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臺灣歷史66 個重要主題,將主題中的人、事、時、地、物等元素轉化為地理空間資訊,繪製135 幅歷史地圖;並精選28 幅17-18 世紀古典地圖及20世紀日本時代的舊地圖,進行部分解讀或考訂;另搭配105 幅歷史照片輔助說明,共同呈現臺灣歷史重大進程中的各個視角與樣貌,是一部可輕鬆閱讀、深入感受的視覺臺灣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撰文
黃驗
編輯經驗33年。歷任報紙副刊主編、雜誌總編輯、出版社總編輯等職務。曾主編行政院原民會《原住民族文獻》、行政院新聞局《百年風華》、文建會「臺灣大百科編纂計畫」、文建會《臺灣史料集成》等,現為智慧藏學習科技公司總編輯。
黃裕元
1975年生,就學生涯從屏東一路北上,歷經雄中、成大、中央、最後於臺大取得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臺灣唱片及流行歌曲史。著有《臺灣阿哥哥-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2005)、《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2014)等書。現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審訂者簡介
吳密察
臺南市北門區人。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行政院文建會副主委等職,現已退休。研究專長為台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乙未之役打狗史料‧中文編》(2015)、《臺灣通史:唐山過海的故事》(2012)等書。
翁佳音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東亞史、臺灣(荷蘭、西班牙、明鄭時代)史,史學理論等。著有《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臺灣地名真相》(2015)、《平埔蕃調查書》(2013)、《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2010)、《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2008)、《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2007)等書。
撰文
黃驗
編輯經驗33年。歷任報紙副刊主編、雜誌總編輯、出版社總編輯等職務。曾主編行政院原民會《原住民族文獻》、行政院新聞局《百年風華》、文建會「臺灣大百科編纂計畫」、文建會《臺灣史料集成》等,現為智慧藏學習科技公司總編輯。
黃裕元
1975年生,就學生涯從屏東一路北上,歷經雄中、成大、中央、最後於臺大取得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臺灣唱片及流行歌曲史。著有《臺灣阿哥哥-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2005)、《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2014)等書。現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審訂者簡介
吳密察
臺南市北門區人。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行政院文建會副主委等職,現已退休。研究專長為台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乙未之役打狗史料‧中文編》(2015)、《臺灣通史:唐山過海的故事》(2012)等書。
翁佳音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東亞史、臺灣(荷蘭、西班牙、明鄭時代)史,史學理論等。著有《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臺灣地名真相》(2015)、《平埔蕃調查書》(2013)、《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2010)、《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2008)、《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2007)等書。
目錄
序一、臺灣史的圖解化、視覺化/呂理政 iv
序二、「歷史地圖」的關鍵一步/吳密察 v
序三、國之大事盡在指掌中/翁佳音 vi
編按、歷史地圖的多樣性/智慧藏編輯部 vii
壹、早期臺灣
臺灣的冰河時期 2
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 5
原住民族的分類 8
平埔族群的分類 12
東西洋的相遇 14
從古地圖看早期臺灣 17
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 19
17世紀福建海商顏思齊、鄭芝龍20
VOC在福爾摩沙 22
荷蘭時期族群與社會 26
荷蘭時期的獵場變化 28
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 30
鄭成功開國立家 34
鄭氏治臺與兩岸經絡 36
鄭氏時期的國際貿易 40
施琅一戰撼動臺灣 42
貳、清朝統治
清帝國前期的疆域 46
班兵來臺與兩岸對渡 48
番屯制度與族群遷徙 51
行政區劃的演變 54
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 57
臺灣府城(臺南)地圖 60
科舉與書院 64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66
客家聚落聯庄自保 70
郊商與對外貿易 72
開放通商與洋行 74
外國傳教士在臺行腳 76
牡丹社事件 78
清法戰爭下的臺灣 82
沈葆楨與劉銘傳的經營 86
清末產業與新興市鎮 90
甲午戰爭割讓臺澎 92
參、日本統治
乙未之役推進路線 96
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演變 98
武裝抗日與治安問題 101
理蕃政策與蕃地行政 102
海陸空交通暢行無阻 105
臺灣新興觀光事業 110
產業發展與對外貿易 114
主要農作物產量分布 118
從臺北城到臺北市 120
舊慣調查與社會變革 122
日治時期各級教育機構 124
新知識菁英與社會運動 126
文學與藝術家的發聲 129
中日戰爭與二戰情勢 132
戰時體制下的殖民政策 136
二戰末期的防務與空襲 138
軍事、經濟、社會總動員 140
肆、當代臺灣
臺灣的接收 144
二二八事件 148
國共內戰與政府遷臺 152
冷戰下的臺海 154
威權體制與白色恐怖 160
經濟復甦與起飛 162
落地生根的外省族群 164
人口與家庭結構變化 168
民主進程與政黨輪替 172
中小學與高中職的發展 174
從聯考窄門到廣設大學 176
從大眾文化到在地文化 178
成長中的新住民 181
典藏與展現臺灣 184
地球村與同心圓 186
序二、「歷史地圖」的關鍵一步/吳密察 v
序三、國之大事盡在指掌中/翁佳音 vi
編按、歷史地圖的多樣性/智慧藏編輯部 vii
壹、早期臺灣
臺灣的冰河時期 2
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 5
原住民族的分類 8
平埔族群的分類 12
東西洋的相遇 14
從古地圖看早期臺灣 17
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 19
17世紀福建海商顏思齊、鄭芝龍20
VOC在福爾摩沙 22
荷蘭時期族群與社會 26
荷蘭時期的獵場變化 28
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 30
鄭成功開國立家 34
鄭氏治臺與兩岸經絡 36
鄭氏時期的國際貿易 40
施琅一戰撼動臺灣 42
貳、清朝統治
清帝國前期的疆域 46
班兵來臺與兩岸對渡 48
番屯制度與族群遷徙 51
行政區劃的演變 54
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 57
臺灣府城(臺南)地圖 60
科舉與書院 64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66
客家聚落聯庄自保 70
郊商與對外貿易 72
開放通商與洋行 74
外國傳教士在臺行腳 76
牡丹社事件 78
清法戰爭下的臺灣 82
沈葆楨與劉銘傳的經營 86
清末產業與新興市鎮 90
甲午戰爭割讓臺澎 92
參、日本統治
乙未之役推進路線 96
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演變 98
武裝抗日與治安問題 101
理蕃政策與蕃地行政 102
海陸空交通暢行無阻 105
臺灣新興觀光事業 110
產業發展與對外貿易 114
主要農作物產量分布 118
從臺北城到臺北市 120
舊慣調查與社會變革 122
日治時期各級教育機構 124
新知識菁英與社會運動 126
文學與藝術家的發聲 129
中日戰爭與二戰情勢 132
戰時體制下的殖民政策 136
二戰末期的防務與空襲 138
軍事、經濟、社會總動員 140
肆、當代臺灣
臺灣的接收 144
二二八事件 148
國共內戰與政府遷臺 152
冷戰下的臺海 154
威權體制與白色恐怖 160
經濟復甦與起飛 162
落地生根的外省族群 164
人口與家庭結構變化 168
民主進程與政黨輪替 172
中小學與高中職的發展 174
從聯考窄門到廣設大學 176
從大眾文化到在地文化 178
成長中的新住民 181
典藏與展現臺灣 184
地球村與同心圓 186
序
序 1
臺灣史的圖解化、視覺化
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十多年蒐羅臺灣文物史料的過程中,最具特色與成果的,莫過於豐富的歷史地圖。從17世紀以來西方人製作的彩印套色圖繪、中國文獻中的木刻版印地圖,到日治之後各類的地理資訊圖像,仿如掃獵了臺灣及其列島浮現在人們視野的歷程。原來,臺灣的輪廓與樣貌,曾這樣時隱時現,現今我們所理解的地理歷史資訊,也曾那樣地千變萬化。這些歷史地圖的資訊,搭配文獻的解析,都是歷史研究的材料,也引領我們認識整體臺灣歷史。
《臺灣歷史地圖》這本書累積了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將這些知識介紹給社會大眾。我們認為,歷史地圖除了展示典藏、精密地數位化保存、提供大眾利用,或製作成精美的紀念品之外,應可以從研究室的電腦裡跳出來,盡展風華,帶領大家認識臺灣。
我們這次讓地圖成為主角,讓長年擔任歷史讀物主角的文字與文物退居配角,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出發,完成這本通史性的書。本書的主題編排到遣字用詞,儘量呼應各界對臺灣歷史的社會共識,在每一主題擇取豐富的地理資訊,或運用古地圖加以標示、或將古地圖資訊轉置於當代地理圖資上,或將統計數據表現為地理圖像。各種圖繪手法,旨在清楚扼要地表現事蹟、闡明現象,把原本零碎的文獻、繁瑣的資訊、枯燥的數據,化為一眼可以看盡、卻又值得百般凝視、品味無窮的「新地圖」。
基於廣泛展現臺灣各時代主題的前提,在本書編排的過程中,編輯團隊面臨了不小的挑戰。諸如早期地圖標示的解譯,地理範圍邊界的劃定,圖上每個標註與定位,常常需要廣泛的文獻研究考訂,此外,為大眾與教育界所重視的近代社會變遷議題,該如何不落俗套地製作成圖像資訊,讓人一目了然、心領神會,仍有待更進一步的創新與推敲……
除了地圖繪製的波折外,方方面面的問題與懸念,反映出來的往往是臺灣本土研究應再努力的空間,或是歷史教育走到這個階段,學界與教育界應該共同面對的課題。本書不足之處,尚祈各界的支持與策進,如果您也以本土文史工作為志業,且讓我們一同來努力吧。
這是讓我們一眼看得完的臺灣,也是百般凝視、萬番追索,仍無法看盡看遍的臺灣歷史圖解。可以閒散地翻閱,可以精密地解讀,也可成為記誦基本歷史知識的教育讀本。
序 2
「歷史地圖」的關鍵一步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兼任教授)
目前國內所稱的「歷史地圖」,有兩種涵意。第一種指的是歷史時代所製作的地圖,第二種指的是呈現歷史時代地理資訊的地圖。這裡所謂的歷史時代,在時間範圍的界定上相當寬鬆,數百年以前固然是歷史時代,即使只是數十年以前的日本時代,也有可能被說成是歷史時代。因此,臺灣所說的歷史地圖經常不是很古老的地圖。
上述之第一種意義的歷史地圖,即歷史時代製作的地圖,有一些是指並不強調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而是以示意為主要內容的地圖,即西洋之古董地圖(antique maps)或中國傳統之山水畫式的地圖(以下將這兩種地圖稱為古典地圖);另有一些則是指製作時代並不是距今太久,而且是以強調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之製圖方法所製作的地圖。這種地圖與上述的古董地圖之性質,其實完全不同,甚至應該被歸類為近代地圖,但因為年代稍久,在國內也受到特殊對待,因此姑且稱之為舊地圖(old maps)。
古典地圖、舊地圖上的諸多歷史時代之地理資訊,固然可以供地理學所用,當然也可以被當成史料而為歷史學者所使用。但是,古典地圖之繪製方法(姑且稱之為「文法」)與目前一般人已經習慣之近代地圖不同,其標記內容(地圖學者稱之為圖資﹝地圖資料﹞,這裡姑且稱之為「詞彙」)也不一定一致。因此,古典地圖的解讀有難易不等的知識門檻。為了讓一般人更精準、更容易地讀取這些古典地圖,便必須進行一番類似從文言文轉換成白話文的「翻譯」作業。這種將古典地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作業,顯然是歷史學者與地圖學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就是將清末的《臺灣輿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一個例子。但這只是一項相對單純的翻譯作業。古典地圖在「翻譯」過程中,經常還須要加上一番歷史地理學的考證、比對。1990年代,翁佳音教授解讀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文化中心,1998)
至於將歷史時代的人文資訊標示在近代地圖上的工作,則有各種可能性。施添福教授透過田野調查與文獻史料,考訂出臺灣北部沿山地區的土牛線,並將之圖示化,不但是個有名的例子,而且還帶動了一波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風潮。地圖所具有的圖示性,可補充文字敘述的不足,而直接訴諸視覺理解,有助於理解空間因素,因此可作為歷史敘述之補充而收畫龍點睛之效。這也是一般的戰爭敘述,都會附上戰役地圖以強化敘述效果。
臺灣史領域裡需要考量空間、環境因素的主題相當多。例如,拓墾史、戰爭史就是顯例。吾人期待歷史地圖終將會在臺灣史領域裡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臺灣歷史地圖》,作了不少的嘗試與努力,或許還未臻理想,但顯然已經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序3
國之大事盡在指掌中
翁佳音(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不怕見笑,直到大學三年級,我還是極端討厭歷史與地理兩門學科。聯考被分發歷史系,純屬機率與無奈。我也從未料到日後竟以研究史地為職業,也許運氣有貴人相助,但經業師當頭棒喝與知道運用工具書,才是主要原因。
以前嫌惡史地,是誤認她們純屬記憶學科(artes memoriae),要死記帝王年號、事件經緯與地點,或各地首都、物產,這不合乎生性愛推理、好經驗實證的人。大三時,從恩師徐聖明教授習西洋史學史,見他有時翻著手掌大的小書。有次,好奇拿來看,原來是世界史年表、辭典之類。我忍不住問歷史豈不是要背誦?老師罵道:有工具書,為何要背!
從那時開始,才確實知道History語源為希臘語?στορ?α(historia),原來有觀察、探究的一面,也從那時才萌生野心,敢想一窺歷史研究堂奧。如今,我書案上,年表、地圖與史事辭典書冊,佔去不少空間。然而,迄今遺憾仍未有理想的臺灣歷史地圖便覽(handbook)在身旁,研究過程難免常常停頓。
歐美與日本的中等學校歷史課本外,常編有歷史地圖專門手冊供學生應用,我自己居然使用日本吉川弘文館編印的《標準世界史地圖》薄書過三、四十冬。事實上,古典中國自宋代以來,即陸續有《歷代地理指掌圖》之類書供治史者參覽。新興國家的我們,沒理由不花時間編輯臺灣史地圖,俾便國民能在指掌輕鬆間,順暢翻閱著島國土地故事,使歷史不必然成為背記的重擔。
如今,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呂理政館長支持、吳密察教授監督下,國內新銳製圖者黃清琦與(遠流)智慧藏編輯部、博物館研究群通力合作下,我們終於也有這方面的書問世了。這次出版,在國內可謂尚屬開創,不過也因時間等因素,所以缺點與不全,自屬難免。例如,本書對「歷史地圖」與「歷史主題地圖」的定義與製作稍嫌寬鬆。因此,全書前後之圖,有時兩種類型並列,或失之統一。儘管如此,本書還放進一些歐洲人所繪製的歷史地圖,並有比較新且具學術性的解釋,算是一特色。
為山九仞,終非一日之功。我們期待在本書基礎上,有志者往後更能於「古地圖」中,如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十九世紀歐洲人,甚至是清代人繪製的地圖,有完整性或突破性的解讀與彙整出版。在「臺灣歷史主題地圖」上,可繼續改良、加深此類地圖的製作。不論是鉅冊的,或是一手可握,如日本三笠書房出版的《地????日本??史》之類,都是歷史教育與研究上很迫切需要的工具書,早日出版,早日造福人群。
總而言之,歷史與地圖,關係難分難捨。讓我們繼續朝臺灣歷史「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以及臺灣「國之所以久近,所以興廢,披?一覽盡在目前」的歷史地圖目標前進。
編按
歷史地圖的多樣性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
地圖是記錄環境的符號語言,歷史地圖則可以演繹地表的時空變化。在臺灣史上,從155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手繪臺灣全島地圖以來,臺灣的古地圖數以千計。歷史學者吳密察教授將古地圖依製圖典範的不同、歷史年代的遠近,分為古典地圖、舊地圖二種;主張吾人繪製「歷史地圖」的任務之一,在於將古典地圖加以轉譯與解讀,如〈1654年大臺北古地圖解說圖〉,就要對圖上的圖上進行解讀、考訂,轉譯在現代製圖典範的地圖上。「歷史地圖」的任務之二,是將各種歷史研究的學術成果、各種發展成熟的歷史主題知識,呈現在現代地圖上,如在現代地圖上畫出清代的土牛線。《臺灣歷史地圖》的最初規劃,就是要精選臺灣各個歷史時代的重要主題,提煉出各種元素、符號,用現代地圖來表現。
地圖繪製,是一個高門檻的專業,運用線、點、符號、註記等各種圖式,來表示地形起伏、地物分布、行政區劃、鄉鎮聚落等;這些圖式到了近代逐漸發展出來一定規範,譬如海洋河川、植物、橋樑、建築物等各用不同顏色表示;立體的地形圖式還要有等高線、暈渲,以及分層設色。本書的主要繪圖者黃清琦,是國內少數歷史地圖的繪製高手,參與、製作過《臺灣戰後人口普查地圖集》、《高雄古地圖及歷史地圖集成》等書,出版過《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等代表作。美中不足的是,在專案進入後半段期程,清琦因故不能再繼續執行;加上全書進入圖文匯編時刻,主持審訂的吳密察教授,與臺史博的研究群,針對內容架構做了不小的調整,已繪製完成的歷史地圖,大約只能編成半本,因此,專案團隊一面邀請二位美術設計者參與,一面增加古典地圖的轉譯,因而有1626年福爾摩沙西班牙人港口誌、1726年福爾摩沙與澎湖群島圖、1867年李仙得琅嶠形勢圖、1884年清法戰爭的基隆之役與淡水之役圖。其中有的是轉譯、考訂兼而有之,這些圖擴大了歷史的視野與縱深。古典地圖在缺乏解讀之下,只是一幅圖、一張畫,經常會是當成美術品欣賞的意義大於傳達歷史資訊的意義;加入轉譯、解讀後,地圖就有了立體感,一個歷史現場便可以迎面而來。
日治時期以後引進西方測繪技術,運用經緯度座標、測量基準點實施測量,終於產生幾乎涵蓋全島的實測地形圖─1904年結合土地調查、地籍測量與地形測量而製成的《臺灣堡圖》。到了1930年代,日本畫家來臺繪製一系列的觀光旅遊、產業地圖,如《臺灣鳥瞰圖》、《臺灣俯瞰圖》等。其中許多地圖製作嚴謹,內容豐富,呈現一個時代的切面,本書也精選了一部分。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吳密察、翁佳音二位主持審查的教授毫無保留地提供諸多寶貴意見與協助;臺史博的研究群在新增單元、全書校訂方面,提供學術上的最大支援。承蒙這麼多的指導與協助,《臺灣歷史地圖》始得順利出版。謹誌此申謝。(執筆/黃驗)
臺灣史的圖解化、視覺化
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十多年蒐羅臺灣文物史料的過程中,最具特色與成果的,莫過於豐富的歷史地圖。從17世紀以來西方人製作的彩印套色圖繪、中國文獻中的木刻版印地圖,到日治之後各類的地理資訊圖像,仿如掃獵了臺灣及其列島浮現在人們視野的歷程。原來,臺灣的輪廓與樣貌,曾這樣時隱時現,現今我們所理解的地理歷史資訊,也曾那樣地千變萬化。這些歷史地圖的資訊,搭配文獻的解析,都是歷史研究的材料,也引領我們認識整體臺灣歷史。
《臺灣歷史地圖》這本書累積了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將這些知識介紹給社會大眾。我們認為,歷史地圖除了展示典藏、精密地數位化保存、提供大眾利用,或製作成精美的紀念品之外,應可以從研究室的電腦裡跳出來,盡展風華,帶領大家認識臺灣。
我們這次讓地圖成為主角,讓長年擔任歷史讀物主角的文字與文物退居配角,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出發,完成這本通史性的書。本書的主題編排到遣字用詞,儘量呼應各界對臺灣歷史的社會共識,在每一主題擇取豐富的地理資訊,或運用古地圖加以標示、或將古地圖資訊轉置於當代地理圖資上,或將統計數據表現為地理圖像。各種圖繪手法,旨在清楚扼要地表現事蹟、闡明現象,把原本零碎的文獻、繁瑣的資訊、枯燥的數據,化為一眼可以看盡、卻又值得百般凝視、品味無窮的「新地圖」。
基於廣泛展現臺灣各時代主題的前提,在本書編排的過程中,編輯團隊面臨了不小的挑戰。諸如早期地圖標示的解譯,地理範圍邊界的劃定,圖上每個標註與定位,常常需要廣泛的文獻研究考訂,此外,為大眾與教育界所重視的近代社會變遷議題,該如何不落俗套地製作成圖像資訊,讓人一目了然、心領神會,仍有待更進一步的創新與推敲……
除了地圖繪製的波折外,方方面面的問題與懸念,反映出來的往往是臺灣本土研究應再努力的空間,或是歷史教育走到這個階段,學界與教育界應該共同面對的課題。本書不足之處,尚祈各界的支持與策進,如果您也以本土文史工作為志業,且讓我們一同來努力吧。
這是讓我們一眼看得完的臺灣,也是百般凝視、萬番追索,仍無法看盡看遍的臺灣歷史圖解。可以閒散地翻閱,可以精密地解讀,也可成為記誦基本歷史知識的教育讀本。
序 2
「歷史地圖」的關鍵一步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兼任教授)
目前國內所稱的「歷史地圖」,有兩種涵意。第一種指的是歷史時代所製作的地圖,第二種指的是呈現歷史時代地理資訊的地圖。這裡所謂的歷史時代,在時間範圍的界定上相當寬鬆,數百年以前固然是歷史時代,即使只是數十年以前的日本時代,也有可能被說成是歷史時代。因此,臺灣所說的歷史地圖經常不是很古老的地圖。
上述之第一種意義的歷史地圖,即歷史時代製作的地圖,有一些是指並不強調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而是以示意為主要內容的地圖,即西洋之古董地圖(antique maps)或中國傳統之山水畫式的地圖(以下將這兩種地圖稱為古典地圖);另有一些則是指製作時代並不是距今太久,而且是以強調精確尺度、比率、座標、方位之製圖方法所製作的地圖。這種地圖與上述的古董地圖之性質,其實完全不同,甚至應該被歸類為近代地圖,但因為年代稍久,在國內也受到特殊對待,因此姑且稱之為舊地圖(old maps)。
古典地圖、舊地圖上的諸多歷史時代之地理資訊,固然可以供地理學所用,當然也可以被當成史料而為歷史學者所使用。但是,古典地圖之繪製方法(姑且稱之為「文法」)與目前一般人已經習慣之近代地圖不同,其標記內容(地圖學者稱之為圖資﹝地圖資料﹞,這裡姑且稱之為「詞彙」)也不一定一致。因此,古典地圖的解讀有難易不等的知識門檻。為了讓一般人更精準、更容易地讀取這些古典地圖,便必須進行一番類似從文言文轉換成白話文的「翻譯」作業。這種將古典地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作業,顯然是歷史學者與地圖學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就是將清末的《臺灣輿圖》「翻譯」成近代地圖的一個例子。但這只是一項相對單純的翻譯作業。古典地圖在「翻譯」過程中,經常還須要加上一番歷史地理學的考證、比對。1990年代,翁佳音教授解讀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文化中心,1998)
至於將歷史時代的人文資訊標示在近代地圖上的工作,則有各種可能性。施添福教授透過田野調查與文獻史料,考訂出臺灣北部沿山地區的土牛線,並將之圖示化,不但是個有名的例子,而且還帶動了一波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風潮。地圖所具有的圖示性,可補充文字敘述的不足,而直接訴諸視覺理解,有助於理解空間因素,因此可作為歷史敘述之補充而收畫龍點睛之效。這也是一般的戰爭敘述,都會附上戰役地圖以強化敘述效果。
臺灣史領域裡需要考量空間、環境因素的主題相當多。例如,拓墾史、戰爭史就是顯例。吾人期待歷史地圖終將會在臺灣史領域裡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臺灣歷史地圖》,作了不少的嘗試與努力,或許還未臻理想,但顯然已經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序3
國之大事盡在指掌中
翁佳音(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不怕見笑,直到大學三年級,我還是極端討厭歷史與地理兩門學科。聯考被分發歷史系,純屬機率與無奈。我也從未料到日後竟以研究史地為職業,也許運氣有貴人相助,但經業師當頭棒喝與知道運用工具書,才是主要原因。
以前嫌惡史地,是誤認她們純屬記憶學科(artes memoriae),要死記帝王年號、事件經緯與地點,或各地首都、物產,這不合乎生性愛推理、好經驗實證的人。大三時,從恩師徐聖明教授習西洋史學史,見他有時翻著手掌大的小書。有次,好奇拿來看,原來是世界史年表、辭典之類。我忍不住問歷史豈不是要背誦?老師罵道:有工具書,為何要背!
從那時開始,才確實知道History語源為希臘語?στορ?α(historia),原來有觀察、探究的一面,也從那時才萌生野心,敢想一窺歷史研究堂奧。如今,我書案上,年表、地圖與史事辭典書冊,佔去不少空間。然而,迄今遺憾仍未有理想的臺灣歷史地圖便覽(handbook)在身旁,研究過程難免常常停頓。
歐美與日本的中等學校歷史課本外,常編有歷史地圖專門手冊供學生應用,我自己居然使用日本吉川弘文館編印的《標準世界史地圖》薄書過三、四十冬。事實上,古典中國自宋代以來,即陸續有《歷代地理指掌圖》之類書供治史者參覽。新興國家的我們,沒理由不花時間編輯臺灣史地圖,俾便國民能在指掌輕鬆間,順暢翻閱著島國土地故事,使歷史不必然成為背記的重擔。
如今,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呂理政館長支持、吳密察教授監督下,國內新銳製圖者黃清琦與(遠流)智慧藏編輯部、博物館研究群通力合作下,我們終於也有這方面的書問世了。這次出版,在國內可謂尚屬開創,不過也因時間等因素,所以缺點與不全,自屬難免。例如,本書對「歷史地圖」與「歷史主題地圖」的定義與製作稍嫌寬鬆。因此,全書前後之圖,有時兩種類型並列,或失之統一。儘管如此,本書還放進一些歐洲人所繪製的歷史地圖,並有比較新且具學術性的解釋,算是一特色。
為山九仞,終非一日之功。我們期待在本書基礎上,有志者往後更能於「古地圖」中,如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十九世紀歐洲人,甚至是清代人繪製的地圖,有完整性或突破性的解讀與彙整出版。在「臺灣歷史主題地圖」上,可繼續改良、加深此類地圖的製作。不論是鉅冊的,或是一手可握,如日本三笠書房出版的《地????日本??史》之類,都是歷史教育與研究上很迫切需要的工具書,早日出版,早日造福人群。
總而言之,歷史與地圖,關係難分難捨。讓我們繼續朝臺灣歷史「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以及臺灣「國之所以久近,所以興廢,披?一覽盡在目前」的歷史地圖目標前進。
編按
歷史地圖的多樣性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
地圖是記錄環境的符號語言,歷史地圖則可以演繹地表的時空變化。在臺灣史上,從155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手繪臺灣全島地圖以來,臺灣的古地圖數以千計。歷史學者吳密察教授將古地圖依製圖典範的不同、歷史年代的遠近,分為古典地圖、舊地圖二種;主張吾人繪製「歷史地圖」的任務之一,在於將古典地圖加以轉譯與解讀,如〈1654年大臺北古地圖解說圖〉,就要對圖上的圖上進行解讀、考訂,轉譯在現代製圖典範的地圖上。「歷史地圖」的任務之二,是將各種歷史研究的學術成果、各種發展成熟的歷史主題知識,呈現在現代地圖上,如在現代地圖上畫出清代的土牛線。《臺灣歷史地圖》的最初規劃,就是要精選臺灣各個歷史時代的重要主題,提煉出各種元素、符號,用現代地圖來表現。
地圖繪製,是一個高門檻的專業,運用線、點、符號、註記等各種圖式,來表示地形起伏、地物分布、行政區劃、鄉鎮聚落等;這些圖式到了近代逐漸發展出來一定規範,譬如海洋河川、植物、橋樑、建築物等各用不同顏色表示;立體的地形圖式還要有等高線、暈渲,以及分層設色。本書的主要繪圖者黃清琦,是國內少數歷史地圖的繪製高手,參與、製作過《臺灣戰後人口普查地圖集》、《高雄古地圖及歷史地圖集成》等書,出版過《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等代表作。美中不足的是,在專案進入後半段期程,清琦因故不能再繼續執行;加上全書進入圖文匯編時刻,主持審訂的吳密察教授,與臺史博的研究群,針對內容架構做了不小的調整,已繪製完成的歷史地圖,大約只能編成半本,因此,專案團隊一面邀請二位美術設計者參與,一面增加古典地圖的轉譯,因而有1626年福爾摩沙西班牙人港口誌、1726年福爾摩沙與澎湖群島圖、1867年李仙得琅嶠形勢圖、1884年清法戰爭的基隆之役與淡水之役圖。其中有的是轉譯、考訂兼而有之,這些圖擴大了歷史的視野與縱深。古典地圖在缺乏解讀之下,只是一幅圖、一張畫,經常會是當成美術品欣賞的意義大於傳達歷史資訊的意義;加入轉譯、解讀後,地圖就有了立體感,一個歷史現場便可以迎面而來。
日治時期以後引進西方測繪技術,運用經緯度座標、測量基準點實施測量,終於產生幾乎涵蓋全島的實測地形圖─1904年結合土地調查、地籍測量與地形測量而製成的《臺灣堡圖》。到了1930年代,日本畫家來臺繪製一系列的觀光旅遊、產業地圖,如《臺灣鳥瞰圖》、《臺灣俯瞰圖》等。其中許多地圖製作嚴謹,內容豐富,呈現一個時代的切面,本書也精選了一部分。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吳密察、翁佳音二位主持審查的教授毫無保留地提供諸多寶貴意見與協助;臺史博的研究群在新增單元、全書校訂方面,提供學術上的最大支援。承蒙這麼多的指導與協助,《臺灣歷史地圖》始得順利出版。謹誌此申謝。(執筆/黃驗)
內容連載
P30-33
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
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於1598年派遣船隊偵察艾爾摩莎(Hermosa,臺灣),遇風無功而返。1624年荷蘭人在臺南大員建立殖民據點;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的艦隊指揮官、首任駐臺長官巴爾德斯(Antonio Carre?o de Vald?s),在雞籠社寮島(今基隆和平島)豎立起西班牙國王的旗幟、十字架,手持島上採集的樹枝、土壤等物件,作為所有權的象徵,在四位道明會的傳教士以及船員、士兵等共同見證下,以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Felipe IV)之名,宣告佔領臺灣,其後在雞籠構築聖薩爾瓦多城(SanSalvador)。
西班牙人以雞籠、淡水為據點,向大臺北盆地、哆囉滿、噶瑪蘭及花蓮等地拓展,採取征討行動。大臺北盆地的原住民北投(Quipatao)、里族(Lichoco)、武勝灣(Pulauan)等社都接受管轄。馬尼拉方面派遣二、三百名駐軍來臺,所需之武器彈藥、補給品,以及購買中國商品所需的白銀,全仰賴馬尼拉的補給,由於各種因素而經常斷糧;1627年西班牙的雞籠長官派一隊士兵前往淡水,欲與Senar社原住民締結盟約、購買稻米,遭到埋伏襲擊,傷亡慘重。乃於1628年興築聖特多明哥(Santo Domingo)城堡,一面臨淡水河,三面築以柵欄,後來增築土牆圓堡,派重兵駐守。
道明會的傳教士在淡水、臺北盆地、三貂、噶瑪蘭等地宣教,採用羅馬字拼寫淡水語,來撰寫天主教教義,並編撰一部淡水語字典。1636年初,西班牙傳教士因擬建立教堂而與淡水原住民關係緊張,遭到殺害。翌年西班牙人放棄城堡,退出淡水河域。其後更因呂宋動亂、日本鎖國,西班牙在北臺的經營無以為繼,1642年荷蘭人攻陷雞籠,結束了西班牙人16年的殖民統治。
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
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於1598年派遣船隊偵察艾爾摩莎(Hermosa,臺灣),遇風無功而返。1624年荷蘭人在臺南大員建立殖民據點;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的艦隊指揮官、首任駐臺長官巴爾德斯(Antonio Carre?o de Vald?s),在雞籠社寮島(今基隆和平島)豎立起西班牙國王的旗幟、十字架,手持島上採集的樹枝、土壤等物件,作為所有權的象徵,在四位道明會的傳教士以及船員、士兵等共同見證下,以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Felipe IV)之名,宣告佔領臺灣,其後在雞籠構築聖薩爾瓦多城(SanSalvador)。
西班牙人以雞籠、淡水為據點,向大臺北盆地、哆囉滿、噶瑪蘭及花蓮等地拓展,採取征討行動。大臺北盆地的原住民北投(Quipatao)、里族(Lichoco)、武勝灣(Pulauan)等社都接受管轄。馬尼拉方面派遣二、三百名駐軍來臺,所需之武器彈藥、補給品,以及購買中國商品所需的白銀,全仰賴馬尼拉的補給,由於各種因素而經常斷糧;1627年西班牙的雞籠長官派一隊士兵前往淡水,欲與Senar社原住民締結盟約、購買稻米,遭到埋伏襲擊,傷亡慘重。乃於1628年興築聖特多明哥(Santo Domingo)城堡,一面臨淡水河,三面築以柵欄,後來增築土牆圓堡,派重兵駐守。
道明會的傳教士在淡水、臺北盆地、三貂、噶瑪蘭等地宣教,採用羅馬字拼寫淡水語,來撰寫天主教教義,並編撰一部淡水語字典。1636年初,西班牙傳教士因擬建立教堂而與淡水原住民關係緊張,遭到殺害。翌年西班牙人放棄城堡,退出淡水河域。其後更因呂宋動亂、日本鎖國,西班牙在北臺的經營無以為繼,1642年荷蘭人攻陷雞籠,結束了西班牙人16年的殖民統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73折$255
-
新書9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