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顧文化研究的歷史,陳述研究方法與方法論的重要性,論述麥當勞化、迪士尼化、咖啡資本主義、流行文化、文化工業、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公民身分(所謂文化公民權)、生活美學(與所謂公民美學)、手機與行動文化的概念定義與理論意涵,並探討本土文化的研究議題(夜市文化、布袋戲文化、眷村文化、文化研究本土化)。本書為文化研究的學術著作,亦可作為大學校院教學用書。讀者可在本書中一窺文化研究之堂奧,領略文化研究迷人之處。
目錄
自序 ii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文化研究的定義與研究範圍 1
第二節 文化研究的危機 10
第二章 文化研究簡史 19
第一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與奧馬學派 19
第二節 英國新左派與伯明罕學派 28
第三節 文化研究的全球發展 41
第三章 文化研究的方法、方法論與學術倫理 55
第一節 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與方法論 55
第二節 文化研究與學術倫理 68
第四章 社會的麥當勞化 77
第一節 麥當勞與麥當勞化論題 77
第二節 麥當勞化論辯與麥當勞化研究 90
第五章 星巴克與星巴克化 99
第一節 星巴克簡史 99
第二節 星巴克化 vs. 麥當勞化 105
第六章 咖啡資本主義 119
第一節 咖啡生產與消費的歷史過程 119
第二節 咖啡資本主義的空間結構 125
第三節 台灣對咖啡的社會學與文化研究 134
第七章 迪士尼與迪士尼化(一) 137
第一節 迪士尼發展簡史 137
第二節 迪士尼化 147
第八章 迪士尼與迪士尼化(二) 153
第一節 迪士尼樂園的空間結構 153
第二節 迪士尼動畫的文本分析 158
第九章 生活風格 169
第一節 社會學理論的生活風格論述 169
第二節 生活風格研究的概念、方法與台灣的相關研究 185
第十章 流行文化 193
第一節 流行文化的定義、理論觀點與台灣的研究 193
第二節 流行音樂研究的理論與台灣的相關研究 207
第十一章 文化創意產業 217
第一節 文化工業、文化研究、文化政策 217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迷宮 227
第三節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學術研究與政策效益 243
第十二章 文化公民權、公民美學與生活美學 259
第一節 文化公民權 259
第二節 公民美學與生活美學 271
第十三章 手機與行動文化 287
第一節 手機與行動通信的資料快照 287
第二節 手機與行動通訊文化的研究 295
第十四章 台灣的夜市文化 303
第一節 台灣的夜市經濟 303
第二節 台灣的夜市與社會文化 310
第十五章 台灣的布袋戲文化 321
第一節 台灣布袋戲演進簡史 321
第二節 台灣布袋戲與文化研究 329
第十六章 台灣的眷村文化 337
第一節 台灣的眷村研究 337
第二節 台灣眷村文化的時空分析 349
第十七章 結論 359
第一節 各章節略 359
第二節 文化研究的未來 361
參考文獻 367
索引 429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文化研究的定義與研究範圍 1
第二節 文化研究的危機 10
第二章 文化研究簡史 19
第一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與奧馬學派 19
第二節 英國新左派與伯明罕學派 28
第三節 文化研究的全球發展 41
第三章 文化研究的方法、方法論與學術倫理 55
第一節 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與方法論 55
第二節 文化研究與學術倫理 68
第四章 社會的麥當勞化 77
第一節 麥當勞與麥當勞化論題 77
第二節 麥當勞化論辯與麥當勞化研究 90
第五章 星巴克與星巴克化 99
第一節 星巴克簡史 99
第二節 星巴克化 vs. 麥當勞化 105
第六章 咖啡資本主義 119
第一節 咖啡生產與消費的歷史過程 119
第二節 咖啡資本主義的空間結構 125
第三節 台灣對咖啡的社會學與文化研究 134
第七章 迪士尼與迪士尼化(一) 137
第一節 迪士尼發展簡史 137
第二節 迪士尼化 147
第八章 迪士尼與迪士尼化(二) 153
第一節 迪士尼樂園的空間結構 153
第二節 迪士尼動畫的文本分析 158
第九章 生活風格 169
第一節 社會學理論的生活風格論述 169
第二節 生活風格研究的概念、方法與台灣的相關研究 185
第十章 流行文化 193
第一節 流行文化的定義、理論觀點與台灣的研究 193
第二節 流行音樂研究的理論與台灣的相關研究 207
第十一章 文化創意產業 217
第一節 文化工業、文化研究、文化政策 217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迷宮 227
第三節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學術研究與政策效益 243
第十二章 文化公民權、公民美學與生活美學 259
第一節 文化公民權 259
第二節 公民美學與生活美學 271
第十三章 手機與行動文化 287
第一節 手機與行動通信的資料快照 287
第二節 手機與行動通訊文化的研究 295
第十四章 台灣的夜市文化 303
第一節 台灣的夜市經濟 303
第二節 台灣的夜市與社會文化 310
第十五章 台灣的布袋戲文化 321
第一節 台灣布袋戲演進簡史 321
第二節 台灣布袋戲與文化研究 329
第十六章 台灣的眷村文化 337
第一節 台灣的眷村研究 337
第二節 台灣眷村文化的時空分析 349
第十七章 結論 359
第一節 各章節略 359
第二節 文化研究的未來 361
參考文獻 367
索引 429
序
自序
這本書可謂遲來五年。早在五年前,就已起心動念要寫一本這樣的書。但因研究、教學、行政工作繁忙,撰寫這本書更需要閱讀大量書籍、論文與資料,寫作的步調只得放慢。儘管如此,五年的沉澱、思考與書寫,還是慢慢累積成現今這本書。
文化研究是新的學術時尚,許多大學生、研究生趨之若鶩,開設這類課程的老師也大受歡迎,相關的書籍、期刊論文紛紛面世,學位論文也急速增加。走一趟誠品,逛一逛國家圖書館,在Google上搜尋瀏覽,都可以感受到文化研究這個領域與相關主題有多熱門。
那麼,為什麼筆者還要寫這本書湊熱鬧?理由大概有三。首先是文化研究的理論化過猶不及的問題,需要好好處理,在理論化與日常化之間求取平衡。一方面,文化研究號稱是跨學科、科際,甚至超學科、後學科的研究領域,但這並不表示文化研究不需要重視理論化的工作。雖然文化研究從許多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汲取理論的養分,借用許多學科的研究方法,但筆者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還是主張文化研究應該與社會(學)理論建立堅強的盟友關係,深刻思考如何在具體的研究案例中援引、套用、修正社會(學)理論,或者說加強西方社會(學)理論與在地日常生活與社會過程之間的對話與交叉驗證。這並不是說,西方的社會(學)理論可以生搬硬套,而是強調我們引用、參照西方理論之前,必須先搞清楚理論內涵、論證是什麼,否則往往會略知皮毛,誤導認知。台灣許多套用麥當勞化、星巴克化、迪士尼化、生活風格的論著多半有這個毛病。
另一方面,理論化的工作需要加強,並不表示研究發表一定要詰屈聱牙、裝神弄鬼,寫到讓人聽不懂、讀不懂,才叫有學問,才算是文化研究。台灣有關文化研究的主流期刊上刊載的某些論文,就有這種毛病。我們回顧西方的文化研究前驅與代表性人物、學派,念茲在茲的多半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現象、文化議題,以及背後的社會過程與結構,而非只是在象牙塔中談經論道,故弄玄虛。理論化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回到人間,回到日常生活。
文化研究的理論工程需要加強,正好反襯出台灣的文化研究在研究與教學實踐中有些媚俗、盲從的表現,這也是筆者一直批判的主因。文化研究要讓老百姓能夠看得懂,但重要的是建構批判的觀點、深入的論證,避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台灣有些探討生活風格、文化(創意)產業、生活美學、公民美學、文化公民權、流行文化的論著,這個毛病非常明顯。想要在文化研究的領域耕耘,可以思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台灣的文化研究需要在理論的深度上多下功夫,研究的視野與議題也需要廣度與在地的向度。因此,本書各章不但涵蓋麥當勞化、迪士尼(化)與所謂的星巴克化,探討咖啡資本主義、流行文化、文化(創意)產業、手機與行動通信的文化,也關心台灣特有的夜市文化、眷村文化、布袋戲文化,並嘗試促成在地日常生活經驗與西方社會(學)理論的對話與交叉驗證。也就是說,理論深度、議題廣度與在地向度彼此需要連結與互動。
此外,本書特闢專章論述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方法論與學術倫理議題,這應該也是台灣的文化研究論著中比較少見的。受篇幅、主旨與學力所限,本書無法提供文化研究的方法指南。筆者希望的是拋磚引玉,促成文化研究學界對研究方法、方法論的探討與辯論。同樣重要的是強調學術嚴謹與學術倫理的重要性。台灣的學術環境與高教體系日益重視研究績效與論文發表,有些大學教授為求拼升等、拼研究績效,急著量產論文,往往輕忽學術嚴謹的重要。更糟糕的是利令智昏,剝削研究生的勞動及其研究成果,只求自己掛名作者,完全忽略身為教育工作者與學術研究者該有的基本要求與自我約束。本書提這個議題,必定惹人討厭,但在鄉愿偽善與學術倫理之間,筆者寧可選擇後者。
這裡要特別說明,本書麥當勞化、迪士尼化、星巴克化的簡化版內容,在《社會學很好用》可以找到。這是因為當時筆者考慮到本書的寫作與出版還在規畫當中,因此先行撰寫這些主題的簡化版論述,等本書書稿確定完成,再在書中補上深度的論證。眷村文化這一章的原稿曾在「2007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報告過,並納入論文集中。本書在將近十年後修改,納入更多研究文獻與統計資料,更重要的是加上理論的解讀與論證。特此敘明。
本書能夠完成,要感謝父親王志濂先生、母親王劉春美女士含辛茹苦,養育栽培。筆者也要感謝曾經教過筆者的老師,特別是淡江大學戰略所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李子弋老師、國立政治大學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沈清松老師與李英明老師,以及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社會學系的指導教授Dr. Richard C. Hill。父母之恩如天,師長之恩如地,天覆地載,永誌不忘。另外,也要特別感謝學富文化于雪祥先生,願意再次冒險出版這類比較冷門的書籍。從2000年的《資訊社會學》到2005年的《手機社會學?》,再到今年的《文化研究4.0》,于先生與學富文化一路相挺,筆者永遠銘記在心,也盼望讀者能多多支持與指教。
這本書可謂遲來五年。早在五年前,就已起心動念要寫一本這樣的書。但因研究、教學、行政工作繁忙,撰寫這本書更需要閱讀大量書籍、論文與資料,寫作的步調只得放慢。儘管如此,五年的沉澱、思考與書寫,還是慢慢累積成現今這本書。
文化研究是新的學術時尚,許多大學生、研究生趨之若鶩,開設這類課程的老師也大受歡迎,相關的書籍、期刊論文紛紛面世,學位論文也急速增加。走一趟誠品,逛一逛國家圖書館,在Google上搜尋瀏覽,都可以感受到文化研究這個領域與相關主題有多熱門。
那麼,為什麼筆者還要寫這本書湊熱鬧?理由大概有三。首先是文化研究的理論化過猶不及的問題,需要好好處理,在理論化與日常化之間求取平衡。一方面,文化研究號稱是跨學科、科際,甚至超學科、後學科的研究領域,但這並不表示文化研究不需要重視理論化的工作。雖然文化研究從許多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汲取理論的養分,借用許多學科的研究方法,但筆者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還是主張文化研究應該與社會(學)理論建立堅強的盟友關係,深刻思考如何在具體的研究案例中援引、套用、修正社會(學)理論,或者說加強西方社會(學)理論與在地日常生活與社會過程之間的對話與交叉驗證。這並不是說,西方的社會(學)理論可以生搬硬套,而是強調我們引用、參照西方理論之前,必須先搞清楚理論內涵、論證是什麼,否則往往會略知皮毛,誤導認知。台灣許多套用麥當勞化、星巴克化、迪士尼化、生活風格的論著多半有這個毛病。
另一方面,理論化的工作需要加強,並不表示研究發表一定要詰屈聱牙、裝神弄鬼,寫到讓人聽不懂、讀不懂,才叫有學問,才算是文化研究。台灣有關文化研究的主流期刊上刊載的某些論文,就有這種毛病。我們回顧西方的文化研究前驅與代表性人物、學派,念茲在茲的多半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現象、文化議題,以及背後的社會過程與結構,而非只是在象牙塔中談經論道,故弄玄虛。理論化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回到人間,回到日常生活。
文化研究的理論工程需要加強,正好反襯出台灣的文化研究在研究與教學實踐中有些媚俗、盲從的表現,這也是筆者一直批判的主因。文化研究要讓老百姓能夠看得懂,但重要的是建構批判的觀點、深入的論證,避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台灣有些探討生活風格、文化(創意)產業、生活美學、公民美學、文化公民權、流行文化的論著,這個毛病非常明顯。想要在文化研究的領域耕耘,可以思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台灣的文化研究需要在理論的深度上多下功夫,研究的視野與議題也需要廣度與在地的向度。因此,本書各章不但涵蓋麥當勞化、迪士尼(化)與所謂的星巴克化,探討咖啡資本主義、流行文化、文化(創意)產業、手機與行動通信的文化,也關心台灣特有的夜市文化、眷村文化、布袋戲文化,並嘗試促成在地日常生活經驗與西方社會(學)理論的對話與交叉驗證。也就是說,理論深度、議題廣度與在地向度彼此需要連結與互動。
此外,本書特闢專章論述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方法論與學術倫理議題,這應該也是台灣的文化研究論著中比較少見的。受篇幅、主旨與學力所限,本書無法提供文化研究的方法指南。筆者希望的是拋磚引玉,促成文化研究學界對研究方法、方法論的探討與辯論。同樣重要的是強調學術嚴謹與學術倫理的重要性。台灣的學術環境與高教體系日益重視研究績效與論文發表,有些大學教授為求拼升等、拼研究績效,急著量產論文,往往輕忽學術嚴謹的重要。更糟糕的是利令智昏,剝削研究生的勞動及其研究成果,只求自己掛名作者,完全忽略身為教育工作者與學術研究者該有的基本要求與自我約束。本書提這個議題,必定惹人討厭,但在鄉愿偽善與學術倫理之間,筆者寧可選擇後者。
這裡要特別說明,本書麥當勞化、迪士尼化、星巴克化的簡化版內容,在《社會學很好用》可以找到。這是因為當時筆者考慮到本書的寫作與出版還在規畫當中,因此先行撰寫這些主題的簡化版論述,等本書書稿確定完成,再在書中補上深度的論證。眷村文化這一章的原稿曾在「2007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報告過,並納入論文集中。本書在將近十年後修改,納入更多研究文獻與統計資料,更重要的是加上理論的解讀與論證。特此敘明。
本書能夠完成,要感謝父親王志濂先生、母親王劉春美女士含辛茹苦,養育栽培。筆者也要感謝曾經教過筆者的老師,特別是淡江大學戰略所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李子弋老師、國立政治大學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沈清松老師與李英明老師,以及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社會學系的指導教授Dr. Richard C. Hill。父母之恩如天,師長之恩如地,天覆地載,永誌不忘。另外,也要特別感謝學富文化于雪祥先生,願意再次冒險出版這類比較冷門的書籍。從2000年的《資訊社會學》到2005年的《手機社會學?》,再到今年的《文化研究4.0》,于先生與學富文化一路相挺,筆者永遠銘記在心,也盼望讀者能多多支持與指教。
王佳煌
草於癡愚齋
2016年9月28日
草於癡愚齋
2016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