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打破社會規範的雙面公主
女性特質與雙面公主
法國分析師莉薇耶(Joan
Riviere)在執業過程中發現,女性將「女性特質」當作一種扮裝,在扮裝之下必定有她的隱藏意涵。《公主出任務》系列主角木蘭花公主是一位腳穿玻璃鞋、白長襪、身穿粉紅色蓬蓬裙、手帶閃光戒指、對太陽過敏、很怕蝸牛等「完美端莊」的公主;然而當公主的戒指發出閃光,意味著怪獸國的怪獸出洞,完美公主穿過工具房或者山洞,成為穿著黑衣、黑褲、黑襪、黑皮靴、帶著黑面具的「黑衣公主」,擔負保護牧童與山羊的任務。木蘭花公主符合當時社會標準具有「完美」的女性特質,掩飾公主另一個打擊怪獸,保護山羊與牧童男孩等不吻合社會標準的「不完美」身份。公主成為同時具有符合社會規範與展現自我的雙面公主。
黑衣公主對傳統公主身分的抵抗
完美的木蘭花公主透過扮裝,將讀者的注意力從公主本人轉移到服裝,從而讓公主看來身份不明,原來木蘭花公主的角色與個性消失,成為黑面具下難以捉摸的黑衣公主,因而去除讀者的熟悉感,安全掩飾了黑衣公主的聰明才智、打擊怪獸的雄心與能力,並暗示性的抵抗既有的社會文化認知。
學者張小虹在西方服裝史提到,西方在十九世紀末女性社會性別大改造之前,女性服裝顯現了繁複的裝飾、妍麗的色彩,及隱含的靜態身體景觀的展示:木蘭花公主的蓬蓬裙透過鐵絲、鯨魚骨架而得以支撐呈現細瘦的腰圍與裙子的蓬蓬狀;易碎的玻璃鞋,顯現了動作必須細緻輕盈的侷限性。張小虹進一步提到,工業革命之後,服裝所標榜的「現代性」使移動速度占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黑衣公主的黑短褲、黑長靴,讓速度、移動像忍者一般,跳躍、跑得像飛的一樣,使戰鬥成為可能;而兩者扮裝的轉換地點,在於密室:具有不可見、各種可能性都會發生的「禁忌空間」,透過神秘的「禁忌空間」,傳統的公主得以轉換成為另一位現代性公主,邁向打擊壞人、征服生命中強者(怪獸,或者古代騎士征服的惡龍)過渡成為女英雄的成長歷程。
重複、扮裝與兒童
兒童透過重複的遊戲內容,表現孩子這段期間的內在渴望與控制感,如同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崔維克–史密斯(Jeffrey
Trawick-Smith)的觀察,學齡兒童發展期望展現出「自己有能力改變」及「同儕與文化認同」,以建構自我。兒童遊戲原來就容易透過扮裝、重複、對錯分明的敘事,創造另一個分身。木蘭花公主重複扮裝成為黑衣公主,拋開社會既有規範展現自我,如同兒童遊戲,透過遊戲內容展現當下內在的期待或希冀解決的問題。只是如同吉利根(Carol
Gilligan)所言,女孩和男孩仍有解決問題的差異:男孩果斷,女孩則仍會顧及所有人關係間的最大利益。黑衣公主收服怪獸後,仍讓牠安全回到怪獸國而非西方男性的屠龍行為,由此可看出性別間行為與關係的差異。
或許木蘭花公主如同中國民間傳說花木蘭、日本手塚治蟲的緞帶公主一般,具有打破社會規範的可塑性,扮裝後仍終究回歸女性心理特質。
黃愛真 ◎ 教育部性別人才資料庫講師.台南市智慧森林兒童閱讀文化學會理事長
引用資料:
張小虹,,《中外文學》443期。
陶英琪、羅文喬譯,Jeffrey Trawick-Smith著,《嬰幼兒發展—多元文化觀點》,心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