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以其宗教學訓練與經驗,探討台灣多元宗教文化的主體性。
一、從台灣「去宗教」的人文教育出發,探討宗教經驗如何被邊緣化,變成「非日常」的宗教現象。
二、剖析長老教會在「本土化」過程,如何在當代台灣社會以其一神信仰在多元宗教文化下,所面臨神聖詮釋的衝突與轉化。
三、買菜路過的市場裡的古蹟淡水龍山寺,如何以其民間佛教的儀式展演,開出對苦難救贖的盼望。
四、民間新興通靈信仰的海邊普化儀式,如何透過大海的廣闊、水路與法船燒化象徵,在靈性戰場張力中,帶來解脫的契機。
五、草根宗教菁英如何以其「天山老母」女乩身分,傳承民間通靈體系,在儀式的切身性、實用性與功利性中,突顯弱勢階層的危機意識。
六、願意看見其他宗教的存在價值、共同合作、救贖生命的苦難,這是人超越自身生物本能的重要靈性向度,也是台灣多元宗教可以共創的文化主體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鏡玲
臺灣彰化人。臺中師範專科學校普通師資科美勞組畢業、臺灣神學院哲學與宗教學系學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芝加哥大學宗教學碩士、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著有《慶典美學》,探討宗教與當代臺灣藝術表現。研究領域:宗教現象學、宗教與美學、宗教象徵與臺灣文化、宗教與當代藝術等。
相關著作:
投入兩年以上的思路痕跡:〈臺灣廟宇建構儀式初探──以艾良德(MirceaEliade)神聖空間建構的觀點〉、〈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MirceaEliade)宗教學方法論〉、〈形可形,非常形──黃進河的視覺美學〉、〈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美學變貌的未竟之業?──蘭陽舞蹈團《聽花人》〉、〈非緩之緩,非空之空──無垢舞蹈劇場的美學身影〉、〈慶典美學與中元普渡〉。裝扮思想藝術家的秘境在「真理圍牆翻跟斗」網站。
王鏡玲
臺灣彰化人。臺中師範專科學校普通師資科美勞組畢業、臺灣神學院哲學與宗教學系學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芝加哥大學宗教學碩士、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著有《慶典美學》,探討宗教與當代臺灣藝術表現。研究領域:宗教現象學、宗教與美學、宗教象徵與臺灣文化、宗教與當代藝術等。
相關著作:
投入兩年以上的思路痕跡:〈臺灣廟宇建構儀式初探──以艾良德(MirceaEliade)神聖空間建構的觀點〉、〈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MirceaEliade)宗教學方法論〉、〈形可形,非常形──黃進河的視覺美學〉、〈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美學變貌的未竟之業?──蘭陽舞蹈團《聽花人》〉、〈非緩之緩,非空之空──無垢舞蹈劇場的美學身影〉、〈慶典美學與中元普渡〉。裝扮思想藝術家的秘境在「真理圍牆翻跟斗」網站。
目錄
前言│「異鄉」宗教人的回返
難以說出的宗教文化母體
「通靈」現象的田野
各章簡介
第一章│非日常生活的宗教現象
「去宗教」的人文教育
非日常生活的宗教經驗──「通靈」現象
家族共同體的音容宛在
中老年婦女與移居者
「通靈」的互為主體性
第二章│「神聖」的轉化──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本土化」
進入台灣文化的長老教會
「本土化」宗教神學進行式
靈力交鋒的宗教現象
結語:神聖的差異
第三章│菜市場裡的靈光──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
「爆滿」與「空緩」的普渡慶典
慶典時間與國家權力
進入擁擠肅穆的儀式氛圍
「召請」總動員
主法團的角色扮演
暑熱中的聲音劇場
被邊緣化的宗教音樂
超現實的「普施」儀式
老年肉身的盼望
結語
第四章│能量的戰場──海邊「普化」儀式探討
救援靈魂之必要
踰越宗教語言的禁忌
海邊普化儀式與聖德宮
海邊普化儀式的主要步驟
和淡水龍山寺普渡的差異
結語
第五章│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天山老母」女乩現象
象徵作為神聖顯現的中介
「頂懸」牽教的母娘乩
陰陽合一的「天山老母」
天山老祖在鬥法中現身
轉世的「靈」觀
「接法寶」的神聖象徵
女乩功果與靈性伴侶
與「冤親債主」和解的儀式
女乩的「卡里斯瑪」角色扮演
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的討論
從觀察到參與的能量體驗
結語
第六章│分別為聖──解放還是壓抑?
長老教會與多元宗教的文化主體性
對抗不確定命運的慾望動力學
消逝中的母語宗教象徵
宗教象徵的式微與拼裝
順服權威與逃避現實
靈性能量的壓抑與轉化
參考書目
特別感謝
難以說出的宗教文化母體
「通靈」現象的田野
各章簡介
第一章│非日常生活的宗教現象
「去宗教」的人文教育
非日常生活的宗教經驗──「通靈」現象
家族共同體的音容宛在
中老年婦女與移居者
「通靈」的互為主體性
第二章│「神聖」的轉化──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本土化」
進入台灣文化的長老教會
「本土化」宗教神學進行式
靈力交鋒的宗教現象
結語:神聖的差異
第三章│菜市場裡的靈光──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
「爆滿」與「空緩」的普渡慶典
慶典時間與國家權力
進入擁擠肅穆的儀式氛圍
「召請」總動員
主法團的角色扮演
暑熱中的聲音劇場
被邊緣化的宗教音樂
超現實的「普施」儀式
老年肉身的盼望
結語
第四章│能量的戰場──海邊「普化」儀式探討
救援靈魂之必要
踰越宗教語言的禁忌
海邊普化儀式與聖德宮
海邊普化儀式的主要步驟
和淡水龍山寺普渡的差異
結語
第五章│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天山老母」女乩現象
象徵作為神聖顯現的中介
「頂懸」牽教的母娘乩
陰陽合一的「天山老母」
天山老祖在鬥法中現身
轉世的「靈」觀
「接法寶」的神聖象徵
女乩功果與靈性伴侶
與「冤親債主」和解的儀式
女乩的「卡里斯瑪」角色扮演
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的討論
從觀察到參與的能量體驗
結語
第六章│分別為聖──解放還是壓抑?
長老教會與多元宗教的文化主體性
對抗不確定命運的慾望動力學
消逝中的母語宗教象徵
宗教象徵的式微與拼裝
順服權威與逃避現實
靈性能量的壓抑與轉化
參考書目
特別感謝
序
前言
難以說出的多元宗教母體
本書是以我個人的宗教經驗與視野作為一個微觀的輻射軸線,去看待曾經受過長老教會神學初階訓練的我,在接受宗教學的訓練之後,如何去理解在台灣多元宗教文化下,長老教會和台灣非基督宗教的宗教現象。我繼承羅馬尼亞裔美國宗教學家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在宗教現象學上對於「神聖」的看法。
「聖界」不只是指向特定宗教的「神」、上帝,而是同時包含被宗教人視為不同聖界分類的每一個具有靈力(或靈性)的主體。例如鬼魂、祖靈、動物靈、植物靈、物品、氣場、地球之外的能量體等等,只要是宗教人所感受到對其身心靈,以及個體與集體命運產生影響的能量都包含在內。「上帝」是基督宗教最根本的中心與最終極價值的聖界所在,也是信徒對內的凝聚與對外區分敵友的界線。
看著宗教人在不同信仰理念、意識型態與生活實踐上的種種矛盾與衝突,彷彿處身在一齣不斷上演的八點檔「神劇」之中。既是宗教人所認為的「神」的旨意彰顯、也是人的意志多方衝突的展現。本書中每一種我所接觸過的宗教現象,都像一扇扇鏡面,反映著台灣當代文化在面對「異己」/「他者」時,如何轉化與拼裝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慾望寫照。
在台灣社會十九世紀末成為基督徒的第一批初信者,大多沒有顯赫的家世,因教會推動教育之故,他們的後代大多接受現代西式教育。雖然基督徒在當時是極少數的一群,但基督徒知識菁英在日治時期所佔的比例偏高,這批人成為台灣在二十世紀早期極少數社會菁英,其後代逐漸形成台灣社會現代西化的教會文化。長老教會對於台灣傳統宗教的「除魅」、心靈改造與親西方價值觀的強化,也逐漸擴大影響力,表現在新興的台灣中產階級信徒身上。
像這樣對於傳統宗教的「除魅」、心靈改造與親西方價值觀的強化,經過了一百五十多年之後,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也依然是長老教會面對台灣在地宗教信仰的主流態度。我曾經在三十多年前在長老會受洗皈依成為基督徒,多年來感受到台灣社會不同的階級,對於多元的宗教信仰的相拼與共生的張力與活力。這是本書之所以包含不同台灣宗教信仰文化主要緣由。
正如宗教歷史學者林富士曾感慨,我們終究不是遊牧的部落或異鄉人,不該在鄉愁的思緒與心情下度過一生。我在求學過程中,直到大學階段才開始警覺到學校教育對於民間宗教文化的歧視。自一九七○年代到一九八○年代所接受的學校教育,讓我和多數台灣學子一樣,成為民間宗教文化的「異鄉人」。即使到最近在大學相關課程上與學生討論時,有不少大學部與碩士班二十歲到五十歲的世代表示,在國小和中學時期校方對於民間信仰依然充滿歧視,影響他們到現在。
我個人一直到接觸基督宗教信仰後,才真正遇到和台灣傳統信仰文化之間價值觀的衝突。感謝初步的基督宗教神學訓練,打開了我透過基督宗教去看待宗教經典、宗教歷史傳統、宗教體驗以及宗教現象的入門。我拒絕了基督宗教的「神聖」是唯一而絕對的,其他宗教的信仰則是「人的產物」的雙重標準。畢竟我不是生來就是基督徒,在我成為基督徒之前,有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我和家人生活在拜祖先和民間信仰慣俗的祭祀圈。
那些過往的記憶不會因為我成為基督徒,而變成今是昨非。那些曾經庇佑我長大的祖先與神明,也不會因為我成為基督徒,就變成邪靈,祖先更不會因為沒信上帝,就必須成為「有罪」的異教徒,但當時我還沒有這樣的信仰智慧,只是不希望過去的信仰文化被所皈依的「一神」信仰給霸凌了。基督宗教所帶給我的信仰文化體驗,和民間信仰的信仰文化體驗並不一樣,但卻有相似與相通之處,既然如此,就不是二選一的問題。
就讀台灣神學院哲學宗教系時,我曾參加鄭仰恩老師帶領、以原住民同學為主的學校社團「山友社」,以原住民為主的社團中,讓我深深意識到弱勢族群被打壓與邊緣化的現實。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時期,武金正神父「解放神學」與基督宗教靈修實踐的啟發,林美容老師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訓練,以及研究伊利亞德對於神聖類型學與非主流宗教的關注,讓我重新和被戒嚴時期學校教育封殺的台灣民間宇宙觀接觸,重新學習母語語境下的民間靈性文化,增加很多底層庶民在宗教體驗上對照的機會。
在碩士論文田野所遇到的民間宗教菁英吳忠信老師、黃清龍道長,以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專業菁英,讓我體驗到非學院圈的高人,博大精深的華人宗教智慧。
門諾會台北木柵教會作為基督宗教內的信仰團體,曾經在我學生時代對我宛如家人般的照顧,長老教會阮昭明老師的音樂與勞動結合的靈修、陶月梅牧師長期以來和我分享日常生活柴米油鹽中敏銳的信仰反省,以及天主教聖本篤隱修院靈修實踐的啟發,都讓我體會到基督信仰裡孕育於「此時-此地」活生生的實踐神學。芝加哥大學神學院就學期間,Peter Homans老師和余國藩老師對於現代美國宗教學研究與非歐美文化、尤其是華人宗教現象,如何和人文學、人文科學之間互為主體的引導,讓我獲益良多。
一九九○年代後期在台大哲學研究所博士班期間,在博班學長龔卓軍引介下,參與了余德慧老師在《張老師月刊》的「巫」宗教詮釋的田野,那時我從基督宗教的宗教經驗裡,觀察了長老教會神職人員對於「靈力」的態度,也認識了同樣參與那期「驅魔」專輯、對道教與「巫」宗教有深入研究的許麗玲。許麗玲以及其他探索通靈體驗的友人這十多年來的分享,對我在「巫」現象的理論實踐與體驗上,啟發甚多,也引發我對靈乩、巫宗教、「新時代」(New Age)靈性運動的興趣。
從二○○○年完成以伊利亞德「神聖」理論為主題的博士論文後,我曾參與余德慧老師所主持的宗教詮釋與「人文療癒」相關研究社群到二○一○年。撰寫陳明才的儀式劇場期間(二○○五年至二○○七年),受到鍾明德老師在當代儀式劇場與跨文化神聖體驗之間的諸多啟發。此外,二○一二年在宗教研究學者蔡怡佳引介下,參加余舜德先生所主持的「身體經驗研究群」,再加上在宗教研究學者李世偉和林美容老師引介下,參加二○一二年到二○一四年花蓮勝安宮的王母研討會。上述這些跨領域宗教現象詮釋的研究交流,啟發我逐漸地發展出對宗教現象詮釋的書寫方式。
另一方面,我從民間普渡慶典和當代藝術的表現中,看到庶民與文化菁英其文化資本所銘刻的生命美學,展現出「由外而內」的「狂歡型」「我」←→「我們」←→「忘我」的普渡慶典身體感。這十多年之間因為研究當代視覺藝術與宗教象徵的關係,藝術家黃進河和邱武德對於非中產階級、庶民台語族群多面向的生命力引介,讓我從普渡、神誕、喜喪儀式等民間慶典現場,去接觸種種普羅大眾活生生的「藝術總動員」。
慶典的高潮正如看戲的高潮,可以是歡聲雷動的狂歡,也可以是鴉雀無聲的讚嘆。從長期對於舞蹈家林麗珍與無垢舞蹈劇場「空緩」劇場意境的探索,以及幾度蘆洲湧蓮寺看中元普渡放水燈的祭儀裡,發現到「由內而外」的「空緩」肉身體驗。引發我撰寫本書中菜市場裡的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以及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普化儀式,展現了「空緩」、「擁擠」、「即興」的在地多元儀式空間特色之外,還包含提醒我母語逐漸消逝的警覺,以及成為弱勢的老年世代(尤其婦女),在不得不緩慢的生理受限下,在病痛與死亡考驗下,對於生命救度的盼望與想像。
「通靈」現象的田野
引導我將階級、世代、性別的因素放入宗教現象探索的,是我近年來因緣際會地投入了通靈現象的田野。在二○○九年初我因為膝蓋爬坡酸痛、胸悶、經常頭昏、呼吸困難,接受了親戚陳師傅(四姨的外孫)的推拿整復治療。在接受筋骨推拿整復的治療之後,我學習到如何透過非藥物、簡單而持續的身體不同部位的運動─調整呼吸、拍打與按摩身體,體驗到「無產階級」式的素樸養生術的可貴,以及個體小宇宙和大自然宇宙能量的呼應關係,有別於目前養生流行產業的消費文化。
在一開始密集的推拿治療的半年期間,我遇到了來推拿治療的各行各業客人,有些是具有通靈體質的民間信仰者。後來因為陳師傅的妻子精神稍有異狀,經資深通靈者指點是祖源與靈界的干擾,這對夫妻開始積極投身通靈修行之路,化危機為轉機,逐漸建立自身通靈養生的訓練模式。我也在他們的引介下,認識了其他不同民間新興宗教派門的通靈者,曾來接受推拿調理的一間新北市三重區主祀天山老母宮壇的母娘乩身天山師姐,以及曾經引導過陳師傅夫婦靈修的新北市新莊區主祀觀音菩薩宮壇的妙妙師姐,成為本書主要的通靈現象田野資料來源。這些宗教現象發生我的生活之中,都共屬於台灣多元宗教的日常生活脈絡之內。
對於民間儀式現場的探究,正好可以讓彷彿「異鄉人」的研究者,以另一種因為被迫疏離而產生的「新」視野,重新來探討他/她原先所處身的在地文化現象。「異鄉人」也正可以從不得不變成「異鄉」的立場,轉化為重新啟動的眼光。這樣的詮釋視野的關鍵,不在於宗教人(insider)與非宗教人(outsider)之間的區分,而是宗教人自身,如何從共同神聖經驗的感通,去找尋跨越單一宗教之外的詮釋位置。雖不屬於通靈和普渡儀式展演的信仰者,但參與一場又一場通靈展演的氛圍下,身體感官產生有別於一般日常生活的體驗,也跨越了不同宗教傳統在儀式執行時的差異性,進入神聖力量難以測度的面貌。
二○一二年八月到二○一三年一月之間,我向真理大學宗教系申請留職停薪,讓我得以去蒐集幾年來因為繁重教學工作,斷斷續續進行的相關研究資料。田野體驗除了普渡儀式的參與與相關訪談之外,包含前往淡水清水街市場中的龍山寺,參加農曆初一、十五的誦經團體驗,以及參與新莊聖德宮兩次到中南部海邊普化儀式與相關訪談的機會,都是在這段跳脫上課教學作息之外的「神聖時間」。有了跳脫日常勞動作息的體驗,更讓我深深意識到,何以只有退休的老年人、自由業或沒固定職業者、脫離學校的青少年,可以成為民間宗教儀式的常客。通靈儀式往往有別於制式化的勞動時間規律,回到機動的、散裝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儀式時間密集性,讓習慣於勞動作息的宗教人,被迫進入異質的肉體與意志力的考驗。
宗教因為聖界的無限與人類的有限,總是包含一體兩面的辯證:「凝聚」與「拒斥」;犧牲自我來成全他者,與犧牲他者來成全自我;殘暴與慈悲;引退無名與消滅他者⋯等等特性。由這些特性所交織出來的聖界,作為有限的人類,只能透過「拼裝」來捕捉,卻無法掌握神聖的整體,只能在不斷拼裝中,觸摸到無限,以及拼裝極致之後的缺憾與下一輪再現的等候。
各章簡介
第一章│非日常生活的宗教現象
首先,從台灣「去宗教」的人文教育所造成的影響,來反思台灣政府長期因為政治力的控制,在學校教育的打壓與歧視,造成在地民間信仰在宗教人才上的斷層。如此一來,導致了無法在學校正規教育下,傳承民間文化所蘊含的歷史記憶、宇宙觀和信仰慣習等知識體系。再者,探討本書主要的宗教經驗主軸─通靈現象的勾勒。本章指出外在性與內在性的聖界感應與想像的雙重性,通靈者藉帝王式權力階序的聖界所肯定,透過通靈展演和轉世神話劇的角色扮演,企圖化解苦難來源的威脅,讓無力改變現狀的個人,找到暫時的寄託。此外,本章也指出家族象徵如何在農業轉型工業社會,難以維持傳統家族共同體,必須透過對於祖源家族成員的救度,來彌補越來越式微的父系家族凝聚力,以及簡述中老年婦女如何藉由通靈儀式過程的參與來找到自我肯定。
第二章│「神聖」的轉化──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本土化」
探討基督長老教會在非基督宗教的台灣文化中的「本土化」,如何反映了當代社會中一神信仰在多元宗教實況下「神聖」詮釋的轉化。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長老教會對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除魅」,以及如何形塑新宗教文化。第二部分從李春生的「本土化」神學、「實況化」神學和宗教神學,來闡述長老教會如何對在地宗教文化的「神聖」進行詮釋與轉化。第三部分探討長老教會所包含的靈性體驗之間的差異。從「敬拜讚美」與靈力展演、長老教會的「趕鬼」、以及「拜祖先」等宗教現象,來闡釋長老教會本土化過程,與在地的神聖力量之間的衝突與轉化。本章曾發表在《臺灣宗教研究》第15卷第1期(2016年6月)。
第三章│菜市場裡的靈光──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
探討鑲嵌在個人日常生活脈絡裡,經常買菜路過的菜市場裡的迷你古蹟─淡水龍山寺,如何在擁擠吵雜的環境下,塑造出一個「肅穆卻動感」的儀式時空。在這場儀式時空裡,如何以民間佛教的儀式節奏與聲音展演,開顯出對苦難的救贖儀式象徵的美感,以及流露出老年肉身的宗教人,在老邁生理受限下的現實張力。本章.改寫自〈「肉身空間」的顯現──淡水龍山寺普渡祭儀初探〉,曾發表在《輔仁宗教研究》第26期(2013年3月),頁25-61。
第四章│能量的戰場──海邊「普化」儀式探討
闡述台灣民間通靈信仰的宗教人,到台灣全島東西南北中的五方,舉行海邊普化儀式,藉此來救度生活在台灣這個共同體中過世與活著的苦難者。這群民間通靈者透過大海的廣闊力量,匯聚更多受苦難、待救度的人與非人的眾生/「靈」,透過通靈儀式的燒化過程,來轉換信徒放置在法船中的各式祭物:例如事前的「開文」、具醫治與飽足的各類普化祭物。透過「水路」的象徵性協助,請待救度的靈界搭乘法船,在海邊燒化。藉此將待救度的靈界送往提升靈性的修行之處,以達到恩怨和解,帶來解脫的契機。整場儀式也包含即興的靈動,充滿靈性能量戰場的戲劇張力。本章改寫自〈救度靈界──海邊普化儀式的現象描述〉,曾發表在《輔仁宗教研究》第30期(2015年3月),頁25-62。
第五章│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天山老母」女乩現象
主要分成以下面向來探討:一、作為草根宗教菁英的女乩如何透過母語具體生活化、切身性的口述,來表達抽象、形而上的神聖力量。二、女乩如何展現民間通靈象徵體系的意涵:例如「陰陽合一」的聖界、「超自然」界的鬥法與合作、以及靈乩和傳統民間「輪迴」和「冤親債主」等宗教理念之間的連結。三、女乩如何以「人格神」的神話與靈力運作,展現文化象徵與女乩個人權力意志的結合,凸顯弱勢階層宗教人的自我肯定。四、透過進香會靈儀式現象來探討個別通靈者如何透過肢體象徵與神聖力量之間互動,展現出不同於日常慣性的情感與身分。此外,本章闡述「天山老母」女乩現象如何在儀式展演中一方面暫時跳脫父權消費社會的意識型態,另一方面依舊受到現實社會的壓抑,儀式展演的切身性、實用性與功利性,凸顯了弱勢階層宗教人的危機意識。
本章改寫自以下三篇文章:〈神聖的顯現──母神、家族象徵、靈界〉,《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10期(2014年10月),頁33-57。〈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天山老母」女乩現象研究〉,《臺灣宗教研究》第14卷2期(2015年12月),頁65-93。〈通靈展演現象──以「天山老母」進香會靈儀式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4卷第3期(2016年3月),頁67-98。
第六章│分別為聖──解放還是壓抑?
本章一開始反思長老教會與台灣多元宗教文化主體性的關係。被迫共存,害怕被併吞,是多元宗教社會裡作為弱勢宗教團體自保的心態,但是社會資源較豐富的宗教團體,能夠進一步地和其他宗教團體分享資源,而不是併吞異己的本位主義,就需要分享資源的胸襟了。再者,從本書的儀式現象裡我們看到,民間佛教和民間神話通靈體系中,個人化的神話與儀式象徵,如何讓過去古老的宗教象徵,從歷史「知識」變成共時性的慾望符號,以及探討這些宗教象徵所包含的文化記憶與意識型態。逐漸式微的傳統宗教象徵,在現今蓬勃的通靈信仰運動中,如何找到和強勢文化拼裝混搭的生命力。但是母語的宗教象徵面臨式微,通靈宗教現象所具有的順服權威與逃避現實,是否有新的時代精神的轉化,值得關注。最後,我提到靈性能量是否有可能在「親情化」和「父權階序化」之外,展現宗教人個體內在體驗的可能性,以及所面臨的限制。
難以說出的多元宗教母體
本書是以我個人的宗教經驗與視野作為一個微觀的輻射軸線,去看待曾經受過長老教會神學初階訓練的我,在接受宗教學的訓練之後,如何去理解在台灣多元宗教文化下,長老教會和台灣非基督宗教的宗教現象。我繼承羅馬尼亞裔美國宗教學家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在宗教現象學上對於「神聖」的看法。
「聖界」不只是指向特定宗教的「神」、上帝,而是同時包含被宗教人視為不同聖界分類的每一個具有靈力(或靈性)的主體。例如鬼魂、祖靈、動物靈、植物靈、物品、氣場、地球之外的能量體等等,只要是宗教人所感受到對其身心靈,以及個體與集體命運產生影響的能量都包含在內。「上帝」是基督宗教最根本的中心與最終極價值的聖界所在,也是信徒對內的凝聚與對外區分敵友的界線。
看著宗教人在不同信仰理念、意識型態與生活實踐上的種種矛盾與衝突,彷彿處身在一齣不斷上演的八點檔「神劇」之中。既是宗教人所認為的「神」的旨意彰顯、也是人的意志多方衝突的展現。本書中每一種我所接觸過的宗教現象,都像一扇扇鏡面,反映著台灣當代文化在面對「異己」/「他者」時,如何轉化與拼裝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慾望寫照。
在台灣社會十九世紀末成為基督徒的第一批初信者,大多沒有顯赫的家世,因教會推動教育之故,他們的後代大多接受現代西式教育。雖然基督徒在當時是極少數的一群,但基督徒知識菁英在日治時期所佔的比例偏高,這批人成為台灣在二十世紀早期極少數社會菁英,其後代逐漸形成台灣社會現代西化的教會文化。長老教會對於台灣傳統宗教的「除魅」、心靈改造與親西方價值觀的強化,也逐漸擴大影響力,表現在新興的台灣中產階級信徒身上。
像這樣對於傳統宗教的「除魅」、心靈改造與親西方價值觀的強化,經過了一百五十多年之後,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也依然是長老教會面對台灣在地宗教信仰的主流態度。我曾經在三十多年前在長老會受洗皈依成為基督徒,多年來感受到台灣社會不同的階級,對於多元的宗教信仰的相拼與共生的張力與活力。這是本書之所以包含不同台灣宗教信仰文化主要緣由。
正如宗教歷史學者林富士曾感慨,我們終究不是遊牧的部落或異鄉人,不該在鄉愁的思緒與心情下度過一生。我在求學過程中,直到大學階段才開始警覺到學校教育對於民間宗教文化的歧視。自一九七○年代到一九八○年代所接受的學校教育,讓我和多數台灣學子一樣,成為民間宗教文化的「異鄉人」。即使到最近在大學相關課程上與學生討論時,有不少大學部與碩士班二十歲到五十歲的世代表示,在國小和中學時期校方對於民間信仰依然充滿歧視,影響他們到現在。
我個人一直到接觸基督宗教信仰後,才真正遇到和台灣傳統信仰文化之間價值觀的衝突。感謝初步的基督宗教神學訓練,打開了我透過基督宗教去看待宗教經典、宗教歷史傳統、宗教體驗以及宗教現象的入門。我拒絕了基督宗教的「神聖」是唯一而絕對的,其他宗教的信仰則是「人的產物」的雙重標準。畢竟我不是生來就是基督徒,在我成為基督徒之前,有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我和家人生活在拜祖先和民間信仰慣俗的祭祀圈。
那些過往的記憶不會因為我成為基督徒,而變成今是昨非。那些曾經庇佑我長大的祖先與神明,也不會因為我成為基督徒,就變成邪靈,祖先更不會因為沒信上帝,就必須成為「有罪」的異教徒,但當時我還沒有這樣的信仰智慧,只是不希望過去的信仰文化被所皈依的「一神」信仰給霸凌了。基督宗教所帶給我的信仰文化體驗,和民間信仰的信仰文化體驗並不一樣,但卻有相似與相通之處,既然如此,就不是二選一的問題。
就讀台灣神學院哲學宗教系時,我曾參加鄭仰恩老師帶領、以原住民同學為主的學校社團「山友社」,以原住民為主的社團中,讓我深深意識到弱勢族群被打壓與邊緣化的現實。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時期,武金正神父「解放神學」與基督宗教靈修實踐的啟發,林美容老師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訓練,以及研究伊利亞德對於神聖類型學與非主流宗教的關注,讓我重新和被戒嚴時期學校教育封殺的台灣民間宇宙觀接觸,重新學習母語語境下的民間靈性文化,增加很多底層庶民在宗教體驗上對照的機會。
在碩士論文田野所遇到的民間宗教菁英吳忠信老師、黃清龍道長,以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專業菁英,讓我體驗到非學院圈的高人,博大精深的華人宗教智慧。
門諾會台北木柵教會作為基督宗教內的信仰團體,曾經在我學生時代對我宛如家人般的照顧,長老教會阮昭明老師的音樂與勞動結合的靈修、陶月梅牧師長期以來和我分享日常生活柴米油鹽中敏銳的信仰反省,以及天主教聖本篤隱修院靈修實踐的啟發,都讓我體會到基督信仰裡孕育於「此時-此地」活生生的實踐神學。芝加哥大學神學院就學期間,Peter Homans老師和余國藩老師對於現代美國宗教學研究與非歐美文化、尤其是華人宗教現象,如何和人文學、人文科學之間互為主體的引導,讓我獲益良多。
一九九○年代後期在台大哲學研究所博士班期間,在博班學長龔卓軍引介下,參與了余德慧老師在《張老師月刊》的「巫」宗教詮釋的田野,那時我從基督宗教的宗教經驗裡,觀察了長老教會神職人員對於「靈力」的態度,也認識了同樣參與那期「驅魔」專輯、對道教與「巫」宗教有深入研究的許麗玲。許麗玲以及其他探索通靈體驗的友人這十多年來的分享,對我在「巫」現象的理論實踐與體驗上,啟發甚多,也引發我對靈乩、巫宗教、「新時代」(New Age)靈性運動的興趣。
從二○○○年完成以伊利亞德「神聖」理論為主題的博士論文後,我曾參與余德慧老師所主持的宗教詮釋與「人文療癒」相關研究社群到二○一○年。撰寫陳明才的儀式劇場期間(二○○五年至二○○七年),受到鍾明德老師在當代儀式劇場與跨文化神聖體驗之間的諸多啟發。此外,二○一二年在宗教研究學者蔡怡佳引介下,參加余舜德先生所主持的「身體經驗研究群」,再加上在宗教研究學者李世偉和林美容老師引介下,參加二○一二年到二○一四年花蓮勝安宮的王母研討會。上述這些跨領域宗教現象詮釋的研究交流,啟發我逐漸地發展出對宗教現象詮釋的書寫方式。
另一方面,我從民間普渡慶典和當代藝術的表現中,看到庶民與文化菁英其文化資本所銘刻的生命美學,展現出「由外而內」的「狂歡型」「我」←→「我們」←→「忘我」的普渡慶典身體感。這十多年之間因為研究當代視覺藝術與宗教象徵的關係,藝術家黃進河和邱武德對於非中產階級、庶民台語族群多面向的生命力引介,讓我從普渡、神誕、喜喪儀式等民間慶典現場,去接觸種種普羅大眾活生生的「藝術總動員」。
慶典的高潮正如看戲的高潮,可以是歡聲雷動的狂歡,也可以是鴉雀無聲的讚嘆。從長期對於舞蹈家林麗珍與無垢舞蹈劇場「空緩」劇場意境的探索,以及幾度蘆洲湧蓮寺看中元普渡放水燈的祭儀裡,發現到「由內而外」的「空緩」肉身體驗。引發我撰寫本書中菜市場裡的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以及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普化儀式,展現了「空緩」、「擁擠」、「即興」的在地多元儀式空間特色之外,還包含提醒我母語逐漸消逝的警覺,以及成為弱勢的老年世代(尤其婦女),在不得不緩慢的生理受限下,在病痛與死亡考驗下,對於生命救度的盼望與想像。
「通靈」現象的田野
引導我將階級、世代、性別的因素放入宗教現象探索的,是我近年來因緣際會地投入了通靈現象的田野。在二○○九年初我因為膝蓋爬坡酸痛、胸悶、經常頭昏、呼吸困難,接受了親戚陳師傅(四姨的外孫)的推拿整復治療。在接受筋骨推拿整復的治療之後,我學習到如何透過非藥物、簡單而持續的身體不同部位的運動─調整呼吸、拍打與按摩身體,體驗到「無產階級」式的素樸養生術的可貴,以及個體小宇宙和大自然宇宙能量的呼應關係,有別於目前養生流行產業的消費文化。
在一開始密集的推拿治療的半年期間,我遇到了來推拿治療的各行各業客人,有些是具有通靈體質的民間信仰者。後來因為陳師傅的妻子精神稍有異狀,經資深通靈者指點是祖源與靈界的干擾,這對夫妻開始積極投身通靈修行之路,化危機為轉機,逐漸建立自身通靈養生的訓練模式。我也在他們的引介下,認識了其他不同民間新興宗教派門的通靈者,曾來接受推拿調理的一間新北市三重區主祀天山老母宮壇的母娘乩身天山師姐,以及曾經引導過陳師傅夫婦靈修的新北市新莊區主祀觀音菩薩宮壇的妙妙師姐,成為本書主要的通靈現象田野資料來源。這些宗教現象發生我的生活之中,都共屬於台灣多元宗教的日常生活脈絡之內。
對於民間儀式現場的探究,正好可以讓彷彿「異鄉人」的研究者,以另一種因為被迫疏離而產生的「新」視野,重新來探討他/她原先所處身的在地文化現象。「異鄉人」也正可以從不得不變成「異鄉」的立場,轉化為重新啟動的眼光。這樣的詮釋視野的關鍵,不在於宗教人(insider)與非宗教人(outsider)之間的區分,而是宗教人自身,如何從共同神聖經驗的感通,去找尋跨越單一宗教之外的詮釋位置。雖不屬於通靈和普渡儀式展演的信仰者,但參與一場又一場通靈展演的氛圍下,身體感官產生有別於一般日常生活的體驗,也跨越了不同宗教傳統在儀式執行時的差異性,進入神聖力量難以測度的面貌。
二○一二年八月到二○一三年一月之間,我向真理大學宗教系申請留職停薪,讓我得以去蒐集幾年來因為繁重教學工作,斷斷續續進行的相關研究資料。田野體驗除了普渡儀式的參與與相關訪談之外,包含前往淡水清水街市場中的龍山寺,參加農曆初一、十五的誦經團體驗,以及參與新莊聖德宮兩次到中南部海邊普化儀式與相關訪談的機會,都是在這段跳脫上課教學作息之外的「神聖時間」。有了跳脫日常勞動作息的體驗,更讓我深深意識到,何以只有退休的老年人、自由業或沒固定職業者、脫離學校的青少年,可以成為民間宗教儀式的常客。通靈儀式往往有別於制式化的勞動時間規律,回到機動的、散裝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儀式時間密集性,讓習慣於勞動作息的宗教人,被迫進入異質的肉體與意志力的考驗。
宗教因為聖界的無限與人類的有限,總是包含一體兩面的辯證:「凝聚」與「拒斥」;犧牲自我來成全他者,與犧牲他者來成全自我;殘暴與慈悲;引退無名與消滅他者⋯等等特性。由這些特性所交織出來的聖界,作為有限的人類,只能透過「拼裝」來捕捉,卻無法掌握神聖的整體,只能在不斷拼裝中,觸摸到無限,以及拼裝極致之後的缺憾與下一輪再現的等候。
各章簡介
第一章│非日常生活的宗教現象
首先,從台灣「去宗教」的人文教育所造成的影響,來反思台灣政府長期因為政治力的控制,在學校教育的打壓與歧視,造成在地民間信仰在宗教人才上的斷層。如此一來,導致了無法在學校正規教育下,傳承民間文化所蘊含的歷史記憶、宇宙觀和信仰慣習等知識體系。再者,探討本書主要的宗教經驗主軸─通靈現象的勾勒。本章指出外在性與內在性的聖界感應與想像的雙重性,通靈者藉帝王式權力階序的聖界所肯定,透過通靈展演和轉世神話劇的角色扮演,企圖化解苦難來源的威脅,讓無力改變現狀的個人,找到暫時的寄託。此外,本章也指出家族象徵如何在農業轉型工業社會,難以維持傳統家族共同體,必須透過對於祖源家族成員的救度,來彌補越來越式微的父系家族凝聚力,以及簡述中老年婦女如何藉由通靈儀式過程的參與來找到自我肯定。
第二章│「神聖」的轉化──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本土化」
探討基督長老教會在非基督宗教的台灣文化中的「本土化」,如何反映了當代社會中一神信仰在多元宗教實況下「神聖」詮釋的轉化。本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長老教會對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除魅」,以及如何形塑新宗教文化。第二部分從李春生的「本土化」神學、「實況化」神學和宗教神學,來闡述長老教會如何對在地宗教文化的「神聖」進行詮釋與轉化。第三部分探討長老教會所包含的靈性體驗之間的差異。從「敬拜讚美」與靈力展演、長老教會的「趕鬼」、以及「拜祖先」等宗教現象,來闡釋長老教會本土化過程,與在地的神聖力量之間的衝突與轉化。本章曾發表在《臺灣宗教研究》第15卷第1期(2016年6月)。
第三章│菜市場裡的靈光──淡水龍山寺普渡儀式
探討鑲嵌在個人日常生活脈絡裡,經常買菜路過的菜市場裡的迷你古蹟─淡水龍山寺,如何在擁擠吵雜的環境下,塑造出一個「肅穆卻動感」的儀式時空。在這場儀式時空裡,如何以民間佛教的儀式節奏與聲音展演,開顯出對苦難的救贖儀式象徵的美感,以及流露出老年肉身的宗教人,在老邁生理受限下的現實張力。本章.改寫自〈「肉身空間」的顯現──淡水龍山寺普渡祭儀初探〉,曾發表在《輔仁宗教研究》第26期(2013年3月),頁25-61。
第四章│能量的戰場──海邊「普化」儀式探討
闡述台灣民間通靈信仰的宗教人,到台灣全島東西南北中的五方,舉行海邊普化儀式,藉此來救度生活在台灣這個共同體中過世與活著的苦難者。這群民間通靈者透過大海的廣闊力量,匯聚更多受苦難、待救度的人與非人的眾生/「靈」,透過通靈儀式的燒化過程,來轉換信徒放置在法船中的各式祭物:例如事前的「開文」、具醫治與飽足的各類普化祭物。透過「水路」的象徵性協助,請待救度的靈界搭乘法船,在海邊燒化。藉此將待救度的靈界送往提升靈性的修行之處,以達到恩怨和解,帶來解脫的契機。整場儀式也包含即興的靈動,充滿靈性能量戰場的戲劇張力。本章改寫自〈救度靈界──海邊普化儀式的現象描述〉,曾發表在《輔仁宗教研究》第30期(2015年3月),頁25-62。
第五章│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天山老母」女乩現象
主要分成以下面向來探討:一、作為草根宗教菁英的女乩如何透過母語具體生活化、切身性的口述,來表達抽象、形而上的神聖力量。二、女乩如何展現民間通靈象徵體系的意涵:例如「陰陽合一」的聖界、「超自然」界的鬥法與合作、以及靈乩和傳統民間「輪迴」和「冤親債主」等宗教理念之間的連結。三、女乩如何以「人格神」的神話與靈力運作,展現文化象徵與女乩個人權力意志的結合,凸顯弱勢階層宗教人的自我肯定。四、透過進香會靈儀式現象來探討個別通靈者如何透過肢體象徵與神聖力量之間互動,展現出不同於日常慣性的情感與身分。此外,本章闡述「天山老母」女乩現象如何在儀式展演中一方面暫時跳脫父權消費社會的意識型態,另一方面依舊受到現實社會的壓抑,儀式展演的切身性、實用性與功利性,凸顯了弱勢階層宗教人的危機意識。
本章改寫自以下三篇文章:〈神聖的顯現──母神、家族象徵、靈界〉,《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10期(2014年10月),頁33-57。〈神話口述與通靈象徵─「天山老母」女乩現象研究〉,《臺灣宗教研究》第14卷2期(2015年12月),頁65-93。〈通靈展演現象──以「天山老母」進香會靈儀式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4卷第3期(2016年3月),頁67-98。
第六章│分別為聖──解放還是壓抑?
本章一開始反思長老教會與台灣多元宗教文化主體性的關係。被迫共存,害怕被併吞,是多元宗教社會裡作為弱勢宗教團體自保的心態,但是社會資源較豐富的宗教團體,能夠進一步地和其他宗教團體分享資源,而不是併吞異己的本位主義,就需要分享資源的胸襟了。再者,從本書的儀式現象裡我們看到,民間佛教和民間神話通靈體系中,個人化的神話與儀式象徵,如何讓過去古老的宗教象徵,從歷史「知識」變成共時性的慾望符號,以及探討這些宗教象徵所包含的文化記憶與意識型態。逐漸式微的傳統宗教象徵,在現今蓬勃的通靈信仰運動中,如何找到和強勢文化拼裝混搭的生命力。但是母語的宗教象徵面臨式微,通靈宗教現象所具有的順服權威與逃避現實,是否有新的時代精神的轉化,值得關注。最後,我提到靈性能量是否有可能在「親情化」和「父權階序化」之外,展現宗教人個體內在體驗的可能性,以及所面臨的限制。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非日常生活的
宗教現象
「去宗教」的人文教育
瞭解一個人的存在處境,應知道這一切的對應關係,都是經驗性的,而非只是概念。宗教人相信有一個絕對的真實,被視為「神聖」,超越了人的世界,又是人所安頓的世界。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發現只有在西方現代社會,「非宗教人」才發展得如此徹底。伊利亞德的觀點對應到台灣的現況,我們可以發現不一樣的多元性。不少台灣知識菁英對於超自然的態度是多元的,或者游離的。逢年過節回到故鄉祖厝拜祖先,在學術場合宣稱「無神論者」;聽到某些宗教研究者提到自身的宗教體驗時感到驚訝,甚至略帶歧視,似乎認為對方從科學理性改宗「退回」到反動保守的非理性陣營。這樣的心態反映了當代知識菁英面對自身文化傳統,以及學術訓練的價值觀或意識型態之間,還存在著複雜的磨和與轉化張力。
台灣人文科學研究者去研究非自己宗教信仰的宗教現象,把自身的信仰藏在理論背後,彷彿自己不屬於任何文化共同體的隱形人,以便宣稱自己是理論上的「客觀中立」。弔詭地是,明明是做以台灣為主的宗教研究,但總是要把宗教現象披掛一件又一件強勢文化的名牌理論,或者以「全球化」、「後現代」的理論拼裝大雜燴,或者宣稱活在「無君父」、「無家國」的理論普遍性之下,讓讀者忘了被壓在這些理論金鐘罩底下,貌似獨步天下的理性個人之內,難以脫離、卻被遺忘、難以說出口的「文化母體」。自身的階級、族群、宗教信仰、甚至年齡世代的立場,經常被選擇性地隱藏。我們這些研究者接受強勢文化理論的訓練,但強勢理論的傳承也正是我們要回過來透過自身所研究、所生活的文化母體,找出會通與轉化的契機所在。
非日常生活的
宗教現象
「去宗教」的人文教育
瞭解一個人的存在處境,應知道這一切的對應關係,都是經驗性的,而非只是概念。宗教人相信有一個絕對的真實,被視為「神聖」,超越了人的世界,又是人所安頓的世界。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發現只有在西方現代社會,「非宗教人」才發展得如此徹底。伊利亞德的觀點對應到台灣的現況,我們可以發現不一樣的多元性。不少台灣知識菁英對於超自然的態度是多元的,或者游離的。逢年過節回到故鄉祖厝拜祖先,在學術場合宣稱「無神論者」;聽到某些宗教研究者提到自身的宗教體驗時感到驚訝,甚至略帶歧視,似乎認為對方從科學理性改宗「退回」到反動保守的非理性陣營。這樣的心態反映了當代知識菁英面對自身文化傳統,以及學術訓練的價值觀或意識型態之間,還存在著複雜的磨和與轉化張力。
台灣人文科學研究者去研究非自己宗教信仰的宗教現象,把自身的信仰藏在理論背後,彷彿自己不屬於任何文化共同體的隱形人,以便宣稱自己是理論上的「客觀中立」。弔詭地是,明明是做以台灣為主的宗教研究,但總是要把宗教現象披掛一件又一件強勢文化的名牌理論,或者以「全球化」、「後現代」的理論拼裝大雜燴,或者宣稱活在「無君父」、「無家國」的理論普遍性之下,讓讀者忘了被壓在這些理論金鐘罩底下,貌似獨步天下的理性個人之內,難以脫離、卻被遺忘、難以說出口的「文化母體」。自身的階級、族群、宗教信仰、甚至年齡世代的立場,經常被選擇性地隱藏。我們這些研究者接受強勢文化理論的訓練,但強勢理論的傳承也正是我們要回過來透過自身所研究、所生活的文化母體,找出會通與轉化的契機所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77
-
新書79折$277
-
新書85折$298
-
新書88折$308
-
新書88折$308
-
新書9折$315
-
新書9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