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古今,18位大師學者輪番上陣
最有影響力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 李嘉圖主講「價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費里德曼主講「貨幣」
●一應具全,不只經濟學理論,更談現實生活應用
馬克思 主講「分工」‧李斯特 主講「保護」
凱因斯 主講「國家」‧葛林斯潘 主講「復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鍾偉偉
經濟學者,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現任職於知名商業銀行總行。
審訂者簡介
王永軍
博士,現任職於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對西方經濟學家及其經典理論多所研究,常於報章發表其經濟學短論。
鍾偉偉
經濟學者,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現任職於知名商業銀行總行。
審訂者簡介
王永軍
博士,現任職於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對西方經濟學家及其經典理論多所研究,常於報章發表其經濟學短論。
目錄
第一堂課 配第老師主講「土地」
第二堂課 魁奈老師主講「農業」
第三堂課 斯密老師主講「自由」
第四堂課 李嘉圖老師主講「價值」
第五堂課 穆勒老師主講「需求」
第六堂課 馬克思主講「分工」
第七堂課 瓦爾拉斯主講「邊際」
第八堂課 馬歇爾主講「二元論」
第九堂課 李斯特主講「保護」
第十堂課 凱因斯主講「國家」
第十一堂課 費里德曼主講「貨幣」
第十二堂課 沙金特主講「計量」
第十三堂課 謝爾曼主講「周期」
第十四堂課 蒙代爾主講「危機」
第十五堂課 瓊.羅賓遜主講「資本」
第十六堂課 薩繆爾森主講「生產」
第十七堂課 葛林斯潘主講「復甦」
第十八堂課 史迪格里茲主講「調控」
第二堂課 魁奈老師主講「農業」
第三堂課 斯密老師主講「自由」
第四堂課 李嘉圖老師主講「價值」
第五堂課 穆勒老師主講「需求」
第六堂課 馬克思主講「分工」
第七堂課 瓦爾拉斯主講「邊際」
第八堂課 馬歇爾主講「二元論」
第九堂課 李斯特主講「保護」
第十堂課 凱因斯主講「國家」
第十一堂課 費里德曼主講「貨幣」
第十二堂課 沙金特主講「計量」
第十三堂課 謝爾曼主講「周期」
第十四堂課 蒙代爾主講「危機」
第十五堂課 瓊.羅賓遜主講「資本」
第十六堂課 薩繆爾森主講「生產」
第十七堂課 葛林斯潘主講「復甦」
第十八堂課 史迪格里茲主講「調控」
序
序
讀者朋友,你以前在書店或者書市上一定看到過不少介紹經濟學的著作,也在求學的過程中接觸過很多經濟學名著。比如說《資本論》,《國富論》,然而絕大多數人卻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閱讀這些巨著。也就是說,大部分人耳濡目染的多是一些晦澀艱深的經濟學術語,而根本沒有系統的認識。
拿起這本書,你會有不同的感受,書中既沒有泛泛而談,也沒有矯揉造作。讀完這本書,你能回答出這一系列關於經濟學的問題:什麼是經濟?我們該選擇怎樣的經濟學?該如何認識目前的經濟形勢?如何把經濟學理論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對生活有著什麼樣的本質改變?
經濟學是研究財富產生和分配的學問,它有很多分支,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宏觀經濟學,然而這些學問表面上看好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係甚小。而那些專門介紹經濟操作的著作,比如個人理財或者股票投資的著作,則總是零零碎碎的,難窺全貌。而本書完美地解決了經濟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脫節問題。
經濟學大師選擇了最常見的18個經濟學術語,每個術語從四個角度進行闡述,採用對話和課堂實錄的方式,結合國際經濟環境、經濟現狀和個人經濟現狀,完成經濟學的整體建構。
讀完這本書,你可以清楚地知道如何做一個理性的經濟人,如何在鋪天蓋地的「專家」預言中尋找真相,如何將學會的經濟學常識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如何在以往的朦朧經濟意識中尋找自己的經濟學。
本書和所有經濟學著作不同,在內容上並沒有清楚地告知讀者是什麼和為什麼,而是需要讀者去理解經濟學的實質,從眾多的經濟現象和事件中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經濟學答案:財富可能是貨幣也可能是土地;可能高稅收對人民有利,也可能低稅收對人民有利;薪資上漲和薪資下降對一般百姓將意味著什麼……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體系是先驗的、固態的和對外排斥的——每個人在接受新知識時總會以固有知識,來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理論。所以,閱讀這本書新奇的思考方式會是你思想的一次淬煉。
讀者朋友,你以前在書店或者書市上一定看到過不少介紹經濟學的著作,也在求學的過程中接觸過很多經濟學名著。比如說《資本論》,《國富論》,然而絕大多數人卻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閱讀這些巨著。也就是說,大部分人耳濡目染的多是一些晦澀艱深的經濟學術語,而根本沒有系統的認識。
拿起這本書,你會有不同的感受,書中既沒有泛泛而談,也沒有矯揉造作。讀完這本書,你能回答出這一系列關於經濟學的問題:什麼是經濟?我們該選擇怎樣的經濟學?該如何認識目前的經濟形勢?如何把經濟學理論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對生活有著什麼樣的本質改變?
經濟學是研究財富產生和分配的學問,它有很多分支,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宏觀經濟學,然而這些學問表面上看好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係甚小。而那些專門介紹經濟操作的著作,比如個人理財或者股票投資的著作,則總是零零碎碎的,難窺全貌。而本書完美地解決了經濟學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脫節問題。
經濟學大師選擇了最常見的18個經濟學術語,每個術語從四個角度進行闡述,採用對話和課堂實錄的方式,結合國際經濟環境、經濟現狀和個人經濟現狀,完成經濟學的整體建構。
讀完這本書,你可以清楚地知道如何做一個理性的經濟人,如何在鋪天蓋地的「專家」預言中尋找真相,如何將學會的經濟學常識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如何在以往的朦朧經濟意識中尋找自己的經濟學。
本書和所有經濟學著作不同,在內容上並沒有清楚地告知讀者是什麼和為什麼,而是需要讀者去理解經濟學的實質,從眾多的經濟現象和事件中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經濟學答案:財富可能是貨幣也可能是土地;可能高稅收對人民有利,也可能低稅收對人民有利;薪資上漲和薪資下降對一般百姓將意味著什麼……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體系是先驗的、固態的和對外排斥的——每個人在接受新知識時總會以固有知識,來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理論。所以,閱讀這本書新奇的思考方式會是你思想的一次淬煉。
內容連載
威廉•配第抿了抿嘴,笑著問,「最賺錢的土地開發是什麼?」
幾乎沒有任何思考,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房地產。」
「對。就是房地產開發,這裡有著深刻的原因。如果以農民種糧食來比較,我們可以這麼說,商人在地裡種上了房子,而最後他們獲得了比種糧食高得多的利潤。不要以為這個說法很奇怪,我們來看一下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阿信聽到這裡,覺得真是不虛此行:「還從來沒有聽過種房子這種說法。」
「農民需要40畝的土地來種植苜蓿,需要肥料、農藥,還要進行收割、除草等勞動,最後獲得糧食;商人也需要40畝的土地來種植房子,他們需要各種建材,要進行建造等勞動,最後收獲一個完整的樓房。雖然聽著很詭異,但是過程是一樣的。」他很得意地笑了笑,「經濟學家從來不幹沒意義的事情,這就是賺錢的秘密。我說種房子的比喻就是告訴你們房地產開發為什麼賺錢。」
「同樣是40畝的土地,種了糧食後,明年可以再重新種第二次,也就是它損失的是土地一年的價值;而種房子的話,這塊土地需要經過幾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來回到初始狀態,它損失的是土地——假定為300年的價值。在勞動方面,房子假如能使用70年,需要100個人一年到頭的建設,而70年的糧食只需要一個農夫70年的耕種。」他嘲笑地說,「我的數學在經濟學家中不算好的,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微積分這一說,但是我依然可以輕鬆地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占地40畝的房子的價值是40畝糧食價值的430倍。」
幾乎沒有任何思考,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房地產。」
「對。就是房地產開發,這裡有著深刻的原因。如果以農民種糧食來比較,我們可以這麼說,商人在地裡種上了房子,而最後他們獲得了比種糧食高得多的利潤。不要以為這個說法很奇怪,我們來看一下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阿信聽到這裡,覺得真是不虛此行:「還從來沒有聽過種房子這種說法。」
「農民需要40畝的土地來種植苜蓿,需要肥料、農藥,還要進行收割、除草等勞動,最後獲得糧食;商人也需要40畝的土地來種植房子,他們需要各種建材,要進行建造等勞動,最後收獲一個完整的樓房。雖然聽著很詭異,但是過程是一樣的。」他很得意地笑了笑,「經濟學家從來不幹沒意義的事情,這就是賺錢的秘密。我說種房子的比喻就是告訴你們房地產開發為什麼賺錢。」
「同樣是40畝的土地,種了糧食後,明年可以再重新種第二次,也就是它損失的是土地一年的價值;而種房子的話,這塊土地需要經過幾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來回到初始狀態,它損失的是土地——假定為300年的價值。在勞動方面,房子假如能使用70年,需要100個人一年到頭的建設,而70年的糧食只需要一個農夫70年的耕種。」他嘲笑地說,「我的數學在經濟學家中不算好的,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微積分這一說,但是我依然可以輕鬆地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占地40畝的房子的價值是40畝糧食價值的4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