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並沒有讓我們人生變糟!
一個七年級生,20歲罹癌,在青春年華時被診斷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歷經抗癌、復發、再抗癌,終於在7年後,取得癌症學校頒發「抗癌成功」的結業證書。接著,她又花了7年的時間完成紐約學業,並回台投身非營利組織工作,支持、鼓勵病友勇敢面對癌症。
罹癌的過程是辛苦的,癌症學校的課業並不輕鬆,但其實癌症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信心。繼2009年第一本著作《癌症學校教我的事》,以正向思考的態度勇敢面對抗癌歷程,常被專業醫護人員推薦給淋巴癌病友閱讀、幫助不少病友撐過治療期間內的不確定感、及常人無法體會的苦後,這次出版的新書,則是分享骨髓移植之後,在心理調適、重建及再投入社會的層面,面對骨髓移植後的新生活。書中更提到很多重要的癌症診療議題,包括年輕女性癌友在治療前也要先注意生殖的問題、自體幹細胞移植後的飲食、運動、生活細節叮嚀,還有如何與醫師做有效的溝通、以及面對網路上龐大的各種治癌資訊,要如何確認資料來源的正確性?此外如癌後找工作、保險給付、找尋病友團體…….等等種種給病友的叮嚀,都是作者自己走過以及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豐富心得經驗,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對於罹癌這件事情對人生的影響,作者也分享了種種正面思考的生活體現:像是因骨髓移植後避免感染,得盡量待在家中時,不用覺得無聊,可以做些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情;又或者癌症治療結束的恢復期,可能面臨沒有目標的生活,不妨在身體允許的狀況下,嘗試新鮮事。此外,面對因生病而改變的人生,作者也分享了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一點一滴從經歷過的種種,分享給大家,期望讀者也能轉換心境,鼓勵大家在顛簸的路上依然能正向面對:
「生病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
生病讓我學習放下,
學習「急事緩辦」,學習慢活;
生病教會了我,要敢於夢想,
敢於行動,敢於挑戰崎嶇的路。
雖然它對我的生命造成了改變,卻更加提醒我,
人不該失去希望,不該放棄愛與被愛,
不該忘了持續探索生命的美好!
雖然曾經走得有點顛簸,甚至偶爾也會失去方向,
但只要想到這一路夢想堆砌與實現的過程,
就會知道,想走的路一定要繼續努力走下去。
雖然曾經走得有點顛簸,甚至偶爾會失去方向,
但只要想到這一路夢想推砌與實現的過程,
就會知道,想走的路一定要繼續努力走下去!
肯定推薦
王正旭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林晉章 前台北市議員、作者父親
洪泰雄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陳為堅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張喬芳 臺灣大學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護理長
讀過虹汝的故事後,他們這麼說
「作者歷經罹癌、治療後復發而須接受骨髓移植,她在這過程中的調適與不斷的學習,可說是癌症存活學的活教材。」──陳為堅(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罹癌過程其實是辛苦的,癌症學校課業是不輕鬆的。可是在虹汝筆下,透過心情的轉換,以及在家人和醫療團隊用心照護下,彷彿不經意的行經一段繁花似錦的道路,處處充滿驚奇,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奧妙與不可思議。」──王正旭(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我們全家人都以虹汝為榮。支持著她一路走來有個重要的因素,是她抓住了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並摸索出如何在身體條件比別人差的情況下去克服這一切。」──林晉章(前台北市議員、作者父親)
「看到她轉換心境,用感恩、無怨無悔的態度面對疾病與治療,這種毅力令我深深敬佩,也值得大家學習。」──洪泰雄(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面對「髓」後生活,虹汝同樣也有許多擔心及害怕,不僅僅是疾病後續的追蹤與不確定感,也和一般人一樣得開始面對學校生活或工作,這之中確實有不少壓力存在,如何存活並找到自己,開心樂活,讓有限的生命綻放美麗色彩,她做到了,也將歷程一一分享給大家!」──張喬芳(臺灣大學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護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