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就對自己狠一點!:21世紀百大領袖金博士給上班族的十種鍛鍊

這一次,就對自己狠一點!:21世紀百大領袖金博士給上班族的十種鍛鍊
定價:310
NT $ 110 ~ 486
  • 作者:金鎮愛
  • 原文作者:김진애
  • 譯者:游芯歆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日期:2016-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72237
  • ISBN13:9789861372235
  • 裝訂:平裝 / 33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守住對自己的承諾了嗎?
說要好好學習,打開電視立刻就把決心拋在腦後了。
說要少吃多運動,聞到美食的香味就找了新的藉口。
說要準時上班,鬧鐘響了卻忍不住又賴了床。
為什麼,總是軟弱退縮,重複同樣的模式?

  從痛苦折騰中進化吧!
  不再後悔、不留遺憾,活出熱烈!
  這一次,就對自己狠一點吧!


  ★給工作與人生中不甘心的你!
  「21世紀全球百大新世代領導者」金鎮愛博士,從魯蛇進化成強者的絕地生存鍛鍊!
  ★YES24年度之書票選入圍,讀者好評不斷,持續再版!

  壓力好大,做人好難,工作好累,好想一走了之……
  覺得前途茫茫,覺得無足輕重,常常空虛寂寞,時時擔憂後悔……

  活著,就是無數次與小痛苦的對決!

  痛苦不會消失,但跟自己拚了,駕馭痛苦的智慧就會越來越成熟!
  所以,狠下心來對待自己吧,為時不晚!

  狠心,就是「守住對自己的承諾」。
  斬斷所有纏在身上的鎖鏈,忠於自我──
  試著離開眾人,獨處;
  試著擺脫每天習慣性認為該做的事情;
  克服所有想毀掉自己的上癮、誘惑;
  對自己許下承諾;
  堅守對自己的承諾;
  時時刻刻,真誠面對自己的心。

  金鎮愛博士以犀利的忠告和指點,告訴我們壯大自我的務實鍛鍊法。
  製造獨處時間和空間的方法
  聰明對待壓力的方法
  解讀時機的方法
  做完全部工作的訣竅
  善用認同與批評的關注法則
  化伴侶、敵人為「自己人」的方法

  自我觀察是最關鍵的功夫!從十二道問題讀懂自己
  ★讀者大讚「原來如此」,豁然開朗!

  我覺得應該要選擇「適合自我生理條件」的工作。
  能力有無來自訓練,個性好壞也可以適當調整;但屬於本性的生理特質,卻難以改變。
  因為這是綜合遺傳因子、成長背景、性格、氣質、累積的知識和體驗,所形成的「生活習慣」。
  透過以下十二道問題,除了可以觀察自己的生理特質與行為模式,用人之際,不管是職員面試、挑選專案夥伴,更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1  一天的時間會如何安排?
  2  喜歡人還是喜歡物?
  3  是否喜歡與人親近?
  4  對於追求金錢有什麼看法?
  5  對於權力欲有什麼看法?
  6  覺得一定要「有腦袋」?
  7  什麼樣的瞬間會覺得快樂?
  8  喜歡用眼睛看,還是喜歡動手做?
  9  井井有條型,還是亂中有序型?
  10  是急驚風,還是慢郎中?
  11  會一心多用,還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12  十年後的我會如何度過一天?──摘自〈我是誰?我該做什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鎮愛 김진애


  這個韓國人,不一樣。
  她是《時代》雜誌所選出的「21世紀全球百大新世代領導者」中唯一的韓國人。
  她是首爾工科大學的活傳說,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都市計畫博士。
  她致力於「實務省思」,以「正確成長的學習生態界」為夢想,
  綽號為「能量金鎮愛」,因為工作時總是能量四溢、活力滿載。

  1953年出生於首爾。1971年梨花女子高中畢業,1975年首爾大學建築系畢業。1978年首爾大學工學院建築系建築學碩士學位修畢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1987年以論文〈都市空間的民營化:公共計畫過程與民間影響力〉取得都市計畫環境設計學博士學位。

  現在一邊經營「首爾論壇」公司,一邊經營「SF都市建築」事務所,主要負責都市規畫、設計開發、出版活動企畫。

  著有《人為什麼要念書》《改變人生的建築課》《人生「出乎意料地」帥》《我的主題是人,我的專案是世界》《解讀都市的CEO》《金鎮愛筆下的為人條件》等多部著作。

譯者簡介

游芯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韓國學大學院歷史學碩士。從事韓國文學著作翻譯多年,譯有《情感的48種面貌》(究竟出版)等大量文學、非文學作品。
 
 

目錄

引言    我,何苦折磨自己?

1  想逃,能逃到哪裡去?
獨處時間、獨處空間的力量

與自己對決的黎明時分•與妨礙獨處的事物對抗•疏遠家庭的智慧•空間奢侈與時間奢侈•善用零碎時間的三大原則•對自己狠一點吧!•試著獨處!任其獨處!
──獨處,才能讓人有所成長。狠下心讓自己獨處看看吧!在孤獨與寂寞中,成長的新芽就此萌發。

2  壓力好大……只有我這麼辛苦嗎?
將負面壓力轉換為正面壓力

偶爾也要嚎啕大哭•偶爾也要自己摸摸頭•為自己「小奢侈」「小造反」一下•紓解壓力的八種方法•埋首工作,壓力消失•不要自己硬撐,分工合作吧!•實在做不到,就放棄吧!
──試著迷路看看!不告訴任何人自己的行蹤,在路上盡情遊蕩。

3  工作進展不下去了,該如何突破瓶頸?
看準生活的節奏,時機的力學

「最糟紀念日」•何時該做?何時不該做•「夜貓」和「早鳥」•忙時與閒時的穿插原則•坐而思與起而行•主動告解與接受告解•「24小時」「一週」「一個月」「一年」「三年」「十年」的節奏•全盛期」「沉滯期」「空白期」「轉型期」「東山再起」,看準「時機」!
──踏著節拍而行,與力量共舞。讓我們好好解讀那節奏吧!

4  要做的事情太多,該如何全做完?
發揮習慣的力量

「清理派」與「料理派」的差別•減輕負擔,一減再減•堅持使用「個人記事本」•處理事情先後順序的七大標準•消滅工作的六大竅門•將無法預料的變數納入考量的四種計畫•善用分類!分門別類後就能找到解決之道•養成打破舊習的習慣
──原則只有一個:就是一減再減,確定什麼才是對自己最要緊的。

5  什麼事都做不好……我真的有能力嗎?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列出想做的與能做的事情•為五斗米折腰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成績太好反而選擇變少•在實務中學習是最好的•三種人挑戰你的好奇心・寓工作於玩樂,寓玩樂於工作•人人都有社交恐懼症•有待加強才會更努力學習
──對未來有更多成長空間的信念,造就了如今的我。

6  我是誰?我該做什麼?
從十二道問題讀懂自己

一天的時間如何安排?•喜歡「人」,還是喜歡「物」?•是否喜歡與人親近?•對於追求金錢有什麼看法?•對於權力欲有什麼看法?•覺得一定要「有腦袋」?•什麼樣的瞬間會覺得快樂?•喜歡用眼睛看,還是動手做?•「井井有條型」,還是「亂中有序型」?•是「急驚風」,還是「慢郎中」?•會一心多用,還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十年後的我會如何度過一天?•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找到命定的工作•做自己樂意的工作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特別存在,這多麼有意思啊!

7  想得到認同,該怎麼做?
學習「關注的法則」

只有派得上用場時,才是獲得認同的「最佳時機」•有未來,才會受到關注•「附加實力」,也是一種實力•想得到認同,先認同別人•任何情況都該遵守禮儀•善用言語的分量與沉默的力量•不要在人前暴露自己的恐懼•遭人辱罵代表受到關注•學習批評與被批評的方法•越困難越要不為所動
──終究會有機會證明自己對某個人來說是有用的。當「時機」到來,千萬要發揮真正的實力。

8  無足輕重的我,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讓世界繞著自己轉

世界沒了我依舊照常運作•沒有我,也就沒有了這個世界•「年度風雲男」「年度風雲女」•四十歲風華盛宴與半世紀饗宴•我的月曆,我的歷史•構思自己的主題專案•「狂喜」和「宣洩」的美妙時刻•我喜歡自己的渺小,也喜歡自己的重要
──我很渺小。但如此渺小的我,對我來說卻是獨一無二的全部。

9  好寂寞……有人可以依靠嗎?
把他們變成「自己人」

化伴侶為自己人•化父母、子女為自己人•化朋友為自己人•化身邊人和陌生人為自己人•化敵人為自己人•該信則信,該疑則疑•找不到友伴時•守住自己人
──世上存在著無數的挫折,但「自己人」卻給我無比的勇氣。

10  真悲哀,人為何如此空虛?
感受來自內在的深度飢渴

傾聽身體發出的飢渴信號•頭腦飢渴時,人會瞬間成長•內心飢渴時,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靈魂飢渴的我,才像個保有人性的人•感受悲哀的特別能力
──能感受悲哀,是人類才具有的獨特能力。

結語   就這麼狠心一次吧!

 
 

引言

我,何苦折磨自己?


  你怎麼能那麼輕鬆愜意?

  好像世上一點挫折都沒有,腦子裡從不存在「後悔」這兩個字,也沒什麼過失需要掩飾?

  怎麼能那麼精力充沛?

  怎麼能那麼專注在工作上?

  怎麼能完成那麼多工作?
  
  ……這些都是我常聽見的話。

  才不是那麼回事。其實我跟大家根本沒兩樣──也會抱怨;也有壓力大得不得了、陷入瓶頸的時候;晚上胡思亂想輾轉反側;時時刻刻想逃避;為了得不到他人認同長吁短嘆;覺得被利用而討厭人情世故。常常孤單寂寞。有時還會不停問自己:「為什麼要活著?」因此變得鬱鬱寡歡。

  我也是一個無法逃離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傷痛,如螻蟻般不堪一擊的人。

  但是,為什麼沒人理解我呢?我的迷惘、痛苦、艱辛,為什麼得不到知音?難道是因為,我故意藏起脆弱模樣的關係嗎?難道是因為,我努力想讓自己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還是因為,我不想讓人識破我的迷惘,套上了偽裝?

  理由只有兩個。

  第一個是:別人對我的內心世界一點也不在意。不管我有多痛苦、多煩惱,他們根本不想知道。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或許各半,但源頭卻相同。他們眼中所看到的,只是我的話語、行為、經歷、工作態度、工作成果之類的「表象」而已。你覺得他們太冷眼旁觀?回頭看看自己吧!就會明白,其實你也是這樣對待他人的。

  第二個理由是:我終究也只能自己一個人痛苦。因為別人根本不關心我,我只能獨自承受內心的煎熬。懷疑、不安、自卑、傷感、委屈、恐懼、內疚、疲累、痛苦,我都只能一個人承受。「全都甩開吧!」「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沒關係啦!」「沒必要這樣,換個角度想就好。」「過段時間會慢慢好起來的。」不管別人怎麼說,還是一點用都沒有。痛苦只是短暫離開,不多時又回來。懷疑也終究不會消失。不知不覺間,又開始折騰起來……

  只有我會這樣嗎?
  
  然而,只有我會這樣嗎?只有我會受折磨嗎?這種想法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折磨。因為我會歸咎於自己太糊塗、太懶散、太愚蠢,才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人生在世,如果能切切實實從經驗中記取教訓,就能倖免於此。不只是我,幾乎所有人都在不自覺地糾結著。「弱者,你的名字是人類!」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那麼,我哪裡做錯了嗎?你什麼錯都沒有!自己給自己造成的痛苦,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痛苦有其本身的用處,在痛苦中,存在著成長的種子,存在著刺激和領悟。

  痛苦讓我們睜大眼睛、張開耳朵;心跳加速、多思多想。痛苦是一種信號,證明我們活著,也促使我們活下去。痛苦的用處,可說至多至廣。

  但就算痛苦的用途多多,卻也不能一直深陷其中,否則豈不是太愚蠢了嗎?這也是我一直關注的問題。我們活著難道不能少點痛苦?難道不能稍微「有點智慧地」,轉化成「更有用」的痛苦?即使免不了痛苦,也別重蹈覆轍,這次能不能換成另一種痛苦來承受?

  「放空心靈」「屏棄欲望」「擺脫煩惱」「都交到神的手上,都交給命運」這類建議有時能成為某種安慰,但卻無法培育出在人生的驚濤駭浪中生存下來的力量。冥想或祈禱,或許偶爾能讓我們的心靈平靜下來,一旦我們面臨人生中的無數選擇時,卻無法在每一個瞬間都給予我們判斷力、爆發力,以及選擇的標準。人所謂的成長,指的是在不知何時到來的痛苦中,一點一滴培養出守護自己並承受痛苦、駕馭痛苦的能力。我們究竟該如何培養這種能力,變得更成熟呢?

  養成觀察痛苦型態的習慣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客觀看待自己的痛苦的習慣。當問題發生、難關當前,煩惱變多而難以抉擇、痛苦加倍的時候,就好好觀察一下自己吧。透過這樣的過程,我們會自然而然變得「心細」,同時也學到「大氣」的方法。心細,意味著能擁有仔細觀察上下關連、前後因果,找出具體原因的能力。大氣,則代表著對一種現象不僅僅只看表面上的問題,而是透過對事情內部結構的理解,來規畫自己的對應方案。

  不能一心細,就大氣不起來;泰然大氣,卻心細不了。對於痛苦,就是要做到既心細,又大氣。

  有些人嘴裡一句:「這算不了什麼!」對自己的痛苦佯裝不知或乾脆漠視,認為這就是大氣。但當痛苦超越了某種限度之後,這些人就會面臨突然崩裂的危險。勉強硬撐之下,一不小心就徹底潰不成軍。「為什麼我這麼痛苦?」一個只會沉浸在痛苦中自怨自艾,或將痛苦歸咎到他人身上的人,無可避免地會有很高的機率掉進痛苦的惡性循環中,整天只想著逃避現實,或對現實感到無力。

  最重要的,是保持心細又大氣。對於自己的痛苦仔細觀察,再大氣地勾勒出其型態!這才是人生中必然該做的事情,以下四種習慣是我想大力推薦的。

  (1)養成觀察自我的習慣。

  每次覺得痛苦的時候,就試著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自己既是觀察行為的主體,也是被觀察的對象。為什麼我感到痛苦?想法有了什麼改變?態度有了什麼不同?心是如何被傷害的?該怎麼做才能緩和下來?這次的痛苦與上次有什麼不同?仔細地省察這一切。為了累積經驗,最好能養成如此觀察的習慣。幾次經驗累積下來,就能看出所謂「情況變數」。不只開始能看出是哪些變數在發生作用,還能在痛苦累積之前,就先知道事後療傷之法,研製專屬於自己的預防裝置。

  (2)養成觀察並學習他人的習慣。

  大家常說不要老看人眼色,但懂得看人眼色,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不僅是向他人學習,也是一種自我學習。因為每個人駕馭痛苦的方法雖然與我不同,卻各有千秋,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對我助益良多,在我做出行動與選擇的最後決定之前,是最好的參考對象。藉由觀察人群,好好學習他們的煩惱、脆弱、無知與智慧,這真的十分重要。再者,不只要能直接觀察,還要能間接觀察──多讀書、多看電影,多聆聽歷史和時事,這些都是向他人學習上重要的觀察行為。

  (3)養成「傾訴」這種非常健康的習慣。

  向他人傾訴的行為,是將自己的想法、心理、選擇、意見、擔憂,宣洩而出的過程。痛苦如果能說出來,就不再是一種痛苦。宣洩痛苦,就能減輕痛苦的重量,在這過程中,也認清了自己的內在。只要有一個人就夠了,沒人規定傾訴的對象,必須限定是朋友、家人或伴侶。根據情況,傾訴的對象也有所不同。找到對象,坦白傾吐出自己的痛苦,這種行為就類似告解。天主教的告解儀式,用意在得到對所犯之罪的赦免。而俗世中的傾訴,則成了一個看清自己的過程,也是一種站在客觀立場來觀察自己行為的開始。寫日記、寫文章、寫書,都能成為一種傾訴的行為。

  (4)養成勾勒痛苦型態的習慣。

  經由上述過程,平靜地勾勒出自己痛苦的模樣。藉由痛苦與反應的關係,想法與行為之間的關係,來發現自己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徵,感覺無所適從的時候,為何無所適從?感覺痛苦的時候,為何痛苦?為什麼有時幸福,有時不幸?事情進展何以順利,又何以失敗?錯失的是什麼,得到的又是什麼?然後就能逐漸看清什麼是該堅持的原則,什麼是該丟棄的成見。於是自己的感情模式、想法模式、行為模式、精神模式,就能全面被描繪出來。看清楚了自己的全貌之後,我們才能心甘情願地大氣以對。

  生活,就是無數次與小痛苦的對決

  當然,就算如此觀察自己、觀察他人,並且傾訴自我、看清自己,勾勒出自己的型態,將自己放在客觀的角度上看,也還是會不自覺地糾結,因為我們依然不完美。但不管怎樣,已是大有助益。就算搖擺不定,也已經能找到重心;就算痛苦,也不再是消耗型的痛苦,而是已經啟動,轉化為成長型的痛苦了。

  那麼,勾勒痛苦型態的習慣,對每個人都有幫助嗎?那是當然!外人看我,認為我堅定又強大,那是因為他們從我的行為中,感受到了某種穩重感與平衡感。就算無法顯露於外,至少為了維持內心的平衡,我也要努力變得心細又大氣。或許心細多少得看天性,但大氣卻能靠後天訓練。

  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在該如何駕馭與工作相關的痛苦方面,從中挑選了十個主題--(1)想逃避、(2)壓力大、(3)陷入瓶頸、(4)工作疲累、(5)總忍不住抱怨、(6)前途茫茫、(7)想獲得認同、(8)無足輕重、(9)孤單寂寞、(10)悲傷痛苦。

  這十個主題,或許算是程度比較輕微的,除此之外不知還有多少相較之下更疼、傷口更深的痛苦。一想到在人生和工作上頻繁出現的生離、死別、事故、疾病、挫折、背叛、歧視、貧困、暴力、犯罪、戰爭、分手等等,這些日常生活的遭遇,或許在痛苦的程度上根本算不了什麼。

  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無數次與小痛苦的對決。有時甚至會因為傷心過度,而完全沉浸在痛苦中。打亂日常生活的種種痛苦,也在不知不覺間啃蝕著我們,讓我們身心俱疲,或是免疫力降低、倒楣連連、深陷挫折感中。重則導致精神崩潰,成了行屍走肉,遑遑不可終日,最後在深感無力之下徹底摧毀身心。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並堅強起來

  當我們承認自己有多麼不完美、是多麼脆弱的存在時,或許就是我們探究自己為何折磨自己的開始。也可以說,這個步驟開始於:我們承認自己身上有缺點存在,承認自己對自己帶有偏見,還強迫自己認同這些偏見。我相信,這種對自我的「承認」,是建立堅強精神的基礎。

  「媽媽的精神真強大!」這是我近來聽到的最佳讚美,而且這句稱讚還是來自與我最親近的人之一的我家老么。身處工作上、人際上、家庭上麻煩事不少的情況下,這是對我一貫所持態度的一種評價,所以我很開心。我知道,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我總認為,一個毫無問題發生的人生,不只不存在,也絕對缺乏樂趣,失去動機。關鍵不在問題本身,而在於「對待問題的態度」。我的特性之一,凡事積極以對,就是出自這種想法。

  本書以我的舊作《成長為人》一書為基礎寫成,剛開始動筆的時候,我才四十多歲,處於當時必須在無數問題中尋找生存之道的階段,而最重要的是,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候。如今我重新修改這本書,已經歷盡風霜,身經百戰。生活上的痛苦因此減少了一點嗎?令人洩氣的是,非但與之前沒有太大差別,引發痛苦的社會性變數反而變得更加多樣化,也更為嚴重。我目睹著這一切,更覺心煩意亂。人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複雜,痛苦的型態隨之增多,強度也變大。人的意識受到啟發的同時,折磨自己的情況卻似乎也加劇。在此情況之下,希望寫這本書的我,和閱讀這本書的讀者之間,能心有靈犀。

  折磨自己的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寫著這本書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為了生存而設的生活條件是什麼?

  我在本質上的喜好又是什麼?

  給自己下個定義吧!

  我在私人方面的生活條件,也與多數上班族女性所遭遇的錯綜複雜情況沒什麼兩樣。要達到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簡直就跟走鋼索似的。教養兩個孩子,是豐富我人生的最好禮物,也是最艱辛的過程。身在典型的大家族裡,熙熙攘攘的婆家和娘家中,沒有一天風平浪靜。

  我的工作,多少有點複雜,因為我選擇了一個他人不太會選擇的事業。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我並未踏入學校或研究所之類安定的制度圈裡,反而以自行創業,走上了民間實務的道路。在我們的社會中,要經營一家小小的獨立公司,往來於挑戰與挫折、自尊心與受辱感、獨立心與從屬感荒誕交錯的情況中,必須不斷做出無數的選擇。

  我在許多情況裡來來去去,一路生存下來。在各個類別、各種領域裡穿梭工作,可說嘗盡榮辱。我的主要領域是建築與都市計畫,與其他領域合作的趨向很強,不只在各種工程、藝術文化等範圍,和不動產、住宅政策、管理、經濟領域的人交流也不少。與國會議員、市議員、區議員、區政府、市政府、中央部會首長等政務官員的接觸也很多。

  建築,在這個時代裡屬於民間主導的領域,而都市計畫,基本上則屬於政府主導的範圍。不僅是一般性的實務活動,對政策與制度改善大為關心的我,在民間與政府之間往來,甚至到了最後,還直接擔任過國會議員。

  我也曾經在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裡來來去去。我的工作夥伴和同事們,基本上全是男性,可說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程度。與男性們近距離接觸的結果,有時也常失望到憎恨的地步。因為有太多男人跳脫不出食物鏈的羈絆,或是過於唯利是圖。但是,透過這些經驗,我才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在我們的社會裡,男人們出於半推半就戴上的社會枷鎖的重量,以及他們的悲歡。我們社會中根深柢固的父權文化,成了不僅壓迫著女人,也同樣壓迫著男人的一種機制。

  無論如何,我總歸是個女人,有時雖然也會聽到人家說我是「男人婆」,或是「比男人更像男人的女人」之類的批評,但我從來沒忘記過自己是個女人。在我們的社會中,身為女人,雖然對現實中所受到的歧視與壓迫十分在意,但如果還有下輩子,我還是要當女人。「女人味」是我最讚揚的,女性特有的包容態度、充滿人性的面貌、看世界的溫暖眼神、關懷的行為、分享的意願,這些特質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女人味。我相信,在社會上受到歧視的女性,反而會為了人性的理想,堅守到底。

  我是個「取向多變」的人,極端外向的同時,也極端內向。屬於行動派的同時,也屬於思想派。雖然情感十分發達,但也受過徹底的邏輯訓練,樂於在熱情與冷靜之間游移。我是一個一心多用的典型「多重角色扮演者」,樂於承認自己是「工作狂」,同時也是「玩樂狂」,幾乎是工作與玩樂不分,私底下也喜歡玩。

  在本書的最後也會提到,我的心中當然也有過不去的門檻、好不了的傷痛。像是一種情結,一種心靈上的創傷,或是一種強迫症。對於「歧視」,我高度敏感,因為從小我就飽受歧視,得不到完全的尊重,因此我不斷奮鬥,想要賦予微不足道的自己某種意義。「獨立」與「自尊」,是推動我的力量。「只有獨立才有活路」的想法,以及「想維持自尊」的渴望,雖然時而深深折磨著我,但仍舊是守護我的一股力量。我對不法、貪腐、欺瞞、舞弊、不合理、違規、圖利,反應極端激烈的原因,也是出於那些事情妨礙了我對獨立與自尊的維護,甚至動搖根本。

  我等於是從一個眾人不看好的小孩,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備受期許的大人。小時候我所得到的評語通常是「害羞的孩子」「羞怯柔弱的孩子」「懦弱的孩子」「不愛笑的孩子」「過於嚴肅的孩子」「凡事太過認真的孩子」之類的。成了大人以後,我常聽到的是「愉快的人」「愛笑的人」「堅強的精神」「充足的體力」「爽直的風格」「有分量的專家」「有信念的政治家」「對理念毫不猶豫發言的人」這類的稱讚。但我心中,卻始終留有小時候的模樣。

  當他人認為我很強大時,其實我在心裡正安撫著脆弱的自己;當別人鼓譟著說我是成功人士時,我努力讓自己不要當真;當別人將我歸類到擅長學習、成績斐然的人時,我煩惱自己為何讀書;當別人說:「妳做的已經夠多了。」我仍舊懷抱著腳踏實地的夢想。

  回顧過去,我的自尊心,才是折磨我自己的最根本原因,至今依然。即使如此,難道我就可以拋棄自尊嗎?這是我萬萬做不到的事情。我的工作狂性格,給了我成就,也給了我快樂,但也是造成我疲累不堪的主要原因。就算如此,我難道會放棄工作嗎?完全不可能!我的獨立個性,是我行為的根本,也是使我活得辛苦的主因。那麼,我會放棄獨立個性嗎?那也是絕對做不到的。

  以深具意義的折磨來強大自己!

  折磨我的,其實是我自己!這本書正是想從這個重點切入。

  折磨自己是不對的嗎?並非如此!那麼要繼續折磨自己嗎?當然!但是,難道非得繼續折磨才行嗎?那倒不是!痛苦不會消失,但駕馭痛苦的智慧卻會越來越成熟。那麼,該如何培養智慧呢?就是要好好觀察自己的痛苦,勾勒出痛苦的型態來,才能化折磨為自強。

  深陷痛苦,才會致力去消除痛苦。讓我們集中思考「為什麼我會痛苦?能不能將這份痛苦變得有意義?」沒有痛苦的人,反而是最有問題的人。只要不是反社會人士、有暴力傾向的人,所有人都對自己抱持懷疑心態,因此才會折磨自己。自我意識,是讓人活得像個人的原動力,而痛苦則是表露出來的現象。

  面對各種痛苦,我們有時卑怯,有時想逃避,有時想眼不見為淨,但最終還是得直接面對,還是得找出深層原因一決勝負,同時也必須將此轉化為深具意義的痛苦。培育這份力量,也是自己該做的事情。所以,讓我們既心細又大氣,自立自強!
 
於人類都市學園
二○一四年七月

結語

就這麼狠心一次吧


  當我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各種壓力、挫折感、瓶頸、疲勞、不安、自責、委屈、冷落、孤單、悲哀紛紛湧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嘆人生為何如此孤獨寂寞。然而在寫書的過程中,我才再次領悟,這一切的痛苦其實都是我自己造成的。為什麼我要折磨自己呢?書寫完之後,我也鬆了一口氣,就像把自己的痛苦全都在書中宣洩一空,也像找到了克服那些痛苦的祕訣,我又能再度狠心對待自己似的。

  「狠心一次吧!只要能狠得下心來一次,以後隨時都能狠心對待自己」。狠心的意思,究竟是什麼?解釋遍布在本書內容的各個角落中,這裡就做個總結。

  「狠心」的意思,一言以蔽之,就是「遵守對自己的承諾」。說得仔細一點,就是「斬斷一切纏繞在自己身上的鎖鏈,唯獨忠於自我」。若以更條理分明的方式來解釋的話,第一層意思是「嘗試離開眾人獨處」,第二層意思是「擺脫每天習慣性認為該做的事情」,第三層意思是「克服所有想毀掉自己的誘惑」,第四層意思是「對自己許下承諾」,第五層意思是「遵守對自己的承諾」,第六層意思是「藉此真誠面對自己的內心」。你也可以自己為狠心下定義!

  「狠心」在韓文裡用「毒」字來表示,「毒」用不好會致命,用得好就成了「藥」,因此狠心要像「用藥」一般。然而,別忘了「是藥三分毒」,千萬得小心使用。所以必須選好時機,選好內容。就想成用好藥,好好地狠下心來!

  心細又大氣地狠心對待自己吧!在領悟自己的痛苦、認識警訊、承認痛苦的存在、掌握痛苦的原因上,必須極端心細,唯有心細,才能將我們從痛苦中拯救出來。同時,在駕馭痛苦的時候,必須極端大氣,承認大多數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接受自己的缺點,喜愛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將之化為另一次成長的痛苦。痛苦不會消失,但我們駕馭痛苦的智慧卻會越來越成熟。

  就這麼狠心一次吧!這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次經驗!
 
 

內容連載

想逃,要逃到哪裡去?
 
啊,我好想逃!
 
真想一走了之,擺脫這個枷鎖。
 
但能逃到哪裡去?
 
為什麼要過這麼緊張的生活?
 
能不能就這樣放下一切,遠走高飛?
 
我們都在心裡這樣吶喊過。總是莫名有種被驅趕的緊張,壓力從四面八方一擁而上,讓人喘不過氣來,只想狠狠甩脫,恨不得放聲狂吼。
 
只要是上班族,生活就會有如松鼠跑滾輪一般,過得很鬱悶。家庭主婦在家裡也同樣腳步匆忙,為了「做不完的瑣事」疲累不堪。就算是身居高位的CEO,或是在「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公司裡工作的上班族,甚至是已經獲得終身職的教授們,也不見得就輕鬆。所有人還是必須在激烈的競爭中如臨大敵,在永無止境的壓抑下煎熬。
 
即使還沒有衝動到自殺的地步,但可能也有乾脆丟出辭呈、在離婚協議書上蓋章、回鄉下種田,或乾脆移民一走了之的想法。對圍繞在自己身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感到厭倦,陷入了心中熱情一點不剩、好奇心一絲不存、全身精力燃燒殆盡的狀態。總而言之,就是到了一種精疲力竭的地步。唯一的念頭只有:「不離開這裡不行!」
 
所謂的日常生活,真是一種令人不敢恭維的現象。每天非「持續」不可,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壓迫。再加上不斷重複,實在令人生厭。不管是誰,都會突然有種被套上薛西弗斯(譯注:希臘神話中被懲罰永無止境推著大石上山的人)枷鎖的感覺。一整天辛苦地推著沉重的大石頭,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到了晚上,石頭卻又滾回山腳下去,第二天一早,又得重新推著石頭,走上登山路。這就是人類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也無可奈何的寫照。大石一日重於一日,隨著資歷漸深,上下左右的人際關係日漸複雜。在社會上站穩腳步,獲得他人越來越多肯定,並且有了家庭,孩子慢慢成長,學識日益淵博,受到的期許也變得更大。這時候,一個人必須背負的石頭,也會越來越大。
 
於是突然之間,就會浮起想卸下這個重複無休止的日常枷鎖、亡命天涯的念頭。驀然發現,其實自己早就已經想方設法伺機逃跑,也早就在腦子裡想像了各種逃亡的方式時,你或許會大吃一驚也說不定。那麼,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獨處時間、獨處空間的力量
 
「該逃的時候,就逃吧!」
 
這個答案很簡單,但要做起來可不容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5
    $110
  2. 二手書
    35
    $110
  3. 二手書
    44
    $135
  4. 二手書
    45
    $138
  5. 二手書
    48
    $150
  6. 新書
    79
    $245
  7. 新書
    79
    $245
  8. 新書
    79
    $245
  9. 新書
    79
    $245
  10. 新書
    79
    $245
  11. 新書
    85
    $264
  12. 新書
    88
    $273
  13. 新書
    9
    $279
  14. 新書
    $319
  15. 新書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