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懂夢的人最清醒
也許有的人覺得,夢是一種虛幻,夢境並不是真實的世界。不過,有些事情是很難說的。我們都覺得孩子不懂事,而成年人社會經驗豐富。可是有時候,恰恰是孩子會更容易感覺到一個人的品質是好是壞,而成年人卻常常被表面的掩飾所欺騙。孩子和成年人誰懂得更多呢?我們都認為古人是更無知的,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世界知道的比任何時代都多,但是誰知道呢?無知的古人懂得保護環境,他們不會亂砍濫伐森林,以免激怒山神帶來災禍,現代人認為那是一種迷信。而現代人亂砍濫伐,使得森林破壞之後,災禍的確降臨了。而即使災禍降臨之後,現代人還是沒有辦法制止別人亂砍濫伐。古人和現代人誰更聰明呢?
夢,可以說是虛幻的,因為夢中的事情在醒來後都是一場空。但是,爭名奪利的現代生活就不是虛幻的嗎?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換命,這樣的生活和夢相比,真的更理性嗎?在我們如夢初醒之後,會不會覺得這樣的人生也是一場空?
也許有的人覺得,夢和釋夢只是無關痛癢的小事情而已,只是消遣時的活動、閒談時的一個話題而已。但是心理學上卻有不同的見解--我這裡說的是深層心理學或心理動力學,也就是從眾所周知的精神分析學開始的那個心理學分支--夢是人們潛意識心理的表現,而潛意識心理對人的行為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人們的許多行為選擇,表面上是人們清醒的意識狀態下的決定,但是如果我們有心理學訓練,就可以看出實際上完全是受潛意識所驅動的。因此,人們為什麼會這樣做,他自己未必知道,而心理學家卻可能知道。而對夢的解釋,就是心理學家了解一個人潛意識以及潛意識對其行為的驅動的最好辦法之一。
這本書會告訴你:夢,是人睡眠時潛意識中,原始認知的活動。醒時的邏輯思維和睡時的原始認知,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兩種方式。在我們醒來的時候,我們站在邏輯思維的立場,就會感到夢很虛幻。而我們做夢時,站在原始認知的立場,我們就會感到夢非常真實。實際上,夢和清醒時的認知一樣,都能讓我們看到一些東西,都能讓我們對自己對世界有一些了解。因而,夢和思維都能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我們的生活。事實上,夢並不比我們的思維更虛幻。夢中,我們其實用了另一種認知方式,對我們自己和世界進行了一些認識,看到了一些東西的真實--這就是夢的清醒一面,有時候它比所謂「醒著的人」更清醒。所以做夢的人和醒來的人,究竟誰更清醒呢?難說。
釋夢的有趣,就在於它構成了邏輯思維和原始認知之間的連接,它是一座橋樑,把這兩種不同的認知聯繫起來。
因此,釋夢可以超越單純的邏輯思維,以及單純的原始認知,是這兩者之間的一種交流,它能使我們看到的、懂得的,也許會更多。釋夢的人,比醒著的人和做夢的人可能都要更清醒,因為他對兩種認知兼聽,兼聽則明。
所以釋夢不僅僅可以成為心理學家了解人的工具,也可以成為人人都可能用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在世界的工具。哪怕你只懂一點,那也可以讓你更明白、更清醒一點。而這對人生,有意義。
懂夢的人,最清醒。
二○一五年五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