晰的,那就是隱含著作者的中國問題的情結,並以英美政治為典範的中國自由主義之思想發凡。何為自由政治,何為共和政體,其中都有我的解讀,但構建中國文明主體性的自由政治和共和體制,卻是作者在三篇十六章文字背後的思想訴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高全喜
江蘇徐州人。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凱原講席教授。先後就讀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吉林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一九八八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二○⃝一○年創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任院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憲法學、中西立憲史、法哲學、中西政治思想史等。著有多本學術專著,包括:《休謨的政治哲學》、《論相互承認的法權—〈精神現像學〉研究兩篇》、《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現代政制五論》、《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論現時代的政法及其他》、《政治憲法學綱要》等。
高全喜
江蘇徐州人。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凱原講席教授。先後就讀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吉林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一九八八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二○⃝一○年創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任院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憲法學、中西立憲史、法哲學、中西政治思想史等。著有多本學術專著,包括:《休謨的政治哲學》、《論相互承認的法權—〈精神現像學〉研究兩篇》、《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現代政制五論》、《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論現時代的政法及其他》、《政治憲法學綱要》等。
目錄
總序
自序
作者簡介
導論
第一章 自由政治傳統的源與流
第二章 早期現代的思想史背景
一、民族國家的發育與建構
二、新教改革中的現代政治
三、海洋政治與《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隱秘關係
四、現代政治的君主論
五、早期現代的憲政論
六、早期現代的戰爭與和平法
七、現代商業資本主義
上篇 自由政治
第三章 立憲的國家理性
第四章 論憲法政治
導論:「憲法政治」理論的時代課題
一、政治法、國家法與憲法
二、常規政治與憲法政治
三、憲法政治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五章 人民也會腐化墮落
一、政治憲法學是什麼?
二、人民在哪裏?
三、人民會腐化墮落嗎?
四、人民也會腐化墮落!
五、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民與憲制
第六章 海耶克主義與中國語境
一、海耶克主義在中國知識界發生的社會機理
二、中國海耶克主義的基本內容與歷史定位
三、中國海耶克主義的衰變與轉型
中篇 共和政體
第七章 論共和政體
一、古典共和政體
二、憲政共和政體
三、共和政體與共和主義及中國問題
第八章 中國民主政治的五種理論
一、考察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問題的理論出發點
二、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理論的五種模式
三、對於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理論的幾點思考
下篇 比較視角
第九章 格老秀斯的自由海權
一、現實與理論背景
二、法權思想精要
三、格老秀斯對於當今中國法政理論的啟發意義
第十章 施密特的政治毒刺
一、卡爾‧施密特的毒刺
二、自由主義政治法學的軟肋
三、中國語境下施密特問題的弔詭
四、自由主義的憲政國家
第十一章 柯耶夫的左右弔詭
一、兩個黑格爾和兩個柯耶夫
二、政法思想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三、柯耶夫兩個惺惺相惜的對手
四、現代性問題
第十二章 卡爾洪的州權雄辯
一、美國主流憲法觀通說
二、卡爾洪的州人民主權論
三、南北內戰後美國憲制結構的轉型
第十三章 法蘭西的政治模式
第十四章 穆勒的自由論說
第十五章 如何看待美國政治(上)
一、金融危機與全球經濟
二、憲政框架與地緣政治
三、美國模式與中國道路
第十六章 如何看待美國政治(下)
一、現代性的政治:美國的革命建國與美國憲法
二、政治國家與自由政體:權力、法治與自由
三、自由政體與帝國(主義):德性、信仰與強權
四、美國政治的「秘密」及對於中國現代政治的啟示
自序
作者簡介
導論
第一章 自由政治傳統的源與流
第二章 早期現代的思想史背景
一、民族國家的發育與建構
二、新教改革中的現代政治
三、海洋政治與《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隱秘關係
四、現代政治的君主論
五、早期現代的憲政論
六、早期現代的戰爭與和平法
七、現代商業資本主義
上篇 自由政治
第三章 立憲的國家理性
第四章 論憲法政治
導論:「憲法政治」理論的時代課題
一、政治法、國家法與憲法
二、常規政治與憲法政治
三、憲法政治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五章 人民也會腐化墮落
一、政治憲法學是什麼?
二、人民在哪裏?
三、人民會腐化墮落嗎?
四、人民也會腐化墮落!
五、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民與憲制
第六章 海耶克主義與中國語境
一、海耶克主義在中國知識界發生的社會機理
二、中國海耶克主義的基本內容與歷史定位
三、中國海耶克主義的衰變與轉型
中篇 共和政體
第七章 論共和政體
一、古典共和政體
二、憲政共和政體
三、共和政體與共和主義及中國問題
第八章 中國民主政治的五種理論
一、考察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問題的理論出發點
二、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理論的五種模式
三、對於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理論的幾點思考
下篇 比較視角
第九章 格老秀斯的自由海權
一、現實與理論背景
二、法權思想精要
三、格老秀斯對於當今中國法政理論的啟發意義
第十章 施密特的政治毒刺
一、卡爾‧施密特的毒刺
二、自由主義政治法學的軟肋
三、中國語境下施密特問題的弔詭
四、自由主義的憲政國家
第十一章 柯耶夫的左右弔詭
一、兩個黑格爾和兩個柯耶夫
二、政法思想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三、柯耶夫兩個惺惺相惜的對手
四、現代性問題
第十二章 卡爾洪的州權雄辯
一、美國主流憲法觀通說
二、卡爾洪的州人民主權論
三、南北內戰後美國憲制結構的轉型
第十三章 法蘭西的政治模式
第十四章 穆勒的自由論說
第十五章 如何看待美國政治(上)
一、金融危機與全球經濟
二、憲政框架與地緣政治
三、美國模式與中國道路
第十六章 如何看待美國政治(下)
一、現代性的政治:美國的革命建國與美國憲法
二、政治國家與自由政體:權力、法治與自由
三、自由政體與帝國(主義):德性、信仰與強權
四、美國政治的「秘密」及對於中國現代政治的啟示
序
自序
社會主義憲政的理論研究既包括對實存的社會主義憲政實踐的總結與分析,同時又蘊涵著對本質上屬於一種新型憲政的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構成,這種研究不僅是一種方法性的活動,更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按照弗雷德•克林格的定義:理論是一組描述有關現像的系統觀點的思維產物(概念)、定義和命題。這種系統觀點,是採用說明各種變量之間的關係的方法予以說明的。這種理論的目的則在於解釋和預測某種現像。 從方法論的角度言之,我們認為社會主義憲政的研究應該採行以下幾種研究途徑:
價值研究。社會主義憲政研究應注意價值與規範的整合與互動。作為一種規範體系,靜態的憲政並非絕對是和價值無涉的。不同的憲政思想和理念對於規範的構造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簡言之,「想要借規範來規整特定生活領域的立法者,他通常受規整的企圖、正義或合目的性考量的指引,它們最終又以評價為基礎。」「不管在時間(=法適用)的領域,或是在理論(=教義學)的範圍,法學涉及的主要是『價值導向』的思考方式。」 在意識形態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對憲法的應然規範作出評論與估價,並進而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憲法觀與資本主義憲法觀的本質和區別。價值研究能夠指引憲政應然面的演變,把握不同憲政類型的理論淵源。同時,憲政價值形態先定了,也可以減少憲政建設的成本。
歷史研究。所謂歷史研究,就是遵循歷史發展的順序,探尋歷史現像的基本線索和內在規律,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以考察過去,說明現在,預示未來。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曾說:「歷史從哪裏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裏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像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 歷史研究強調針對過去已發生的憲政現像的描述與分析,並解釋涉及過去已發生事件的當代憲政現像。歷史研究的優點在於:「歷史研究不僅豐富了事實,而且使我們得以創造或檢驗通則。它還擴展視野、改進觀點,而且發展一種『歷史感』,即對歷史時間的態度。我們逐漸理解看似獨立明顯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關係。我們認為目前情境乃植根於過去,而且歷史是過往的政治,政治是當下的歷史。」 歷史研究是把握憲法變遷規律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歷史研究同時也是地域的、空間的、民族的研究,它使理論研究本身不脫離特定的「歷史與社會的環境」。正如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薩義德(Edward Said)所言:「即使一個理論的產生也是植根於歷史和社會的環境,有時是偉大的危機,因此,要了解理論時,重要的是把它看成是來自一種存在的需求的(an existential need)東西,而不是一種抽像的東西。」 歷史研究還可以從發生學的角度促使我們重視本土的憲政資源,避免蹈入西方憲政單極主義的陷阱。
制度研究。制度研究可劃分為傳統制度研究與新制度主義研究兩種。前者最早可溯及古希臘歷史學家、號稱「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Herodotus)對希臘戰爭的研究。亞裡士多德(Aristotle)在《政治學》和《雅典政治》中,曾以當時各城邦的政治制度為對像,對各種政體和政治原則進行了比較研究。在近代,制度一直是各門社會科學包括法律學研究關注的焦點之一。傳統制度研究強調憲法是一種既存的政治法律現像,也是表達政治文化和政治結構的普遍手段。這種研究方式重在以法制的方式調查主要的政治制度,並透過該制度的運作過程來觀察該制度在各階段的變化,它確立了人民和整體社會間的聯繫,藉以作為各國憲法制度的比較基礎。傳統制度研究強調「制度」作為社會內獨立的變量,反映出「國家中心」的觀點。正如愛克斯坦(Harry Eckstein)所言:「制度途徑關涉到兩個要加以強調的向度。一個是公法研究,因此稱之為法制的(legal);另一方面則涉及政府組織,所以是正式的(formal)。在研究涉及正式政府組織的公法時,如研究『憲法』的結構時,這兩個向度就會結合起來。」 新制度主義研究將傳統制度的意蘊以經濟學的概念加以世俗化,它一方面繼承了舊制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突破了就制度論制度的方法,主張制度與人的動機、行為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認為制度的基本功能在於提供一個穩定的激勵機制,使得努力工作能夠得到相對報償,有助於個人效用的增加。新制度主義強調國家和政治機構的自主性以及政治和社會有機體之間的相互依存與影響,認為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是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力量。新制度主義採行集體主義的方法論,主張集體結果取決於集體行動(政治系統或政治組織本身也是一種政治行動者)的行為,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在塑造個人行為動機和偏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制度主義對制度的界定不僅包括正式的制度,也擴及非正式的制度與實踐機制。根據新制度主義的主張,憲法秩序可以理解為由憲法和其他最重要的基本制度所構成的環境,憲法秩序對於制度供給的影響在於:憲法秩序可以鼓勵新制度的實踐,也可以從根本上壓制它;憲法秩序為新制度創造了空間,它以對政體和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來界定供給新制度的可能方向與形式;憲法秩序還決定了改變現有基本制度環境的可能性與難易程度。憲法同時也是制度需求的一個變項,由於憲法秩序是政權的基本原則,它決定了制度需求的領域與方向,借此影響著制度需求。與憲法秩序一致的制度需求有可能轉為現實需求;而與之不一致的需求,儘管其外在利潤很大,也不可能轉為現實需求。當此種不一致的狀況達到使憲法秩序成為現實需求的阻礙的時候,也就會產生改變憲法秩序的潛在需求,甚至導致政權與社會的變遷。 制度主義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資本主義憲法與社會主義憲法這兩種不同階級本質的憲法,何以對不同的社會問題採用不同的解決方案;社會主義的憲法為什麼能解決資本主義憲法所未解決的問題;社會主義憲法為什麼可以借鑒資本主義憲法的某些制度設計與制度安排;社會主義憲法面對社會現實的變化,應如何進行制度創新與完善等問題。
世界主義的研究。憲政是地域的、空間的、歷史的、具體的,同時它也具有普適的、世界的品質。這是因為憲政作為一種人文主義的制度關懷,要服務於人類所共有的問題意識與人性尊嚴。「人文主義的本質,就是把人類歷史理解為不斷的自我理解與自我實現的過程」,「人文主義是努力運用一個人的語言才能,以便理解、重新解釋、掌握我們歷史上的語言文字成果,乃至其他語言和其他歷史上的成果」。 世界主義的研究,可以克服歷史主義和民族認同在內的各種「政治正確」立場和取向所包含的褊狹與危險,因應全球化給憲政帶來的挑戰。「我相信,知識分子的重大責任在於明確地把危機普遍化,從更寬廣的人類範圍來理解特定的種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難,把那個經驗接上其他人的苦難。只是肯定一個民族被剝奪、迫害、屠殺、取消權利、否認政治存在,而不同時把那些慘狀與其他人的相似苦難相聯繫,這是不夠的。這絕不意味著失去歷史的特殊性(historical specificity),而是防止在一個地方所吸取的受迫害的教訓,可能在另一個地方或時間被遺忘或違犯。」 憲政的世界主義研究,還有助於解釋憲政作為一種政治文明的範式,為什麼可以相互借鑒、引入;也在可能的情況下,促使憲政與文化、社會、歷史的實際情況相互協調。同時,在文化的意義上,也可以保障憲政發展模式的多樣化,而不是用所謂先進的、經典的、權威的憲政來取代、遮蔽其他憲政的發展。世界主義的研究尤其重視比較手段的運用,強調以各國憲法或者不同類型的憲法作為比較研究的對像。但比較研究的手段也有很多弱點,比如比較研究耗時費力,受比較研究的資料限制,因而造成比較研究的成果有限;比較研究難以擇取科學的比較坐標,容易將不可比較的東西生硬地比較;單純的數字資料量化比較,會導致得出膚淺的表徵式啟示,使比較結論本身缺乏實質的文化內涵。是故著名的比較憲法學家芬納(Samuel E. Finer)就主張比較研究應該與歷史研究、制度研究結合起來。他認為:不同國家的制憲者,都有不同的關注。他們之所以要撰寫一些新的國家大法,無非要對一些被視為轉變了的環境作出反應,否則他們大可以沿用舊法。所以,所有的憲法都包含一些自傳和個性的成分。這些特徵在序言裏,尤其是過渡條款中十分明顯,但在正文裏面,這些特徵比較隱秘。除非我們用比較的研究方法,否則他們是不會呈現出來的。不同的歷史產生不同的關注,不同的關注產生不同的重點。 比方說,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通常有一個較長的序言,也通常鮮明地宣告國家的性質,這些特殊關注反映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獨特問題。
體系研究。這種研究將憲法視為整個政治法律系統的構成要素之一,研究其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意義以及它對整個法律體系的運轉如何作用和影響等。它同時也研究整個法律體系影響憲法的程度、法律體系與憲法之間的關係,其目的在於觀察和了解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制體系是否協調、和諧,憲法的變遷是否影響到法制體系的均衡穩定,如何尋求解決之道,等等。
從終極的角度而言,所有方法的運用都服務於人對問題的關照。「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展開各項改革,建立市場經濟,促進經濟大發展,這同時也提出國家發展的新命題。完善憲法,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成為基本共識和時代要求,社會主義憲政的命題噴薄而出。社會主義憲政研究是橫亙在國人面前的一項宏大事業。前路漫漫,求索為艱。如果本書的研究能為後來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我們便於願足矣。
社會主義憲政的理論研究既包括對實存的社會主義憲政實踐的總結與分析,同時又蘊涵著對本質上屬於一種新型憲政的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構成,這種研究不僅是一種方法性的活動,更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按照弗雷德•克林格的定義:理論是一組描述有關現像的系統觀點的思維產物(概念)、定義和命題。這種系統觀點,是採用說明各種變量之間的關係的方法予以說明的。這種理論的目的則在於解釋和預測某種現像。 從方法論的角度言之,我們認為社會主義憲政的研究應該採行以下幾種研究途徑:
價值研究。社會主義憲政研究應注意價值與規範的整合與互動。作為一種規範體系,靜態的憲政並非絕對是和價值無涉的。不同的憲政思想和理念對於規範的構造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簡言之,「想要借規範來規整特定生活領域的立法者,他通常受規整的企圖、正義或合目的性考量的指引,它們最終又以評價為基礎。」「不管在時間(=法適用)的領域,或是在理論(=教義學)的範圍,法學涉及的主要是『價值導向』的思考方式。」 在意識形態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對憲法的應然規範作出評論與估價,並進而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憲法觀與資本主義憲法觀的本質和區別。價值研究能夠指引憲政應然面的演變,把握不同憲政類型的理論淵源。同時,憲政價值形態先定了,也可以減少憲政建設的成本。
歷史研究。所謂歷史研究,就是遵循歷史發展的順序,探尋歷史現像的基本線索和內在規律,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以考察過去,說明現在,預示未來。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曾說:「歷史從哪裏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裏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像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 歷史研究強調針對過去已發生的憲政現像的描述與分析,並解釋涉及過去已發生事件的當代憲政現像。歷史研究的優點在於:「歷史研究不僅豐富了事實,而且使我們得以創造或檢驗通則。它還擴展視野、改進觀點,而且發展一種『歷史感』,即對歷史時間的態度。我們逐漸理解看似獨立明顯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關係。我們認為目前情境乃植根於過去,而且歷史是過往的政治,政治是當下的歷史。」 歷史研究是把握憲法變遷規律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歷史研究同時也是地域的、空間的、民族的研究,它使理論研究本身不脫離特定的「歷史與社會的環境」。正如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薩義德(Edward Said)所言:「即使一個理論的產生也是植根於歷史和社會的環境,有時是偉大的危機,因此,要了解理論時,重要的是把它看成是來自一種存在的需求的(an existential need)東西,而不是一種抽像的東西。」 歷史研究還可以從發生學的角度促使我們重視本土的憲政資源,避免蹈入西方憲政單極主義的陷阱。
制度研究。制度研究可劃分為傳統制度研究與新制度主義研究兩種。前者最早可溯及古希臘歷史學家、號稱「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Herodotus)對希臘戰爭的研究。亞裡士多德(Aristotle)在《政治學》和《雅典政治》中,曾以當時各城邦的政治制度為對像,對各種政體和政治原則進行了比較研究。在近代,制度一直是各門社會科學包括法律學研究關注的焦點之一。傳統制度研究強調憲法是一種既存的政治法律現像,也是表達政治文化和政治結構的普遍手段。這種研究方式重在以法制的方式調查主要的政治制度,並透過該制度的運作過程來觀察該制度在各階段的變化,它確立了人民和整體社會間的聯繫,藉以作為各國憲法制度的比較基礎。傳統制度研究強調「制度」作為社會內獨立的變量,反映出「國家中心」的觀點。正如愛克斯坦(Harry Eckstein)所言:「制度途徑關涉到兩個要加以強調的向度。一個是公法研究,因此稱之為法制的(legal);另一方面則涉及政府組織,所以是正式的(formal)。在研究涉及正式政府組織的公法時,如研究『憲法』的結構時,這兩個向度就會結合起來。」 新制度主義研究將傳統制度的意蘊以經濟學的概念加以世俗化,它一方面繼承了舊制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突破了就制度論制度的方法,主張制度與人的動機、行為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認為制度的基本功能在於提供一個穩定的激勵機制,使得努力工作能夠得到相對報償,有助於個人效用的增加。新制度主義強調國家和政治機構的自主性以及政治和社會有機體之間的相互依存與影響,認為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是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力量。新制度主義採行集體主義的方法論,主張集體結果取決於集體行動(政治系統或政治組織本身也是一種政治行動者)的行為,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在塑造個人行為動機和偏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制度主義對制度的界定不僅包括正式的制度,也擴及非正式的制度與實踐機制。根據新制度主義的主張,憲法秩序可以理解為由憲法和其他最重要的基本制度所構成的環境,憲法秩序對於制度供給的影響在於:憲法秩序可以鼓勵新制度的實踐,也可以從根本上壓制它;憲法秩序為新制度創造了空間,它以對政體和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來界定供給新制度的可能方向與形式;憲法秩序還決定了改變現有基本制度環境的可能性與難易程度。憲法同時也是制度需求的一個變項,由於憲法秩序是政權的基本原則,它決定了制度需求的領域與方向,借此影響著制度需求。與憲法秩序一致的制度需求有可能轉為現實需求;而與之不一致的需求,儘管其外在利潤很大,也不可能轉為現實需求。當此種不一致的狀況達到使憲法秩序成為現實需求的阻礙的時候,也就會產生改變憲法秩序的潛在需求,甚至導致政權與社會的變遷。 制度主義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資本主義憲法與社會主義憲法這兩種不同階級本質的憲法,何以對不同的社會問題採用不同的解決方案;社會主義的憲法為什麼能解決資本主義憲法所未解決的問題;社會主義憲法為什麼可以借鑒資本主義憲法的某些制度設計與制度安排;社會主義憲法面對社會現實的變化,應如何進行制度創新與完善等問題。
世界主義的研究。憲政是地域的、空間的、歷史的、具體的,同時它也具有普適的、世界的品質。這是因為憲政作為一種人文主義的制度關懷,要服務於人類所共有的問題意識與人性尊嚴。「人文主義的本質,就是把人類歷史理解為不斷的自我理解與自我實現的過程」,「人文主義是努力運用一個人的語言才能,以便理解、重新解釋、掌握我們歷史上的語言文字成果,乃至其他語言和其他歷史上的成果」。 世界主義的研究,可以克服歷史主義和民族認同在內的各種「政治正確」立場和取向所包含的褊狹與危險,因應全球化給憲政帶來的挑戰。「我相信,知識分子的重大責任在於明確地把危機普遍化,從更寬廣的人類範圍來理解特定的種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難,把那個經驗接上其他人的苦難。只是肯定一個民族被剝奪、迫害、屠殺、取消權利、否認政治存在,而不同時把那些慘狀與其他人的相似苦難相聯繫,這是不夠的。這絕不意味著失去歷史的特殊性(historical specificity),而是防止在一個地方所吸取的受迫害的教訓,可能在另一個地方或時間被遺忘或違犯。」 憲政的世界主義研究,還有助於解釋憲政作為一種政治文明的範式,為什麼可以相互借鑒、引入;也在可能的情況下,促使憲政與文化、社會、歷史的實際情況相互協調。同時,在文化的意義上,也可以保障憲政發展模式的多樣化,而不是用所謂先進的、經典的、權威的憲政來取代、遮蔽其他憲政的發展。世界主義的研究尤其重視比較手段的運用,強調以各國憲法或者不同類型的憲法作為比較研究的對像。但比較研究的手段也有很多弱點,比如比較研究耗時費力,受比較研究的資料限制,因而造成比較研究的成果有限;比較研究難以擇取科學的比較坐標,容易將不可比較的東西生硬地比較;單純的數字資料量化比較,會導致得出膚淺的表徵式啟示,使比較結論本身缺乏實質的文化內涵。是故著名的比較憲法學家芬納(Samuel E. Finer)就主張比較研究應該與歷史研究、制度研究結合起來。他認為:不同國家的制憲者,都有不同的關注。他們之所以要撰寫一些新的國家大法,無非要對一些被視為轉變了的環境作出反應,否則他們大可以沿用舊法。所以,所有的憲法都包含一些自傳和個性的成分。這些特徵在序言裏,尤其是過渡條款中十分明顯,但在正文裏面,這些特徵比較隱秘。除非我們用比較的研究方法,否則他們是不會呈現出來的。不同的歷史產生不同的關注,不同的關注產生不同的重點。 比方說,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通常有一個較長的序言,也通常鮮明地宣告國家的性質,這些特殊關注反映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獨特問題。
體系研究。這種研究將憲法視為整個政治法律系統的構成要素之一,研究其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意義以及它對整個法律體系的運轉如何作用和影響等。它同時也研究整個法律體系影響憲法的程度、法律體系與憲法之間的關係,其目的在於觀察和了解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制體系是否協調、和諧,憲法的變遷是否影響到法制體系的均衡穩定,如何尋求解決之道,等等。
從終極的角度而言,所有方法的運用都服務於人對問題的關照。「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展開各項改革,建立市場經濟,促進經濟大發展,這同時也提出國家發展的新命題。完善憲法,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成為基本共識和時代要求,社會主義憲政的命題噴薄而出。社會主義憲政研究是橫亙在國人面前的一項宏大事業。前路漫漫,求索為艱。如果本書的研究能為後來者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我們便於願足矣。
內容連載
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全球化﹂︵globalization︶逐步成為公眾和學術討論中一個不可繞開的關鍵詞。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首先是指資本、貨物與技術的跨境流動,基本上經歷了跨國化、局部國際化及全球化這三個發展階段。然而,全球化的影響穿越了資本等界域,進入到思想和學術空間。國與國之間政府和人民的頻繁交流,以及互聯網帶來的充分資訊流動,令到各地人們對世界認知的視野更為廣闊,程度更為深厚,甚至在傳統上被認為發展中或欠發達的偏遠落後地區,人們亦會觀察、思索、追尋社會發展的路徑,希冀能從慣性及舊有的制度和思維中掙脫開來。
全球化令世界當代思潮層出不窮湧現,百家爭鳴、交相輝映,中國情況亦然。世紀之交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人文社科學術界和思想界出現了一批有重大學術和社會影響力的學者、思想家,他們出世入世,探討學術,砥礪思想,耕耘專業,發表了一批對學術和思想有突出貢獻、對社會有承擔的時代作品。傳播知識和交換思想是出版人肩負的神聖使命。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決定出版一套全新的思想性與學術性叢書,旨在推動及實踐引領思潮、激發新思想、喚醒公民意識的使命。
本叢書遂命名為﹁Civitas / 思想共和國﹂。Civitas ︵拉丁文︶,據羅馬共和末期的哲學家、政治家、雄辯家西塞羅︵Cicero︶的定義,是指由法律統一起來的、由公民︵cives 或citizens︶組成的社會團體。法律規定公民責任,同時賦予他們權利。比照今天的話語,它描述的就是﹁公民社會﹂。﹁共和國﹂︵Republic︶亦源自拉丁語“res publica”,意思是﹁人民的公共事務﹂。今天,人們使用它來描述一種民主政體。古希臘偉大哲學家柏拉圖曾以︽共和國︾為題討論正義問題,並首先討論國家的正義和體制。
本叢書取中文名﹁思想共和國﹂,除表達現代社會是公民社會、每個公民皆具獨立思考和行動能力之意涵之外,也希望能夠匯納百家、交換傳播來自大中華乃至世界各地著名思想家和學者的新觀念、新思維、新理論,一方面擴展讀者的思想維度、引領讀者在自由的思想空間漫遊,另一方面啟迪讀者的思想路徑、平等探究箇中的哲理。
全球化令世界當代思潮層出不窮湧現,百家爭鳴、交相輝映,中國情況亦然。世紀之交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人文社科學術界和思想界出現了一批有重大學術和社會影響力的學者、思想家,他們出世入世,探討學術,砥礪思想,耕耘專業,發表了一批對學術和思想有突出貢獻、對社會有承擔的時代作品。傳播知識和交換思想是出版人肩負的神聖使命。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決定出版一套全新的思想性與學術性叢書,旨在推動及實踐引領思潮、激發新思想、喚醒公民意識的使命。
本叢書遂命名為﹁Civitas / 思想共和國﹂。Civitas ︵拉丁文︶,據羅馬共和末期的哲學家、政治家、雄辯家西塞羅︵Cicero︶的定義,是指由法律統一起來的、由公民︵cives 或citizens︶組成的社會團體。法律規定公民責任,同時賦予他們權利。比照今天的話語,它描述的就是﹁公民社會﹂。﹁共和國﹂︵Republic︶亦源自拉丁語“res publica”,意思是﹁人民的公共事務﹂。今天,人們使用它來描述一種民主政體。古希臘偉大哲學家柏拉圖曾以︽共和國︾為題討論正義問題,並首先討論國家的正義和體制。
本叢書取中文名﹁思想共和國﹂,除表達現代社會是公民社會、每個公民皆具獨立思考和行動能力之意涵之外,也希望能夠匯納百家、交換傳播來自大中華乃至世界各地著名思想家和學者的新觀念、新思維、新理論,一方面擴展讀者的思想維度、引領讀者在自由的思想空間漫遊,另一方面啟迪讀者的思想路徑、平等探究箇中的哲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5折$799
-
新書89折$837
-
新書9折$846
-
新書93折$874
-
新書95折$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