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月亮與六便士》,20世紀英國重要小說家毛姆,代表作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最暢銷的長篇小說,至今不輟

  ※附書中提到的「西洋名畫」(含保羅‧高更作品),設計成4頁前後扉頁

  「有人說我這本書的書名取得很好,但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代表了一個人去追尋月亮,而錯失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

  「月亮」,代表的是藝術與美的理想國度;
  「六便士」則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平凡生活裡的快樂

  這是個捨棄大好前程、迎向不確定未來的故事。故事的主述者是「我」,透過第一人稱敘述,看待自己朋友棄商從藝的戲劇化人生轉折。史崔克蘭,他殘忍自私、粗暴縱慾,是個令人憎惡的男人,但「我」還是認為他是個偉大的人。

  「是什麼讓你覺得自己有畫畫的天分?」
  「我非畫不可。」
  「你這樣不會太冒險嗎?」
  「我得畫畫。我控制不了。一個人掉到水裡時,游得好不好一點都不重要,他要不爬上岸,要不就是淹死。」

  眼前這個人是出自真心的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因此傳統對他無從約束,他就像一個全身塗了油的摔角選手,你抓不住他。那給了他一份自由,自由得讓人生氣。

名人推薦

  馬奎斯/維吉尼亞‧吳爾芙/喬治‧歐威爾/村上春樹/張愛玲/王安憶/董橋,都喜歡毛姆的作品,都一致推薦

  跨界王/黃子佼 創藝推薦

  小路映画工作室 插畫藝術經紀人/黃米露 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


  英國小說家、劇作家。

  出生、居住於法國巴黎,8歲時母親肺結核去世,10歲那年父親癌症過世,後被送回英國由叔叔撫養。因身材矮小、口吃嚴重而飽受同學師長取笑,亦不受叔叔疼愛,童年生活憂傷而孤寂(三位哥哥較年長,都已唸大學或入社會)。

  17歲前往德國海德堡留學一年(學習哲學、文學)。18歲返回英國唸醫學院,5年後順利畢業,取得內科、外科醫師資格;求學期間多方閱讀文學作品,投入寫作,並在畢業這年出版第一本小說《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頗受好評。

  決定棄醫從文,就此展開超過一甲子寫作人生。初期多於雜誌發表短篇故事,後與戲劇寫作雙管齊下,劇作產量大且質佳,戲劇不斷上映公演,名利雙收,當時年僅34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在醫院與諜報單位服役,並出版首部長篇小說《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帶有濃厚自傳味道。1919年,發表《月亮與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立刻在美國成為暢銷書,至今仍是最暢銷的長篇。1944年,另一長篇傑作《剃刀邊緣》(The Razor’s Edge)出版,滿溢印度風情。

  事實上,毛姆40歲之後,即經常前往當時的第三世界如大溪地、中國、馬來半島、印度、婆羅洲、加勒比海一帶島嶼旅行,後發表多部異國風情濃厚的遊記與上百篇短篇小說,被譽為「英國的莫泊桑」。

  1965年12月16日,於法國里維拉過世,享年91歲。毛姆長於觀察,筆鋒如刀,總能犀利劃開幽深的人性,他的作品讓人深思低迴,將永為後世讀者銘記珍藏。

譯者簡介
 
王聖棻


  譯有《大亨小傳》、《基督教的故事》等。

魏婉琪

  清大中文所畢,曾任《自由時報》編輯,譯有《冰狗任務》等。

  兩人合譯的作品有《黃昏時出發》、《卡娣的幸福》、《星星婆婆的雪鞋》、《死亡大事》、《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等。
 

專文推薦
 
帶我飛向月球


  可能是《月亮與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書名的關係,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常常響起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在哼唱〈帶我飛向月球〉(Fly Me To TheMoon)這首歌。

  尤其每次閱讀到,決定投身藝術創作之後的男主角史崔克蘭,總是用冷酷嘲諷的態度對待周圍每個想接近他的人,再回想起本書一開始以「無趣的俗人」來形容當時身分還是證券經紀人的他,如此的天壤之別,讓我忍不住思考—─究竟是因為夢想的覺醒,讓他徹底轉變成一個反差如此強烈的人?或是他其實並非受到夢想啟發,而是書中可能沒提起的人格分裂症造成的影響?又或者,他其實就像一輪月亮,光芒與黑暗一直並存著,只是眾人未曾察覺,才百思不解他的轉變。但對他自己而言,那些才華不是突然覺醒,如同夢想不會憑空降臨,而在一直默默的醞釀著。他用生命去摸索、拉鋸,也可能曾經抗拒,但當他意識到實踐夢想的渴望猶如潮汐永遠不可能消退,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生命中注定的安排,於是他只能順從自己的內心,毅然決然脫離過往如地心引力的束縛,開始噴發出熊熊烈焰,往他靈魂深處想探索的目的地前進。

  所以,當本書主述者「我」,不可思議的問著史崔克蘭:「那些因你而內心受傷的人們,你真的都不在乎嗎?」史崔克蘭總淡淡的表示:「對!我不在乎!」因為已選擇要活在月亮裡的人,再要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牽掛,已然沒有什麼意義。也因此,男主角才會經常諷刺嘲笑那些備感受傷的人說:「真是徹頭徹尾的笨蛋!」

  閱讀這本書時,我也常常像主述者那般厭惡著史崔克蘭,且不可思議的看著史崔克蘭有如飛蛾撲火的殉道精神。卻也忍不住敬佩史崔克蘭選擇以無賴之姿,面對每個對他冷嘲熱諷的人。他,從不解釋他的行為,也從不解釋他的夢想,亦不反駁當下否定他的人。只是轉過身,不顧一切的想盡辦法讓自己一步步接近內心神聖的殿堂,因為他深知殿堂未搭建完成時,再多的言語描繪都是一種虛空,正如書裡所述—「我們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被囚禁在一座黃銅塔裡,只能用各種象徵和其他人交流,這些象徵沒有共通的價值,所以它們的含義也是模糊而不確定的。我們可憐兮兮的想把心裡的珍寶傳遞給別人,其他人卻沒有接收的能力,於是我們繼續孤獨前行,身體並肩,心卻不在一起,沒辦法了解別人,也沒辦法被別人了解。」

  然而,當黃銅塔變成金碧輝煌的殿堂,更無須再多言,因為一旦完成,必有膜拜之人。只是,往往當我們開始懂得讚嘆,如月亮般的男人早已自行功成身退。

  Fly me to the moon
  Let me sing among those stars
  Let me see what spring is like
  On Jupiter and Mars

  我想,這也是我們之中的許多人何以如此熱愛文藝的原因!親愛的大家,生命本來就是一場藝術創作,我們唯一該做的,就是把自己雕琢成獨一無二!

文/黃米露
小路映画工作室  插畫藝術經紀人
 

內容連載

第21
 
我讓他領著來到一間餐館,不過我在路上買了份報紙。點好餐,我就把報紙架在一只聖‧加爾米耶酒瓶上開始看。我們沉默的吃完了飯,我可以感覺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看我,但我沒理他。我就是要故意逼他跟我說話。
 
「報上有什麼消息嗎?」我們這頓安靜的晚餐快結束時,他終於開口。
 
從他的語調,我似乎已聽出微微的怒氣。
 
「我喜歡看劇評。」我說。
 
我把報紙摺好放旁邊。
 
「我吃飽了。」他說。
 
「我想我們可以在這兒喝杯咖啡,你覺得呢?」
 
「好。」
 
我們點起雪茄。我抽著雪茄,一句話也沒說。我發現他的視線不時停在我身上,眼裡帶著隱隱笑意。我耐心的繼續等待。
 
「自從上次我見到你之後,你都做了些什麼?」最後他問。
 
我也沒有太多經歷可說。我就是努力工作,沒什麼新奇的事情,這個那個都試試,將書本和人身上學到的知識慢慢積累下來。至於史崔克蘭做了什麼事,我很當心的一句話也不問,擺出對他完全不感興趣的樣子。這樣的堅持最終獲得了回報,他開始說起自己的事,但他原本就不擅表達,對自己過去的經歷只能說個大概,我得運用想像力才能補足那些片段之間的空白(沒辦法更深入了解一個這麼讓我感興趣的對象實在太作弄人了,簡直像從斷簡殘編建構出整部作品的全貌)。從他的話我得到的印象是,他一直在各式各樣的困頓中掙扎,但我發現大多數人覺得可怕的這種生活,對他卻沒有絲毫影響。史崔克蘭和大部分英國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一點也不在乎生活舒不舒服,老住破爛房間不影響他的心情,身邊也不需要什麼漂亮擺飾。我想他從來也沒注意到,我第一次去拜訪他時,他房裡那面牆的牆紙有多髒。他不需要舒適的扶手椅,硬邦邦直挺挺的椅子他反而坐得自在。他胃口很好,但吃什麼對他都沒有差別,對他而言,他狼吞虎嚥的只是一種能吃的東西,為的是不讓肚子餓得發疼,而一旦斷了糧,他似乎也頗有挨餓的能耐。我得知他曾有半年時間,每天只靠一條麵包一瓶牛奶過日子。他是個重視身體感官的人,卻又對美食聲色這類享受全然不在意。他並不把貧窮當成苦難,他過的是一種完全精神至上的生活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45
    $144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85
    $272
  7. 新書
    88
    $282
  8. 新書
    88
    $282
  9.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