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數位創業者的超級使用指南
Morgan是我多年前的客戶,認真專業,談吐翩翩,這是當時與他合作專案的印象。別離多年後再見,才真正了解他整個專業職場生涯的不同階段,根本就是經歷一個數位產業的完整歷程及高低起伏,非常敬佩。最難得的是,他願意將畢生摸索的功力精寫成這本書,把他自己學習、實驗、經歷、失望的,及認為成功的所有知識、經驗、資料都無私的分享出來,讓年輕創業家不必繞遠路,快速吸收養分,加速成功。他有心,而且用對心,是我看到Morgan寫這本書的初衷及他個人難得的特質。
這些年,我自己因為工作需求,也因為個人興趣,相當關注留意台灣新創公司及新創事業年輕一代的崛起與發展,因此,與在不同階段的創業家,有了一些機會對話跟互動交流。我歸納我的觀察,年輕人對於為什麼他們要在數位世界裡創業(Why),他們創業的服務及內容(What),多半都有著夢想、藍圖及熱情,因為Idea是年輕網路原住民的強項,從來都不缺。他們需要的協助,多半是Idea如何變成對的產品(How),來服務對的消費者、成功的商業模式及獲利模式,及形成品牌的知識及經驗……。這時,Morgan這本數位創業專書,正是適合學生們、正準備創業中、已在規畫創業計畫,或是已創業但遭遇困難的創業家們來研讀,擷取其中所需要精進的部分。這本書,已經非常接近是一本教導「How
to」數位創業的百科全書甚至武功祕笈了。
Morgan把數位創業的各種面相、步驟進行拆解,從國內外的成功案例、環境分析、機會點、平台介紹、理論說明、實作建議、行銷方式、募資途徑到協助新創人才如何完成創業計畫書,都有專章完整的介紹及按圖索驥的說明,需要從概念建立起的學生族群們,可以循序漸進的研讀,為聚焦夢想而建立基礎 ;
進入創業第一個階段,這時的創業家們為了點燃夢想,需要大量的資訊及諮詢,以確認規畫的事物都是「對而正確」的方向,人們可以在此書的不同章節中,很快找到需要的資訊。而創業的過程中,困難、障礙、競爭、消費者變化無窮,不時需要夥伴導師的分享及重複檢視,修正方向及增加資源,將來我相信Morgan將會延續這本書的效益,協助更多的年輕朋友圓夢。
畢竟,開宗明義,Morgan就說了「台灣需要更多的數位創業」,他不僅自己是數位創業的支持者、相信者及實踐者,他也把這個使命當成了自己的任務,協助大家共學、共享及共好。我深深受到感動並全心祝福他!
奧美公關行銷公關事業部董事總經理 謝馨慧
推薦序
歷來最高規格的數位創業分享書
民國83年,建鈜剛大學畢業服役後第一份工作,也是台灣經濟起飛、西進大陸風光的時代,各行各業百業興盛,做為他的直屬主管,一開始我就很欣賞他的機敏積極和勇於挑戰的特質,也因此特別賦予他許多開發性的工作,期許甚高。沒想到多年後,他還記得我在新人訓練時以火燒真美鈔(一元)的方式來提醒大家要珍惜寶貴的時間;而我在面試時也試探問他將來要開什麼車,或許因著有趣的用心互動,也開啟了我們之間的情誼,直到如今!
建鈜是一位非常勤奮、好學、積極的產業先行者,他一貫以追求卓越的心態,主動迎接挑戰,爭取機遇!在從事傳產的第一份崗位半年後,即毅然辭去同儕羨慕的工作機會,投身剛起步的電子商務和網路行銷世界,致力鑽研數位資訊的技術能力。卻也恭逢網路起飛的盛世,期間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主導「咕嚕全球美食網」的營運,他還興奮的與我分享即將成為電子新貴的豪情,可惜運氣欠佳,遭逢全球網路泡沫風暴而功敗垂成,殊為可惜!
回想過去三十多年個人在產業和職場的歷練,深自慶幸有機會親歷台灣的經濟奇蹟、政治解嚴、自由民主、社會公平和網路風起雲湧的盛況,並目睹科技驚人的進步,對人類到底是禍是福或未可知,但科技的進步,對於人類千百來的商業交易和生產消費的顛覆改變,卻已成為小說預言成真的局面,未來人類的工作和生活都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與網路和機器相依存。
當數位走進創業商學院的全新時代,無師自通是行不通的,需要智者為有夢想的年輕世代鋪路。建鈜秉持著追求頂尖成就,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持續奮進、百折不擾,終於完成了這本歷來最高規格而完整的創業分享書,其貢獻就已比成為電子新貴更能造福社會和讀者。
本書內容精闢而豐富,相信可為現代數位創業家和學術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嶄新的思維,對於未來網路行銷、社群行銷,乃至網路、手機、平板、數位電視、數位平台和工業4.0的發展趨勢,從二十年來的成功典範,筆記章節記錄著探索與創造、數位疆界、前瞻科技和人文的情懷,在在值得讀友們駐足欣賞其心得體驗,以掌握創業理論、實務、案例的話語權,並在互聯網時代得以贏得未來!
貝爾敦(股)公司暨宏通數碼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郭立人
推薦序
認識破壞式創新最好的借鏡
說到數位創業,就不能不提一下數位匯流。要說我們這個五、六0年代的生活與現今有何不同,我想,可能便在於這「數位」二字了,特別是今時今日全球都活在一個數位匯流的世界裡。什麼是數位匯流呢?根據維基百科簡單的定義:由於資訊科技 ( IT )、網際網路 ( Internet/IP ) 、 寬頻(Broadband network)、數位化 (Digitalization) 與終端裝置 (
Terminal / Device ) 科技的日新月異與整合,產生了形形色色的匯聚現象,被稱之為數位匯流。
然而,多年來隨著科技與人文的相互影響,數位匯流也因為不同時間的嬗遞,出現了各種漸層的發展,分別為網路匯流、終端匯流、跨界數位內容、應用軟體及服務匯流、跨產業匯流與典範移轉。
網路匯流說的是傳統的電信、網路和廣播電視三種異質網路,最終互相融合成同一種以IP(Internet Protocol)為基礎的同質網路,由於其科技中立的特性,我們亦可將其稱之為無感匯流。終端匯流,乃是以蘋果公司於2007年首推的iPhone為代表,因其成功的融合了過去如遊戲機、mp3、 數位相機、電子書、數位相框等等分流終端之功能於一身,因此我們可將其稱之為匯流終端。
再來是跨界數位內容、應用軟體及服務匯流,近日爆紅的「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抓寶遊戲便是一例。因其成功的結合了AR (擴增實境) 與傳統的口袋怪獸IP,創造出另一個新興數位商品,左手催出智慧手機的未來發展想像 (如結合AR功能之智慧型手機),右手烘托出穿戴物聯網 (Pokemon GO
Plus為一藍牙裝置,形狀似手環,協助抓寶,以及Apple公司推出新一代的Apple Watch內建抓寶之物聯網應用)。最後是跨產業匯流與典範移轉,它說的是當諸如smart
phone等等匯流終端經濟成長產生盾化時,全球數位匯流趨勢便會漸由匯流走向新分流-萬物聯網之新方向。以上,第三及第四層次之匯流由於將可能長期改變消費者的生活型態,消費模式,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有感匯流。
從以上的論述,不難整理出數位匯流的核心精神,便在於破壞式創新,沒有破壞,就難以成就數位新經濟,而沒有新創公司,就缺少破壞之引擎,這便是數位創業在這個年代如此重要之原因。
我認識廖建鈜先生已逾十五載,其間無論是數位電視、數位學習、電子商務、數位行銷、大數據、 共享經濟、物聯網等等領域,他均可謂無役不與,熱情的投入研究及經營。值此全球數位匯流典範移轉之際,建鈜兄推出《數位創業聖經》一書,可謂是正逢其時,我相信其中的許多範例分析及見解, 均十分值得台灣當下的數位經濟發展作為借鏡,也衷心祝福其新書熱銷。
鴻海集團顧問 李學文
推薦序
下一個成功創業家可能就是你!
我與建鈜是在民國93年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結識,那年我剛接管理學院院長,建鈜則是剛考進EMBA的新生。由於是同時進入管理學院,因此他們班上同學常笑說我們都是「同梯」的。
在這特別活潑、空前團結與臥虎藏龍的一班中,有一位隨時拿著DV靜靜記錄著每一次活動過程的學生,他話雖不多,但卻特別熱心。在歡送92年學長畢業典禮上,有一支「掌聲響起」的影片是他負責製作的。而建鈜的班上畢業時,每一位同學都拿到一套四片紀錄在學的所有精采時光、剪輯完整的DVD,連包裝印刷一應俱全。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建鈜。
民國98年我轉任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後,得知建鈜假日在東吳大學等校兼課,內容包含網路行銷、電子商務與數位行銷等當時最熱門的議題,很感佩他的熱忱和毅力,願意利用假日教導與啟發學生。因此我也邀請建鈜到校開授相關課程,希望借重他在業界二十年的經驗,教導這一群數位原住民能夠深入了解數位時代的內容與衝擊。如今數位行銷相關課程已是德明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最熱門的專業課程。
這二十餘年以來,網路1.0歷經社群2.0的快速進展,網路世界早已經澈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未來無論是物聯網、大數據,抑或是AR、 VR 、MR和人工智慧,當全世界面臨工業4.0發展的同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即將撼動整個世界的變動呢?
在過去兩年中,我們時常利用建鈜到校出席管理學院課程規劃委員會的機會,探討當前數位創業的情況與未來的契機。眾所皆知,App已經成為國內外很多小學和國中必修的課程;也有很多高中和大學甚至成立創客中心,透過3D列印設備和maker實作,激發同學透過機械與程式學習,以培養未來創客的種子。即使如此,這些學習的方式距離能夠成功開展數位平台創業尚有一段差距。
建鈜在1990年代網際網路開放初期,便已投入數位領域的耕耘;二十餘年來除了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外,並完成兩百多個電子商務與行銷專案計畫。因此建鈜所寫的這本《數位創業聖經》,不但內容架構完整,鉅細靡遺,更是過去創業經歷與心得的無私分享。建鈜的理想是透過大專院校的創客中心或就業學程的訓練,培養年輕學子發想創業的創意點子,並經由實作學習,激發學生的無限可能。
如果您對數位創業有興趣,這本書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或許下一個校園創業成功的創業家,就是您!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潘昭賢
推薦序
歡迎加入數位創業的行列
認識廖建鈜絕對是類比時代的故事。那時,他是個熱衷大學校園生活的學子,和同學在一起,鐵定比修讀行銷學有趣!他常向周遭人士介紹我是他的行銷啟蒙老師,行銷觀念的深入其心,是拜阿雀老師強迫二修之賜。
過去的三十年來,行銷環境變化快速。我的年代,傳統的四大媒體(報紙、雜誌、廣播與電視)主導整體行銷活動的進行。如今,網路平台、社群媒體以及各種App、行動裝置一直推陳出新,商業模式更具挑戰性。這位在數位領域執著的浪人,他的每一階段,我都是亦步亦趨的啦啦隊與粉絲。
建鈜的這本新書聚焦在:
一、霸主的思維
創業需要有雄心壯志,要有霸氣與狼性。所以,霸主的思維豈可沒有?了解中國的四雄與美國的四霸,會讓您有創業的元素。
二、以平台串起價值
Hub與Platforms是當今網路世界的重要字眼!過去在實體通路中,經銷商、賣場是重要的通路,如今,通路虛擬化,能夠匯集金流、物流、商流與資訊流的平台才能創造價值。
三、過去是顧客,現在是社群
同樣是C,過去的顧客(customer),現在不但是顧客,也是社群(community);重要的不是科技,而是社群裡的關係與人性,是顧客在乎的所有一切。過去,我們可進行市場調查,進行電話訪談,了解單一顧客的想法;現在,在各種螢幕前的看官們在討論什麼?在轉傳什麼?社群的操作成為網路創業必要的一環。
四、資源整合
創業不乏要有創業的創意、創業的團隊、創業的資源,當然還要有計畫。這部分絕對是建鈜數十年經驗的強項,當然需要有系統的了解。好好拜讀,同時親手完成創業的構想與計畫書,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除此之外,創業與工作的態度,很重要的化學促媒劑,建鈜也慷慨的分享!!
誠如建鈜所說:「創業始於解決痛苦」,這痛苦就是問題根源所在,所有的創業是問題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案不一定唯一,但是有好有壞,有快有慢,有全方位有局部,也因此,創造出無限想像空間。如同人類所有學習的經驗,看完一本書很容易,但是要動手去做,努力實踐,可能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歡迎加入數位創業的行列!
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副教授 謝文雀
推薦序
為「數位創業」提出獨到見解
自從2000年網路泡沫之後,世人從來沒有放棄如何在網路世界找到成功之鑰。時至今日,新型態數位模型已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諸如風行世界眾人皆知的Google、Facebook、Dropbox、WeChat、Instgram、Snapchat甚至pokemon go。以上舉的幾個數位網路企業,其模式已融入許多人生活中,但這在以前卻是無法想像。
另外的數位平台如Amazon、Azure、taobao、Agoda…...卻以另一種新型態網路形式打擊了實體的店鋪。透過資訊透明、產品說明、比價評價、距離遠近、物流快速…...等因素,逐漸侵蝕了傳統產業,但是卻創造出更大的營業額。而許多App也結合網路與群眾的力量,正在影響你我的生活甚至國家的經濟。拜網路頻寬,雲端與開發工具的普及,只要你有創意,開發一個數位平台已經不像以前做網頁那樣功能單一,你可以無限運用所有資源與資訊,創造出有趣並改善眾人生活的平台。
美國超級盃是每年的盛事,收視率很高,可以說是所有人注目的焦點。自然廣告頻段也是兵家必爭,廣告費是數百到上千萬美金。有趣的是自從2000年到現在,有許多花大錢上美國超級盃廣告頻段的公司卻破產了。而Facebook、Dropbox、Airbnb、Snapchat…...等新型態數位平台卻大量用「數位行銷」的方法,屢次讓公司爆炸性的成長。
新型態的數位行銷不像傳統行銷,看過一次就忘了,需要以次數或噱頭來加強客戶對產品的印象。數位行銷有著「互動」的特色,雖然是行銷活動,客戶卻有可能拿到點數、紅利、贈品…等,甚至把這行銷活動再次發送給朋友。這樣的做法也在周遭進行中,例如常見的餐飲業FB按讚可獲得小點心,回覆問卷可得到折扣…...等。要實踐數位行銷,最重要的是產品,在互聯網時代這個產品不單只是產品,甚至是指「數位平台」。數位平台最重要的是「溝通」。這個「溝通」是建立在人與人的溝通,是公司與客戶的溝通,是客戶與店家的溝通。而其中最重要的產品或平台,它的精神也必須是以人為核心價值。
Morgan是我認識多年的好友,他持續在這個領域有許多創意與獨到的見解。很高興他忙碌之中可以暫時駐足為我們演繹了「數位創業」的精神,讓眾人一窺其妙。在全球如此競爭的此時,期望台灣能持續有創新的思維,在數位互聯網的領域中注入新生命。
剛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林廷勳
作者序
創業從解決痛苦、加入創新開始
我喜歡分享「創業從解決痛苦、加入創新開始」的概念,而且這種案例在身邊俯拾皆是,像是部落客分享自身經驗並協助格友解決問題而創造自我價值;主題式的論壇建立一分享互動機制並保有超然立場,解決消費者對商品「知的權利」而創造平台廣大的廣告收益,都是類似的例子。
多年前我曾經和內人去洛杉磯看NBA球賽,當球賽結束後要搭計程車回市區,球場旁邊有一家連鎖旅館Holiday Inn,門房小弟Bell Boy指引我們可以在旅館的後方搭車,我倆走進巷內發現燈光昏暗,遠處露出四個白點(兩個人的兩對眼睛),當下我倆拔腿就跑,事後我回頭思考,如果當時繼續往前走會碰到什麼情況?也開始疑惑,怎麼沒有人把Google
Map結合警局報案資料給大家查詢,如果有這樣的機制是否可以造福廣大的旅客或背包客?
開車的時候,你一定很討厭有車子在隧道內隨意變換車道,甚至在高速公路爆衝蛇行,嚴重影響我們的行車安全;開車回家時,你常常發現巷口轉角停著一兩輛違規車輛,讓你無法轉進家裡,感覺憤怒無奈,這時候如果車上的行車記錄器有一個可以在拍照後直接檢舉,甚至可以領取檢舉獎金的App不知道有多棒!
當你把家人放在餐廳門口下車,自己找到一個大停車場停好了車,卻擔心回來找不到車子,有沒有方法可以很容易找到車子?當你在一個陌生的Outlet逛街,卻回不到當初與朋友約好碰面的地點,有沒有一個好的方式可以解決?
傳統產業的交易方式真的只能透過傳統的方式?傳統的企業真的只要把網站架好,加入黃頁,抑或是成立粉絲團辦活動、買買關鍵字廣告就夠了?對岸在推互聯網+,可以在互聯網加的東西太多了,可以加醫療、交通、教育、物業管理、建築、居家等等,那我們台灣究竟在等什麼呢?如果你有一個很棒的想法可以協助解決產業或處理人們的問題,如果你也認為數位會是有趣的產業,如果你可以把這些議題中的痛苦放大一千倍一萬倍,並試著想出讓大家痛快的解決方式,那麼,你應該就有機會投入數位創業的行列!
以前有一句廣告詞「我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爸爸的」,我也是開始寫書之後才瞭解寫一本書是多麼的難,更發現要靠寫書賺取微薄的版稅,投資報酬率對我而言是不符合的。驅使我咬緊牙關寫完這本書的目的是我期許很多的數位創業該由政府來做,傳統企業也應根據自身的定位和轉型來發展,至於其餘的,留給更多的年輕人一起來創業。台灣的市場絕對不夠大,也沒有太多友善的創投,但台灣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數位創業試驗所。個人於七年前開始在大學任教,很多同學問我社群和創業的想法,我經常告訴年輕學子,創業要從解決痛苦開始,但務必要加入顛覆式的創新和創意,台灣還有很多異業合作、很多傳產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發揮創意解決,本書的每一章,最後面都有創業筆記的提醒,隨著每一章節的筆記完成,寫下自己的創業想法和相關資料,看完本書的同時,計畫書也同步完成了,希望大家有機會成功,謹以此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