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體發光:操練信望愛的美好關係

讓群體發光:操練信望愛的美好關係
定價:360
NT $ 317 ~ 324
  • 作者:司傑恩
  • 原文作者:James Bryan Smith
  • 譯者:應仁祥
  • 出版社:校園書房
  • 出版日期:2016-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984976
  • ISBN13:9789861984971
  • 裝訂:線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拿起信心的鍋鏟,點燃盼望的火焰,
加入愛的調理,一起建造信望愛的非凡群體!
 
  你可曾在餐廳喝過一碗好喝的湯,想要在自家廚房仿照記憶做出來,卻弄得灰頭土臉,燒焦了整個鍋子?事實上,如同熬煮一鍋美味的湯需要新鮮自然的食材、細心掌握的火候,以及到位的廚藝;建立一個散發門徒光采的群體,也需要勇敢冒險的心志、培養品格的操練,加上精彩可期的神奇秘技!無怪乎有那麼多的人,在建立群體這件事上,總是不得要領。
  
  本書作者司傑恩過去也是一位神國群體廚藝生手,性格安靜內向的他,在走向群體的路上不時跌跌撞撞。透過你手裡的這一本書,司傑恩邀請你與他一同加入耶穌總鋪師的料理廚房,捲起袖子學習建立非凡群體的「不藏私撇步」──先把音響打開「盼望四部曲」的配樂,再從神國的宏大敘事中選取新鮮食材,放入回應大誡命的各型廚具,加上聖靈的小火慢燉,配合靈命操練的風味香料,你我都可以將群體的美妙滋味,獻在天父的宴席桌前。
  
  如果你在建造群體的事上,也曾經將鹽誤認成糖,將蒜苗誤認成蔥花,鼓勵你翻開這本書,實際操練不參雜化學調味的神國真理,活出門徒生命真滋味,建立馨香無比的非凡群體!
 
  「如果你的心也是為著愛耶穌而跳動,
  讓我們牽起彼此的手,建立美好的團契!」──司傑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


  美國堪薩斯州蔚齊塔市眾友大學(Friends University)的神學教授,師承傅士德與魏樂德兩位靈修大師,也是創辦「更新事工」(Renovaré)的董事之一,經常推動基督徒靈命塑造的操練和更新。
  
  其著作有【門徒造就系列】3書:《上帝的美麗》(The Good and Beautiful God)、《天國好生活》(The Good and Beautiful Life)、《讓群體發光》(The Good and Beautiful Community,以上為校園出版);及《屬靈操練之旅》(Devotional Classics,天道,與傅士德合著)、《靈命塑造操練手冊》(A Spiritual Formation Workbook)、《擁抱神的愛》(Embracing the Love of God)、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慕瑞奇:指向天堂的箭》(Rich Mullins: An Arrow Pointing to Heaven),以及《驚喜連連的房間》(Room of Marvels)。
 

目錄

推薦序   非凡的信仰群體/王文基                           1
前言                                                        5
如何使本書發揮最大功效                                      21

第一章 非凡的群體                                    23
靈命操練:二與四法則
 
第二章 盼望的群體                                     51
靈命操練:分享信仰(不必覺得為難,或是強迫別人)
 
第三章 服事的群體                                     79
靈命操練:珍惜我們的珍寶
 
第四章 以基督為中心的群體                             101
靈命操練:愛那些和我們意見不同的人
 
第五章 和好的群體                                     131
靈命操練:經歷和好
 
第六章 彼此激勵的群體                                 159
靈命操練:找到一個可以彼此問責的朋友
 
第七章 慷慨的群體                                     185
靈命操練:作資源的管家
 
第八章 敬拜的群體                                     213
靈命操練:敬拜
 
第九章 寫下靈命操練計畫                               237

附錄 小組討論指引                                          255
附註                                                        289
致謝                                                        295
 

前言

  「門徒造就系列」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幫助那些希望成長得更像基督的人。此系列以一個關於生命改變的公式為基礎,包括我們的心智層面(改變敘事觀點)、生理層面(實踐靈命操練)、群體層面(在群體中實踐上述兩者),以及靈性層面(聖靈的工作)。我相信真實的生命改變一定是整全的,並且包含人類生活的許多面向。

  經過五年實際運用這套教材,我學到許許多多如何讓生命改變,甚至阻礙生命改變的事物。我發現,當人們在聖靈的引導下參與這三項活動,改變不但是可能的,實際上更是必然會發生的。每一個認真使用這套訓練教材的人,都經歷到明顯的改變。他們的朋友和配偶都發現這樣的改變,很快地自己也報名參加了。

  前兩本書

  三本「門徒造就系列」的書籍,有其邏輯上的順序。第一本《上帝的美麗》(The Good and Beautiful God)處理我們「對神的敘事觀點」,或說我們對神的看法。這本書的前提是,我們對神的思想一定要符合耶穌的看法,否則就會走上錯誤的方向,而我們與神的關係也將受到負面的影響,甚至毒害他人。不過,一旦人們「愛上了耶穌所認識的神」,他們就有足夠的預備,看看自己靈魂的狀況,進而接受檢驗。這就是第二本書《天國好生活》(The Good and Beautiful Life)的寫作目標,內容主要是在處理品格與美德的問題。遵循耶穌登山寶訓的教導,這本書提及人性生活中的各種掙扎,像是生氣、色慾、說謊、憂慮,以及論斷他人。

  這些書的每個章節都有相似的模式。它們藉著真實的故事,邀請讀者一起檢視那些阻礙生命的錯誤觀念和敘事觀點,再以耶穌和聖經的正確敘事觀點取而代之。每章都有一項特定的靈命操練,有助於讀者改變該章所談的敘事觀點。你可以單單閱讀書籍內容,不做其他的事情,就能有所收穫。或者你也可以讀完一章,實際進行靈命操練,得到更多的收穫。然而,最好的方式是一邊讀一邊思考、全心參與操練,並且和一群參與這趟旅程的朋友,討論你的經驗和領悟。實際證明,最後一個方法的效果是最大的。

  心、恩典和行動

  除了基本的生命改變公式(敘事觀點、操練、群體──聖靈),這份三本套書教材也教導了一些基督徒靈命塑造的重要原則與面向。雖然這些對前兩本書來說很重要,但是對於本書更是重要;相較於第一本談的是我們對神的愛,第二本講的是醫治我們的靈魂,第三本書則是直接處理我們該如何生活。在《讓群體發光:操練信望愛的美好關係》(The Good and Beautiful Community: Following the Spirit, Extending Grace, Demonstrating Love)這本書中,我們要來探究「最大的誡命」的第二個部分:愛鄰舍如同自己。

  進入這個領域時,我們很容易會失去主要的焦點(我們的心),而將一切焦點放在錯誤的事情上(行為本身)。保羅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在寫給哥林多教會信中寫道:「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於我無益。」(哥林多前書十三章3節)

  儘管我們可以做出最高尚的服事行為,甚至為此殉道,但是若不是以愛的真諦來做這件事,就一點價值也沒有。處理社會公義、憐憫或服事他人時,我們很容易只著迷於行為本身。在這個自戀的社會中,人們往往因著恐懼而把自己關在一個繭裡面,與他人保持距離;這導致服事別人的舉動是少見的,也會特別引人注目。每當有人願意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都會得到我們的注意。這麼做一點問題也沒有。我們不應當(確實也無法)點了燈,卻放在斗底下。然而,我們也必須警醒,好行為也有可能導致虛榮(我們在第二本書裡談到這一點)。我們的行為,不再是為了榮耀天上的父,而是為了榮耀地上的自己。

  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個人的敬虔生活裡。我們很容易將禱告或是讀經,變成向神或他人贏取獎賞的方式。耶穌批評法利賽人,不是因為他們禱告、禁食、施捨,而是因為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故意叫人看見」(馬太福音六章5節)。我很喜歡引用一句諺語:「事物的核心,就是與心有關的事物」。

  即使作了這份聲明,我也要澄清,這件事雖然是個問題,卻不是最主要的問題。身為基督徒,最重大的失敗是我們實在太缺乏好行為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在那麼一刻──被教導要相信自己得救單單是靠信心,而不是行為,彷彿我們的行為一點都不重要。許多人很喜歡引用以弗所書二章8到9節,來陳述這個觀點。儘管行為的確無法(也不能)拯救我們,仍然不能否定另外一項真理:我們被造是要活出好行為。我們只要讀第10節就能明白。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三節經文: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二章8~10節)

  只要把這三節擺在一起讀,就能達成正確的平衡:恩典(神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是藉著信心(相信與信靠)而進入的,我們因此進入一段愛的關係。我們神知道神愛我們,也以對神的愛來回應祂(約翰壹書四章10節)。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非凡的群體
 
在我長大的日子裡,我們全家都在一間嚴肅、冰冷,並且講究規矩的衛理宗教會聚會。牧師牧養那間教會足足有二十五年,隨著時間過去,教會也反映出他的性格。身為學者的他,講話很有技巧,不太幽默,也特別偏好典雅和秩序。多年來,我都很好奇教會裡為什麼會有電話¬¬──顏色是橄欖綠,位置就在禮拜時牧師坐的木製椅旁。有一天,當大家安靜默想禱告,有個小孩因為不耐煩而哭了起來,我睜開眼睛,就看見牧師拿起了電話。不出幾秒,接待人員就走到了小孩吵鬧的長椅旁,「押著」母親和小孩離開會堂。
  
我得到的訊息是:小孩應該被看管,卻不該被聽見。這一點對身為孩童的我造成很深的印象。「教會是個莊嚴的地方」,上述故事深植在我的小腦袋瓜裡。禮拜的時候,沒有人向彼此說話。我還記得自己有許多次被「噓」的經驗。只有禮拜結束喝咖啡的時間,人們才會彼此互動。我的父母參加禮拜時開口唱詩,享受詩班的聖歌,然後聆聽一場很棒的講道。然而,這一切對身為孩童的我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我不喜歡詩歌,也不明白聖經在說什麼;講道就更不用說了。教會的長椅坐起來很不舒服,每個人都要安靜,不可以亂動,這對小孩來說一點也不自然(儘管可能做得到,但一點兒都不自在)。我惟一喜歡的部分,大概就是領聖餐了(每年四次),因為我可以吃到一些「零食」──儘管只是一小塊麵包,以及一小杯葡萄汁。
  
隨著年紀漸長,我們家也愈來愈少去教會(老實說,我還蠻欣慰的),最後我甚至不再跟大家一起上教會了,頂多會到教會過聖誕節和復活節(因為媽媽的堅持)。當時的我並不明白,自己正在發展一套神學,一種對神、對群體生活的理解,但我當時確實在做這件事。這些早年的經驗形塑了我如何思想神。神徘徊在祂整潔、有序、嚴肅、憂愁的跟隨者身旁。我總是迫不及待要回家,拆掉脖子上的夾式領帶,到空地和朋友打棒球。諷刺的是,我會在下一個星期天禱告,期望有什麼事情發生,讓我們可以不用去教會。在我年輕的心智中,與神招聚的一群人在一起,真是件可怕的事。雖然年輕的我可能沒注意到,但是我似乎已經認定,和這些人聚在一起,不會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上教會的人一定是群墨守成規的人,每週用一個小時來履行宗教的義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317
  2. 新書
    9
    $324
  3. 新書
    9
    $324
  4.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