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身為超級業務員,為何遭到降職
卡車的喇叭聲大作,猛一回神,發現自己闖越紅燈走到十字路口上,差一點就要釀成意外了。
腦海中迴盪著三十分鐘前拜訪的那一家人對我說的話:
「好好的一個幸福家庭都被你給毀了,你這個瘟神!」
就這樣不知不覺闖越了紅燈亮起的十字路口。
我前一份工作是一家信用貸款公司的業務員,明明業績名列前茅卻仍然遭到降職。
降職之後的單位是負責回收債權的部門,簡單說就是把過期未還的借款強制收回的單位,我在這裡負責的工作並不是一般的催討業務。
為了買房子而申請房屋貸款的客戶萬一面臨無法持續繳納的情況,就會把原本用來抵押的自用住宅拿出來拍賣,得標的金額大抵都會低於房貸剩餘的債務,因此,即使賣了房子還是無法還清所有債務。
我的工作就是設法收回這些剩餘的貸款,由於剛賣掉房子的人通常生活也不太好過,所以我們會等到三至四年後,預估狀況穩定了再登門拜訪,與他們協調剩餘債務的和解事宜。但是,這絕不是惡質的討債,平均餘額一千至兩千萬日幣的債務,我們會用五十至一百萬日幣的低價進行和解,讓他們的債務歸零後能夠重新出發,是一項很有良心的工作。
但是,當時的我對這項工作厭惡極了。
前往拜訪的人家都是在失去房子之後,好不容易稍微脫離谷底恢復到正常生活,這時候卻突然有人前來討債,大多的情況下,我要面對的都是太太的哭泣聲,或是先生的怒罵聲。
當時的我每天上班都感到很痛苦,光是聞到公司樓梯的味道就會想吐,也不知撥打了幾次預防自殺的「生命線」,打電話求救並沒有讓情況絲毫好轉,如果去醫院檢查,大概會被診斷為憂鬱症吧。
唯一的樂趣就只有週末假日了,但是憂鬱的情況到了禮拜天的下午左右又會開始發作,到了卡通「櫻桃小丸子」的播出時間(譯注:日本每週日傍晚6點播出),就會完全陷入沮喪的狀態。
在發生本文一開始提到的意外後約莫過了兩個月,有一天妻子對我說「最近孩子都不去上學,你也說說他幾句吧」。老實說,當時的我光是自己的事情就筋疲力盡了,實在沒有多餘的力氣去說服兒子,但這畢竟是無法逃避的責任。
我到了兒子的房間,問他說「為什麼不去上學?給我乖乖上學去」,兒子一聽到我這麼說就掀開原本蓋著的棉被,用銳利的眼神瞪著我,大喊:
「一大早就開始嘆氣的爸爸沒有資格說我!」
兒子在那之前幾乎沒有反抗過父母,他這句話給了我強烈的一擊。
我因為工作辛苦,就完全不顧家人、上司及同事的心情,過著一個人像是受害者般的日子,其實真正生活在悲劇裡的是家人和公司同事們啊。
孩子們看著一整天哭喪著臉、搖頭嘆氣,總是在抱怨工作的父親,如何能對未來懷抱希望?
有這樣的父親,孩子們也不會想要認真唸書,夢想著出社會之後要做個有用的人。心情沮喪、絕望失落、對未來不抱任何希望都是自己自作自受,這我能接受,但是發現這樣的自己會帶給周遭的人和孩子困擾,這件事令我非常震驚。
在公司裡明明是自己有錯,卻因為被降職就懷恨在心,總是反抗公司的命令,開口就是公司的壞話。
這樣的我怎麼可能成功、怎麼可能得到幸福?
從那天起,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勤奮讀書,想要找出能夠突破現狀的方法,不論是成功哲學、心理學、人際溝通、宗教、人類學、腦科學等相關的書籍我都賣命認真地讀,並且只要一發現有用的方法就會親身試驗。
最後得到的結論是:
「所有的責任都要歸咎於自己。」
小孩不去上學和被降職都是因為我自己不好。
我切身地感受到自己那小小的自尊心阻擋了可能通往成功的道路,現在的我非常能夠體會當時上司的心情。
我現在是東京證交所一部上市金融集團的董事,能走到這一步並非做了什麼特別的事,也不是因為我很優秀,我也是使用了這本書中的法則,擠進前20%。
曾經看過一段發生在飛機頭等艙的故事。
研究員工績效和領導理論的全球權威,同時也是無數暢銷書的作者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在飛機上被一名未曾謀面的女性攀談。
「我是前20%的人。」
「什麼?」
「我是前20%的人。」
「是,這句話我聽到了,但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去聽了您的演講,就是剛剛才結束的那場。」
「是這樣啊!」
「您說根據蓋洛普公司的調查,每天在職場上有機會做自己最擅長工作的人,只佔整體調查人數的20%。也就是說在職場上工作的人,每天都覺得自己的優勢不受公司需要、認為自己不適合現在的職場是一件相當遺憾且非常浪費的事情,您記得嗎?」
「我到目前為止,在同一家企業工作了二十年,即使已經這麼久了,還是非常喜歡我的工作,每天早上起床到公司上班,都有機會表現自己最佳的一面,我是那前20%的其中一人,也就是屬於前20%的人。」
摘自『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馬克斯.巴金漢著 商智文化出版
讀了這段對話,我思考了現在的下屬以及過去接觸過超過兩萬名以上的商務人士們,確實有些人屬於前20%,有些人不是。
我開始有興趣並且想要了解,主動向馬克斯.巴金漢攀談、直言「我是前20%的人」的女性是怎樣的人;而在公司裡前20%的人,又是怎樣的人。
研究之後發現,要成為前20%的人有一套法則。這套法則並不困難,是許多人偶爾也會實踐的簡單法則。
前20%的人會持續實踐這套法則,其他的人要不是隨興所至,要不就是完全不會利用。
成功當然需要能力、努力與運氣。
然而,想要激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需要訣竅,這是有方法的。
如果現在的你有以下這些想法:
「明明很努力卻得不到好結果。」
「為什麼只有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明明拚了命在工作,卻無法獲得肯定。」
「為什麼老是只有自己被罵?」
有這種煩惱的人請務必要讀這本書,
只要擠進前20%,這些煩惱就會煙消雲散。
職業運動選手或藝人、藝術家的世界,即使擠進了前1%,距離成功也依然遙遠。以棒球界為例,每年都有約一百名左右來自高中、大學、業餘棒球隊的選手進入職業棒球界,這一百個人在高中、大學或業餘棒球隊中,不容置疑一定是前1%的選手,但是他們當中能夠取得固定先發球員位置,活躍於球壇的人,卻連一成都不到。
相較於這一點,商務人士在高中、大學即使不是前1%,只要進了公司,在公司擠進前20%,就能稱得上是成功人士。
不論在公司或其他地方,想要在社會上事事順遂是需要法則的,違背了法則即使再努力也無法順利。
本書中收錄的都是我親身實踐過且有效的方法,
我寫的都是任何人讀了都能接受且可親身實踐的內容。
希望各位不用跟我一樣繞了好大一圈才找到方法,都可以輕鬆地過著幸福的職場生活。
期望透過這本書能將我三十年來上班族生活的所見所聞,轉化為有用的經驗,將成功的祕訣傳達給各位。
二○一三年六月 橫山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