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畔第二十九號座席:法蘭西學術院與法國四百年史

塞納河畔第二十九號座席:法蘭西學術院與法國四百年史
定價:380
NT $ 190 ~ 342
 

內容簡介

自一六三四年創院以來,
有十九任院士成為第二十九號座席的主人,
他們所經歷的,是法國轉變最鉅的四個世紀,更是讓人類社會徹底轉型的四百年。

一張經歷四百年的扶手椅,
乘載著十八任主人的思想與精神,
悠遊其中,如同跨越十八個臺階的世紀之旅,
每一階都有一位不同的嚮導,
伴你體驗輝煌又滄桑的法國四百年史。

塞納河畔的法蘭西學術院是法國知識分子的最高殿堂,四十名院士皆為終身職,並擁有自己的一號座席。每當一名院士逝世之後,才能推選出下任院士來接替,代代傳承,李維史陀因而稱此為「半虛構的家譜」。而院內穹頂下的四十個座席,即代表著四十位院士的永恆不朽。
二十九號座席的現任主人阿敏.馬盧夫爬梳出前十八任院士的精采生涯,當中有高識遠見的外交官、被判過兩次死刑的歷史學家、著迷於太陽週期的科學家……就連法國思想之父伏爾泰、大文豪雨果都曾與此號座席失之交臂。
他們經歷過太陽王的集權盛世,體驗過羅伯斯比的恐怖統治,曾經迷失於大革命的浪潮,也曾在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時點亮理性的明燈。從君主專制到民主共和,他們不僅是歷史的過客,更是珍貴的歷史見證人,他們的不朽思想和民族情感帶領法國人民走過兩次大戰以來的繁華與動盪,並昂首邁向未來的種種挑戰。

★各界讚譽
這張編號二十九的座席背後,藏著四個世紀的故事。這張老椅子,上面前前後後,端坐過十九名法蘭西學術院院士,或者說,三十八瓣能人異士的屁股。他們有的是哲學家、主教或醫生,有的是外交家、律師或劇作家。而同樣支撐著他們屁股的基礎,則是對於語言的靈活運用。如果第二十九號座席能說話,它必然有很多故事好講。而阿敏‧馬盧夫先生,現任座席主人,正代替它娓娓道來。——《歐布斯報》(L’Obs)

作者有意識地在李維史陀先生所謂的「半虛構的系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將自己與從古至今所有座席主人,藉由一條「精神性的血緣」相連。作者對之前每一位院士的個人故事,以及他們獲選院士時的時代背景,都興味盎然。這張位於塞納河畔的扶手椅,如同晝夜奔流的河水一般,以一種極其生動、美妙的方式存在了四個世紀。「邁步跨越十八個台階的世紀之旅,每一階都有一位不同的『導遊』陪伴著你體驗」,而這些導遊,正是被譽為「不朽者」的院士。縱然,有太多的不朽者在今日遭到完全遺忘,而榮耀他們,將是一種彰顯我們謙遜且不忘本的態度。——《世界報》(Le Monde)

時至今日,能進入到法蘭西公學院,遠比進入法蘭西學術院更加風光。同樣地,在知道自己成為候選的狀況下,去拒絕康提碼頭(學術院代稱)一場篤定當選的遴選,卻被認為是高尚的行為。法蘭西學術院已不再是那座備受關愛的機構。也許,我們只希望這間機構,能乖乖地當它王朝時期的遺物就好?阿敏‧馬盧夫先生可不作如是想,身居第二十九號席位,他細細描述了之前的十八位前輩,讓每一位前輩都形象鮮明,躍於紙上。——《解放報》(Libération)

了不起的說故事功力,小說家馬盧夫先生,成功地織就一篇跨越君主制、大革命、帝國,以及民主誕生的歷史壯遊……——《朝聖者週刊》(Le Pèlerin)

在這本書中,流淌著一種廣博的同理心,而這正是緣於作者對於他人毫無保留的設身處地,書中有些呼告更傳達出作者的擔憂,認為我們不該對種族衝突、言論自由等等議題毫無感受……。作者使自己同時化身為編年史家、回憶錄作者、檔案學者、心理學家,有時甚至成為倫理學家,卻不會在穿梭其間時迷失自己。即便他正在追索其中一位院士生平中的重要時刻,但該院士卻對自己所選擇的方向,表現得裹足不前時,他仍然不帶慍怒,總是婉轉其詞地娓娓敘述……。作者也被院士生平中,一件微不足道、隨閃即逝的瑣事所吸引——四百年來,當這些院士們端坐在同一張扶手椅上(木製的,據他本人強調,應該不太舒服!),那些細微的、不同的情感,因此另闢蹊徑,通往那不為人知的心靈深處的通道……。偉大的德國文學史家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說的好,「每種觀看的方式,都投射出一種存在的方式」!——日內瓦大學哲學系教授莫里斯‧盧本‧埃雲(Maurice Ruben Hayou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敏.馬盧夫Amin Maalouf
一九四九年生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出身基督教家庭,少年時就讀貝魯特的教會學校,一九七五年,黎巴嫩內戰爆發,因不忍家園在宗教和政治衝突中日漸凋敝,同胞相互殘殺,遂於一九七六年帶著妻兒移居法國巴黎。
馬盧夫在青年時代在貝魯特著名日報《an-Nahar》擔任記者,採訪足跡遍布南亞及非洲國家,移居巴黎後,繼續主持《an-Nahar》的國際週報版,也是法國週報《青年非洲》(Jeune Afrique)的總編輯,專精於黎巴嫩內戰和中東問題的評論,是國際間著名的中東問題專家。
通曉多國語言的他選擇以法語寫作小說及歷史文學書籍,目前已出版十餘本著作。一九八三年發表第一部作品《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Les Croisades vues par les Arabes),一九八八年以《撒馬爾罕》(Samarcande)獲法國新聞通訊社文學獎(Prix Maison de la Presse),一九九三年以《塔尼歐斯巨岩》(Le Rocher de Tanios)獲頒法國最崇高的文學大獎「龔固爾獎」(prix Goncort),二○一○年更獲頒有歐洲普立茲獎之稱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the Prince of Asturias Award for Literature)。其作品曾翻譯超過四十國語言,並曾改編成歌劇上演。其中已在臺灣翻譯出版者有《撒馬爾罕》、《塔尼歐斯巨岩》和《巴達薩的旅程》(Le Périple de Baldassare)。
二○一一年六月,馬盧夫接替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的第二十九號座席,獲選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黎巴嫩人。


譯者簡介

賴姵瑜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人類學碩士,現為自由譯者,目前長居韓國大邱,喜愛徜徉於文字與甜點之間,悠悠漫步探索這花花世界。

吳宗遠
新竹市人,巴黎第八大學意義實踐與理論博士班博士候選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碩士,專長法國當代哲學。曾獲西灣文學獎現代詩首獎,與全國學生文學獎等文學獎項。

 

目錄

前言
第一世 欲救年幼學生而溺死的人——作家皮耶.巴登(Pierre Bardin, 1595-1635)
第二世 只愛用拉丁文寫作的人——議事司鐸尼可拉.波旁(Nicolas Bourbon, 1574-1644)
第三世 比高乃依更受青睞的人——律師法蘭索瓦亨利.薩洛蒙.德.維荷拉德(François-Henri Salomon de Virelade, 1620-1670)
第四世 讓眾作家嫉妒眼紅的人——劇作家菲利浦.昆諾(Philippe Quinault, 1635-1688)
第五世 兩世紀後再度復活的人——外交官法蘭索瓦.德.卡里埃(François de Calliéres, 1645-1717)
第六世 在君王身側咬耳朵的人——樞機主教安德烈海格力斯.德.弗勒理(André-Hercule de Fleury, 1653-1743)
第七世 比伏爾泰捷足先登的人——樞機主教保羅.達亞培.德.律納(Paul d’Albert de Luynes, 1703-1788)
第八世 成為法國南部奧克區象徵的人——作家尚皮耶.克拉西.德.弗洛希昂(Jean-Pierre Claris de Florian, 1755-1794)
第九世 奉莫里哀為偶像的人——劇作家尚法蘭索瓦.凱亞法(Jean-François Cailhava, 1731-1813)
第十世 兩度被判死刑的人——歷史學家喬瑟夫·米修(Joseph Michaud, 1767-1839)
第十一世 遴選中勝過雨果的人——心理學家皮耶‧富路鴻(Pierre Flourens, 1794-1867)
第十二世 試圖重新發明醫學的人——生理學家克勞德‧伯納(Claude Bernard, 1813-1878)
第十三世 膽敢聲稱耶穌是「人」的人——語言史家厄尼斯‧赫農(Ernest Renan, 1823-1892)
第十四世 不太喜歡前任院士的人——參議院長保羅‧夏勒梅勒‧拉庫爾(Paul Challemel-Lacour, 1827-1896)
第十五世 榮獲「全法最受侮辱」的人——外交家加布里列‧安諾托(Gabriel Hanotaux, 1853-1944)
第十六世 讓全世界都前來聆聽的人——社會學家安德烈‧齊格菲(André Siegfried, 1875-1959)
第十七世 著迷於太陽週期的人——劇作家亨利‧德‧蒙特隆(Henry de Montherlant, 1895-1972)
第十八世 珍惜脆弱文化的人——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 1908-2009)
後記    
致謝與人物補註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欲救年幼學生而溺死的人-作家皮耶.巴登(Pierre Bardin, 1595-1635)

此一座席的首位主人所待的時間不長。他在一六三四年三月入選院士,十四個月後就溺死於塞納河,不幸成為第一名辭世的「不朽者」。

皮耶.巴登今日已被遺忘。其實,幾乎該世代的法國作家全是如此。早他數十年的龍沙(Ronsard, 1524-1585)、杜.貝萊(Du Bellay, 1522-1560)、哈伯雷(Rabelais, 1494-1553)或蒙田(Montaigne, 1533-1592),迄今我們都還持續在閱讀其作品;數年後的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哈辛(Racine, 1639-1699)、莫里哀(Molière, 1622-1673)或拉封丹(La Fontaine, 1621-1695),他們的著作亦是歷久不衰。然而,介在這兩股文學浪潮中間的是個缺口。

首批四十名院士的著作,已無一再有出版。某些院士的名字還勉強出現在回顧紀史裡,不過,巴登的名字已經無人論及,現今僅有極少數研究十七世紀的專家學者知曉此人。他在生前雖然有些名氣,但從未被視為一名重要作家。儘管他是座席上的首位院士,卻很難說是學術院圈的創立者之一。

真正名副其實的創立者只有寥寥十幾人,其中首推范倫汀.肯哈(Valentin Conrart, 1603-1675)。他出身於富裕的喀爾文教派家庭,雖然不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卻是無比敏銳的讀者兼文法學家。一六二九年,他號召幾位朋友,欲在巴黎建立一個定期聚會的文學圈。他們的平均年齡三十歲,肯哈本人只有二十六歲,最年輕的傑曼.阿貝荷(Germain Habert, 1610-1654)才十九歲,不過,他是同兄長一起前來參加的沒錯。

他們見到彼此時總是滿懷雀躍欣喜,但由於住在不同街區,要找其他人可得辛苦跑遍整個城市。當然,那時候還沒有辦法能遠距互相請益,必須本人親訪或差人為之,集眾聚會並非一件易事。他們自問,要是每週固定時間在約定好的地點相聚,豈不較為簡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
    $190
  2. 電子書
    66
    $250
  3. 新書
    7
    $266
  4. 新書
    75
    $285
  5. 新書
    79
    $300
  6. 新書
    79
    $301
  7. 新書
    85
    $323
  8. 新書
    85
    $323
  9. 新書
    85
    $323
  10. 新書
    88
    $334
  11.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