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想對神說句真心話
「主啊,我是誰?」過去這幾個月,我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怎麼有資格來撰寫耶利米哀歌(以下皆稱「哀歌」)的註釋呢?比起書中所記述,成篇累牘的災難、無法言喻的苦楚,即使我曾有過哀傷、悲歎的時刻(人生難免有無可逃避之痛),我的一切,也只能算是微乎其微的品嚐罷。我該怎麼切實地聽見那些浸泡著淚水的言語,真確地看見它所刻畫的景象呢?更何況,還要執筆來詮釋這一切?要冷靜地拆解這一行行散發著焦味、抽噎不停、刺痛人心的字句—就像電視主播,對著一群群因天災人禍,連綿戰火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難民,還要加上絮絮叨叨的旁白一般;這一切,正是我們現在要進入的「哀歌的世界」。
只不過,除了這個問題,還有更摧折人心的事。過去,我怎麼會忽略這卷書這麼久,從來沒有認真深入地查考過它呢?當然,我必須說,可悲的是,大多數的基督徒和教會,似乎也都有這種現象。對於探討何謂合乎聖經的哀痛,大家似乎都興趣缺缺,也無從置喙,更別說有何能力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了(至少,西方教會在公開的講道中,向來如此),這卷書到底有什麼用處?我們原本就幾乎不知道該怎麼應用那些哀鳴的詩文,更何況是(近乎,但未盡然是)充滿難以撫平的傷痛和對神質問的這一整卷書了。諷刺的是,我們雖然對哀歌少有聞問,卻屢屢加入經過鍚安城,對之猛搖其頭的那支隊伍,目睹荒廢的城邑和受苦的百姓,我們迸不出一言半語的安慰之詞。因此,撰寫這卷書的註釋,對於過去這麼長久的忽視,我多少抱著一種賠罪的心情。往日鍚安的女子,如今已成了哭泣的寡婦,她不斷地請求神和她的鄰舍,以及今日作為讀者的我們,來「注目⋯⋯觀看」。而撰寫這本註解她話語的書,等於就是要回應她的哀求(不管它姍姍來遲了多少世紀),也邀請別人一起來回應。
研究本卷經文的參考書倒是十分足夠。我在參考書目中已羅列出個人覺得最適用的,另有一些是我未加採用,但是經常在別處被引用的。郝斯(Paul House)非常仔細地將本卷經文中,有關神學及教牧應用上,經常受到批判的領域和懸而未決的議題列出。柏琳(Adale Berlin)及奧康納(Kathleen
O’Connor)則採取與本卷「對以色列神的慈愛和信實深具信心」的傳統觀點全然相反的立場;她們認為,全卷明顯充滿控告神的況味,留給我們滿腹的疑難。我並不同意她們的論點,但也覺得,她們對經文欲表達的苦楚和詩歌的意境,觀察相當敏銳。特別是奧康納,對個人的苦難,塵世的不公,她所提出的吶喊,尤有獨到之處。貝利肯(Daniel
Berrigan)緊接在911的慘案及阿富汗的爆炸案之後,依據哀歌寫了一篇反思(嚴格說來,尚不足以成為註釋)。他把經文中恐怖的情節,與今日的恐怖情節,作強烈的對照,全文充分流露出先知的預言性,引用了最充足的註腳;對經文最具爭議的片段,也罕見地,有最清楚的解說,並且還加上範圍廣泛、發人深省的神學反思,它不僅探討了基督教圈內有關正典的研究,也涵括了當代國際政治及衝突的相關書籍。
本書扉頁中「哀哭」的圖畫,是發想自二○一一年巴基斯坦北部洪水災難期間,為失喪兒女而哭泣的一位母親的畫像。繪者菲麗璞(Gill Phillips)因這位飲泣的婦人所流露的尊嚴和沉靜而深受感動。這似乎就是哀歌中,鍚安女子和她喪失兒女的痛苦寫照。
因耶路撒冷城陷而受苦受難的孩童,也是本卷書的重點主題。作者似乎永遠無法忘懷這些孩童—伴隨著他們那群憂勞困頓、饑饉攻心的母親們。今日,這景象依舊;兒童福利機構的代表們說,二○一四年是世界兒童最困苦的一年。有無數的小生命被摧毀—因著誘拐、工廠或家務奴工、性交易、人口販賣、強暴凌虐、加工成殘、被整編為兒童傭兵、驚人的死亡率、因戰爭殘廢、戰區孤兒或驚嚇創傷,現在,甚至發展為刻意地以孩童為報復目標。這一切,都因遍布全球、成人之間的鬥毆,因魔鬼的嗜血把戲而付出代價。因此受到推殘的兒童,無以計數,神的心為此傷痛破碎;祂的兒子耶穌,之前降生於這個暴力充斥的塵世時,就曾因著一個心胸狹隘的暴君下令誅滅耶路撒冷無辜的嬰兒,不得不淪為難民,起身逃命。本書謹獻與敘利亞的兒童;我們曾結識這地區的幾位好友,因而與他們有所連繫,謹以此代表普天下所有受災受難的孩童。上主垂憐!
本書寫就於主降臨節期間,而這篇序文則完成於主顯節,提醒我們,曾在人間顯現的主,曾以肉身背負人間罪惡與苦難的神子,有一日將要再臨,終止這一切的罪惡與苦難,終止一切的哭泣與眼淚,終止一切的死亡與毀壞;我們也列在引頸以待主顯現的那群人中。就如詩篇九十六篇所歌頌、所期待的,當神來地上施行審判,使一切步入正軌時,受造萬物都要齊聲歡呼。哀歌是我們不能不聆聽的、必要的怒吼,它也是「神所默示⋯⋯有益的」主的話語,要向今日的世人發聲。但是感謝神,在整本聖經,以福音為核心、以新天新地為高峰的信息故事裡,哀歌不是最終的樂章。
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