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職業的教育家,但他並不以教育家的姿態而自居,他人格最有魅力之處在於認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是平等的,即使是教育者也可以從受教育者身上學習,即使是小孩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作為偉大的教育家,不是要教會別人做什麼,而是讓人懂得自我教育—這就是陶行知身上展現的人格魅力。
本書特色
他為興學而生,為興學而死。一切為興學,興學為苦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之生是苦孩的幸福,他之死是苦孩的損失。但是死的是他的軀殼,而他的靈魂是永遠活著,活在每一個苦孩的心裡,在每一個為苦孩服務的人的心裡,活在你的心裡,活在我的心裡,雖然是死了,實在是沒有死啊!
目錄
引言 III
一、追隨理想的指引 001
二、為了民眾的教育 025
三、到鄉村生活中去 048
四、矢志不移赴國難 094
五、宣傳抗日遊列國 128
六、民主鬥士載史冊 152
後記 181
延伸閱讀 185
陶行知年譜 201
一、追隨理想的指引 001
二、為了民眾的教育 025
三、到鄉村生活中去 048
四、矢志不移赴國難 094
五、宣傳抗日遊列國 128
六、民主鬥士載史冊 152
後記 181
延伸閱讀 185
陶行知年譜 201
內容連載
一、追隨理想的指引
19世紀末,安徽歙縣的黃潭源還算是風雲激蕩的神州大地上一處安靜的鄉村。這裡住著一戶陶姓人家,男主人叫陶位朝,妻子叫曹翠仂,還有一個女兒寶珠。
陶家遠祖乃是五柳先生陶淵明,在黃潭源村東還曾建過一所“五柳堂”。家業傳到了陶位朝的父親陶允祿這裡,人丁興旺,村東所居都是陶姓人家,故稱“陶家巷”。陶家本以醬園為祖業,但“亨達官醬園”到了陶允祿的兒輩手裡,因經營不善,盤給他人,家道中落。陶位朝帶著妻子和女兒寶珠,靠耕種祖傳的幾畝薄田維持生計。
1891年10月18日這天,陶位朝夫婦喜得第二個孩子,也是第一個兒子。按照家譜字輩,取名“世昌”。那時候為了讓孩子好養活,通常會給孩子取一個出家人的法名,所謂寄名在觀音菩薩座前以託其保佑,消除劫難。世昌的法名叫“和尚”。
陶位朝是讀過書接受過教育的人,後來還曾在南京做過中學的國文教員。雖然家境不好,但他很重視“和尚”的教育,早早就教他識字臨帖。舊時代小孩開始接受正式教育,叫作“開蒙”。6歲那年,“和尚”由一位叫方庶咸的私塾老師開蒙。但因為家裡窮,開蒙以後他並沒有進私塾。
兩年後,陶位朝幸運地得到一份文書工作,家境有所好轉,“和尚”進了離外祖母家不遠的一家經館讀書,大概在這時候,他有了自己的學名“文濬”。對於這得來不易的機會,文濬很珍惜,因而格外刻苦努力,學習也很出色。在經館裡接受的中國傳統教育為文濬打下了堅實的古文功底,成為他以後學貫中西不可或缺的基礎。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陶位朝丟了工作,女兒寶珠又患病夭折,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人在遭遇逆境的時候,倘若不能堅強地挺過去,就容易自暴自棄,尋找麻痹自我的方式。陶位朝就在此時染上了抽大煙的習慣,使得這個家庭更加衰敗了。文濬作為家中長子不得不輟學務農,承擔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
陶位朝在苦悶中信了基督教,妻子曹翠仂因此得到了在崇一學堂做幫傭的工作。崇一學堂是歙縣基督教內地會辦的一所教會學校,校長是一個叫唐俊賢的英國傳教士。經常來探望母親的陶文濬給唐俊賢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在曹翠仂的請求下,唐俊賢同意文濬減免學費入讀崇一學堂。
19世紀末,安徽歙縣的黃潭源還算是風雲激蕩的神州大地上一處安靜的鄉村。這裡住著一戶陶姓人家,男主人叫陶位朝,妻子叫曹翠仂,還有一個女兒寶珠。
陶家遠祖乃是五柳先生陶淵明,在黃潭源村東還曾建過一所“五柳堂”。家業傳到了陶位朝的父親陶允祿這裡,人丁興旺,村東所居都是陶姓人家,故稱“陶家巷”。陶家本以醬園為祖業,但“亨達官醬園”到了陶允祿的兒輩手裡,因經營不善,盤給他人,家道中落。陶位朝帶著妻子和女兒寶珠,靠耕種祖傳的幾畝薄田維持生計。
1891年10月18日這天,陶位朝夫婦喜得第二個孩子,也是第一個兒子。按照家譜字輩,取名“世昌”。那時候為了讓孩子好養活,通常會給孩子取一個出家人的法名,所謂寄名在觀音菩薩座前以託其保佑,消除劫難。世昌的法名叫“和尚”。
陶位朝是讀過書接受過教育的人,後來還曾在南京做過中學的國文教員。雖然家境不好,但他很重視“和尚”的教育,早早就教他識字臨帖。舊時代小孩開始接受正式教育,叫作“開蒙”。6歲那年,“和尚”由一位叫方庶咸的私塾老師開蒙。但因為家裡窮,開蒙以後他並沒有進私塾。
兩年後,陶位朝幸運地得到一份文書工作,家境有所好轉,“和尚”進了離外祖母家不遠的一家經館讀書,大概在這時候,他有了自己的學名“文濬”。對於這得來不易的機會,文濬很珍惜,因而格外刻苦努力,學習也很出色。在經館裡接受的中國傳統教育為文濬打下了堅實的古文功底,成為他以後學貫中西不可或缺的基礎。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陶位朝丟了工作,女兒寶珠又患病夭折,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人在遭遇逆境的時候,倘若不能堅強地挺過去,就容易自暴自棄,尋找麻痹自我的方式。陶位朝就在此時染上了抽大煙的習慣,使得這個家庭更加衰敗了。文濬作為家中長子不得不輟學務農,承擔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
陶位朝在苦悶中信了基督教,妻子曹翠仂因此得到了在崇一學堂做幫傭的工作。崇一學堂是歙縣基督教內地會辦的一所教會學校,校長是一個叫唐俊賢的英國傳教士。經常來探望母親的陶文濬給唐俊賢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在曹翠仂的請求下,唐俊賢同意文濬減免學費入讀崇一學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5折$233
-
新書79折$245
-
新書85折$264
-
新書88折$273
-
新書9折$279
-
新書9折$279
-
新書91折$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