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小培養孩子正向的生命力量
喬.克須納(Jo Kirchner)
報春花學校系統(Primrose Schools)總裁
你手上的這本書可以改變世界。但願這本書是我寫的。為什麼呢?因為這本書精準地呈現了我的堅強信念:孩子會成為怎麼樣的人,和「他們知道些什麼」一樣的重要。過去二十五來,我有幸領導全美三百多家有證照的幼兒園。這個信念是我的指導原則。你在接下來的書頁中會學到,研究證明了這個信念無比重要。我們必須讓孩子準備好,迎接一個複雜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同理心和識字一樣的重要。
勞拉.賈納和我相識十多年了,她那時開了一家報春花學校。沒多久我們就發現,彼此都對有品質的幼兒教育充滿熱情,希望學前教育能夠在心智、社會情緒、生理和生活技巧上取得平衡。我們的友誼不斷加深,與此同時,神經科學家不斷發現兒童早期腦部刺激和未來成功之間的重要連結。
勞拉是小兒科醫師,也是知名的親職專家,她的視野來自專業訓練和經驗,我的視野則來自身為母親的直覺。我不像勞拉,我從未計劃要擁有一個關於幼兒的個人事業。這個事業找到了我。我為自己的孩子尋找有品質的學前經驗,卻感到失望。當時我還不知道如何形容,但是在我的想像中,有那麼一個地方,不止培養孩子的知識技巧,也教導勞拉在本書中描述的QI,正向的生命力量。
我很喜歡《The Toddler Brain》一書將看似無關、其實非常重要的企業、領導力、創新和幸福的科學原則與親職結合在一起。無疑的,此書將協助家長和照顧者理解他們在建構孩子腦子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幼兒在生命頭五年的心智發展比任何時候都快。這幾年非常重要,需要刺激神經連結,不但養成熱愛學習的心態,同時也養成正面的人生技巧,以便在二十一世紀獲得成功。
我很高興勞拉將她的智慧訴諸文字,讓各地的家庭受惠。如果讀者遵照她的建議,今日的孩子將更有能力面對明日的挑戰,世界將成為更善良、更充滿慈悲的地方。
專文推薦
教養之道就等於職場之道
小兒科名醫 黃瑽寧
我知道市面上育兒的書籍,通常是媽媽在閱讀,至於爸爸們不是不願意,而是常常看不下去。育兒書籍之所以讓男人無法消化,可能是因為內容太過瑣碎,或者論述偏向教條化等等,而這些都不是我們男人所喜歡的溝通方式。
有趣的是,在男性閱讀的排行榜上,職場管理類別的書籍,卻時常名列前茅。比如說什麼行銷法則啦,領導力養成啦,甚至創意發想等主題,都是男性所急於想了解,也是在職場上所必須的能力。然而身為兒科醫師,我必須告訴每一位父親:想要培養職場領導力,親和力,創造力,最好的訓練場所,其實就是在自己的家中。
教養之道等於職場之道,這觀念不只我這麼認為,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的知名兒科醫師賈納(Laura
Jana),也頗有同感。賈納醫師跟我的背景相似,我們都在醫學中心工作,各自有次領域的專長,卻很想多寫一些科普書籍在育兒觀念上,幫助一般的家庭。在賈納醫師的新書《QI教養,啟動幼兒大腦》中,她特別把育兒的七大觀念,比喻為七種中國功夫的「氣」(Qi),意思是打通這任督七脈,父母的教養功力,就可以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有趣的是,作者如果把書名改成「QI訓練,啟動職場大腦」,然後以職場生活當做範例,竟也是毫無違合感!
賈納醫師所發明的七種氣,分別為Me---We---Why---Will---Wiggle---Wobble ---What
if,作為理論的架構。首先,父母和孩子都要先自我察覺,學習自我控制,自我調適,進而有正念思考,這是親子雙方心理建設最重要的第一步(Me)。第二步是建立親子協作,或手足合作,甚至群體協調。白話一點的說,就是將一個幼兒從以自我為中心,帶領到願意與其他人一起生活或玩遊戲的群體個性(We)。第三步,進入團體生活之後,要培養一個肯問「為什麼」的小腦袋(Why),
以符合愛因斯坦的名言:人要花五十五分鐘想一個好問題,然後用五分鐘找答案。
前三種氣都練完之後,各種學習進入撞牆期,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出內在動機(Will),讓他們不需獎勵也能持之以恆?我想這也是很多父母束手無策的難題。另外要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wiggle),提高挫折忍受度(wobble),最後天馬行空的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what if),這就是賈納醫師所發明的七種氣,所帶來的育兒思維。
賈納醫師在書中時常以職場技能來比喻教養育兒,才發現兩者真的有極大的相似點。在類似Google的跨國大企業中,他們鼓勵員工正念思考,懂得多方合作,擬定良好問題與策略,挖掘員工內在動機,以及在公司中設置健身房等等,其實與賈納醫師所歸納出來的七種氣,基本上是不謀而合。或許「教養之道等於職場之道」這個說法,可以勾起爸爸的興趣,讓他願意好好坐下來,讀一本中肯的教養書籍。
專文推薦
成功人生從幼兒腦力開始
陳美儒 /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風靡近半世紀,著名的《星際大戰》科幻電影中,廣為流傳的劇中名言:「願原力與你同在。」究竟尤達長老、黑武士、路克天行者、最高領袖史諾克,所極力推崇又畏懼的「原力」指的到底是什麼?
1970年至1980年好萊塢大導演兼編劇的喬治‧盧卡斯推出《星際大戰》三部曲,立即橫掃世界電影賣座紀錄;歷經將近40個年頭,這部電影史上的不朽經典,在2015年底以《原力覺醒》為片名,一直到2017年星際大戰8的《絕地武士》;雖名為「星際大戰」系列,其實一切核心價值仍在「原力」一辭。
美國Nebraska大學醫學中心主任Dr. Laura Jana,是著名的育兒暢銷書作者,同時也是為臨床小兒科醫師。他的最新著作:《The Toddler Brain: Nurture the Skills Today That Will Shape your Child’s
Tommorrow》將由遠流出版社初版,中文翻譯為《QI教養,啟動幼兒大腦》;書中主旨提供給幼兒爸爸媽媽的教養祕訣 ,其實就是《星際大戰》中的「原力」。它代表一種正向的能量,一種無行的浩氣凜然磁場;就好似《星際大戰》的名言:「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
QI不等同IQ,IQ是:Intelligence Quotient,指的是大腦的智商,而其成分大多來自天生。
本書作者強調的QI,卻是潛藏在生命裡的正向力量,那是一種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氣」。
有些江湖術士想賺人錢財時,總愛跟前來算命的人說:「先生,你印堂發黑,氣色不好,要解厄化災才好。」
氣色,究竟氣色是什麼?氣,可有顏色、形狀嗎?氣,摸不著,碰不到,卻顯然讓人感覺它的存在;氣的清明或混濁,顯然地也在驅動一個人心的走向,一個行為光明磊落或鬼祟隱晦的表現。
腦神經醫師多年來不斷地發現,幼兒早期腦部刺激的良窳和未來成長是否成功健康,是有重大連結的。
作者Dr. Laura在書中特別強調:「幼兒在五歲前的心智發展比任何時候都快。所以在這幾年更需要刺激神經連結,暨可以養成熱愛學習的心態,更可以學得正向的人生技巧,以便在21世紀獲得成功。」
先聖孟子曾教我們養氣,養浩然正氣。
Dr. Laura則不只要幼兒父母教孩子養氣,更提出七項「氣的技能」(QI skills):自我管理、人際技能、為什麼(提問、好奇與求知欲)、意志(動機、自我激勵)、扭動 (身心不靜止的化為行動力)、搖晃 (加強靈活度、適應力與韌性)、如果 (想像力結合創造欲)。
美儒老師在杏壇行走逾40年,我願全力推薦這本具醫學專業知識,又富臨床真實經驗的幼兒教養極品好書;期待所有新手父母和關懷兒童成長的老師、成年人,因為閱讀此書而為小小蒙童開啟未來美好的人生大路。
專文推薦
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優勢教養
財團法人台安醫院小兒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翁仕明
這是一本非常深入淺出的教養書,以小兒神經科醫師的角度看來,更加彌足珍貴。二十一世紀,生醫科學領域中,無疑的,腦科學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美國總統歐巴馬早在2013年即宣布成立研究人類大腦的大型計畫「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部研究」,藉此探究神經科學新科技並繪製空前詳細的大腦活動圖。希望利用此一計畫能更了解健康大腦運作方式,進而研發治療阿茲海默症、自閉症等腦疾之新世代療法。
最近這些年來的腦神經科學的進展,真的遠遠超出我們想像。舉例來說,前一陣子掠過我眼前的一篇報導,探討小腦在語言預測性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先來談談小腦這區塊傳統上大家的印象:在幾乎熟悉科普資料的朋友們眼中,小腦就是動作平衡的中樞,如果小腦中風,最頻繁出現的症狀即是暈眩;沒錯,醫學系的老師二十年前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然而,近十年來,小腦除了動作平衡,開始有科學家發現,對於我們的語言輸出,小腦也扮演一定的角色,尤其是語言的預測性。所謂語言的預測性,指的是人類語言的運作,當我們接受視覺或聽覺等感官刺激,例如看見了一串香蕉,這時,腦部語言中樞便開始提取相關香蕉的字彙,如香蕉、黃色、串,等等。這樣的運作模式,可使我們對於他人語言的應對更加順暢,然而,此種預測性,以往認定皆由大腦區塊負責,最新研究竟指出,右外側的小腦區塊
(並非左右對稱,左外側無明顯反應),在語言預測性啟動時,於腦部影像研究的實驗當中,出現了明顯活化的現象。
雖然早在2014年左右,即有科學家懷疑右外側的小腦可能與語言預測性相關,不過,卻直至這個月初(2017年7月),直接相關的證據才由一群科學家完整證實。很多人或許會問,這種連結與我們生活有任何相關嗎?當然有,而且絕對相關。早期我們認為語言相關的功能,多數位於大腦,例如大腦額葉的Broca區或是大腦顳葉的Wernicke區,因此,只要相關失語症的研究,幾乎完全偏向大腦,治療的開發也是只侷限於大腦,如今,小腦也浮現在人類語言產出的路徑上,當然就必須多多關注小腦,這也許日後能造福更多患者。
回到這本書,我最喜歡Dr. Laura Jana當她提出她的論點時,總是有最新的腦科學證據作為理論基礎,這在坊間的教養書中,可說是一枝獨秀。Dr. Laura Jana是一位著名的兒科醫師,也不斷利用教育演講等模式,將相關兒童教養行為的最新觀念,傳播給美國大眾。我也曾在TED頻道收看過Dr. Laura
Jana的演講,她曾經說明為何幼兒早期教育影響他們一生,因為85%的神經連結,皆發生在幼兒期;也就是說,具策略性的父母教育模式,將造成幼兒於後續人生的優良影響。
同時,在Dr. Laura Jana的文章中,永遠不忘將孩童年齡分層,把一個教養孩童的觀念,根據不同年齡採取不同模式的引導,這點我相信專業的兒科醫師皆能會心一笑;因為對我們來說,孩童的成長是與時俱進,三歲與五歲的孩童必有截然不同的需求,如果只是講述模糊的概念,絕對無法輕易落實於生活之中。我很高興在教養書的市場上,出現了這樣一本瑰寶級的參考書,也迫不及待地希望Dr. Laura
Jana所提供具有腦科學證據的教養理念,可以帶給無數新手或是有經驗的父母們,既嶄新又實用的概念,真心向您推薦!
( 撰文者亦為 北護語言治療與聽力學所兼任助理教授 )
專文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翻轉IQ,就讓QI重新來詮釋孩子所需具備的關鍵力。在幼兒0至五歲的黃金關鍵期,讓我們打破長期以來對於IQ的迷思。現在邀請您,一起透過《QI教養,啟動幼兒大腦》這本書裡的科學實證,欣喜進入幼兒大腦的神奇殿堂,在孩子大腦可塑性最高的幼兒階段,讓父母以及老師在教養以及教學上,重新下載7項關鍵的 QI
App能力。透過孩子天生的遊戲本能與概念運用,讓幼兒的大腦升級、進階、更新到更優質的系統。以優雅面對未來成長所需具備的生存能力。」
專文推薦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廖笙光 (光光老師)
「我們即將跨進另一個全新的時代,不論是無人車或人工智能,都將大大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隨著世界變化的越來越快,爸媽教養孩子的方式,當然也要學著改變。書中透過一個一個科學研究,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寶貝的想法,認識他們的世界。
千萬不要小看幼兒早期的經驗,這時是大腦最活躍的時期,每秒都在創造出數以萬計的神經連結。當爸媽是非常神聖的工作,不只是食物的提供者、生活的陪伴者,我們更是寶貝的人格塑照者。就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培養未來的「七大關鍵」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