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序
裸體的社會學意義
當初決定出版這本《裸體吃午餐:進擊的天體人冒險之旅》,是覺得這個議題在台灣可能還很新鮮,畢竟在我們的「社會化」過程中,通常將身體的裸露視作一種非常不雅的行為,而且馬上會激發出「羞恥感」,若是自己不小心裸露出敏感部位,更是會不知所措,真想一頭鑽到地底下。既然我們被傳統文化「制約」成這麼講究「禮法」,又該如何面對西方文化中對於「裸體」的開放態度呢?
本書作者史密斯告訴我們,其實西方人也是經過了漫長的過程,才開始「習慣」周遭有群「天體主義者」毫無顧忌地展露自己的裸體。他從一趟參與天體郵輪的體驗談起,娓娓道來西方社會一樣有「裸體恐懼症」,卻在經過十分曲折的歷史長河後,逐漸發展出五花八門的「天體論述」,甚至在特定地區蔚成風氣,號召「大家一起來裸體」。到了今天,其實不只是國人到全世界旅遊,偶會遇到天體營等活動,即是在台灣,也有較隱密的俱樂部打著類似招牌,吸引觀念較為大膽開放的成員加入。看來,這也是「全球化」帶動的文化趨同現象,如果愈來愈普遍,或許有一天,大家就會「見慣不怪」了!
當然,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人類行為的可塑性本來就很大,尤其現代文明常鼓勵人們追求各種新奇刺激的體驗,同時挑戰既有的規訓和禁忌。所以像「身體」(body)便成為社會學新興的研究領域,也應用各式各樣的理論觀點,賦予「身體」更豐富的社會意義,我們可以說,這本《裸體吃午餐》正提供了這樣一種考察視野,給予世人多一些對「天體主義」的理解和想像。
猶記得,我在1980年由台灣負笈到西德求學的時候,剛住到學生宿舍中,就看到德國無論男女大學生,在陽光露臉的日子即會光溜溜地在宿舍院子中享受「日光浴」,這種「行徑」的確讓保守的我大吃一驚,但是待了幾年後,發現德國的陽光十分可貴,怪不得他們那麼喜歡曝曬在陽光下,而不是像我們只愛躲在樹蔭裡。很顯然文化的演進,多少也和不同種族生存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當這類知識更充實,我們的包容力也隨之加深加廣,不再大驚小怪,對待裸體的態度如此,其他原來會令我們產生「文化震憾」(culture
shock)的現象何嘗不能如是觀?
世界之大,文化之多元,從來只欠一種互相理解的心態。史密斯幫我們打開了「天體主義者」的窗扉,隨著這趟「冒險之旅」,但願能夠消除一部份偏見或誤解,至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裸體可以減少一些「恐懼」吧!
顧忠華/沐風文化出版社發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