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程推薦序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這套書本身就是一種臺灣史研究。其性質與意義,可以我擬編的另一套書來做說明。
相對於大陸,臺灣學界個性勝於群性,好處是彰顯個人興趣、自由精神;缺點是不夠關注該學科的整體發展,很少人去寫年鑑、綜述、概括、該學科的資料彙編或大型學人論著總集。
所以我們很容易掌握大陸各學科的研究發展狀況,對臺灣則不然。比如哲學、文學、社會學、政治學都各有哪些學派、名家、主要著作,研究史又如何等等,個中人也常弄不清楚,僅熟悉自己身邊幾個學校、機構或團體而已。
本來名家最該做這種事,但誰也不願意做綜述、概括這等沒甚創見的勞動;編名家論集嘛,既抬舉了別人,又掛一漏萬得罪人,何必呢?
我在學生書局時,編過一些學科綜述,頗嘗甘苦。到大陸以後,也曾想在人文與社會學科中,每學科選二十位名家,做成論文集,以整體呈現臺灣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學術成果,遷延至今,終於未成。所以我看卓克華兄編成的這套《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特有會心、特深感慨。
正如他所說,現在許多學科都面臨大陸同行的參與,事實上也是巨大的壓力。大陸人數眾多,自成脈絡。臺灣如果併入其數量統計中去,當然立刻被淹沒了。他們在許多研究成果綜述中,被視野和資料所限,也常不會特別關注臺灣。因此我們自己的當代學術史梳理就特別重要、格外迫切。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從這個意義上說,本身就是一種臺灣學術史的建構。所選諸名家、各篇代表作,足以呈現臺灣史這個學科的具體內容與發展軌跡。
這些名家,與我同時代,其文章寫作之因緣和發表時之情境,讀來歷歷在目,尤深感慨。
因為「臺灣史」這個學科在臺灣頗有特殊性。
很多人說戒嚴時期如何如何打壓臺灣史研究,故臺灣史尟有人問津;後來又如何如何以臺灣史、臺灣文學史為突破口,讓臺灣史研究變成了顯學。克華總序中提到有人說臺灣史從「鮮學變成顯學」,然後又受政治影響,成了險學,就是這個意思。
但其實,說早年打壓臺灣史,不是政治觀點影響下的說詞嗎?卷帙浩繁的《臺灣風物月刊》、《臺北文獻季刊》、《臺灣文獻季刊》、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等等是什麼?《臺灣文獻季刊》底下,十六種縣市文獻,總計就有四億多字,怎麼顯示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打壓了臺灣史的資料與研究?我就讀的淡江大學,就有臺灣史課程,圖書館也有專門臺灣史料室,我們大學生每年參加臺灣史蹟源流會的夏令營,更是十分熱門。我大學以後參與鄉土調查、縣誌編撰、族譜研究,所感受的暖心與熱情,實在不能跟批評戒嚴時期如何如何打壓臺灣史研究的說詞對應起來。
反之,對於高談本土性、愛臺灣、反殖民的朋友所揭櫫的臺灣史研究,我卻常看到壓迫和不寬容。所以,他們談臺灣文學時,我發現他們想建立的只是「我們的文學史」。我辦大學時,要申辦任何一個系所都千難萬難,得提前一兩年準備師資課程資料及方向計畫去送審;可是教育部長卻一紙公文下來,大開後門,讓各校趕快開辦臺灣史系所。我們辦客家研討會,客家委員會甚至會直接告訴我某教授觀點與他們不合,不能讓他上臺。同樣,教師在報端發表了他們不喜歡的言論,各機關也常來文關切……。這時,我才知道有一個幽靈,在監看著臺灣史研究群體。
說這些,是要提醒本叢刊的讀者:無論臺灣史有沒有被政治化,克華所選的這些名家,大抵都表現了政治泥沼中難得的學術品格,勤懇平實地在做研究。論文中匕鬯不驚,而實際上外邊風雨交加。史學名家之所以是名家,原因正要由此體會。
但也由於如此,故其論文多以資料梳理、史實考證見長。從目前的史學潮流來看,這不免有點「古意盎然」。他們這一輩人,對現時臺灣史研究新風氣的不滿或擔憂,例如跨學科、理論麾指史料、臺灣史不盡為史學系師生所從事之領域等等,其實就由於他們古意了。
古意,當然有過時的含義;但在臺灣,此語與老實、實在同意。用於臺灣史研究,更應做後者理解。實證性史學,在很多地方都顯得老舊,理論根基也已動搖,但在臺灣史這個研究典範還有待建立,假史料、亂解讀,政治干擾又無所不在的地方,卻還是基本功或學術底線。老一輩的名家論述,之所以常讀常新,仍值得後進取法,亦由於此,特予鄭重推薦。
龔鵬程
北京工業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王國華推薦序
臺灣,在許多大陸人看來是一個地域相對狹小、自然資源有限、物產不夠豐富、人口不夠眾多且孤懸於海外的一個島嶼之地。對於這座寶島的歷史文化、社會風貌、民間風俗以及人文地貌等方面的情況知之甚少。然而,當你靜下心來耐心地閱讀由臺灣蘭臺出版社出版的《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已出版三編)之後,你一定會改變你對臺灣這個神奇島嶼的認知。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到目前為止,已經輯錄了近五十名研究臺灣史的專家近千萬字的有關臺灣史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大都以臺灣這塊獨特的地域空間為載體,以發生在這塊神奇土地上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社會變遷、宗教信仰、民間習俗、行政建制、地方史志、家族姓氏、外族入侵、殖民統治、風水習俗以及建築歷史等等為研究內容,幾乎囊括了臺灣的自然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尹章義的《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謎題》,林滿紅的《清末臺灣與我國大陸之貿易型態比較(1860-1894)》,林翠鳳教授的《臺灣傳統書院的興衰歷程》,武之璋先生的《從純史學的角度重新檢視二二八》,洪健榮的《明鄭治臺前後風水習俗在臺灣社會的傳佈》,張崑振的《清代臺灣地方誌所載官祀建築之時代意義》,張勝彥的《臺灣古名考》,戚嘉林的《荷人據台殖民真相及其本質之探討》,許世融的《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的港口變化與商貿網絡》,連心豪的《日本據臺時期對中國的毒品禍害》,葉乃齊的《臺灣古蹟保存技術發展的一個梗概》,趙祐志的《日治時期臺灣的商工會與商業經營手法的革新(1895—1937)》,賴志彰的《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建築篇》,闞正宗的《清代治臺初期的佛教(1685-1717)——以《蓉洲詩文稿選集》、《東寧政事集》為中心……
上述各類具體的臺灣史研究,給讀者全面、深刻、細緻、準確地瞭解臺灣、認知臺灣、理解臺灣、並關注臺灣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法國年鑒學派」所說的「全面的歷史」資料和「完整的歷史」座標。這套叢書給世人描摹出一幅幅臺灣社會、文化、經濟、生態以及島民心態變遷的風俗畫。它們既是臺灣社會的編年史、也是臺灣的時代變遷史,還是臺灣社會風俗與政治文化的演變史。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在史學研究方法上借鑒了法國年鑒學派以及其他現代史學流派的諸多新的研究方法,給讀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使得史學研究能夠從更加廣闊、更加豐富的空間與視角上獲取歷史對人類的啟示。《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的許多研究成果,印證了中國大陸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對史學研究價值的一種「詩意化」的論斷,章開沅先生曾經說過,「從某種意義上說,史學應當是一個沉思著的作者在追撫今夕、感慨人生時的心靈獨白。史學研究的學術的價值不僅在於它能夠舒緩地展示每一個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流,還在於它達到一定境界時,能夠闡揚人類生存的終極意義,並超越時代、維繫人類精神與不墮……」
閱讀《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能夠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任何一個有限的物理空間都能夠創造出無限的精神世界,只要這塊空間上的主人永遠懷揣著不斷創造的理想與激情。我記得一位名叫唐諾(謝材俊)的臺灣作家曾經說過,由於中國近代歷史的風雲際會,使得臺灣成為一個十分獨特的歷史位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是把一個大國的靈魂藏在臺灣這個小小的身體裡面……」,的確,近代以來的臺灣,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成就驚人。它誕生過許多一流的人文學者、一流的史學家、一流的詩人、一流的電影家、一流的科學家。它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
臺灣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驚人的文化成就,離不開諸如《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裡的這些史學研究名家和臺灣蘭臺出版社這樣的文化機構以及一大批「睜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們持之以恆的辛勤耕耘和不畏艱辛的探索。是這些勇敢的探尋者在看得見的地域有限物理空間拓展並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浩瀚精神宇宙。
為此,我真誠地向廣大讀者推薦《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這套叢書。
王國華 2021年6月7日於北京
佛光大學教授卓克華編後記
我在〈二編後記〉中曾慨嘆道,編此《論集》有三難:邀稿難、交稿難、成書難。在《三編》成書過程中依然如此,甚且更加嚴重,意外狀況頻頻發生,先是新冠肺炎疫情耽誤了近一年,而若干作者交稿、校稿拖拖拉拉,也有作者電腦檔案錯亂的種種問題,也有作者三校不足,而四校,五校,每次校對又增補一些資料,大費周章,一再重新整理,諸如此類狀況,整個編輯作業延誤了近一年,不得已情商《四編》的作者,將其著作提前補入《三編》出版,承蒙這些作者的同意,才解決部分問題。
如今面對著《三編》的清樣,心中無限感慨,原計畫在我個人退休前將《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四輯編輯出版完成,而我將於今年(2021)七月底退休,才勉強出版了《三編》,看來又要耗費二年歲月才能出版《四編》,前後至少花了十年才能夠完成心願,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也只能自我安慰,至少我為臺灣史學界整理了乙套名家鉅作,留下一套經典。
卓克華 于三書樓2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