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歷史不僅僅是國家、群體、社會所擁有,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一般人,也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歷史。個人的歷史除了是個人的重要經歷,更是國家、群體歷史的重要時代見證。有時候因為主觀、客觀的因素,學院裡的歷史學家,在書寫國家、群體與社會的歷史時,難免會有疏陋或不足,這時候個人的歷史記錄,就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可以交叉比對、辯駁正偽。但是他們的歷史從何而來呢?主要就是依靠採訪,才能保留下精彩的閱歷與見聞。
作者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三十多年,不自限於學院的象牙塔裡,除了一般的教學與研究外,也潛心研究口述歷史的理論與方法,更直接到田野之間從事採訪。本書既有理論篇也有實務篇,不僅可做為教學教材也可供大眾讀者做採訪寫作的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德政
1955年生,臺灣嘉義人。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
現任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長領域為:「中國現代史」、「民國史」、「國共戰爭與人物」、「兩岸關係史」、「台灣史」、「口述歷史採訪」、「方志研究」等。
著作:《保定軍官學校之研究》、《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之整軍與備戰》、《光復前臺籍抗日志士在閩粵的活動》、《新港奉天宮志》、《安南區志》、《嘉義縣志‧住民志》、《國際明星王玨先生演藝生涯訪談錄》、《開拓、信仰與抗日—在歷史巨變中見證臺灣歷史》、《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歷史巨變下的臺灣人 》等書。
林德政
1955年生,臺灣嘉義人。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
現任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長領域為:「中國現代史」、「民國史」、「國共戰爭與人物」、「兩岸關係史」、「台灣史」、「口述歷史採訪」、「方志研究」等。
著作:《保定軍官學校之研究》、《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之整軍與備戰》、《光復前臺籍抗日志士在閩粵的活動》、《新港奉天宮志》、《安南區志》、《嘉義縣志‧住民志》、《國際明星王玨先生演藝生涯訪談錄》、《開拓、信仰與抗日—在歷史巨變中見證臺灣歷史》、《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歷史巨變下的臺灣人 》等書。
目錄
自序
壹、【理論與方法篇】
01 ■ 口述歷史的定義
02 ■ 口述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03 ■ 口述歷史採訪的方法與步驟
04 ■ 口述歷史的價值
貳、【教學篇】
05 ■ 大家一起來做「口述歷史」:如何開始做口述歷史採訪
06 ■ 口述採訪之成果:如何開始做家譜
07 ■ 採訪對話稿示範:老鳥經驗談/林德政教授口述歷史採訪回顧
08 ■ 成功大學「口述歷史採訪」教學的緣起與成果
09 ■ 彌補與加強:口述歷史採訪所見的民國史與臺灣史
參、【實例篇】
一、文學走廊
10 ■ 走過一甲子的文學路:臺灣文學家葉笛先生口述史
11 ■ 出身工程的文學家:夏烈(夏祖焯)先生口述史
二、民族鬥士蔣渭水之子
12 ■ 民族鬥士蔣渭水之子:百歲耆老蔣松輝先生口述史
13 ■ 附錄:一百零一歲的蔣松輝沒有辱沒父親蔣渭水
三、臺籍日本兵與戰時南京
14 ■ 同期的櫻花:臺籍日本兵鄭春河先生口述史
15 ■ 二戰時期在緬甸的臺籍戰地庶務員:徐振昆先生口述史(上)
16 ■ 戰時南京的臺灣人:楊翠蘭女士口述史
四、在滿洲國:見證二戰
17 ■ 在滿洲國牡丹江工作及戰後目睹蘇聯兵暴行:省議員張丁誥先生口述史
18 ■ 二戰期間在天津與滿洲國的日子:楊從善女士口述史
五、軍旅戰陣
19 ■ 讀軍校讓我愛國家、愛民族、身體好:毛禮文先生口述史
20 ■ 在魯蘇豫皖邊區見證湯恩伯的言行:何智叢先生口述史
21 ■ 光榮參加九戰區受降典禮:黃世忠將軍口述史
22 ■ 千里跋涉到金華為軍校招新血:劉止戈先生口述史
23 ■ 歷經西北軍與青年軍:徐觀超先生口述史
24 ■ 蔣中正到西安閱兵與學生共餐講故事:孟興華先生口述史
25 ■ 經歷遼瀋與平津戰役的砲兵少尉:李啟明將軍口述史
26 ■ 戴笠與軍統局東南幹部訓練班:陳舍華先生口述史
六、白色恐怖時期
27 ■ 走過抗戰與白色恐怖的歲月:蕭道應夫人黃素貞女士口述史
28 ■ 白色恐怖時期逃到中國的眼科醫生:李辰(邱林淵)先生口述史
附錄
29 ■ 臺籍黃埔學生的歷史意義與貢獻
壹、【理論與方法篇】
01 ■ 口述歷史的定義
02 ■ 口述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03 ■ 口述歷史採訪的方法與步驟
04 ■ 口述歷史的價值
貳、【教學篇】
05 ■ 大家一起來做「口述歷史」:如何開始做口述歷史採訪
06 ■ 口述採訪之成果:如何開始做家譜
07 ■ 採訪對話稿示範:老鳥經驗談/林德政教授口述歷史採訪回顧
08 ■ 成功大學「口述歷史採訪」教學的緣起與成果
09 ■ 彌補與加強:口述歷史採訪所見的民國史與臺灣史
參、【實例篇】
一、文學走廊
10 ■ 走過一甲子的文學路:臺灣文學家葉笛先生口述史
11 ■ 出身工程的文學家:夏烈(夏祖焯)先生口述史
二、民族鬥士蔣渭水之子
12 ■ 民族鬥士蔣渭水之子:百歲耆老蔣松輝先生口述史
13 ■ 附錄:一百零一歲的蔣松輝沒有辱沒父親蔣渭水
三、臺籍日本兵與戰時南京
14 ■ 同期的櫻花:臺籍日本兵鄭春河先生口述史
15 ■ 二戰時期在緬甸的臺籍戰地庶務員:徐振昆先生口述史(上)
16 ■ 戰時南京的臺灣人:楊翠蘭女士口述史
四、在滿洲國:見證二戰
17 ■ 在滿洲國牡丹江工作及戰後目睹蘇聯兵暴行:省議員張丁誥先生口述史
18 ■ 二戰期間在天津與滿洲國的日子:楊從善女士口述史
五、軍旅戰陣
19 ■ 讀軍校讓我愛國家、愛民族、身體好:毛禮文先生口述史
20 ■ 在魯蘇豫皖邊區見證湯恩伯的言行:何智叢先生口述史
21 ■ 光榮參加九戰區受降典禮:黃世忠將軍口述史
22 ■ 千里跋涉到金華為軍校招新血:劉止戈先生口述史
23 ■ 歷經西北軍與青年軍:徐觀超先生口述史
24 ■ 蔣中正到西安閱兵與學生共餐講故事:孟興華先生口述史
25 ■ 經歷遼瀋與平津戰役的砲兵少尉:李啟明將軍口述史
26 ■ 戴笠與軍統局東南幹部訓練班:陳舍華先生口述史
六、白色恐怖時期
27 ■ 走過抗戰與白色恐怖的歲月:蕭道應夫人黃素貞女士口述史
28 ■ 白色恐怖時期逃到中國的眼科醫生:李辰(邱林淵)先生口述史
附錄
29 ■ 臺籍黃埔學生的歷史意義與貢獻
序
自序
這本書《口述歷史採訪的理論與實踐:新舊臺灣人的滄桑史》,包含兩個主題:一是闡述口述歷史採訪的理論與方法,二是藉由採訪實例說明臺灣人的滄桑史。
一、什麼是口述歷史?為什麼需要口述歷史?
初學者會好奇,問:「口述歷史是什麼東西?它有什麼用呢?」大家都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歷史不僅僅是國家、群體、社會所擁有,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一般人,也都有專屬於他自己的歷史。事實上,任何一個人的歷史,除了是屬於他自己的歷史,同時也是所處時代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無法切割。因為國家、群體、社會正是無數的個體所組合成的,沒有個人,那來群體?沒有單獨的個人,那來整體的國家?群體、社會與國家的歷史是由無數的個人共同創造,每一個人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時,幾乎同一時間,他們也在創造屬於國家、群體與社會的歷史。群體與國家的歷史,因為主事者的緣故,恒久以來,一直是受到極大的關注,大量的歷史文本被書寫、印刷成冊、廣泛流傳,人們常常容易在各大圖書館找到它們。相對來說,個人的歷史則大相逕庭,幾乎很少被注重,遑論被書寫,進而印刷、流傳了。
個人的歷史除了是他個人的重要經歷,更是國家、群體歷史的重要時代見證,有時候因為主觀、客觀的因素,學院裡的歷史學家,在書寫國家、群體與社會的歷史時,有意、無意之間,難免會有疏漏,或是有所不足,這時候個人的歷史記錄,就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它可以彌補,可以交叉比對,更可以辯駁和正偽,其功用甚大。
但是一般狀況下,大部份的專業歷史學家少有精力關注到個人,除非那一個「個人」是英雄、聖賢、豪傑之士,或者說是達官貴人、方面大員、殷商大賈等。上面所舉這類人,當然是建構歷史上層的重要人士,但是如果沒有一般百姓大眾、小兵、販夫、走卒,在歷史下層往上頂著,就無上層,上層也就會跟著垮掉。只有上層的歷史,而缺乏下層的歷史,這樣子的歷史是殘缺的,片面的。因此,想要讓書寫下來的歷史完整、全面,就必須要上、下層皆備,在這樣子的情況下,試問有誰能忽略云云眾生的歷史證言呢?因此,專業歷史學家必得撥出時間來從事必要的口述歷史採訪,或者是教導、訓練學生進行口述歷史採訪。
置身學院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三十多年來,深知一般人不諳書寫自己歷史的方法,無論是知識份子或是販夫走卒皆然。不過因為居上位者,參與公共事務多,自有史家為他書寫,一般百姓大眾則不然,史家關愛的眼神不易及於其身,但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他們的歷史又具有相當程度的不可忽略性,若無人為他們寫,怎麼辦呢?他們的歷史從何而來呢?比起上層人士,他們自己更不會書寫自己,即使有寫,也往往抓不到重點,或完整性不足,或掛一漏萬,那我們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是,其實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得依靠口述歷史採訪,只有依靠訓練有素的口述歷史採訪家去進行採訪才能獲得、也才能保留下精彩的閱歷與見聞,而那些精彩內容是稍縱即逝的,是必須和老天爺搶時間的,因為人的記憶會退化,人的壽命有其限度。因此之故,進行口述歷史採訪的必要性就產生了。
言簡意賅地說,經由專業的口述歷史家,或是受過訓練的業餘口述歷史採訪工作者主持,針對具有特殊歷史經驗的人士,進行專業的採訪,事後整理成系統的文本,此謂之口述歷史。
二、一定要做口述歷史嗎?
一定要做口述歷史嗎?這個答案是當然的,在此我舉幾個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當年中共剛完成長征不久,美國人史諾(Edgar Snow)在陝北走訪中共諸領導人,完成「Red StarOver China」(中譯名《西行漫記》)一書,此書雖然是以報導筆法寫成,但相當程度為長征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且是距離長征結束時間最近的一本第一手資料,為後世研究長征者所不能不讀。設若當時沒有史諾採訪並完成此書,當時中共長征細節、初抵陝北時的處境及其對國共鬥爭的理念,便無由得知。
第二、對日抗戰歷史當中極其重要的「滇緬戰役」,參與其役並且留下回憶錄的不多,曹英哲將軍難得地寫了一本《雪泥鴻爪:老兵憶往》,此書就他個人所參與的戰場部份多所記載,為滇緬戰役留下寶貴的記錄,非常珍貴。但是,正因為是回憶錄性質,讀者想進一步瞭解的方方面面,很可惜地,可能曹將軍不認為重要,卻沒有書寫或是一筆帶過,設若當時有學者為曹將軍做口述歷史採訪,相信必能添加更多豐富的內容。
第三、臺灣史上的「二二八事件」,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應該是針對該事件相關人士,如「劫後餘生者」、「受難者家屬」等等,有做大量且深入的口述歷史採訪,有以致之。圖書館的書架上琳瑯滿目地,數量龐大的二二八口述歷史,處處可見。設若沒有那麼大、那麼多的二二八口述歷史採訪文本,則可以相信二二八的研究不會那麼深入,你說國民黨屠殺多少菁英、多少良民百姓,檔案既不載,或有記載但卻輕描淡寫,誰人相信?至少﹁說服力﹂降低很多。所以說對二二八的研究來講,口述歷史採訪何等重要!
三、 何謂「新臺灣人」、「舊臺灣人」?如何看待臺灣人的歷史?臺灣的歷史如何稱為是「滄桑史」?
「新臺灣人」 與「 舊臺灣人」 的界說, 基本上是以一九四五年或一九四九年為分界線, 後者指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以前即已經居住在臺灣的住民,過去有段時間他們被稱為「本省人」;前者指此年之後移居到臺灣者,過去這部份人常被稱為「外省人」。然而,經過七十多年,將近八十年的歲月,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界線漸泯,這個稱呼漸少,慢慢地,大家都是「臺灣人」了。不過,本書為研究上的區別起見,暫時仍以「新」、「舊」來稱呼,雖然誰也知道,除了極少數既有中華民國籍、又有他國籍者,亦即所謂擁有「雙重國籍」(Dual Nationality)者外,大家都是「臺灣人」!。
自荷蘭人、西班牙人佔領臺灣開始,歷經明鄭、清領、日治、中華民國等時期,政權之更迭,非常頻繁,政權變更之際,幾乎都帶給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災難,每一次變更,人民傷亡之餘,還得調整和適應,族群之間每每引起「撕裂」和「衝突」,過去恒如是,史書上可以說是血跡斑斑!當然其間也有「融合」與「忍讓」,其間「國族認同」( National Identity)問題始終是糾纏著這塊土地上的住民!迄今猶如是。臺灣史的特色除了是政權更迭頻繁、動亂頻仍外,還有就是外族統治,較明顯的是荷蘭與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兩段異族的殖民統治,帶來苦難,也把臺灣提早捲進世界史之中。所幸最終都能夠脫離外族,回到自己人手中。
未來臺灣的前途到底是維持現狀,還是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呢?如果說維持現狀,則可維持多久?而假設有巨變的話,則又是怎麼樣的變化?這一切都還在未定之天,誰也無法斷定。但是不管如何,綜觀整個臺灣歷史,它呈現出色彩繽紛的多樣性、多變性,這還不夠稱為「滄桑」嗎?是以稱為「滄桑史」。
四、唯有論著才能傳世不朽
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寫到:「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這段話,充分詮釋即使是曾經位高權重的人,隨著其生命的流逝,身後一切都將成空,唯有論著才能傳世不朽,本書引用曹丕此語,論證口述歷史「記載」下來的重要性。多年來我不自限於學院的象牙塔裡,除了一般的教學與研究外,我潛心研究口述歷史的理論與方法,更直接到田野之間從事採訪,累積了一些成果。
姓名 生年 性別 職業、出入臺灣海峽的時間遷移背景:
蔣松輝1913 男圖書館員工,日軍通譯等,戰前從臺灣到上海自由遷徙,尋找工作
李辰(邱林淵)
1916 男臺大眼科醫生,戰後從臺灣到中國,成為中國眼科名教授,全國人大代表 因白色恐怖被迫逃亡
黃素貞1917 女教師,戰時從臺灣到中國自願到中國參加抗戰
楊從善1917 女家庭婦女,戰時從臺灣到天津、滿洲國自由遷徙,隨夫工作
鄭春河1920 男臺籍日本兵,戰時從臺灣到東帝汶被徵調到南洋,參加殘酷的二戰
毛禮文1920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劉止戈1921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陳舍華1922 男忠義救國軍,戰後從中國大陸到臺灣 國共內戰
徐觀超1922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何智叢1922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張丁誥1923 男戰時從臺灣到日本,再到滿洲國任市政府員工。戰後任省議員為逃避徵兵,到滿洲國工作
孟興華1924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黃世忠1926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李啟明1926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徐振昆1928 男臺籍日本兵(戰地庶務員),戰時從臺灣到新加坡、緬甸。戰後歷任教師,鎮長,縣議員被日軍徵調,見證日本發動下的二戰
楊翠蘭1928 女學生,戰時從臺灣遷到南京。戰後擔任教師因父親到南京創業而去就學
葉笛(葉寄民)
1930 男學生,戰時在臺灣。戰後成為教師,詩人,文學家 見證日治下的殖民教育
夏烈(夏祖焯)
1941 男戰後從中國跟隨父母到臺灣。之後成為工程師,文學家,教授 國共內戰
收錄在本書的,既有理論篇也有實務篇。理論篇述說口述歷史的理論與方法,說明它不是西方所獨有,中土早在古代即已產生,不過系統化確是源自西方。實務篇題材廣泛,人員方面有外省人的,也有本省人的,職業方面有教師、軍人(阿兵哥)、情報員、公務員、文學家、醫生、學生,甚至家庭主婦,性別則男人、女人都有。軍人則又分「國」與「臺籍日本兵」,至於他們的足跡則是遍及臺灣、中國大陸、日本、滿洲國、東南亞、南太平洋等地。總之,呈現的是既豐富又多樣的面相,許多篇讓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是那麼樣的吸引人,有的令人驚奇,有的令人感動,驚訝歷史竟有那麼多的未知空間可以傾吐!
以上列出受訪者出入臺灣海峽的時間(戰前、戰時、戰後)簡表。(「戰」指一九三七年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戰爭)爆發一事,此前稱戰前;此後至一九四五年,稱戰時;而一九四五年之後則稱戰後)以及導致他們遷徙的原因。至於他們精彩的一生,則請讀者詳細閱讀各篇採訪內容。從上表可以得知,這十八位新、舊臺灣人,皆因戰事而導致其進出、遷移於海峽兩岸之間,或是及於海外,並且因為戰爭之故影響他們的一生,不管是受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或是受國民黨與共產黨內戰的影響,他們一生的故事就此展開。他們見證了臺海兩岸的歷史,若以臺灣主體性的角度來講,他們的歷史更成為滄桑「臺灣史」的一部份。
五、完成一本專著的寫作,需要有諸多的因緣和合而成
一本專門著作的完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是作者個人的努力,其次是作者在漫長的學徒生涯中,承蒙父母、師長、學友的栽培、教導與協助,才有今天,在撰寫本書序文的時候,滿懷感恩之情。做為一個歷史研究工作者,深深了解記錄的重要性,記錄是研究的基礎,沒有記錄,就沒有了一切。文治武功,只有留下文字記錄,才有資格成為「準歷史」,否則一切成空。
此所以我努力從事口述歷史採訪的原因,我努力說服諸多與我有緣份的耆老,讓他們的歷史見證保留下來。書中最早的幾篇採訪,像張丁誥先生、蔣松輝先生、像楊翠蘭女士、像楊從善女士等,都是在一九九○年代末期就開始做的。晚近的幾篇,如黃埔諸耆老的訪談,則是二○一五年所做,前後跨了將近二十年,其中幾位耆老的採訪,因緣始於前一年我到廣州參加「黃埔論壇」,因為黃埔軍校史專家曾慶榴教授的介紹,認識廣州「黃埔軍校紀念館」楊琪館長,以及周軍、李嵐兩位副館長,在紀念黃埔建軍九十週年的同時,念及當年黃埔青年至今存者已是白髮長者,再不搶救其歷史恐將來不及,返臺後遂積極連絡進行,更得到臺北「時報國際公司」副總經理陳邦鈺先生的協助,誌此不忘。
耆老們,你們的口述史是無價之寶!沒有你們,也就沒有這本書所呈現的精彩篇章,感謝你們。書中有若干相片及資料的提供者,如黃英甫教授、劉萬來先生、張桂一先生、黃哲永先生、陳春生先生、林徵集先生、劉銅先生、陳素雲教授、鄭名峰先生等,以及更多的先生、女士們,我向你們致謝。
口述歷史採訪的工作非常繁瑣,事先規畫是一事,實際採訪是一事,且現場又要攝影,後製的聽打、整理和撰稿更是一事,非常繁忙。過程中,最辛苦的是聽打,把聲音變文字,熟手至少是三至四倍的時間,即一小時的訪談,需要花費三至四小時才能聽打出來,如果受訪者鄉音腔調很重,那就更辛苦了。例如在本書中所採訪的何智叢先生,他的河南腔非常難懂,前後反覆聆聽很多次才能成稿。又如另一位陳舍華先生有浙江腔,聽錄音他說:「寧夏」,可是和語境不合,只好再跑一趟到他府上求證,原來是「淪陷」。總之,做口述歷史採訪,它的辛苦絕不亞於一般學術論著的撰述,只能說是「有過之無不及」。本書聽打、整理、攝影等部份,盧淑美老師協助特多,此外,她更訪談我做口述歷史的經驗與心路歷程,寫成一篇〈採訪對話稿示範:老鳥經驗談/林德政教授口述歷史採訪回顧〉,畫龍點睛,深致謝忱。
學者從事研究,埋首著述立說,用眼經常過度,這三十年來,我的眼睛得以保持健康,還能夠繼續不斷地發表論著,都是承蒙曾任「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即成大醫院)眼科主任的臺南眼科名醫呂忠苓醫師照顧,有以致之。書成之際,特地在此向呂醫師致謝,感謝她的仁心仁術。
感謝成功大學多年來提供安定舒適的教學與研究環境,創校已經八十五年的成大,校園既廣闊又漂亮,辦學傳統是開放與尊重,真的是一所好大學!在此任教三十多年了,教出許多熱愛歷史的優秀青年,感覺到真正是三生有幸!最後,我要向五南出版公司董事長楊榮川先生致謝和致敬,沒有他,本書無法出版,「五南出版公司」創立五十一年,因為他的努力與堅持,出版各種各類的書籍無數,其中包含學術書籍在內。實際上,「五南」在臺灣已是一個著名的出版品牌,功在臺灣文化界!
這本書《口述歷史採訪的理論與實踐:新舊臺灣人的滄桑史》,包含兩個主題:一是闡述口述歷史採訪的理論與方法,二是藉由採訪實例說明臺灣人的滄桑史。
一、什麼是口述歷史?為什麼需要口述歷史?
初學者會好奇,問:「口述歷史是什麼東西?它有什麼用呢?」大家都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歷史不僅僅是國家、群體、社會所擁有,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一般人,也都有專屬於他自己的歷史。事實上,任何一個人的歷史,除了是屬於他自己的歷史,同時也是所處時代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無法切割。因為國家、群體、社會正是無數的個體所組合成的,沒有個人,那來群體?沒有單獨的個人,那來整體的國家?群體、社會與國家的歷史是由無數的個人共同創造,每一個人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時,幾乎同一時間,他們也在創造屬於國家、群體與社會的歷史。群體與國家的歷史,因為主事者的緣故,恒久以來,一直是受到極大的關注,大量的歷史文本被書寫、印刷成冊、廣泛流傳,人們常常容易在各大圖書館找到它們。相對來說,個人的歷史則大相逕庭,幾乎很少被注重,遑論被書寫,進而印刷、流傳了。
個人的歷史除了是他個人的重要經歷,更是國家、群體歷史的重要時代見證,有時候因為主觀、客觀的因素,學院裡的歷史學家,在書寫國家、群體與社會的歷史時,有意、無意之間,難免會有疏漏,或是有所不足,這時候個人的歷史記錄,就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它可以彌補,可以交叉比對,更可以辯駁和正偽,其功用甚大。
但是一般狀況下,大部份的專業歷史學家少有精力關注到個人,除非那一個「個人」是英雄、聖賢、豪傑之士,或者說是達官貴人、方面大員、殷商大賈等。上面所舉這類人,當然是建構歷史上層的重要人士,但是如果沒有一般百姓大眾、小兵、販夫、走卒,在歷史下層往上頂著,就無上層,上層也就會跟著垮掉。只有上層的歷史,而缺乏下層的歷史,這樣子的歷史是殘缺的,片面的。因此,想要讓書寫下來的歷史完整、全面,就必須要上、下層皆備,在這樣子的情況下,試問有誰能忽略云云眾生的歷史證言呢?因此,專業歷史學家必得撥出時間來從事必要的口述歷史採訪,或者是教導、訓練學生進行口述歷史採訪。
置身學院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三十多年來,深知一般人不諳書寫自己歷史的方法,無論是知識份子或是販夫走卒皆然。不過因為居上位者,參與公共事務多,自有史家為他書寫,一般百姓大眾則不然,史家關愛的眼神不易及於其身,但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他們的歷史又具有相當程度的不可忽略性,若無人為他們寫,怎麼辦呢?他們的歷史從何而來呢?比起上層人士,他們自己更不會書寫自己,即使有寫,也往往抓不到重點,或完整性不足,或掛一漏萬,那我們束手無策了嗎?當然不是,其實是有方法的,方法就是得依靠口述歷史採訪,只有依靠訓練有素的口述歷史採訪家去進行採訪才能獲得、也才能保留下精彩的閱歷與見聞,而那些精彩內容是稍縱即逝的,是必須和老天爺搶時間的,因為人的記憶會退化,人的壽命有其限度。因此之故,進行口述歷史採訪的必要性就產生了。
言簡意賅地說,經由專業的口述歷史家,或是受過訓練的業餘口述歷史採訪工作者主持,針對具有特殊歷史經驗的人士,進行專業的採訪,事後整理成系統的文本,此謂之口述歷史。
二、一定要做口述歷史嗎?
一定要做口述歷史嗎?這個答案是當然的,在此我舉幾個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當年中共剛完成長征不久,美國人史諾(Edgar Snow)在陝北走訪中共諸領導人,完成「Red StarOver China」(中譯名《西行漫記》)一書,此書雖然是以報導筆法寫成,但相當程度為長征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且是距離長征結束時間最近的一本第一手資料,為後世研究長征者所不能不讀。設若當時沒有史諾採訪並完成此書,當時中共長征細節、初抵陝北時的處境及其對國共鬥爭的理念,便無由得知。
第二、對日抗戰歷史當中極其重要的「滇緬戰役」,參與其役並且留下回憶錄的不多,曹英哲將軍難得地寫了一本《雪泥鴻爪:老兵憶往》,此書就他個人所參與的戰場部份多所記載,為滇緬戰役留下寶貴的記錄,非常珍貴。但是,正因為是回憶錄性質,讀者想進一步瞭解的方方面面,很可惜地,可能曹將軍不認為重要,卻沒有書寫或是一筆帶過,設若當時有學者為曹將軍做口述歷史採訪,相信必能添加更多豐富的內容。
第三、臺灣史上的「二二八事件」,研究成果相當豐碩,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應該是針對該事件相關人士,如「劫後餘生者」、「受難者家屬」等等,有做大量且深入的口述歷史採訪,有以致之。圖書館的書架上琳瑯滿目地,數量龐大的二二八口述歷史,處處可見。設若沒有那麼大、那麼多的二二八口述歷史採訪文本,則可以相信二二八的研究不會那麼深入,你說國民黨屠殺多少菁英、多少良民百姓,檔案既不載,或有記載但卻輕描淡寫,誰人相信?至少﹁說服力﹂降低很多。所以說對二二八的研究來講,口述歷史採訪何等重要!
三、 何謂「新臺灣人」、「舊臺灣人」?如何看待臺灣人的歷史?臺灣的歷史如何稱為是「滄桑史」?
「新臺灣人」 與「 舊臺灣人」 的界說, 基本上是以一九四五年或一九四九年為分界線, 後者指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以前即已經居住在臺灣的住民,過去有段時間他們被稱為「本省人」;前者指此年之後移居到臺灣者,過去這部份人常被稱為「外省人」。然而,經過七十多年,將近八十年的歲月,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界線漸泯,這個稱呼漸少,慢慢地,大家都是「臺灣人」了。不過,本書為研究上的區別起見,暫時仍以「新」、「舊」來稱呼,雖然誰也知道,除了極少數既有中華民國籍、又有他國籍者,亦即所謂擁有「雙重國籍」(Dual Nationality)者外,大家都是「臺灣人」!。
自荷蘭人、西班牙人佔領臺灣開始,歷經明鄭、清領、日治、中華民國等時期,政權之更迭,非常頻繁,政權變更之際,幾乎都帶給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災難,每一次變更,人民傷亡之餘,還得調整和適應,族群之間每每引起「撕裂」和「衝突」,過去恒如是,史書上可以說是血跡斑斑!當然其間也有「融合」與「忍讓」,其間「國族認同」( National Identity)問題始終是糾纏著這塊土地上的住民!迄今猶如是。臺灣史的特色除了是政權更迭頻繁、動亂頻仍外,還有就是外族統治,較明顯的是荷蘭與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兩段異族的殖民統治,帶來苦難,也把臺灣提早捲進世界史之中。所幸最終都能夠脫離外族,回到自己人手中。
未來臺灣的前途到底是維持現狀,還是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呢?如果說維持現狀,則可維持多久?而假設有巨變的話,則又是怎麼樣的變化?這一切都還在未定之天,誰也無法斷定。但是不管如何,綜觀整個臺灣歷史,它呈現出色彩繽紛的多樣性、多變性,這還不夠稱為「滄桑」嗎?是以稱為「滄桑史」。
四、唯有論著才能傳世不朽
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寫到:「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這段話,充分詮釋即使是曾經位高權重的人,隨著其生命的流逝,身後一切都將成空,唯有論著才能傳世不朽,本書引用曹丕此語,論證口述歷史「記載」下來的重要性。多年來我不自限於學院的象牙塔裡,除了一般的教學與研究外,我潛心研究口述歷史的理論與方法,更直接到田野之間從事採訪,累積了一些成果。
姓名 生年 性別 職業、出入臺灣海峽的時間遷移背景:
蔣松輝1913 男圖書館員工,日軍通譯等,戰前從臺灣到上海自由遷徙,尋找工作
李辰(邱林淵)
1916 男臺大眼科醫生,戰後從臺灣到中國,成為中國眼科名教授,全國人大代表 因白色恐怖被迫逃亡
黃素貞1917 女教師,戰時從臺灣到中國自願到中國參加抗戰
楊從善1917 女家庭婦女,戰時從臺灣到天津、滿洲國自由遷徙,隨夫工作
鄭春河1920 男臺籍日本兵,戰時從臺灣到東帝汶被徵調到南洋,參加殘酷的二戰
毛禮文1920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劉止戈1921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陳舍華1922 男忠義救國軍,戰後從中國大陸到臺灣 國共內戰
徐觀超1922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何智叢1922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張丁誥1923 男戰時從臺灣到日本,再到滿洲國任市政府員工。戰後任省議員為逃避徵兵,到滿洲國工作
孟興華1924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黃世忠1926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李啟明1926 男國軍,戰後從中國到臺灣國共內戰
徐振昆1928 男臺籍日本兵(戰地庶務員),戰時從臺灣到新加坡、緬甸。戰後歷任教師,鎮長,縣議員被日軍徵調,見證日本發動下的二戰
楊翠蘭1928 女學生,戰時從臺灣遷到南京。戰後擔任教師因父親到南京創業而去就學
葉笛(葉寄民)
1930 男學生,戰時在臺灣。戰後成為教師,詩人,文學家 見證日治下的殖民教育
夏烈(夏祖焯)
1941 男戰後從中國跟隨父母到臺灣。之後成為工程師,文學家,教授 國共內戰
收錄在本書的,既有理論篇也有實務篇。理論篇述說口述歷史的理論與方法,說明它不是西方所獨有,中土早在古代即已產生,不過系統化確是源自西方。實務篇題材廣泛,人員方面有外省人的,也有本省人的,職業方面有教師、軍人(阿兵哥)、情報員、公務員、文學家、醫生、學生,甚至家庭主婦,性別則男人、女人都有。軍人則又分「國」與「臺籍日本兵」,至於他們的足跡則是遍及臺灣、中國大陸、日本、滿洲國、東南亞、南太平洋等地。總之,呈現的是既豐富又多樣的面相,許多篇讓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是那麼樣的吸引人,有的令人驚奇,有的令人感動,驚訝歷史竟有那麼多的未知空間可以傾吐!
以上列出受訪者出入臺灣海峽的時間(戰前、戰時、戰後)簡表。(「戰」指一九三七年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戰爭)爆發一事,此前稱戰前;此後至一九四五年,稱戰時;而一九四五年之後則稱戰後)以及導致他們遷徙的原因。至於他們精彩的一生,則請讀者詳細閱讀各篇採訪內容。從上表可以得知,這十八位新、舊臺灣人,皆因戰事而導致其進出、遷移於海峽兩岸之間,或是及於海外,並且因為戰爭之故影響他們的一生,不管是受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或是受國民黨與共產黨內戰的影響,他們一生的故事就此展開。他們見證了臺海兩岸的歷史,若以臺灣主體性的角度來講,他們的歷史更成為滄桑「臺灣史」的一部份。
五、完成一本專著的寫作,需要有諸多的因緣和合而成
一本專門著作的完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是作者個人的努力,其次是作者在漫長的學徒生涯中,承蒙父母、師長、學友的栽培、教導與協助,才有今天,在撰寫本書序文的時候,滿懷感恩之情。做為一個歷史研究工作者,深深了解記錄的重要性,記錄是研究的基礎,沒有記錄,就沒有了一切。文治武功,只有留下文字記錄,才有資格成為「準歷史」,否則一切成空。
此所以我努力從事口述歷史採訪的原因,我努力說服諸多與我有緣份的耆老,讓他們的歷史見證保留下來。書中最早的幾篇採訪,像張丁誥先生、蔣松輝先生、像楊翠蘭女士、像楊從善女士等,都是在一九九○年代末期就開始做的。晚近的幾篇,如黃埔諸耆老的訪談,則是二○一五年所做,前後跨了將近二十年,其中幾位耆老的採訪,因緣始於前一年我到廣州參加「黃埔論壇」,因為黃埔軍校史專家曾慶榴教授的介紹,認識廣州「黃埔軍校紀念館」楊琪館長,以及周軍、李嵐兩位副館長,在紀念黃埔建軍九十週年的同時,念及當年黃埔青年至今存者已是白髮長者,再不搶救其歷史恐將來不及,返臺後遂積極連絡進行,更得到臺北「時報國際公司」副總經理陳邦鈺先生的協助,誌此不忘。
耆老們,你們的口述史是無價之寶!沒有你們,也就沒有這本書所呈現的精彩篇章,感謝你們。書中有若干相片及資料的提供者,如黃英甫教授、劉萬來先生、張桂一先生、黃哲永先生、陳春生先生、林徵集先生、劉銅先生、陳素雲教授、鄭名峰先生等,以及更多的先生、女士們,我向你們致謝。
口述歷史採訪的工作非常繁瑣,事先規畫是一事,實際採訪是一事,且現場又要攝影,後製的聽打、整理和撰稿更是一事,非常繁忙。過程中,最辛苦的是聽打,把聲音變文字,熟手至少是三至四倍的時間,即一小時的訪談,需要花費三至四小時才能聽打出來,如果受訪者鄉音腔調很重,那就更辛苦了。例如在本書中所採訪的何智叢先生,他的河南腔非常難懂,前後反覆聆聽很多次才能成稿。又如另一位陳舍華先生有浙江腔,聽錄音他說:「寧夏」,可是和語境不合,只好再跑一趟到他府上求證,原來是「淪陷」。總之,做口述歷史採訪,它的辛苦絕不亞於一般學術論著的撰述,只能說是「有過之無不及」。本書聽打、整理、攝影等部份,盧淑美老師協助特多,此外,她更訪談我做口述歷史的經驗與心路歷程,寫成一篇〈採訪對話稿示範:老鳥經驗談/林德政教授口述歷史採訪回顧〉,畫龍點睛,深致謝忱。
學者從事研究,埋首著述立說,用眼經常過度,這三十年來,我的眼睛得以保持健康,還能夠繼續不斷地發表論著,都是承蒙曾任「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即成大醫院)眼科主任的臺南眼科名醫呂忠苓醫師照顧,有以致之。書成之際,特地在此向呂醫師致謝,感謝她的仁心仁術。
感謝成功大學多年來提供安定舒適的教學與研究環境,創校已經八十五年的成大,校園既廣闊又漂亮,辦學傳統是開放與尊重,真的是一所好大學!在此任教三十多年了,教出許多熱愛歷史的優秀青年,感覺到真正是三生有幸!最後,我要向五南出版公司董事長楊榮川先生致謝和致敬,沒有他,本書無法出版,「五南出版公司」創立五十一年,因為他的努力與堅持,出版各種各類的書籍無數,其中包含學術書籍在內。實際上,「五南」在臺灣已是一個著名的出版品牌,功在臺灣文化界!
林德政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日
寫於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原臺灣府城.小西門城邊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日
寫於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原臺灣府城.小西門城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68折$352
-
新書9折$468
-
新書9折$468
-
新書9折$468
-
新書93折$484
-
新書95折$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