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1
養生不排寒,一切都白忙
我從大阪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成了耳鼻喉科的醫生。剛開始,光是診治病人就佔去了我全部的心力,等我累積了十多年的治療經驗,看到許多病患為了治療花費大筆金錢、耗時耗力就非常難過,實在很想讓他們不必嘗到如此痛苦的經歷。只要自己沒辦法簡單、快速又便宜地治好病患,就會覺得自己辜負了他們,對於西醫這種將人體看作器官零件、只對局部做檢查治療的方式,產生了極大的疑惑。
想要徹底斷絕病根,就不能只看生病的部位,必須觀察全面的人體。既然如此,有沒有比現今醫學更全面的治療方式呢?我努力尋找並研究,最後找到了中醫。但我並不滿足於知識與理論面,開始拿自己及家人的身體當實驗品,嘗試了針灸及中藥等各種相關治療,對中醫有了更精通的暸解。
我開始採用這種融合中西醫優點、全面性的治療方式,結果不但提高了療效,更讓許多病患慕名而來。最後出現了十分有趣的畫面:明明是耳鼻喉科的診療室,卻擠滿了氣喘、糖尿病及痛風等應該去內外科診治的病患。結果,病患一個個痊癒了,卻因為我沒開藥、沒注射又沒動手術,到最後無法收取健保費,導致醫院的收入銳減,加上醫院施壓無效,最後我被迫離職。
而後,因為太多病患強烈要求我繼續看診,我便在一九八一年四月一日於自家開設診所。此後,我秉持著中醫﹁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繼續為病患們看診。﹁排寒療法﹂則是我在一九八三年五月剛滿60歲時所發現的,當時我經常感到腳部冰冷且身體不適,在試著讓腳部溫暖起來之後,竟發現所有不適不但消失了,身體也變好了。注意到這一點之後,我開始進行觀察,最後發現只要身體出現不適,便﹁將胸部以下泡在熱水裡﹂,身體狀況就會好轉。我將這種療法稱為﹁半身浴﹂,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保健方式了,實在令人心喜。
當我進一步要求病患養成穿多層襪及半身浴等幫下半身﹁保暖﹂的排寒習慣,治療效果更是大大提升。我自己本身更因此而擺脫了長年的肩膀痠痛及牙痛,同時從此不再感冒。
曾有一位長期為慢性中耳炎所困、嚴重到必須戴助聽器的病患來看診,30年來他的耳朵不斷流膿,甚至被醫生警告很可能會引發腦膜炎。我建議他嘗試排寒療法,結果中耳炎竟不藥而癒,聽力也恢復到不需要助聽器的情況。雖然他的鼓膜因中耳炎而破裂,被判斷很難重新癒合,但也不是不能修復的。
我們人體隱藏著強大的自癒力︵自然治癒力︶,能夠隨時將身體修復至健康正常的狀況。但是,﹁寒氣﹂卻會阻礙身體發揮這個能力,造成失常。因此,只要去除這個滯礙,接下來就交給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即可。不必刻意﹁治病﹂,只要去除掉﹁寒氣﹂這個致病因素,身體自然就會﹁痊癒﹂,完全不需要手術、藥物、貼布、健康食品或其他器具。
甚至還有因腎臟壞死而長期洗腎的病患,在採取排寒療法1年後,腎臟竟然恢復了功能。從西醫的角度來看,這簡直就是奇蹟,連他的主治醫生都驚訝到說不出話來,但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人不相信。
像這樣因進行排寒療法後莫明痊癒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排寒療法和一般世間所認知的醫學截然不同,它認為﹁百病從寒起﹂,只要從飲食及心理上時時﹁保暖防寒﹂,就能無病一身輕。
雖然方法一點也不難,但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因為他們缺乏﹁打從心底改變致病習慣﹂的決心。我認為是自己的診療方式有問題,才導致病患出現如此輕忽的態度,在深深的自責之下,我於10年前關閉了診所。
但是,近來有越來越多支持排寒療法的人,從全國各地向我女兒幸惠提出邀約,希望她前往進行諮商或演講。即使排寒療法的實行方法十分簡單,只要看書就足夠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感到不安,不斷重覆詢問相同的問題。我女兒因此吃了不少苦頭,但也從中學習到許多事情。
排寒療法是一種﹁自療醫學﹂,主張自己種下的﹁毒果﹂,要靠自己根除。除了方法簡單,效果更是迅速。雖然簡單,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因為﹁穿多層襪很麻煩﹂或﹁無法堅持半身浴﹂等問題,最終半途而廢。寧可長年花錢看病、吞下一堆處方藥,也不願貫徹這種自己就能做的簡單療法—說到底,他們就是不相信自己身體的能力。另外還有一個難關,就是中途會出現的﹁瞑眩反應﹂1。當身體出現好轉,大家通常都會既驚又喜,但接下來就要開始面對身體和1瞑眩反應,一種體質改變或排出毒素後的好轉反應,常會出現各種疑似副作用的現象︵如倦怠、嘔吐或頭痛︶,但是瞑眩反應消失後,身體將變健康、疾病也會好轉,中醫甚至有﹁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不起暝眩,症狀不癒︶的說法。
文/進藤義晴
作者序2
小毛病不再找上門!
我的行醫經驗來自事事向生活學習,從中感悟養生之道,並藉由臨床反覆驗證。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是天地、陰陽二氣運動的產物。只要我們持續生活於這天地間,那麼想要瞭解疾病為什麼會產生、要如何治療疾病?這些問題只要細心觀察在自然界的法則,都可以找到相應之道。
個人執業中醫師多年,回首過往,從自己學醫、從醫之路,到回憶曾遇到的疑難雜症,讓我不得不時常感歎:「自然界所有的問題,在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答案會在何處?很簡單!只要我們試著做一個有心人,去發掘、去思索,最終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最令人感到可悲的莫過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變得不再像孩子般,遇事總愛打破沙鍋問到底,問個沒完沒了,追尋事物的本源!當我們年紀愈大,我們不再對任何事感到神祕,不再事事好奇,剩下的,只有一些平淡和無可奈何的感受。
因此我時常告誡自己,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時時有患者,處處做個有心人!」
對我而言,每天的功課便是細心觀察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總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並將反覆思索而來的方法,運用到醫學臨床診治中。藉由反覆地思索驗證,提高自身的悟性,從而站在「自然之道」的角度來認識疾病、研究疾病,進而尋求解決方案。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醫的「大道至簡」精髓,也在這些年的行醫生涯中一步一步提升了自己的醫療水平。
朋友們,送給各位我的肺腑之語:「向生活學習,智慧的源泉永遠不會乾枯!」
今天寫本書的目的,是想將自己多年來對生活的感悟、對醫學的領悟總結出來,透過本書,向各位提供一個師法自然,屬於中國老祖先傳承千年的中醫爽身之法。
如果您長期被一些「百治不得其解」的疾病所困擾,這本書能提供您從瞭解病機做起,進而尋求適合自己的中醫療法。讓我們一同透過生活中的常見小故事,一步一步地認識中醫,感受中醫師法於自然的養生之道:「三分治,七分養」。簡單的調養之法,還你神清氣爽的每一天!
文/余浩、鄭黎
推薦序
領悟中醫奧妙,從源頭根治疾病
體內「濕熱寒」過盛是慢性疾病的根源,一天不排除病源,疾病永遠好不了!
有位病人說,她的大姑經常成箱地購買科學中藥,各種藥劑都有,覺得不舒服就自行配藥,甚至婆婆咳嗽遷延未癒,她也拿藥給她吃。她認為自己研究中藥,且之前幫她看診的老中醫也無中醫執照,所以她也起而效仿,甚至覺得身邊的人都有病,需要吃她配的藥。她解釋,中藥很溫和,吃多了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某位肝病病人說:「以前我吃中藥都無效。」我問他:「請問你找那一位醫師?」他說:「沒有啊,報紙上不是登陳立夫肝病吃的那帖藥方,我就抓來吃,結果肝指數飆到一千多……」
藥人人可得,但中醫最可貴的是,立基於「致中和」的文化磐石下,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天人相應」醫理。一般以為中藥好用,乃擷藥而用之,棄中醫醫理不論;殊不知沒有醫理為基,中藥豈能發揮大效?沒有縝密的醫理為恃,用藥沒有章法,施之於人身,豈不危極?
然而醫海如此浩瀚,連專業醫者都可能迷航,遑論一般的愛好者。坊間書肆近年雖出了不少中醫科普書,嘗試用現代語彙,企圖揭開中醫這個古老文化的神祕面紗。直到看到這本《萬病從根治:袪濕、清熱、化寒,老毛病不來煩》,才確定這是本不僅可作為醫者案頭的參考書,同時也是病人衛教的絕佳素材。怎麼說呢?
第一,本書的立論基礎乃奠基於傳統中醫的法自然思想,原汁原味,沒有摻雜或偷渡其他主流醫學的觀點。積數十載浸淫中醫典籍與基礎臨床的經驗與心得,作者娓娓分享四大主軸:
1.剖析百證成因,不外「濕、寒、熱」。
以淺顯的例證,說明致病的機理與辨證要點,並提出簡要的對應之道。病理不離物性,比如火性炎上,證諸「頭為諸陽之會」,火往高處走,上火必先上頭;上熱下寒,熱性清揚、寒性肅降,必須寒熱對流,心火下引溫腎,充養腎陽,復迴轉上滋心火。體內的圓運動,就在幾個醫案的解說間,一目暸然。
2.環繞五行生剋之道,同樣以案例帶出相關的中醫概念。
小貓竟能鎮懾糧倉的大鼠,僅因相剋,一物降一物。如土剋水,脾主濕,腎主水,老人痰盛,培土制水,提升脾胃功能,痰濕之源自然受制。
3.涉及表裡虛實的辨證,是應用中醫裡最重要、也是最難充分理解的一塊。
牛拉不動車,因為沒吃草,同樣的道理,腸道氣血虧虛,因而便祕;所以這種__類型的患者,絕非喝優酪乳、吃高纖維就能排便!沒有從源頭理解病理,永遠無法對症。
4.提出天人相應的養生哲學,生活細節往往正是健康與否的大關鍵。
順著狗毛摸,養生不外一個順字。肝脾主升、胃膽肺主降,這是自然法則,一旦逆亂,疾病叢生。
第二、本書可觀之處,正在它的深入淺出,大道理不容易說明白,作者卻有本事觀察入微,從微觀著眼,由一則生活紀事或故事開始,推衍出一則則相關的中醫醫理與病理。
比如晾濕毛巾,上頭乾了,中間還帶點溼氣,下邊卻滴著水—作者由此連結到「濕性趨下」的中醫基礎概念,這些學醫者耳熟能詳的「金科玉律」,一下子立體鮮活起來,並且富涵生命力—原來腿重、足腫,半夜腰背疼、晨起活動後改善,都是「濕性趨下」的具象表現啊!
另一則濕衣服的故事。夏天浸濕未洗的衣服,過了幾日竟然熱烘烘地發酵生臭—乾衣服不會發熱生臭,關鍵在水,由此證明濕阻氣機,治療重點應在除濕,而非清熱。濕性趨下,長夏常見溼熱下注,抑遏陽氣;陽氣能否升騰,實為治療成敗所繫。
第三、中醫基本的治病法則,與天人地三才相配,人居其中,生活哲理、人情遷流,環環相因,不同於西方文化形塑的西醫,中醫需要感悟與匯通,甚至還需要某些心領神會的靈感。
許多治病爕理的谿竅,作者娓娓道來,如以秋石治腎結石、威靈仙治龜頭感染,這些所謂的金剛鈷,令人莞爾間,別有意會。有別於一般中醫科普書,本書兼顧深度與廣度、學術與通俗,值得珍藏與玩味。
文/建中堂中醫診所 院長 李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