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大半為政治思想,要以行仁為主,而仁政之基礎,則建築在倫理理道德之上。作者取孟子全文二百六十章,依其政治思想綱要,分目編列,將孟子思想系統性地呈現給讀者。
本書特色
1.孟子七篇,大半為政治思想,要以行仁為主,而仁政之基礎,則建築在倫理理道德之上。
2.作者取孟子全文二百六十章,依其政治思想綱要,分目編列,將孟子思想系統性地呈現給讀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立夫先生(1900-2001年)
浙江省吳興人,是二十世紀中國重要人物之一,中國國民黨政治家,曾歷任蔣介石機要秘書、國民黨秘書長、教育部長、立法院副院長等各項要職。尤以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長,在戰亂期間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卓著的貢獻。國民政府遷台後移居美國,潛心研究中華文化,推動中醫藥的發展和國際認可。1969年,陳立夫回台定居,繼續推廣中華文化,晚年竭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著有《人理學》、《易學應用之研究》、《孟子之政治思想》。
陳立夫先生(1900-2001年)
浙江省吳興人,是二十世紀中國重要人物之一,中國國民黨政治家,曾歷任蔣介石機要秘書、國民黨秘書長、教育部長、立法院副院長等各項要職。尤以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長,在戰亂期間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卓著的貢獻。國民政府遷台後移居美國,潛心研究中華文化,推動中醫藥的發展和國際認可。1969年,陳立夫回台定居,繼續推廣中華文化,晚年竭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著有《人理學》、《易學應用之研究》、《孟子之政治思想》。
目錄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吾國傳統之政治哲學
第一目 自格致誠正以達修齊治平
第二目 政治與教育皆不能離開倫理道德
第三目 行為治民之要道
第四目 取法古之明君、良臣以治民
第五目 對外則講信修睦興滅繼絕
第三節 孟子時代之政治環境及社會風氣
第一目 政治環境:務富強、嗜殺戮、重利輕義
第二目 國君圖一己之享樂、不顧人民疾苦
第三目 社會風氣:尚武爭利、毀人譽己、恬不知恥
第四目 孟子勉人保持其固有之善心
第四節 以政治正道說時君期挽頹勢
第一目 力主罷兵愛民,推行仁政
第二目 盼為世用以行其道
第五節 宣揚革命理論,勉人奮發有為
第一目 鼓吹革命,剷除暴君
第二目 主張民貴君輕,開民主政治之先聲
第六節 闡明王道與霸道之分,及王政實施之內容與方法
第一目 尊王貶霸
第二目 王政重民生、敦民教、養老尊賢、以仁為歸
第七節 王道政治與倫理道德
第一目 內聖:由善、信、美、大、發而為誠、仁、中、行、之大道
第二目 外王:根據大同世界之理想,以天下為公為基礎
第八節 士──衛道者──修己與教人所應具備之條件
第一目 承道統
第二目 闢邪說
第三目 重氣節
第四目 慎出處
第五目 明去留
第六目 決取與
第七目 誨人不倦
第八目 教人慎交
第九節 主性善,以明王道之易行
第一目 王政易行,基於人性皆善
第二目 揭發性與命之不同
第三目 說明人性與物性之區別
第十節 結論
附錄:孟子原文
第二節 吾國傳統之政治哲學
第一目 自格致誠正以達修齊治平
第二目 政治與教育皆不能離開倫理道德
第三目 行為治民之要道
第四目 取法古之明君、良臣以治民
第五目 對外則講信修睦興滅繼絕
第三節 孟子時代之政治環境及社會風氣
第一目 政治環境:務富強、嗜殺戮、重利輕義
第二目 國君圖一己之享樂、不顧人民疾苦
第三目 社會風氣:尚武爭利、毀人譽己、恬不知恥
第四目 孟子勉人保持其固有之善心
第四節 以政治正道說時君期挽頹勢
第一目 力主罷兵愛民,推行仁政
第二目 盼為世用以行其道
第五節 宣揚革命理論,勉人奮發有為
第一目 鼓吹革命,剷除暴君
第二目 主張民貴君輕,開民主政治之先聲
第六節 闡明王道與霸道之分,及王政實施之內容與方法
第一目 尊王貶霸
第二目 王政重民生、敦民教、養老尊賢、以仁為歸
第七節 王道政治與倫理道德
第一目 內聖:由善、信、美、大、發而為誠、仁、中、行、之大道
第二目 外王:根據大同世界之理想,以天下為公為基礎
第八節 士──衛道者──修己與教人所應具備之條件
第一目 承道統
第二目 闢邪說
第三目 重氣節
第四目 慎出處
第五目 明去留
第六目 決取與
第七目 誨人不倦
第八目 教人慎交
第九節 主性善,以明王道之易行
第一目 王政易行,基於人性皆善
第二目 揭發性與命之不同
第三目 說明人性與物性之區別
第十節 結論
附錄:孟子原文
序
自序
今日世界之情勢,有似中國戰國時代之放大。政治與思想之中心力量已不存在,羣雄割據之勢已成,各以武力為憑藉,企圖以四鄰為附庸,有機會則擴張勢力範圍,於是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社會風氣,亦以唯力是視、唯利是圖為當然,鮮顧信義,爾虞我詐,不以為恥。思想龐雜,個人主義(楊朱)與功利主義(墨翟),同時發展,達于極點,人欲橫流,倫理被毀,人與禽獸幾無分矣!此種情勢之發展,必使人類前途日向黑暗,其敏感最強者為青年,於是意志頹喪,道德日泯,成為必然之結果,古今為殊,因果則一。
戰國之世,幸有孟子,養浩然之氣,展雄辯之才,明義利之辨,別王霸之分,闡揚孔聖之道,以息邪說、距跛行、放淫辭為己任。雖未能為時君所用,志難得伸,其立言亦一時未見績效;而民族道統則賴以不墜。孟子七篇,大半為其政治思想,要以行仁政為主,而仁政之基礎,則建築于倫理道德之上。其要點為:
一、反戰;
二、反殺;
三、反侵略;
四、反聚斂;
五、反暴虐;
六、愛人民;
七、首倡民貴君輕之民主思想;
八、闡揚重義輕利之正道;
九、說明仁政實施所必得之效果;
十、力闢邪說淫辭使政治與社會不受毒害;
十一、建立士──衛道者──之尊嚴地位;
十二、闡揚人生之意義與責任;
十三、宏揚孔學之真諦;
十四、繼承中華文化之道統。
在今日之世界,正義不伸,道德淪喪,已成為普遍現象,上舉要點正合需要,而吾人有中華文化與三民主義,足以為救世之寶筏,所缺者為智仁勇俱備如孟子其人。此書之編,目的在期國人能效法孟子之大無畏精神,弘道救世,若僅就國內而言,苟吾人能以 國父為發明家,而以宣傳家實行家自任,則中華文化之復興,可指日而待也。
余編著是書之方法,在取孟子全文二百六十章,依其政治思想之綱要,分節分目,重行編列,不遺一字,而仍使全書貫通,成一思想體系,較之原書分篇,或易于了解。茲將出版問世,因略述余意,並以求正于有道焉。此書材料之整理編排及校勘,曾分別得力于沈篤夫學長、翁馥華表姊以及劉英柏、吳寄萍兩兄之助極多,謹此誌謝!
今日世界之情勢,有似中國戰國時代之放大。政治與思想之中心力量已不存在,羣雄割據之勢已成,各以武力為憑藉,企圖以四鄰為附庸,有機會則擴張勢力範圍,於是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社會風氣,亦以唯力是視、唯利是圖為當然,鮮顧信義,爾虞我詐,不以為恥。思想龐雜,個人主義(楊朱)與功利主義(墨翟),同時發展,達于極點,人欲橫流,倫理被毀,人與禽獸幾無分矣!此種情勢之發展,必使人類前途日向黑暗,其敏感最強者為青年,於是意志頹喪,道德日泯,成為必然之結果,古今為殊,因果則一。
戰國之世,幸有孟子,養浩然之氣,展雄辯之才,明義利之辨,別王霸之分,闡揚孔聖之道,以息邪說、距跛行、放淫辭為己任。雖未能為時君所用,志難得伸,其立言亦一時未見績效;而民族道統則賴以不墜。孟子七篇,大半為其政治思想,要以行仁政為主,而仁政之基礎,則建築于倫理道德之上。其要點為:
一、反戰;
二、反殺;
三、反侵略;
四、反聚斂;
五、反暴虐;
六、愛人民;
七、首倡民貴君輕之民主思想;
八、闡揚重義輕利之正道;
九、說明仁政實施所必得之效果;
十、力闢邪說淫辭使政治與社會不受毒害;
十一、建立士──衛道者──之尊嚴地位;
十二、闡揚人生之意義與責任;
十三、宏揚孔學之真諦;
十四、繼承中華文化之道統。
在今日之世界,正義不伸,道德淪喪,已成為普遍現象,上舉要點正合需要,而吾人有中華文化與三民主義,足以為救世之寶筏,所缺者為智仁勇俱備如孟子其人。此書之編,目的在期國人能效法孟子之大無畏精神,弘道救世,若僅就國內而言,苟吾人能以 國父為發明家,而以宣傳家實行家自任,則中華文化之復興,可指日而待也。
余編著是書之方法,在取孟子全文二百六十章,依其政治思想之綱要,分節分目,重行編列,不遺一字,而仍使全書貫通,成一思想體系,較之原書分篇,或易于了解。茲將出版問世,因略述余意,並以求正于有道焉。此書材料之整理編排及校勘,曾分別得力于沈篤夫學長、翁馥華表姊以及劉英柏、吳寄萍兩兄之助極多,謹此誌謝!
吳興陳立夫于臺北天母弘毅齋,時在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十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56
-
新書85折$383
-
新書9折$405
-
新書9折$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