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通霄: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

夢通霄: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
定價:450
NT $ 315 ~ 396
  • 作者:廖偉立游惠玲
  • 繪者: 廖偉立
  • 出版社: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3-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288901
  • ISBN13:9789869288903
  • 裝訂:平裝 / 160頁 / 19 x 2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台灣蠻牛建築師。熱情不滅的生命與建築思考★
 
  關心台灣建築,一定要認識這位建築師。
 
  廖偉立四十歲毅然決然結束經營成功的建築事務所,前往南加大建築研究所求學,回國後正好碰上台灣建築最慘澹的光景,他「一台車凸全台」,如此十多載歲月。當我們不經意走進礁溪、台南、苗栗、新竹,於街角撞見一棟建築,很不“像”台灣的建築。這樣的建築怎麼會在這裡,內心驚喜又充滿許多疑問,的確,台灣有如此美好建築出現,需要建築師夠堅持,在這個階段,台灣依然需要蠻牛型的建築師,充沛的生命力,堅持想作的,一點一滴令人驚艷的建築將於台灣各角落綻放。

  故鄉通霄小鎮是廖偉立心中理想的居所,從十五歲離家求學,故鄉不曾遠離他的心中,甚至對於故鄉所有的地景與身體記憶更是創作的養分。在美國南加大求學時,教授要求的設計作業〈以色列紀念館〉,這項設計讓他十分痛苦,雖然能夠以專業來完成,卻覺得自己無法脫離母體而工作,因此畢業後毅然決定回台。
 
  這本書寫出台灣蠻牛建築師廖偉立對建築生命的追尋與思考。
  他如何找到自己的原形為自己定位,他的創作養分來自何處?
  生命的軌跡又如何與建築交疊?對他而言建築是什麼?誰是滋養他的建築大師?
  他堅持在台灣留下的建築是什麼?
  建築師想和讀者一起來探詢我們期待的好建築是什麼。
 
  當我們覺得台灣建築不美時,大多時候我們似乎只能抱怨。可身為建築師的廖偉立,真誠面對他的故鄉,他不抱怨,抱怨浪費時間,他知道他有能力改變與創造,他耐心等待他的作品熟成,他做他所能做的,堅持他想做的,保有赤子之心,對他來說,建築即生活,生活即建築。
 
  一枝草一點露,十五年來廖偉立的立建築在台灣各城鎮綻放,廖偉立如蠻牛般的草莽能量,一台車凸全台灣接地氣,大氣魄挑戰建築的刻板印象——
 
  廁所不是廁所,是第一個作品桃園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自導式公廁,廁所不像是廁所,一個個圓筒狀的壓花鋼桶,直瀉而下的天光,創造如在野地方便的經驗。
 
  橋不是橋,彰化王功生態景觀橋,摺紙般的構造,於橋面製造可逗留與休憩的空間,讓橋從直線穿越變成了一場曲折的心情散步。北港天空之橋短短三十米的橋,也是運用摺紙的概念,牽引民眾,或遠眺女兒橋,轉一百八十度看見北港市區的日常景致。
 
  賦予現代街角教會全新的空間體驗,融合神聖與世俗。第一座教堂作品台中市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又稱救恩堂),落成之後成為台中新地標,至今已有超過十萬人次參觀。

本書特色

  1、李清志在推薦序中提及「建築師是否擁有熱情是很重要的!⋯⋯事實上,有熱情的建築師十分稀少,因為建築是一種非常消耗熱情的行業⋯⋯要持續對建築保持熱情,不至於被現實打敗,是很困難的人生功課!」本書從生活從專業的角度向建築師提問,也採訪和建築師一起工作的合夥人,同事,團隊,找出建築師熱情不滅的生命態度與建築思考。

  2、阮慶岳則在閱讀廖偉立作品中,提及「或許並未完全具有本雅明宣稱的「迷路」能力,但是在無意識間,他卻能以直覺做駕馭的手繪及詩作,回應了本雅明對於「整體/局部」、「感知/推演」的思辨與期待」對建築師來說繪圖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本書如行雲流水般的水墨繪圖,亦是讀者瞥見建築師無意識思考的一景。

  3、對廖偉立來說,故鄉通霄所帶給他的創作養分是一輩子的,或許這也是他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廖偉立對通霄的記憶如同電影影像,鉅細彌遺繪地繪下通霄地景鳥瞰及生活場景,讓人動容,收錄超感人的五幅通霄地景手繪拉頁,及思考建築的草圖。

  4、這本書是建築師的紙上展覽,從生命時間的向度,從建築空間的向度,從建築師的意識與潛意識,從手跡的開始與結束,從與許多人的對話,從不同媒介與肌理的交疊,呈現一位建築師多元豐富的能量。

名人推薦

  謝英俊(建築師,第三建築工作室負責人)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李清志(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社長)
  專文推薦

★推薦精選

  廖偉立以紮實認真也自信的態度,以及崇高的自我期許,一步一腳印向我們證明,他是台灣難於忽視的建築師。——阮慶岳

  要持續對建築保持熱情,不至於被現實打敗,是很困難的人生功課!⋯⋯如此的建築熱情究竟從何而來?如何才能保有對建築熱情的初衷?這樣的問題,相信是許多人想問廖偉立的。——李清志

  廖建築師都亂做!他的材料、手法很多,看越多越想學,太刺激了。——趙沛柔(立建築工作所設計師)

  好設計是要出人意料之外的!廖偉立的設計依舊在進化中十年了,還掏不完。在這裡可以做教堂、美術館、納骨塔、國家級遊客中心⋯⋯那是外面找不到的案子。只要你願意,在這裡做得越多、收穫也越多。——高鼎翔(立建築工作所執行長)

  廖偉立本身就是一個能量,一個能夠不停激發你的能量,讓我一個即興的念頭還沒消失,另一個創意就冒出來了。——莊家忠(立建築工作所工程師)

  廖建築師的眼光是超越時間及歷史的,他要打造的是四百年後依舊不朽的建築。——任慶力(立建築工作所設計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偉立


  台灣苗栗縣通霄鎮人,生命最初十五年和小鎮朝夕相處,童年的通霄體驗和地景,深深停駐,成為不可抹滅的心炙地圖。他認為十五歲前所吸收的養分,足以澆灌創作者的一生。

  受到美國知名建築學者道格拉斯‧達爾頓(Douglass Darden)的啟發,年近四十決定出國唸書,給自己更多的歷練。一次難如登天的作業「設計以色列博物館」,讓他痛苦萬分,面對異國課題,他沒有靈感,雖然概念不錯,卻做得不好。他明白必須回到原鄉,回到屬於母體的文化。

  他亦深知自己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和台灣這塊土地是相通的。台灣的能量多元、複雜、渾沌,身為台灣的建築師,就像在叢林作戰一樣,危險陷阱處處,卻也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十五年來,立建築遍布台灣,因此建築師好友謝英俊喊他「台灣蠻牛」,建築人林欽榮以「台灣馬力夯」形容他。

  一路走來,厚積薄發。他,永遠在路上。
 
  台灣註冊建築師,大陸一級註冊建築師(2009)。

  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碩士,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建築碩士,
  師事Coy Howard與Eric Owen Moss 。

  2001年在中台灣(台中)成立「立.建築工作所(AMBi Studio) 」以台灣中西部的地景、人文為基地與背景,企圖從台灣這一政治、文化、歷史等浮動不定的島國(National Island),及多樣性生態、地景與駁雜的常民力量的觀照與挑戰中,實踐、思考、反省建築,並展現出台灣建築多元差異中的生猛能量,且與環境、人的活動相融相合。
 
  榮譽
  2008 東海大學傑出校友(第九屆)
  2008 淡江大學傑出系友(第十五屆)
  2007 第八屆傑出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獎(台灣)

  獲獎
  2015 IFRAA國際宗教建築獎|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13國際宜居社區大獎金質獎「永續環境方案建築類」|南瀛天文教育園區
  2012 Perspective Awards, 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Mixed Use)
  第二屆台中市都市空間設計「設計台中」大獎|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10 台灣建築獎 佳作獎|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2009 台灣建築獎 首獎|勞工育樂中心
        佳作獎|工研院活動中心悠活館
  2006 台灣建築獎 佳作獎|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2005 台灣建築獎 首獎|王功生態景觀橋
  2004 日本SD Review 年度獎|王功生態景觀橋
  2002 日本SD Review 年度獎|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自導式公廁
  2001 日本SD Review 年度獎|交大景觀橋

採訪撰寫簡介

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資深撰述。喜歡寫故事,享受穿越他人的生命,做時光旅行,撿拾遺落的吉光片羽。
 

目錄

推薦序 期待下個境界的廖偉立|謝英俊
推薦序 辯證理性,試著迷路|阮慶岳
推薦序 建築師的熱情保存期限|李清志
推薦序 捧讀自家泥土芬芳|郭重興
前言 問自己、問天地、問眾生|廖偉立
 
第一部份  回家,尋找建築的原初 | 游惠玲
第一章夢通霄  
第二章破繭——邁向自我破解的設計之路
第三章繪畫與草圖——建築的潛意識密談
第四章我們有一個夢
第五章因為「看見」,所以我們在一起
第六章永遠,在路上
第七章閱讀,接近自己
第八章親臨現場——感受大師的建築精神
 
第二部分 廖偉立論述作品  
記憶,夢通霄 
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
 

內容連載

「『設計』是一個繭(cocoon)、一個殼,要怎麼將它破解開來?」這是廖偉立在建築創作路上不停自問的問題。
 
讓他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人,是已故美國知名建築學者、丹佛大學建築系教授道格拉斯.達爾頓(Douglas Darden)。透過好友建築師徐純一的介紹,廖偉立認識了達爾頓。這位教授在看過廖偉立的手稿後建議他,應該找機會出國再多歷練。
 
這場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畫面在他腦海中依舊清晰,教授將他的手擺在紙上畫出手形,並在手形的外圍畫了個圈,看著他說:「Shell yourself.」(「去掉自己的殼」,引申為「自我破解」。)
 
那一句話,成為廖偉立決定出國再唸書的動力。他時時提醒自己,專業更要避免陷在專業的窠臼裡,不應遠離生活上真正的需求,「不管是學院教育或是專業訓練,都是一種限制、束縛,最後都一定要把它解脫掉,就像脫去一層外衣。」
 
破繭之後,才能蛻變。
 
廖偉立的求學之路,就是一段不停蛻變的歷程,每一段路程的衝擊,都是建築設計的養分。十五歲那年,是他人生第一次的蛻變。由於家境的關係,無酒就讀普通高中,於是進入大安高工建築科就讀,於是他從此栽進了建築的世界。
 
「很好玩!這些訓練讓我對材料力學與結構有更深的認識。」當時高工扎實的技術訓練,讓廖偉立有機會親手碰觸各種建築材料,刨木、砌磚,是每個學生的基本功。他回憶,在他求學的六、七〇年代,職校注重手做、實作的教育方式,恰好呼應了二次大戰時德國包浩斯(Bauhaus)學校「做中學」的理念,當時包浩斯學校成立的目的,就是期望結合建築、藝術與工藝,抹去工匠與藝術家之間的界線,理論與實務並重,進而影響了歐美甚至全球各方面的設計發展。
 
當時高工的班級學生數不多,在校時間又長,讓師生之間的關係特別親近。「老師把你當自己的小孩!」有件事,讓廖偉立格外感動。二年級時,廖偉立看見對面師大附中的學生樣子格外瀟灑,讓他感覺唸普通高中好像就能夠「走路有風」,他於是決定休學唸書,全力拼高中聯考。但現實與理想間總有距離,高職小孩光靠土法煉鋼,實在愛拼也不會贏,當天才考了一、兩科,廖偉立就走出考場,放棄了考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315
  2. 新書
    79
    $356
  3. 新書
    79
    $356
  4. 新書
    79
    $356
  5. 新書
    79
    $356
  6. 新書
    79
    $356
  7. 新書
    88
    $396
  8. 新書
    88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