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人在內心究竟選擇自己要做天使或做魔鬼,天生無能為力。
靈魂可能背叛法律,也可能超越法律,
在一樣的法律概念底下,
是人心中的善念或惡念決定了法律意義的質與量。
——黃榮堅
當法律淪為以口說形式取代心靈的真實感覺和冷靜的思考,
當公平正義的概念變成擴大對立的口號,
不懂得思考,別說你知道法律是什麼
全民共讀法律、建構獨立思維的必備書
「法律系最讓人景仰的人格」「不上他的課會後悔一輩子」
開課三十年屹立不搖 人氣爆棚 學生零負評感動推薦
臺大法律系教授黃榮堅 暢談獨到的法學人生經驗
----------------------------------------------------------------------------------------------------
今日社會裡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一個法律人,一個好的法律人要知道人的一百種不一樣的快樂跟一百種不一樣的痛苦,這些快樂與痛苦就是法律學理上每一個原則背後的故事。
黃榮堅教授以數十年的研究經驗,敘述法律規範與自由之心的關係。書中先從法律觀點說明法律的基本作用、法律的理想與現實,以及認識法律的方法。接著跳脫法律說法,從帶著理想色彩的整體生命意會說出對法律及其現實文化的思想與疑慮,並呈現法律在人一旦失去靈魂時可能陷入的困境。最後則提出,只有透過一顆具存在意義、能夠自由思考的人心,法律才可能呈現宜人風貌。
本書讓法律人重新認識自我的原始圖像,也讓非法律人探索規範世界的意義,除鋪陳作者幾十年來看待法律的心情轉折,亦帶有一種「遠離法律看法律」的意思。
-------------------------------------------------------------------------------------
◎好的法學教師,讓人學會解題;優秀的法學教授,讓人渴望創造改變;頂級的法學者,讓人換一種角度看世界。黃榮堅教授,正是難得的頂級法學者之一。而這樣的法學者,願意寫一本通俗讀物,將是台灣公共討論深化的契機。我至今記得,初學法律時,在台大舊法學院圖書部翻閱《刑罰的極限》一書序文,內心的感動與震撼。我相信本書不僅適合所有非法律人閱讀,更值得內心有所迷惘的法律人細細品味。
──苗博雅,《阿苗帶風向》主持人
◎本書談的是法律、法哲學等嚴肅命題,但為文如行雲流水,予人自然開朗,洗鍊通達的感覺。文中涉及較抽象的法律概念時,亦每能舉重若輕,就近取譬,不經意間穿插自己有趣的人生小體驗,或各國古今文哲著作小故事,讓人在莞爾中豁然開朗。
──高瑞錚,福田法律事務所負責人、福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不需要懂法律也看得懂的好書!
──徐自強,司改會工作人員,徐自強案當事人
◎大師出手的經典法普著作。作者以其敏銳觀察力與深邃的人文法律素養,用素樸卻富魔力的語言,配上令人或揪心或莞爾的案例,深入淺出,刺激你進行一次次的正義的思辨,認識「人生有多難,法律就有多難」的法律世界。
──許宗力,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
◎這本書讀完之後,我一直問自己:如果我在開始當法官之前就讀過它,如果我早一點讀過它,這一條法官的路我會不會走得比較不坎坷一點?我會不會有更多的勇氣、更堅定的念頭去面對過往圈內的光怪陸離?我會不會早一點開始進行實務圈不鼓勵的獨立思考?我能不能早一些擺脫年輕的銳氣和氣盛?會不會讓我冤枉被告的可能性低一點?
──陳欽賢,台南地方法院法官
◎艱深法律知識透過作者堅實學術素養轉譯為公眾可以理解的啟發性內容,是值得最高度推薦的法律知識普及性專書。
──陳東升,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本書好像是在談法律,其實是在說人生。
──張娟芬,作家
◎從人民的生活常識出發,帶領讀者進入法律與正義的思辨殿堂。
──黃國昌,立法委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榮堅
1951年出生在龍蛇雜處的北台灣艋舺。從小混跡在華西街看殺蛇、變魔術、賣膏藥,還有擺在攤位上招徠客人的兩本色情雜誌。三不五時穿梭到幾條紅燈戶的小巷裡,偶會看到有人拿武士刀追殺或快閃。雖然已經看習慣這五花八門的生活跑馬,還是一直想不出來大人認真在做的事情有甚麼意思。但感覺世界無聊之餘,還是只能回家寫一些無聊的功課,還有想東想西。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波昂大學法學博士。曾經執業律師,回台後任職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現為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從事自由寫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除期刊論文外,著作有《基礎刑法學》、《刑罰的極限》、《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刑法與審判》等書。
退休後遠離車水馬龍的都會區,目前住在屏東鄉下。喜歡旅行、健走、腳踏車、游泳、獨木舟、開車、閱讀、做麵包、彈鋼琴。不喜歡講話。
黃榮堅
1951年出生在龍蛇雜處的北台灣艋舺。從小混跡在華西街看殺蛇、變魔術、賣膏藥,還有擺在攤位上招徠客人的兩本色情雜誌。三不五時穿梭到幾條紅燈戶的小巷裡,偶會看到有人拿武士刀追殺或快閃。雖然已經看習慣這五花八門的生活跑馬,還是一直想不出來大人認真在做的事情有甚麼意思。但感覺世界無聊之餘,還是只能回家寫一些無聊的功課,還有想東想西。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波昂大學法學博士。曾經執業律師,回台後任職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現為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從事自由寫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除期刊論文外,著作有《基礎刑法學》、《刑罰的極限》、《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刑法與審判》等書。
退休後遠離車水馬龍的都會區,目前住在屏東鄉下。喜歡旅行、健走、腳踏車、游泳、獨木舟、開車、閱讀、做麵包、彈鋼琴。不喜歡講話。
目錄
第一部 法律到底是什麼
第一章、法律圖像速寫
法律是用來解決人與人間現實利益衝突的依據,因此當事實本身不清楚的時候,法律規定即使想要給人一個公平的交代,也會無可奈何……對事實的探索必須從證據的呈現去做推論,換句話說,事實本身不像我們眼睛現在看到桌上的一個蘋果那麼清楚,而是一種猜測,類似我們從空空的桌面上殘留的氣味猜測這桌子上曾經擺放一顆蘋果。
法律要做什麼
法律現實上都有用嗎?
第二章、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法律是對大多數人有利的東西,例如訂定一個交通靠右走的法律規定,大家都方便,或是民法訂定有關父母對於子女的扶養義務,讓小孩子的生存得到保障,讓後代可以繁衍……但法律是人寫出來的,人的知識不完美,人的品格也不完美,因此要寄望人類社會沒有惡法會出現,顯然不可能。
名為正義的法律理想
我們看到的法律現實
第三章、法律思想怎麼想
美國大法官霍姆斯說過一句話︰「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經驗。」從此法律人對這一句話朗朗上口。然而先不論這裡所謂經驗是什麼意思,我們很難想像沒有邏輯卻可以有法律學。法律學問無論是在抽象法律的訂定或是具體個案上的法律適用,都是從一定的事實基礎加上合於邏輯規則的推論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事實探索是正義的基礎
沒有邏輯就不是思想
法律的基礎方程式:比例原則
第二部 思維浪漫看法律
第四章、一個自然人的法律想像
法律密度急遽堆疊的趨勢被視為社會法治化的象徵,也是進步文明的標示,但是人類果真在法律天羅地網的綁架底下還可以自在過活?被法律框住的生活果真是被框在一個美麗善良的願景裡?……莫非法律這東西只是所有人類價值思維學問末端的技術體系,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形式,因此所有人類社會善惡美醜都和法律學無關?
法律的幸福連結
從人變成法律人的感覺
如果法律像文學
第五章、法律不是世界的全部
不要寄望法律有那麼強大的理性功能,意思也就是不要寄望法律對公平正義都會有一個清楚的輪廓……這種對法律謙虛的期待或許現實上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法院案源的急速膨脹突顯兩件事情,一個是社會人對彼此包容性的減低,另外一個是人對法律理性的迷信……但無論如何,如果不是人們相互之間多一些包容的意願,即使法律設計出什麼制度,問題往往終究難以根本解決。
除了法律,還有道德
撿回失落的自由
法律外的善良
後記
第一章、法律圖像速寫
法律是用來解決人與人間現實利益衝突的依據,因此當事實本身不清楚的時候,法律規定即使想要給人一個公平的交代,也會無可奈何……對事實的探索必須從證據的呈現去做推論,換句話說,事實本身不像我們眼睛現在看到桌上的一個蘋果那麼清楚,而是一種猜測,類似我們從空空的桌面上殘留的氣味猜測這桌子上曾經擺放一顆蘋果。
法律要做什麼
法律現實上都有用嗎?
第二章、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法律是對大多數人有利的東西,例如訂定一個交通靠右走的法律規定,大家都方便,或是民法訂定有關父母對於子女的扶養義務,讓小孩子的生存得到保障,讓後代可以繁衍……但法律是人寫出來的,人的知識不完美,人的品格也不完美,因此要寄望人類社會沒有惡法會出現,顯然不可能。
名為正義的法律理想
我們看到的法律現實
第三章、法律思想怎麼想
美國大法官霍姆斯說過一句話︰「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經驗。」從此法律人對這一句話朗朗上口。然而先不論這裡所謂經驗是什麼意思,我們很難想像沒有邏輯卻可以有法律學。法律學問無論是在抽象法律的訂定或是具體個案上的法律適用,都是從一定的事實基礎加上合於邏輯規則的推論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事實探索是正義的基礎
沒有邏輯就不是思想
法律的基礎方程式:比例原則
第二部 思維浪漫看法律
第四章、一個自然人的法律想像
法律密度急遽堆疊的趨勢被視為社會法治化的象徵,也是進步文明的標示,但是人類果真在法律天羅地網的綁架底下還可以自在過活?被法律框住的生活果真是被框在一個美麗善良的願景裡?……莫非法律這東西只是所有人類價值思維學問末端的技術體系,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形式,因此所有人類社會善惡美醜都和法律學無關?
法律的幸福連結
從人變成法律人的感覺
如果法律像文學
第五章、法律不是世界的全部
不要寄望法律有那麼強大的理性功能,意思也就是不要寄望法律對公平正義都會有一個清楚的輪廓……這種對法律謙虛的期待或許現實上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法院案源的急速膨脹突顯兩件事情,一個是社會人對彼此包容性的減低,另外一個是人對法律理性的迷信……但無論如何,如果不是人們相互之間多一些包容的意願,即使法律設計出什麼制度,問題往往終究難以根本解決。
除了法律,還有道德
撿回失落的自由
法律外的善良
後記
序
推薦序
如果不會自動思索,那就閱讀吧!
陳欽賢/台南地方法院法官
生長於戒嚴時代的我,從小對法律的認知就是「規定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做了會被處罰」的東西。大一時進了法律系,雖然是當時倒數第一的志願,留美的老師第一堂課還是恭喜大家,說在美國都是念法律的人站在最重要的職位。聽了之後有點飄飄然,彷彿自己也即將成為控制核彈按鈕的那個傢伙。退伍後考上司法特考,實習時老師叫我當庭決定少年可不可以責付給家長一起回家,緊張之餘眼角瞄到少年和家長期盼的眼神時,心中蕩出一絲掌握權力的不安和快感。接著台灣出現第一位律師總統,法律系從此也成為社會類組的首選。而我,依舊靠著這門學科養家活口。
這整個過程,我從來沒有想過法律和追求幸福有關。
年少時認為法律是國家管控人民的機器之一,以為解嚴多年之後這個情況會獲得改變。但近幾年看電視新聞講到諸如遙控自拍機和Uber等新興事項,年輕的主播義正辭嚴地皺眉說道「竟、然、無、法、可、管」時,我的白眼就一路翻到背後,「那麼愛被法律天羅地網地管,你怎麼不搬去北韓住?你一定很懷念我小學時代的台灣厚?」因為那是個沒有法律也可以管你、限制你,甚至沒有法律你也不敢與眾不同的地方和年代。大家應該都知道有些事情無法可管,才是自由國度可愛和幸福的地方。希望事事有法可管,無非是期盼有個法律規定可以讓大家覺得安全或生活受到保護。
但法律的存在,真的能讓我們感覺到安全或幸福嗎?
我的生活和工作經驗中,法律不只常常沒能帶給大家幸福,有時還會帶給無辜和被主流社會忽視的人以及他們的家人痛苦。看到江國慶、徐自強、陳龍綺、蘇建和的名字像跑馬燈一樣滑過腦中;再往前一點,想想那位鄒族青年湯英伸,這些都是法律造成人民痛苦的印記。面對這一切莫名其妙的過程和結果,我們不禁自問︰「我們念法律的目的是什麼?」我想,沒有人會說「念刑法的目的是要把無辜的人送進監獄」。大部分的會說「要實現公平正義」,那種自小讀聖賢書在心中滋長而出的素樸公平正義。知道目的之後,或許可以接著問:我們現在的表現有沒有背離當初的目的?
這本書讀完之後,我一直問自己:如果我在開始當法官之前就讀過它,如果我早一點讀過它,這一條法官的路我會不會走得比較不坎坷一點?我會不會有更多的勇氣、更堅定的念頭去面對過往圈內的光怪陸離?我會不會早一點開始進行實務圈不鼓勵的獨立思考?我能不能早一些擺脫年輕的銳氣和氣盛?會不會讓我冤枉被告的可能性低一點?
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真的有可能。只知道現在看它,滿是感觸和會心一笑。
老師在書中提到了善良、靈魂、幸福和自由。坦白說,在此之前,我(或許有不少的人)壓根沒有想過前三個字眼和法律有關,於是開始思索,並且蒐尋記憶。
因為現實的需求和長時期的因循,使我們每年把許多「還沒有準備好當法官的年輕人」(包括當年的我)推上法庭指揮訴訟,因而造成了老師所說「這樣的年輕(或不年輕)氣盛,對法律上的公正性,不管是形式上或實質上都是致命傷」的情形。接下來,為了新陳代謝和出人頭地,每年又有一群「還沒有準備好當上級審法官」的人爭相往二審和終審法院擠。整個的忙碌和競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忘記思索,因為根本沒有時間思索。於是,我們慣於用最高法院的判決先例解決問題,在判決中引用為「說明問題的理由」。
然後,常常不再去想法律應有的樣子,也常常讓法律的運用失去了靈魂。終於,我們成為陳瑞仁檢察官筆下的「不思考的(不好)法官」。
如果有人能提醒我們,用善良的心去思考,讓法律變帶著靈魂,不致於成為「萬聖節賣給小孩的,笑鐵面心中無喜,哭鐵面心中無悲的神鬼面具」。或許我們就不會用「大陸地區的法治環境及刑事訴訟制度已有可資信賴之水準」這種只有極少數台灣人會相信的文字,作為終結兩位被告生命的其中一個理由。
台灣人民雖然常見自私與短視,但是善良。善良可能是台灣人最能夠安身立命的原因。除了每次重大災難後一定會出現的樂捐與志工潮,我們從二○一五年高雄大寮監獄越獄失敗的囚徒(也就是世俗觀念中的惡人)決定放棄他的人生,也不願意再傷害任何無辜的生命就可以知道這一點。只有善良,我們這些「全糖法律人」才可能有勇氣突破師爺書吏的格局,我們才可能為人民而存在,而不是只為了既得利益的團體和價值而存在。
思索之後心存善良,或許我們真的可以讓法律為大家追求到幸福。
如果我們不能自動思索,那就閱讀吧!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然後「不知不覺已經走在我們想去的路上」!
但其實我最想問老師的還是,梧州街隔著和平西路的對面那家蚵仔麵線老店還在開嗎?
推薦序
法律不是一切的解答
邱靖貽/執業律師
法律對一般人而言,多少有些距離感,無論是大家不想和它扯上關係,或是由於它的生硬而覺得疏離,但其實不管你想不想談,法律問題每天都在你我的生活裡上演,每個人好像也都覺得自己可以評論上個幾句。此時會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家一邊在說「我又不是念法律的,這麼專業的東西我怎麼懂」,但同時在無數社會新聞中會看到「這法官根本是恐龍、都亂判,難怪大家都不相信司法」一類的留言,那大家到底是很會還是很不會呢?
如同黃榮堅老師在書裡面所提到的:「許多人對不經思索的直覺宣稱為正義」,但果真可以只用情緒決定正義?在我們無意識或有意識地盲目的隨波逐流的時代,你要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怎樣叫做「會獨立思考」?這本書談的不只是法律,它還談道德、談價值觀、談哲學、談文學、談身為人應該有的樣子和態度。你可能會有疑問,法律系教授為什麼不好好專心談法律就好,講這麼多其他的東西要做什麼?如果讓我來回答的話,至少,對我來說,因為法律不是一切事物的答案,很多時候更可能往往給不出個真正「正確」的答案。
法律的極限,其中之一在於對事實認知的極限,我們是人、不是神,法官和檢察官也一樣,只能在最大用心程度下探求事實,而無法找出一個客觀上一百分的解答。法律真的不是萬靈丹,而生活要如何愉快得起來,不可能是靠法律,即使法律在某些時候提供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或者說手段?),但到頭來能讓我們覺得愉快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念頭,而不是法律或依據法律所寫出來的判決。因此,問題的根本並不純然在於法律如何制定:「既然對真實的理解是善良的前提,那麼如果我們心存善念,必然先會有求真的意願。或者倒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在乎世界的真,那是因為我們不在乎世界的善,當然也更不在乎世界的美。」
人的一生好像很漫長,卻也似乎很短暫,我們都希望要活得快樂、過得幸福,但如果一直身陷於平庸的框架裡,恐怕也很難體會快樂幸福的真意。這本書讓我最最反覆思索的一句話:「自由的意思不等於就是和別人不一樣,自由的意味不顯示在特別有錢、特別有名或特別有地位上頭,而是人在做選擇的時候可以克服天性或外在環境給人的道德障礙。」這麼說來,自由的追求不會是唾手可得的,但世界上真正讓我們感受深刻的事物,不也都是如此?
一九九七年,我作為大一新鮮人的第一個學期,在學長姐的推薦下,我選了黃榮堅老師的刑法總則,教室裡很多像我這樣搞不清楚狀況、只知道慕名而選的新生,後來才發現還有不少覺得老師的課值得再次回味(不是因為被當而被迫回味)或從外校遠道而來旁聽的學生。同樣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家普遍覺得刑法很艱澀抽象,我之所以沒有產生這樣的感想,反而還對刑法滿有興趣的,其中的差異應該就在於我從一開始就是透過黃榮堅老師認識刑法的吧。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回到當時的課堂上,或者更貼切的說,很像老師和我在閒話家常(但是屬於默默的蘊含很多智慧的那種,不是八卦或背後對人家說三道四的閒話),字裡行間無處不是老師的一貫風格。我想一個人的本質果然很難藏得住,老師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和法律為伍,藉由這本書所想要傳遞的基本概念,以一種很流暢的、彷彿內建在身體裡的,在侃侃而談間,用屬於老師極個人風格的方式呈現。
從書中不難發現,老師除了做了大量的閱讀,對社會事件、對時下流行、甚至對臉書留言(包括我個人的),都投注了高度的關心。就我而言,一位好的法律工作者(無論老師是否樂意接受這樣的稱謂)便應該如此,他不可能只抱著六法全書躲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即便他可以把每個法條、相關實務見解和國內外各派學說都背得滾瓜爛熟,一旦和現實生活脫節,他就很難是優秀的法律人,也很難做出讓一般人都聽得懂、聽得下去的論述。
不過我相信,和你是不是曾經接觸法律無關,這本書所帶給我愉快的閱讀體驗,你一定也感受得到。
如果不會自動思索,那就閱讀吧!
陳欽賢/台南地方法院法官
生長於戒嚴時代的我,從小對法律的認知就是「規定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做了會被處罰」的東西。大一時進了法律系,雖然是當時倒數第一的志願,留美的老師第一堂課還是恭喜大家,說在美國都是念法律的人站在最重要的職位。聽了之後有點飄飄然,彷彿自己也即將成為控制核彈按鈕的那個傢伙。退伍後考上司法特考,實習時老師叫我當庭決定少年可不可以責付給家長一起回家,緊張之餘眼角瞄到少年和家長期盼的眼神時,心中蕩出一絲掌握權力的不安和快感。接著台灣出現第一位律師總統,法律系從此也成為社會類組的首選。而我,依舊靠著這門學科養家活口。
這整個過程,我從來沒有想過法律和追求幸福有關。
年少時認為法律是國家管控人民的機器之一,以為解嚴多年之後這個情況會獲得改變。但近幾年看電視新聞講到諸如遙控自拍機和Uber等新興事項,年輕的主播義正辭嚴地皺眉說道「竟、然、無、法、可、管」時,我的白眼就一路翻到背後,「那麼愛被法律天羅地網地管,你怎麼不搬去北韓住?你一定很懷念我小學時代的台灣厚?」因為那是個沒有法律也可以管你、限制你,甚至沒有法律你也不敢與眾不同的地方和年代。大家應該都知道有些事情無法可管,才是自由國度可愛和幸福的地方。希望事事有法可管,無非是期盼有個法律規定可以讓大家覺得安全或生活受到保護。
但法律的存在,真的能讓我們感覺到安全或幸福嗎?
我的生活和工作經驗中,法律不只常常沒能帶給大家幸福,有時還會帶給無辜和被主流社會忽視的人以及他們的家人痛苦。看到江國慶、徐自強、陳龍綺、蘇建和的名字像跑馬燈一樣滑過腦中;再往前一點,想想那位鄒族青年湯英伸,這些都是法律造成人民痛苦的印記。面對這一切莫名其妙的過程和結果,我們不禁自問︰「我們念法律的目的是什麼?」我想,沒有人會說「念刑法的目的是要把無辜的人送進監獄」。大部分的會說「要實現公平正義」,那種自小讀聖賢書在心中滋長而出的素樸公平正義。知道目的之後,或許可以接著問:我們現在的表現有沒有背離當初的目的?
這本書讀完之後,我一直問自己:如果我在開始當法官之前就讀過它,如果我早一點讀過它,這一條法官的路我會不會走得比較不坎坷一點?我會不會有更多的勇氣、更堅定的念頭去面對過往圈內的光怪陸離?我會不會早一點開始進行實務圈不鼓勵的獨立思考?我能不能早一些擺脫年輕的銳氣和氣盛?會不會讓我冤枉被告的可能性低一點?
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真的有可能。只知道現在看它,滿是感觸和會心一笑。
老師在書中提到了善良、靈魂、幸福和自由。坦白說,在此之前,我(或許有不少的人)壓根沒有想過前三個字眼和法律有關,於是開始思索,並且蒐尋記憶。
因為現實的需求和長時期的因循,使我們每年把許多「還沒有準備好當法官的年輕人」(包括當年的我)推上法庭指揮訴訟,因而造成了老師所說「這樣的年輕(或不年輕)氣盛,對法律上的公正性,不管是形式上或實質上都是致命傷」的情形。接下來,為了新陳代謝和出人頭地,每年又有一群「還沒有準備好當上級審法官」的人爭相往二審和終審法院擠。整個的忙碌和競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忘記思索,因為根本沒有時間思索。於是,我們慣於用最高法院的判決先例解決問題,在判決中引用為「說明問題的理由」。
然後,常常不再去想法律應有的樣子,也常常讓法律的運用失去了靈魂。終於,我們成為陳瑞仁檢察官筆下的「不思考的(不好)法官」。
如果有人能提醒我們,用善良的心去思考,讓法律變帶著靈魂,不致於成為「萬聖節賣給小孩的,笑鐵面心中無喜,哭鐵面心中無悲的神鬼面具」。或許我們就不會用「大陸地區的法治環境及刑事訴訟制度已有可資信賴之水準」這種只有極少數台灣人會相信的文字,作為終結兩位被告生命的其中一個理由。
台灣人民雖然常見自私與短視,但是善良。善良可能是台灣人最能夠安身立命的原因。除了每次重大災難後一定會出現的樂捐與志工潮,我們從二○一五年高雄大寮監獄越獄失敗的囚徒(也就是世俗觀念中的惡人)決定放棄他的人生,也不願意再傷害任何無辜的生命就可以知道這一點。只有善良,我們這些「全糖法律人」才可能有勇氣突破師爺書吏的格局,我們才可能為人民而存在,而不是只為了既得利益的團體和價值而存在。
思索之後心存善良,或許我們真的可以讓法律為大家追求到幸福。
如果我們不能自動思索,那就閱讀吧!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然後「不知不覺已經走在我們想去的路上」!
但其實我最想問老師的還是,梧州街隔著和平西路的對面那家蚵仔麵線老店還在開嗎?
推薦序
法律不是一切的解答
邱靖貽/執業律師
法律對一般人而言,多少有些距離感,無論是大家不想和它扯上關係,或是由於它的生硬而覺得疏離,但其實不管你想不想談,法律問題每天都在你我的生活裡上演,每個人好像也都覺得自己可以評論上個幾句。此時會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家一邊在說「我又不是念法律的,這麼專業的東西我怎麼懂」,但同時在無數社會新聞中會看到「這法官根本是恐龍、都亂判,難怪大家都不相信司法」一類的留言,那大家到底是很會還是很不會呢?
如同黃榮堅老師在書裡面所提到的:「許多人對不經思索的直覺宣稱為正義」,但果真可以只用情緒決定正義?在我們無意識或有意識地盲目的隨波逐流的時代,你要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怎樣叫做「會獨立思考」?這本書談的不只是法律,它還談道德、談價值觀、談哲學、談文學、談身為人應該有的樣子和態度。你可能會有疑問,法律系教授為什麼不好好專心談法律就好,講這麼多其他的東西要做什麼?如果讓我來回答的話,至少,對我來說,因為法律不是一切事物的答案,很多時候更可能往往給不出個真正「正確」的答案。
法律的極限,其中之一在於對事實認知的極限,我們是人、不是神,法官和檢察官也一樣,只能在最大用心程度下探求事實,而無法找出一個客觀上一百分的解答。法律真的不是萬靈丹,而生活要如何愉快得起來,不可能是靠法律,即使法律在某些時候提供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或者說手段?),但到頭來能讓我們覺得愉快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的念頭,而不是法律或依據法律所寫出來的判決。因此,問題的根本並不純然在於法律如何制定:「既然對真實的理解是善良的前提,那麼如果我們心存善念,必然先會有求真的意願。或者倒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在乎世界的真,那是因為我們不在乎世界的善,當然也更不在乎世界的美。」
人的一生好像很漫長,卻也似乎很短暫,我們都希望要活得快樂、過得幸福,但如果一直身陷於平庸的框架裡,恐怕也很難體會快樂幸福的真意。這本書讓我最最反覆思索的一句話:「自由的意思不等於就是和別人不一樣,自由的意味不顯示在特別有錢、特別有名或特別有地位上頭,而是人在做選擇的時候可以克服天性或外在環境給人的道德障礙。」這麼說來,自由的追求不會是唾手可得的,但世界上真正讓我們感受深刻的事物,不也都是如此?
一九九七年,我作為大一新鮮人的第一個學期,在學長姐的推薦下,我選了黃榮堅老師的刑法總則,教室裡很多像我這樣搞不清楚狀況、只知道慕名而選的新生,後來才發現還有不少覺得老師的課值得再次回味(不是因為被當而被迫回味)或從外校遠道而來旁聽的學生。同樣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大家普遍覺得刑法很艱澀抽象,我之所以沒有產生這樣的感想,反而還對刑法滿有興趣的,其中的差異應該就在於我從一開始就是透過黃榮堅老師認識刑法的吧。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回到當時的課堂上,或者更貼切的說,很像老師和我在閒話家常(但是屬於默默的蘊含很多智慧的那種,不是八卦或背後對人家說三道四的閒話),字裡行間無處不是老師的一貫風格。我想一個人的本質果然很難藏得住,老師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和法律為伍,藉由這本書所想要傳遞的基本概念,以一種很流暢的、彷彿內建在身體裡的,在侃侃而談間,用屬於老師極個人風格的方式呈現。
從書中不難發現,老師除了做了大量的閱讀,對社會事件、對時下流行、甚至對臉書留言(包括我個人的),都投注了高度的關心。就我而言,一位好的法律工作者(無論老師是否樂意接受這樣的稱謂)便應該如此,他不可能只抱著六法全書躲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即便他可以把每個法條、相關實務見解和國內外各派學說都背得滾瓜爛熟,一旦和現實生活脫節,他就很難是優秀的法律人,也很難做出讓一般人都聽得懂、聽得下去的論述。
不過我相信,和你是不是曾經接觸法律無關,這本書所帶給我愉快的閱讀體驗,你一定也感受得到。
內容連載
作者序
帶著生命的感覺說法律
該如何說一件事情,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小學上音樂課時都學過〈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歌詞最後說,我不知有憂愁,我不知有煩惱,只是愛歡笑。小孩子上音樂課,唱歌就像背書一樣,唸完歌詞,就算是唱歌。但今天回想起來,每一次聽到這首歌,越來越明顯的感覺到,這些音符要說的好像不是一隻不知憂愁與煩惱的小小鳥的事情,因為這旋律和〈火車快飛〉給人快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裡這隻小小鳥透露出來的好像是一絲哀傷的心情。後來我開始學鋼琴彈到這首歌,樂譜上標註曲名是〈夜快車〉。我不知道這曲名是不是有在說什麼故事,不過至少應該不會離開音符背後的心情太遠,甚至有時候會讓我聯想到張秀卿唱的〈車站〉,但沒有那麼露骨的悲傷就是了。看來,把這旋律的心情在文字上用一隻不知道有憂愁與煩惱的小小鳥來做表達似乎不是很貼切。
我甚至經常想到一個問題︰要告訴人家一件事情,文字是否一定是當下好用的表達途徑?電視上曾經有一個酒類廣告,內容講的是一個父親不知道要如何勸說自己那已經長大成人卻又令人傷腦筋的兒子。最後很神奇的是,父子兩個人靜靜坐下來小酌兩杯,都不必說什麼話,兩個人就忽然都想通了。廣告的結語是︰溝通從分享開始。廣告好像把本來有一點道理的東西更加誇大,不過關於言語文字是不是真的好用的問題,禪宗裡許多智者不語的小故事也一再圍繞在這樣的懷疑上頭。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歌詞本身說出許多經驗過情感忐忑的人的心事,但最打動我的心情的部分其實是第一段歌詞後沒有文字的間奏。〈荒城之月〉也是一首簡單而膾炙人口的曲子,它的曲名和旋律對應的傳神也不在話下,但如果把文字和旋律拆開來看,會讓你心情波動的是〈荒城之月〉這曲名帶來的想像,或是旋律?這答案好像很清楚,因為當我在琴鍵上一個音符接著一個音符彈出來的時候,完全無須費力想像,早已全身雞皮疙瘩。
帶著生命的感覺說法律
該如何說一件事情,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小學上音樂課時都學過〈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歌詞最後說,我不知有憂愁,我不知有煩惱,只是愛歡笑。小孩子上音樂課,唱歌就像背書一樣,唸完歌詞,就算是唱歌。但今天回想起來,每一次聽到這首歌,越來越明顯的感覺到,這些音符要說的好像不是一隻不知憂愁與煩惱的小小鳥的事情,因為這旋律和〈火車快飛〉給人快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裡這隻小小鳥透露出來的好像是一絲哀傷的心情。後來我開始學鋼琴彈到這首歌,樂譜上標註曲名是〈夜快車〉。我不知道這曲名是不是有在說什麼故事,不過至少應該不會離開音符背後的心情太遠,甚至有時候會讓我聯想到張秀卿唱的〈車站〉,但沒有那麼露骨的悲傷就是了。看來,把這旋律的心情在文字上用一隻不知道有憂愁與煩惱的小小鳥來做表達似乎不是很貼切。
我甚至經常想到一個問題︰要告訴人家一件事情,文字是否一定是當下好用的表達途徑?電視上曾經有一個酒類廣告,內容講的是一個父親不知道要如何勸說自己那已經長大成人卻又令人傷腦筋的兒子。最後很神奇的是,父子兩個人靜靜坐下來小酌兩杯,都不必說什麼話,兩個人就忽然都想通了。廣告的結語是︰溝通從分享開始。廣告好像把本來有一點道理的東西更加誇大,不過關於言語文字是不是真的好用的問題,禪宗裡許多智者不語的小故事也一再圍繞在這樣的懷疑上頭。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歌詞本身說出許多經驗過情感忐忑的人的心事,但最打動我的心情的部分其實是第一段歌詞後沒有文字的間奏。〈荒城之月〉也是一首簡單而膾炙人口的曲子,它的曲名和旋律對應的傳神也不在話下,但如果把文字和旋律拆開來看,會讓你心情波動的是〈荒城之月〉這曲名帶來的想像,或是旋律?這答案好像很清楚,因為當我在琴鍵上一個音符接著一個音符彈出來的時候,完全無須費力想像,早已全身雞皮疙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電子書67折$200
-
新書69折$207
-
新書79折$236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9折$270
-
二手書92折$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