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修正重點,在於因應近來與營利事業相關稅務法令之修正,如所得稅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產業創新條例、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國外各地區(或大陸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及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等,修正方向如下:
一、所得稅法
(一)修正及增訂條文:
中華民國105年7月27日修正126,增訂第 17-4、43-3、43-4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104年6月24日修正公布第126,增訂第 4-4、4-5、14-4~14-8、24-5、108-2、125-2 條條文;並自105年1月1日施行。104年12月2日修正公布第4-1、126,刪除第 14-2 條條文;並自105年1月1日施行。
(二)修正內容:
1. 營利事業房地合一所得稅之規範。
2. 為避免營利事業藉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成立受控外國公司(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以下簡稱CFC)保留原應歸屬我國營利事業之利潤,以規避我國納稅義務,定明營利事業及其關係人直接或間接持有在我國境外低稅負國家或地區之關係企業股份或資本額合計達50%以上或對該關係企業具有重大影響力者,該營利事業應按持股比例及持有期間計算,將該等關係企業之盈餘認列國外投資收益,計入當年度所得額課稅。
3. 為符合國際稅制發展趨勢、保障我國稅基及維護租稅公平,爰參考國際實務做法,於定明依外國法律設立之營利事業,其實際管理處所(Place of Effective Management,以下簡稱PEM)在我國境內者,視為總機構在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應依本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以維護租稅公平。
二、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一)修正及增訂條文:
中華民國104年12月30日修正公布第32、45~48、49、52,增訂第32-1條條文;行政院發布定自105年1月1日施行。
(二)修正內容:
1. 隨著科技發展,統一發票除由政府或營業人印製外,營業人亦得以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方式開立、傳輸或接收,爰配合修正,以全法據。第32-1條說明以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方式開立、傳輸電子發票之相關規定。
2. 修正罰鍰計算單位為「新臺幣」,俾符實際,並依現行法規所定貨幣單位折算新臺幣條例第二條規定,以「銀元」金額乘以三倍換算為「新臺幣」金額。
三、產業創新條例
(一)修正及增訂條文:
104年12月15日修正第10條 增訂第12條之1,19條之1
(二)修正內容:
1. 為鼓勵公司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活動,公司研究發展支出,配合產業界實際需求及落實政策效果,增訂抵減年限延長至三年,抵減率調降至百分之十,公司可考量實際情況,兩者擇一適用。
2. 為促進創新研發成果之流通及應用,我國個人或公司在其讓與或授權自行研發所有之智慧財產權取得之收益範圍內,得就當年度研究發展支出金額百分之兩百限度內自當年度應課稅所得額中減除。但公司得就本項及第十條研究發展支出投資抵減擇一適用。
3. 為鼓勵公司留住優秀人才,並鼓勵員工參與公司經營,分享營運成果,公司得發行員工分紅入股、員工現金增資認股、庫藏股、認股權憑證、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等股票獎酬員工,取得該等獎酬股票得於 5年內延緩繳納所得稅。另為兼顧租稅制度之完整,定明公司個別員工每人每年適用緩繳股份之金額以500萬元為上限,以提供適度合理之留才誘因。
四、修正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國外各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及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大陸地區、香港及澳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自105年1月1日生效。
五、修正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4、5-1、15、25及32條
修正內容:
1. 為擴大推動公用事業使用統一發票及賦予稽徵機關停止或管制營業人購買統一發票之法據,俾維護民眾權益並避免爭議。刪除公用事業經營本業部分得免開統一發票之規定。(105年1月1日生效)增訂稽徵機關停止或管制營業人購買統一發票之事由及解除管制事由。
2. 增訂開立電子發票營業人不適用按日彙開統一發票之規定。修訂主管稽徵機關自106年1月1日起停止核准營業人以電子計算 機開立統一發票。
本版書除配合近期稅務法令修正外,並提供歷屆會計師及記帳士之試題,置於各章習題以供練習,盼能提供讀者因應專技證照考試之需求,並增進學習效率。
感謝讀者對本書的支持與愛護,本版書雖力求提供最新稅務法令之內容,惟受限於個人學識與時間,其中如有舛誤疏漏之處,敬祈各界先進及學者專家,不吝指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妙香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 會計學系 專任副教授
經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系主任
李娟菁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 博士
現任: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 專任副教授
經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政稅務系 副教授
陳妙香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 會計學系 專任副教授
經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系主任
李娟菁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 博士
現任: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 專任副教授
經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財政稅務系 副教授
目錄
第1章 序論:釐清稅務會計之觀念
1-1 概 述
1-2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意義
1-3 稅務會計之適用對象-營利事業
1-4 營利事業課徵所得稅之理論基礎
1-5 稅務會計之基本原則
1-6 營利事業所得額之計算
1-7 會計所得與課稅所得之計算
1-8 會計所得與課稅所得之差異
1-9 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計算
1-10 營利事業基本所得稅額【最低稅負制】
1-11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種類
1-12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之主要內容
第2章 營利事業帳簿憑證之管理
2-1 概 述
2-2 營利事業之設立
2-3 憑 證
2-4 帳簿之設置
2-5 帳務處理
2-6 帳簿保存
2-7 帳證無法提示之處理
2-8 違反帳簿憑證規定之處罰
2-9財政部獎勵營利事業提示帳簿資料電子檔案實施要點
第3章 營業稅之計算及申報
3-1 概 述
3-2 營業稅制度
3-3 營業稅課稅範圍
3-4 納稅義務人
3-5 營業稅之減免
3-6 稅率結構
3-7 統一發票
3-8 營業稅之計算
3-9 營業稅之申報繳納
3-10 營業稅之處罰
3-11 營業稅申報書填寫範例
第4章 營業稅之會計處理
4-1 營業稅會計科目性質概述
4-2 各種類型營業人進銷項營業稅會計處理原則
4-3 特殊營業之會計處理
第5章 營業收入
5-1 概 述
5-2 營業收入認列時點
5-3 營業收入調節說明
5-4 銷貨價格之調整
5-5 分期付款銷貨之帳務處理
5-6 營建業(建築業)之帳務處理
5-7 工程合約之帳務處理
5-8 外銷貨物之帳務處理
5-9 多角貿易之帳務處理
5-10 融資租賃之帳務處理
5-11 隨銷貨附贈禮券等相對應之收入
第6章 營業成本
6-1 概 述
6-2 進貨或進料成本
6-3 期末存貨成本之查核
6-4 期初存貨之查核
6-5 會計處理
6-6 原料耗用與成本記錄
6-7 工程成本
6-8 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
6-9 租稅救濟案例
第7章 費用總論
7-1 概 述
7-2 費用認列通則
7-3 營利事業與其關係企業集中辦公有關分攤共同費用之稅務處理
第8章 營業費用各論(一)
8-1 概 述
8-2 第一單元:薪資費用、差旅費、退休金、職工福利、伙食費
8-3 第二單元:廣告費、交際費、捐贈
第9章 營業費用各論(二)
9-1 概 述
9-2 第三單元:資本支出與費用支出
9-3 第四單元:租金支出、勞務費用、佣金費用與權利金費用
9-4 第五單元:研究發展費、訓練費、建立國際品形象費用
9-5 第六單元:呆帳、折舊、耗竭、攤折、攤提
9-6 第七單元:稅捐、郵電費、保險費、外銷損失
第10章 非營業損益
10-1 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
10-2 投資收益與投資損失
10-3 兌換盈益與兌換虧損
10-4 出售資產增益與出售資產損失
10-5 災害損失
10-6 其他收入與其他費用或損失
第11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計算
11-1 概 述
11-2 納稅義務人及課稅範圍
11-3 免稅所得
11-4 營利事業所得額及課稅所得額之計算
11-5 盈虧互抵
11-6 稅率結構及稅額計算
第12章 兩稅合一制
12-1 概 述
12-2 兩稅合一制下未分配盈餘之計算及課稅規定
12-3 公司股東可扣抵稅額相關規定
第13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稽徵程序及申報範例
13-1 概 述
13-2 扣繳申報
13-3 暫繳申報
13-4 結算申報
13-5 未分配盈餘之申報
13-6 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之申報
13-7 調查及核定
13-8 申報範例
第14章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14-1 概 述
14-2 立法目的
14-3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之性質
14-4 一般所得稅額與基本稅額之關係
14-5 營利事業一般所得稅額之計算
14-6 營利事業基本稅額之計算
14-7 營利事業補繳之基本所得稅額與ICA及計算未分配盈餘之關係
14-8 不必申報繳納最低稅負之營利事業
14-9 申報程序
14-10 罰則
14-11 配套措施
14-12 適用年度
附錄1 所得稅法
附錄2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附錄3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附錄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附錄5 104年度各業所得額暨同業利潤標準及擴大書審純益率標準
附錄6 10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案件擴大書面審核實施要點
附錄7 105年度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
附錄8 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國外各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
附錄9 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大陸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
附錄10 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
附錄11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
附錄12 10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
1-1 概 述
1-2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意義
1-3 稅務會計之適用對象-營利事業
1-4 營利事業課徵所得稅之理論基礎
1-5 稅務會計之基本原則
1-6 營利事業所得額之計算
1-7 會計所得與課稅所得之計算
1-8 會計所得與課稅所得之差異
1-9 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計算
1-10 營利事業基本所得稅額【最低稅負制】
1-11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種類
1-12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之主要內容
第2章 營利事業帳簿憑證之管理
2-1 概 述
2-2 營利事業之設立
2-3 憑 證
2-4 帳簿之設置
2-5 帳務處理
2-6 帳簿保存
2-7 帳證無法提示之處理
2-8 違反帳簿憑證規定之處罰
2-9財政部獎勵營利事業提示帳簿資料電子檔案實施要點
第3章 營業稅之計算及申報
3-1 概 述
3-2 營業稅制度
3-3 營業稅課稅範圍
3-4 納稅義務人
3-5 營業稅之減免
3-6 稅率結構
3-7 統一發票
3-8 營業稅之計算
3-9 營業稅之申報繳納
3-10 營業稅之處罰
3-11 營業稅申報書填寫範例
第4章 營業稅之會計處理
4-1 營業稅會計科目性質概述
4-2 各種類型營業人進銷項營業稅會計處理原則
4-3 特殊營業之會計處理
第5章 營業收入
5-1 概 述
5-2 營業收入認列時點
5-3 營業收入調節說明
5-4 銷貨價格之調整
5-5 分期付款銷貨之帳務處理
5-6 營建業(建築業)之帳務處理
5-7 工程合約之帳務處理
5-8 外銷貨物之帳務處理
5-9 多角貿易之帳務處理
5-10 融資租賃之帳務處理
5-11 隨銷貨附贈禮券等相對應之收入
第6章 營業成本
6-1 概 述
6-2 進貨或進料成本
6-3 期末存貨成本之查核
6-4 期初存貨之查核
6-5 會計處理
6-6 原料耗用與成本記錄
6-7 工程成本
6-8 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
6-9 租稅救濟案例
第7章 費用總論
7-1 概 述
7-2 費用認列通則
7-3 營利事業與其關係企業集中辦公有關分攤共同費用之稅務處理
第8章 營業費用各論(一)
8-1 概 述
8-2 第一單元:薪資費用、差旅費、退休金、職工福利、伙食費
8-3 第二單元:廣告費、交際費、捐贈
第9章 營業費用各論(二)
9-1 概 述
9-2 第三單元:資本支出與費用支出
9-3 第四單元:租金支出、勞務費用、佣金費用與權利金費用
9-4 第五單元:研究發展費、訓練費、建立國際品形象費用
9-5 第六單元:呆帳、折舊、耗竭、攤折、攤提
9-6 第七單元:稅捐、郵電費、保險費、外銷損失
第10章 非營業損益
10-1 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
10-2 投資收益與投資損失
10-3 兌換盈益與兌換虧損
10-4 出售資產增益與出售資產損失
10-5 災害損失
10-6 其他收入與其他費用或損失
第11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計算
11-1 概 述
11-2 納稅義務人及課稅範圍
11-3 免稅所得
11-4 營利事業所得額及課稅所得額之計算
11-5 盈虧互抵
11-6 稅率結構及稅額計算
第12章 兩稅合一制
12-1 概 述
12-2 兩稅合一制下未分配盈餘之計算及課稅規定
12-3 公司股東可扣抵稅額相關規定
第13章 營利事業所得稅稽徵程序及申報範例
13-1 概 述
13-2 扣繳申報
13-3 暫繳申報
13-4 結算申報
13-5 未分配盈餘之申報
13-6 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之申報
13-7 調查及核定
13-8 申報範例
第14章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14-1 概 述
14-2 立法目的
14-3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之性質
14-4 一般所得稅額與基本稅額之關係
14-5 營利事業一般所得稅額之計算
14-6 營利事業基本稅額之計算
14-7 營利事業補繳之基本所得稅額與ICA及計算未分配盈餘之關係
14-8 不必申報繳納最低稅負之營利事業
14-9 申報程序
14-10 罰則
14-11 配套措施
14-12 適用年度
附錄1 所得稅法
附錄2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附錄3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附錄4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附錄5 104年度各業所得額暨同業利潤標準及擴大書審純益率標準
附錄6 10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案件擴大書面審核實施要點
附錄7 105年度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
附錄8 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國外各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
附錄9 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大陸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
附錄10 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
附錄11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
附錄12 10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