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要讀憲法?因為不想當奴隸!
2.憲法是人生的寶貝。沒有憲法,就沒有人生,只有奴命!
3.在現代社會中,個人要生存下來,要活得美好,就一定要有好的憲法、好的憲政!
我國憲法本文,仿照西元1919年德國威瑪憲法之體系架構,在形式上雖也包括了基本人權、基本政府與基本國策三個建構,但因行憲以來,國家變亂,憲法本文一再被增修、支解,權力制衡機制受到破壞,以致在威權獨裁、民粹操弄之下,幾使我國憲政實況有如希特勒時代下的德國憲政情勢或如同法國學者盧梭所說二百多年前的英國人民一樣,「投完票以後,又變成奴隸!」
本書七版除了將憲政動態事件,如民國一○五年一月總統大選後之「第三次政黨輪替」;民國一○五年一月民進黨取得立法院絕大多數席次之「國會首度政黨輪替」;民國一○五年八月十日由蔡英文總統公布施行之「政黨及其附屬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加以增補並評述以外,也將六版發行以來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新制定的法律及修正的法律在相關章節中補充或修訂,以求本書之新穎性。
本書之撰寫希望能有助於青年學子瞭解什麼是好的憲法、好的憲政,並喚起他們勇於對抗「憲政敵人」及保衛民主憲政的決心,以使他們能獲得國家社會周全、完善的生存照護與充足美好的生活給付,享有人性尊嚴的生存權與人生歡樂的生活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騰鷂
學歷:
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
經歷:
德國科隆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東海大學訓導長、總務長、研發處執行長
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法律學系主任、所長
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全額獎助資深學者
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德國慕尼黑大學政治及公法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德國漢堡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客座教授
德國研究協會獎助學者
日本京都大學法律學院訪問學者
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律學院交換學者
日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專門家長期招聘事業獎助學者
行政院法制檢討小組委員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顧問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法規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經建會健全經社法規小組顧問
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民國九十四年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法務暨智權總處副總經理
現職:
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
律師
林騰鷂
學歷:
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
經歷:
德國科隆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東海大學訓導長、總務長、研發處執行長
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兼法律學系主任、所長
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全額獎助資深學者
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德國慕尼黑大學政治及公法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德國漢堡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客座教授
德國研究協會獎助學者
日本京都大學法律學院訪問學者
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律學院交換學者
日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專門家長期招聘事業獎助學者
行政院法制檢討小組委員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顧問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法規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經建會健全經社法規小組顧問
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民國九十四年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法務暨智權總處副總經理
現職:
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
律師
目錄
七版序
六版序
五版序
四版序
三版序
再版序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為什麼要學習憲法 1
第二節 憲法之意義 2
第三節 憲法之性質 5
第四節 憲法之分類 9
第五節 憲法之特色 11
第六節 憲法之功能 15
第七節 憲法之制定 17
第八節 憲法之調適 18
第一項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實施與廢止 18
第二項 憲法增修條文之施行 19
第二章 序言與總綱
第一節 序言之涵義 21
第二節 憲法之總綱 22
第一項 概 說 22
第二項 國 體 23
第三項 政 體 24
第四項 主 權 25
第五項 國 民 28
第六項 領 土 31
第七項 民 族 34
第八項 國 旗 34
第三章 人民權利義務
第一節 權利義務之概說 37
第二節 生存權 41
第三節 尊嚴權 46
第四節 平等權 50
第一項 平等權之意義 50
第二項 平等權之種類 51
第五節 自由權 60
第一項 概 說 60
第二項 人身自由 62
第三項 不受軍事審判之自由 73
第四項 居住自由 76
第五項 遷徙自由 80
第六項 意見表現自由 83
第七項 秘密通訊自由 96
第八項 信仰宗教自由 100
第九項 集會自由 105
第十項 結社自由 108
第十一項 財產自由 111
第六節 受益權 122
第一項 概 說 122
第二項 經濟上受益權 123
第三項 司法上受益權 128
第四項 行政上受益權 141
第五項 教育上受益權 147
第六項 社會上受益權 151
第七項 文化上受益權 153
第八項 健康上受益權 155
第九項 環境上受益權 156
第十項 消費上受益權 156
第十一項 發展上之受益權 157
第十二項 資訊上之受益權 158
第十三項 休閒上之受益權 158
第七節 主政權 160
第一項 概 說 160
第二項 選舉權 161
第三項 罷免權 162
第四項 創制權 163
第五項 複決權 164
第六項 公民投票權 164
第七項 應考試權 165
第八項 服公職權 166
第八節 人民權利之保障、限制 169
第一項 人民權利之保障 169
第二項 人民權利之限制 172
第九節 人民權利之救濟 177
第一項 概 說 177
第二項 公務員之責任 178
第三項 國家之賠償責任 179
第四項 國家之補償責任 184
第十節 人民之義務 185
第一項 概 說 185
第二項 納稅義務 186
第三項 服兵役義務 189
第四項 受國民教育義務 190
第五項 人民之其他義務 192
第十一節 人民義務之履行 192
第四章 國民大會
第五章 總 統
第一節 總統之類型 197
第二節 總統之產生 197
第一項 總統之選舉 198
第二項 總統之宣誓 200
第三項 總統之任期 201
第四項 總統之連任 201
第五項 總統之繼任、補選與職權代行 202
第三節 總統之地位 203
第四節 總統之職權 203
第一項 概 說 203
第二項 外交方面之職權 204
第三項 軍事方面之職權 205
第四項 行政方面之職權 205
第五項 立法方面之職權 208
第六項 司法方面之職權 208
第七項 其他方面之職權 210
第五節 總統之責任 213
第六章 行政院
第一節 概 說 217
第二節 行政院之地位 217
第三節 行政院之組織 218
第四節 行政院之職權 221
第五節 行政院之責任 226
第六節 行政院與總統及其他四院之關係 227
第七節 行政院與所屬部會之關係 234
第七章 立法院
第一節 立法院之地位 237
第二節 立法院之組織 238
第一項 概 說 238
第二項 立法委員 238
第三項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 250
第四項 立法院之委員會 252
第五項 立法院會議 253
第三節 立法院之職權 254
第一項 概 說 254
第二項 議決法律權 255
第三項 議決預算權 258
第四項 決算審議權 259
第五項 議決戒嚴權 260
第六項 議決大赦、減刑之權 260
第七項 議決宣戰、媾和、條約案之權 261
第八項 議決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261
第九項 人事任免同意權 262
第十項 質詢權 263
第十一項 提出憲法修正案之權 263
第十二項 解決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爭議之權 264
第十三項 解決自治事項爭議權 264
第十四項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之權 264
第十五項 文件調閱權 265
第十六項 調查權 266
第十七項 以法律對國家機關之職權、設立程序及總員額為準則性規定之權 267
第十八項 憲法增修條文新增之職權 267
第八章 司法院
第一節 司法權之由來 269
第二節 司法院之地位 270
第三節 司法院之組織 271
第一項 概 說 271
第二項 司法院院長、副院長 271
第三項 大法官會議及憲法法庭 272
第四項 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 274
第五項 最高行政法院、高等行政法院、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276
第六項 智慧財產法院 277
第七項 少年及家事法院 277
第八項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278
第九項 司法院內部機關 278
第四節 司法院之職權 279
第一項 司法院職權之擴增 279
第二項 解釋憲法權 280
第三項 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權 283
第四項 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 283
第五項 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權 284
第六項 司法行政監督權 284
第七項 司法預算獨立權 285
第八項 法律案提案權 286
第九項 暫時處分權 286
第五節 司法官之地位 288
第六節 司法官之保障 290
第一項 一般司法官之保障 290
第二項 大法官之保障 291
第九章 考試院
第一節 考試院之地位 293
第二節 考試院之組織 293
第一項 概 說 293
第二項 考試委員 294
第三項 考試院院長、副院長 294
第四項 考試院會議 295
第五項 考選部及銓敘部 295
第六項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296
第三節 考試院之職權 297
第一項 概 說 297
第二項 考試權 297
第三項 掌理銓敘、保障、撫卹、退休之權 299
第四項 掌理任免、考績、級俸、陞遷、褒獎之法制事項權 301
第五項 考銓法律提案權 303
第十章 監察院
第一節 監察院之地位 305
第二節 監察院之組織 306
第一項 概 說 306
第二項 監察委員 306
第三項 監察院院長、副院長 309
第四項 監察院會議 309
第五項 監察院各委員會 310
第六項 審計長 310
第三節 監察院之職權 311
第一項 概 說 311
第二項 彈劾權 312
第三項 糾舉權 313
第四項 糾正權 314
第五項 調查權 315
第六項 審計權 316
第七項 監試權 317
第八項 法律案提出權 317
第九項 受理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權及處罰權 318
第十項 受理政治獻金申報權及處罰權 318
第十一項 公職人員違反利益衝突迴避之處罰權 318
第十二項 對公職人員違反遊說法之調查與處罰權 319
第十一章 中央與地方之權限
第一節 概 說 321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321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 328
第十二章 地方制度
第一節 概 說 333
第二節 省 制 333
第一項 省之地位 333
第二項 省之組織與職權 334
第三節 縣 制 335
第一項 縣之地位 335
第二項 縣之組織與職權 335
第三項 縣政府與縣議會之關係 337
第四項 縣民之權利與義務 340
第四節 市 制 341
第一項 市之地位 341
第二項 直轄市 342
第三項 市 346
第四項 縣轄市、鄉、鎮 346
第五節 大法官對地方制度之解釋 348
第十三章 政權之行使
第一節 概 說 353
第二節 選舉權 354
第三節 罷免權 361
第四節 創制權 364
第五節 複決權 366
第六節 公民投票權 368
第十四章 基本國策
第一節 基本國策之意義 375
第二節 基本國策之性質 375
第三節 基本國策之內容 376
第一項 國 防 376
第二項 外 交 378
第三項 國民經濟 379
第四項 社會安全 384
第五項 教育文化 390
第六項 邊疆地區 393
第七項 海外僑民 394
第八項 大陸與港澳事務 394
第十五章 憲法之施行及修改
第一節 概 說 395
第二節 憲法與法律、命令之關係 395
第三節 憲法之解釋 398
第四節 憲法之修改 398
第五節 憲法之實施 402
附錄一 中華民國憲法
附錄二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附錄三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附錄四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六版序
五版序
四版序
三版序
再版序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為什麼要學習憲法 1
第二節 憲法之意義 2
第三節 憲法之性質 5
第四節 憲法之分類 9
第五節 憲法之特色 11
第六節 憲法之功能 15
第七節 憲法之制定 17
第八節 憲法之調適 18
第一項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實施與廢止 18
第二項 憲法增修條文之施行 19
第二章 序言與總綱
第一節 序言之涵義 21
第二節 憲法之總綱 22
第一項 概 說 22
第二項 國 體 23
第三項 政 體 24
第四項 主 權 25
第五項 國 民 28
第六項 領 土 31
第七項 民 族 34
第八項 國 旗 34
第三章 人民權利義務
第一節 權利義務之概說 37
第二節 生存權 41
第三節 尊嚴權 46
第四節 平等權 50
第一項 平等權之意義 50
第二項 平等權之種類 51
第五節 自由權 60
第一項 概 說 60
第二項 人身自由 62
第三項 不受軍事審判之自由 73
第四項 居住自由 76
第五項 遷徙自由 80
第六項 意見表現自由 83
第七項 秘密通訊自由 96
第八項 信仰宗教自由 100
第九項 集會自由 105
第十項 結社自由 108
第十一項 財產自由 111
第六節 受益權 122
第一項 概 說 122
第二項 經濟上受益權 123
第三項 司法上受益權 128
第四項 行政上受益權 141
第五項 教育上受益權 147
第六項 社會上受益權 151
第七項 文化上受益權 153
第八項 健康上受益權 155
第九項 環境上受益權 156
第十項 消費上受益權 156
第十一項 發展上之受益權 157
第十二項 資訊上之受益權 158
第十三項 休閒上之受益權 158
第七節 主政權 160
第一項 概 說 160
第二項 選舉權 161
第三項 罷免權 162
第四項 創制權 163
第五項 複決權 164
第六項 公民投票權 164
第七項 應考試權 165
第八項 服公職權 166
第八節 人民權利之保障、限制 169
第一項 人民權利之保障 169
第二項 人民權利之限制 172
第九節 人民權利之救濟 177
第一項 概 說 177
第二項 公務員之責任 178
第三項 國家之賠償責任 179
第四項 國家之補償責任 184
第十節 人民之義務 185
第一項 概 說 185
第二項 納稅義務 186
第三項 服兵役義務 189
第四項 受國民教育義務 190
第五項 人民之其他義務 192
第十一節 人民義務之履行 192
第四章 國民大會
第五章 總 統
第一節 總統之類型 197
第二節 總統之產生 197
第一項 總統之選舉 198
第二項 總統之宣誓 200
第三項 總統之任期 201
第四項 總統之連任 201
第五項 總統之繼任、補選與職權代行 202
第三節 總統之地位 203
第四節 總統之職權 203
第一項 概 說 203
第二項 外交方面之職權 204
第三項 軍事方面之職權 205
第四項 行政方面之職權 205
第五項 立法方面之職權 208
第六項 司法方面之職權 208
第七項 其他方面之職權 210
第五節 總統之責任 213
第六章 行政院
第一節 概 說 217
第二節 行政院之地位 217
第三節 行政院之組織 218
第四節 行政院之職權 221
第五節 行政院之責任 226
第六節 行政院與總統及其他四院之關係 227
第七節 行政院與所屬部會之關係 234
第七章 立法院
第一節 立法院之地位 237
第二節 立法院之組織 238
第一項 概 說 238
第二項 立法委員 238
第三項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 250
第四項 立法院之委員會 252
第五項 立法院會議 253
第三節 立法院之職權 254
第一項 概 說 254
第二項 議決法律權 255
第三項 議決預算權 258
第四項 決算審議權 259
第五項 議決戒嚴權 260
第六項 議決大赦、減刑之權 260
第七項 議決宣戰、媾和、條約案之權 261
第八項 議決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261
第九項 人事任免同意權 262
第十項 質詢權 263
第十一項 提出憲法修正案之權 263
第十二項 解決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爭議之權 264
第十三項 解決自治事項爭議權 264
第十四項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之權 264
第十五項 文件調閱權 265
第十六項 調查權 266
第十七項 以法律對國家機關之職權、設立程序及總員額為準則性規定之權 267
第十八項 憲法增修條文新增之職權 267
第八章 司法院
第一節 司法權之由來 269
第二節 司法院之地位 270
第三節 司法院之組織 271
第一項 概 說 271
第二項 司法院院長、副院長 271
第三項 大法官會議及憲法法庭 272
第四項 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 274
第五項 最高行政法院、高等行政法院、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276
第六項 智慧財產法院 277
第七項 少年及家事法院 277
第八項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278
第九項 司法院內部機關 278
第四節 司法院之職權 279
第一項 司法院職權之擴增 279
第二項 解釋憲法權 280
第三項 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權 283
第四項 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 283
第五項 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權 284
第六項 司法行政監督權 284
第七項 司法預算獨立權 285
第八項 法律案提案權 286
第九項 暫時處分權 286
第五節 司法官之地位 288
第六節 司法官之保障 290
第一項 一般司法官之保障 290
第二項 大法官之保障 291
第九章 考試院
第一節 考試院之地位 293
第二節 考試院之組織 293
第一項 概 說 293
第二項 考試委員 294
第三項 考試院院長、副院長 294
第四項 考試院會議 295
第五項 考選部及銓敘部 295
第六項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296
第三節 考試院之職權 297
第一項 概 說 297
第二項 考試權 297
第三項 掌理銓敘、保障、撫卹、退休之權 299
第四項 掌理任免、考績、級俸、陞遷、褒獎之法制事項權 301
第五項 考銓法律提案權 303
第十章 監察院
第一節 監察院之地位 305
第二節 監察院之組織 306
第一項 概 說 306
第二項 監察委員 306
第三項 監察院院長、副院長 309
第四項 監察院會議 309
第五項 監察院各委員會 310
第六項 審計長 310
第三節 監察院之職權 311
第一項 概 說 311
第二項 彈劾權 312
第三項 糾舉權 313
第四項 糾正權 314
第五項 調查權 315
第六項 審計權 316
第七項 監試權 317
第八項 法律案提出權 317
第九項 受理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權及處罰權 318
第十項 受理政治獻金申報權及處罰權 318
第十一項 公職人員違反利益衝突迴避之處罰權 318
第十二項 對公職人員違反遊說法之調查與處罰權 319
第十一章 中央與地方之權限
第一節 概 說 321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321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 328
第十二章 地方制度
第一節 概 說 333
第二節 省 制 333
第一項 省之地位 333
第二項 省之組織與職權 334
第三節 縣 制 335
第一項 縣之地位 335
第二項 縣之組織與職權 335
第三項 縣政府與縣議會之關係 337
第四項 縣民之權利與義務 340
第四節 市 制 341
第一項 市之地位 341
第二項 直轄市 342
第三項 市 346
第四項 縣轄市、鄉、鎮 346
第五節 大法官對地方制度之解釋 348
第十三章 政權之行使
第一節 概 說 353
第二節 選舉權 354
第三節 罷免權 361
第四節 創制權 364
第五節 複決權 366
第六節 公民投票權 368
第十四章 基本國策
第一節 基本國策之意義 375
第二節 基本國策之性質 375
第三節 基本國策之內容 376
第一項 國 防 376
第二項 外 交 378
第三項 國民經濟 379
第四項 社會安全 384
第五項 教育文化 390
第六項 邊疆地區 393
第七項 海外僑民 394
第八項 大陸與港澳事務 394
第十五章 憲法之施行及修改
第一節 概 說 395
第二節 憲法與法律、命令之關係 395
第三節 憲法之解釋 398
第四節 憲法之修改 398
第五節 憲法之實施 402
附錄一 中華民國憲法
附錄二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附錄三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附錄四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序
七版序
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
依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Huntington 1927-2008)的看法,認為檢驗一個國家民主是否鞏固的重要指標,是經歷兩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因為只有在兩個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在輸掉選舉後,都能把政權和平轉移給對方,使政治菁英和民眾都能接受以選舉,而非用暴力或軍事革命的方式,來移轉政權,才能說是「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我國在民國八十九年發生首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民國九十七年發生第二次政黨輪替,由民主進步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中國國民黨;民國一○五年五月二十日,又發生第三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的蔡英文總統。這種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的憲政情勢,似乎已達到杭廷頓所說的「民主鞏固」。
然而,在現時的憲法架構下及黨政體制的現實運作下,距離「選賢與能,天下為公」的民主理想境界,仍舊非常遙遠。此因當前的選舉制度,難以選出賢能及以天下為公之士。民主進步黨在民國一○五年一月十六日的立法委員的選舉中,雖已取得絕大多數席次,而發生行憲以來的國會首次政黨輪替。但立法院自今年二月開議以來,至五月三十一日之憲法所規定的立法院常會中,沒有制定半個福國利民的法律,以解決我國當前財政、經濟、青年失業、人口老化等的迫切問題。而在延長至七月的會期中也只制定遠洋漁業條例及資恐防制法兩個法律而已。
尤其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立法院幾已淪為臨時國會,又和以往一樣,經常的召開臨時會,且在七月的臨時會中只制定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一個法律,及審而沒能議的國營事業預算,完全沒有二十一世紀國會應有的效能!
同樣的,在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法框架下,自蔡英文總統宣佈兼任民主進步黨主席,且仿照中國國民黨在每星期三召開民主進步黨中常會後,黨國體制的幽靈,只是從中國國民黨改名為民主進步黨,而威權獨斷的決策模式,也沒有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而改變,尤其在悠關司法改革的重大人事上,如司法院院長謝文定、副院長林錦芳的提名,遭到法學界、民間司改會及民主進步黨內之強烈異議,以致在不到兩個月時,被迫撤回提名。又涉及世代間分配正義,影響國家財政健全之年金改革,也將在一年內議而不決,陷入難解的拖延中,亳無新人新政的新氣象,而蔡英文總統在享用其權力時,也毫不提及其在野時,所要矯正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政改革,以致民主仍在虛空中沉淪!
誠如本書再版序所言,憲法雖是人們從事社會生活的必要工具,但因人們的無知與輕忽,而未認真學習與珍惜使用,以致被威權式的政黨所扭曲、耍弄而失去其效能,使人民應有的生存、自由、平等之基本人權,以及應該享有的公共資源、空間、環境與公共服務,日益減縮。
因此,本書七版序以「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為題,希望能喚起民眾的憲政警覺、認真學習憲法、珍惜憲法,並積極投入憲政民主的守護與鞏固!
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
依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Huntington 1927-2008)的看法,認為檢驗一個國家民主是否鞏固的重要指標,是經歷兩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因為只有在兩個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在輸掉選舉後,都能把政權和平轉移給對方,使政治菁英和民眾都能接受以選舉,而非用暴力或軍事革命的方式,來移轉政權,才能說是「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我國在民國八十九年發生首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民國九十七年發生第二次政黨輪替,由民主進步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中國國民黨;民國一○五年五月二十日,又發生第三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的蔡英文總統。這種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的憲政情勢,似乎已達到杭廷頓所說的「民主鞏固」。
然而,在現時的憲法架構下及黨政體制的現實運作下,距離「選賢與能,天下為公」的民主理想境界,仍舊非常遙遠。此因當前的選舉制度,難以選出賢能及以天下為公之士。民主進步黨在民國一○五年一月十六日的立法委員的選舉中,雖已取得絕大多數席次,而發生行憲以來的國會首次政黨輪替。但立法院自今年二月開議以來,至五月三十一日之憲法所規定的立法院常會中,沒有制定半個福國利民的法律,以解決我國當前財政、經濟、青年失業、人口老化等的迫切問題。而在延長至七月的會期中也只制定遠洋漁業條例及資恐防制法兩個法律而已。
尤其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立法院幾已淪為臨時國會,又和以往一樣,經常的召開臨時會,且在七月的臨時會中只制定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一個法律,及審而沒能議的國營事業預算,完全沒有二十一世紀國會應有的效能!
同樣的,在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法框架下,自蔡英文總統宣佈兼任民主進步黨主席,且仿照中國國民黨在每星期三召開民主進步黨中常會後,黨國體制的幽靈,只是從中國國民黨改名為民主進步黨,而威權獨斷的決策模式,也沒有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而改變,尤其在悠關司法改革的重大人事上,如司法院院長謝文定、副院長林錦芳的提名,遭到法學界、民間司改會及民主進步黨內之強烈異議,以致在不到兩個月時,被迫撤回提名。又涉及世代間分配正義,影響國家財政健全之年金改革,也將在一年內議而不決,陷入難解的拖延中,亳無新人新政的新氣象,而蔡英文總統在享用其權力時,也毫不提及其在野時,所要矯正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政改革,以致民主仍在虛空中沉淪!
誠如本書再版序所言,憲法雖是人們從事社會生活的必要工具,但因人們的無知與輕忽,而未認真學習與珍惜使用,以致被威權式的政黨所扭曲、耍弄而失去其效能,使人民應有的生存、自由、平等之基本人權,以及應該享有的公共資源、空間、環境與公共服務,日益減縮。
因此,本書七版序以「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為題,希望能喚起民眾的憲政警覺、認真學習憲法、珍惜憲法,並積極投入憲政民主的守護與鞏固!
林騰鷂 謹識
民國一○五年八月十五日
民國一○五年八月十五日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為什麼要學習憲法
為什麼要讀憲法,因為要活下來!
而人要活下來,不容易,有幾個必要條件:
第一個要有良好的生理條件。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干擾,才能活下來。
第二個是要有良好的心理條件。身體雖然健康,沒有疾病干擾,但若精神不正常,憂鬱自傷或是自殺,那也是不能活下來。
第三個要件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雖有良好的生理、心理條件,但若所處的自然環境是乾旱、雨澇、颱風、地震地區,人的生存也不容易。
第四個要件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除了上面所述的生理、心理及自然環境條件外,人要活下來,還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條件。而這個政治環境條件,在現代社會中,可能比上面三個條件還重要。為什麼呢?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已說過,「苛政猛於虎」。苛政代表的是政治環境條件,老虎則代表著自然環境條件。苛政比老虎兇猛的原因是老虎不會經常出沒1,力量也不是很大而不可抗拒的2;但苛政是無所不在,且力量也是非常大而個人無法抗拒的。在現代社會中,人類已經可以克服自然環境不利人類生存的因素,而因科技文明之發達,人類也能調適生理與心理條件,很容易的存活下來。但是在世界各地區中,因為政治環境之不良,造成許多人無法生存下去。政治主張不同所生種族間之屠殺,及社會暴亂事件,均使許多人喪失了生命。
由此可見,在各項人的生存條件中,政治環境條件之優良與否,影響最大。而政治環境之形塑造成,就靠憲法。因此,每一個現代國家之國民,都必須了解憲法、學習憲法,以共同塑造良好的政治環境,維護自己的生存條件。
又在全世界各地的三波民主化浪潮3中,人類多已能在有憲法的民主共和國中活下來。但是,一個有憲法的民主共和國,並不當然會有實質保障人權的憲政4,以致在那些國家中,人雖然活了下來,但卻沒有自由、沒有平等、沒有尊嚴,只能貧窮、低賤的過日子!
第一節 為什麼要學習憲法
為什麼要讀憲法,因為要活下來!
而人要活下來,不容易,有幾個必要條件:
第一個要有良好的生理條件。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干擾,才能活下來。
第二個是要有良好的心理條件。身體雖然健康,沒有疾病干擾,但若精神不正常,憂鬱自傷或是自殺,那也是不能活下來。
第三個要件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雖有良好的生理、心理條件,但若所處的自然環境是乾旱、雨澇、颱風、地震地區,人的生存也不容易。
第四個要件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除了上面所述的生理、心理及自然環境條件外,人要活下來,還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條件。而這個政治環境條件,在現代社會中,可能比上面三個條件還重要。為什麼呢?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已說過,「苛政猛於虎」。苛政代表的是政治環境條件,老虎則代表著自然環境條件。苛政比老虎兇猛的原因是老虎不會經常出沒1,力量也不是很大而不可抗拒的2;但苛政是無所不在,且力量也是非常大而個人無法抗拒的。在現代社會中,人類已經可以克服自然環境不利人類生存的因素,而因科技文明之發達,人類也能調適生理與心理條件,很容易的存活下來。但是在世界各地區中,因為政治環境之不良,造成許多人無法生存下去。政治主張不同所生種族間之屠殺,及社會暴亂事件,均使許多人喪失了生命。
由此可見,在各項人的生存條件中,政治環境條件之優良與否,影響最大。而政治環境之形塑造成,就靠憲法。因此,每一個現代國家之國民,都必須了解憲法、學習憲法,以共同塑造良好的政治環境,維護自己的生存條件。
又在全世界各地的三波民主化浪潮3中,人類多已能在有憲法的民主共和國中活下來。但是,一個有憲法的民主共和國,並不當然會有實質保障人權的憲政4,以致在那些國家中,人雖然活了下來,但卻沒有自由、沒有平等、沒有尊嚴,只能貧窮、低賤的過日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5折$391
-
新書85折$391
-
新書88折$405
-
新書95折$437
-
新書98折$451
-
新書$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