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歸來: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是數十位學者歷經多年的時間,以堅實的田野調查為基礎所集結的研究成果。學者們不辭艱辛地親自深入當地社會及家庭,以問卷、尋訪等多元方式,將人們具體真實的宗教實踐彙整出觀察研究,透過客觀且性統性的文字與圖表呈現於眾人面前,使人們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宗教與中國社會。
基督教信仰自唐代傳入中國後,因著時代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發展及變化。
本書為《田野歸來: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的第二冊,學者們進入都市、走入農村,透過閱讀,了解他們對基督教的看法和體會。藉由文字、統計,以及人們的口述記錄,我們將看到基督教於中國各地是如何興起,在不同的傳統文化的背景中,基督教又是透過何種方式融入不同群眾的生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鳳崗(Yang Fenggang)
現任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教授,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重點為中國宗教變遷和美國移民宗教。曾出版《中國宗教: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存活與復興》、《皈信、同化、疊合認同:美國華人基督徒研究》等著作。
高師寧 (Gao Shin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二級研究員,為最早從事宗教社會學在中國大陸的翻譯介紹和研究的學者之一。曾出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及其相關動向》、《當代北京的基督徒與基督教》,翻譯《神之簡史》、《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的基本要素》等著作。
李向平 (Li Xiangping)
現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系主任,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為宗教社會學與當代中國宗教。曾出版《文化正當性的衝突》、《佛教信仰與社會變遷》、《信仰但不認同——當代中國信仰的社會學分析》等著作。
楊鳳崗(Yang Fenggang)
現任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教授,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重點為中國宗教變遷和美國移民宗教。曾出版《中國宗教: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存活與復興》、《皈信、同化、疊合認同:美國華人基督徒研究》等著作。
高師寧 (Gao Shining)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二級研究員,為最早從事宗教社會學在中國大陸的翻譯介紹和研究的學者之一。曾出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及其相關動向》、《當代北京的基督徒與基督教》,翻譯《神之簡史》、《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的基本要素》等著作。
李向平 (Li Xiangping)
現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系主任,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為宗教社會學與當代中國宗教。曾出版《文化正當性的衝突》、《佛教信仰與社會變遷》、《信仰但不認同——當代中國信仰的社會學分析》等著作。
目錄
編者序 楊鳳崗
北京市大學生基督徒的教會選擇與宗教委身 孫尚揚
信仰的代際傳遞與中國農村「宗教熱」的興起 阮榮平、鄭風田
需求性皈信和習得性皈信
─農村熟人社會的基督教皈信 韓恒
當代中國大學生信仰生活的調查
—以武昌基督教大學生團契生活為例證 李雪豔
靈性資本對於G校大學生信仰影響的調查與初步分析 梁茼、周紅祿
「荒誕」的行動與「合理」的信仰
—「得國派」的信仰邏輯與社會行動 黃劍波
探索與路向
—中國民間基督教教育個案考察 劉詩伯
成都平原天主教堂的區位差異分析 廖翔慧
非正式教會
—重建共同體 盧雲
傳統宗教與基督宗教對企業家精神影響的差異探析
—以福建沿海調查為例 甘滿堂
基督教的興起、公民社會的發展與中國的民主化?
—透過兩類基督徒專業組織看中國政教關係的演變 鐘智鋒、李泉、楊江華
宗教場域背後的文化信念
—兩城市非官方教會的不同重組之路 馬麗、李晉
宗教信仰與邊陲漢人社會
—以甘南藏區臨潭為例 陳聲柏
北京市大學生基督徒的教會選擇與宗教委身 孫尚揚
信仰的代際傳遞與中國農村「宗教熱」的興起 阮榮平、鄭風田
需求性皈信和習得性皈信
─農村熟人社會的基督教皈信 韓恒
當代中國大學生信仰生活的調查
—以武昌基督教大學生團契生活為例證 李雪豔
靈性資本對於G校大學生信仰影響的調查與初步分析 梁茼、周紅祿
「荒誕」的行動與「合理」的信仰
—「得國派」的信仰邏輯與社會行動 黃劍波
探索與路向
—中國民間基督教教育個案考察 劉詩伯
成都平原天主教堂的區位差異分析 廖翔慧
非正式教會
—重建共同體 盧雲
傳統宗教與基督宗教對企業家精神影響的差異探析
—以福建沿海調查為例 甘滿堂
基督教的興起、公民社會的發展與中國的民主化?
—透過兩類基督徒專業組織看中國政教關係的演變 鐘智鋒、李泉、楊江華
宗教場域背後的文化信念
—兩城市非官方教會的不同重組之路 馬麗、李晉
宗教信仰與邊陲漢人社會
—以甘南藏區臨潭為例 陳聲柏
序
編者序
2008 年10 月,中國宗教與社會高峰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與會國內外學者熱議對於中國宗教的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會後集結成文集兩卷,名為《從書齋到田野》,既是此前研究的總結,也為此後的努力指出方向。
2010 年7 月下旬的北京,驕陽似火,酷暑難擋。中國人民大學多功能教學樓的一間大教室裡,從一百多份申請美國普度大學宗教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報告中選出的幾十名入圍者,正在依次進行著課題陳述,回答著聽眾和評審官們尖銳的問題。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還有港、澳、臺,其中不乏宗教社會科學領域的資深教授,更多的是此領域的新人。
2010 年10 月初的美國印第安那州已是涼氣逼人,普度大學的一間教室內氣氛卻熱烈而緊張。來自中國大陸、美國和加拿大高校的教授們,正在認真而謹慎地從幾十份申請報告中進行篩選。最終,在大家的一致認同下塵埃落定:16 位申請報告獲得了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的資助,16 位領銜人與他們的團隊開始了為期三年的田野調查與研究。
三年,彈指一揮間。但這幾十位學者的這三年,卻是緊緊張張、實實在在而又滿滿當當的三年。他們不僅穿梭於各個調查點,而且還兩次飛越跨中美大陸,去學習,去充電,去接受同行們的挑刺和幫助。在普度大學數周的學習安排得十分緊湊,許多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的人都難以抽出時間去領略異國風光。
2013 年7 月中旬又是夏日炎炎,而這也是收穫的季節--課題結項的時間。香港中文大學利黃瑤璧樓內,這些滿載而歸的學者在座無虛席的會議室裡向參會者宣讀自己的研究成果,聽取評議人的評議並回答聽眾的問題。成果之豐富多彩,評議之直言尖銳,問題之富有挑戰性,涼風中的會議室熱情沸騰。
課題彙報會同時也是中國宗教社會科學研究的第十屆年會,很多與會者參加了此前連續三個暑期的宗教社會科學教師研修班,有些人更是多次參加過從2004 年開始舉辦的中美歐宗教學暑期研討班。
這三冊文集展現的,就是這些學者從田野歸來的成果!置於篇首的導論,可以算作我們十多年來推動宗教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進路和原則,也可以當作一種尺規,用以檢測這三冊文集的成果。
從書齋走進田野,又從田野回到書齋。這些成果以堅實的田野調查為基礎,有理論的支撐和分析,它們將會使讀者深入地瞭解中國宗教與中國社會;它們也會讓國內外宗教學研究者們看到,宗教社會科學研究在中國正在走向成熟與深化。
2008 年10 月,中國宗教與社會高峰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與會國內外學者熱議對於中國宗教的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會後集結成文集兩卷,名為《從書齋到田野》,既是此前研究的總結,也為此後的努力指出方向。
2010 年7 月下旬的北京,驕陽似火,酷暑難擋。中國人民大學多功能教學樓的一間大教室裡,從一百多份申請美國普度大學宗教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報告中選出的幾十名入圍者,正在依次進行著課題陳述,回答著聽眾和評審官們尖銳的問題。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還有港、澳、臺,其中不乏宗教社會科學領域的資深教授,更多的是此領域的新人。
2010 年10 月初的美國印第安那州已是涼氣逼人,普度大學的一間教室內氣氛卻熱烈而緊張。來自中國大陸、美國和加拿大高校的教授們,正在認真而謹慎地從幾十份申請報告中進行篩選。最終,在大家的一致認同下塵埃落定:16 位申請報告獲得了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的資助,16 位領銜人與他們的團隊開始了為期三年的田野調查與研究。
三年,彈指一揮間。但這幾十位學者的這三年,卻是緊緊張張、實實在在而又滿滿當當的三年。他們不僅穿梭於各個調查點,而且還兩次飛越跨中美大陸,去學習,去充電,去接受同行們的挑刺和幫助。在普度大學數周的學習安排得十分緊湊,許多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的人都難以抽出時間去領略異國風光。
2013 年7 月中旬又是夏日炎炎,而這也是收穫的季節--課題結項的時間。香港中文大學利黃瑤璧樓內,這些滿載而歸的學者在座無虛席的會議室裡向參會者宣讀自己的研究成果,聽取評議人的評議並回答聽眾的問題。成果之豐富多彩,評議之直言尖銳,問題之富有挑戰性,涼風中的會議室熱情沸騰。
課題彙報會同時也是中國宗教社會科學研究的第十屆年會,很多與會者參加了此前連續三個暑期的宗教社會科學教師研修班,有些人更是多次參加過從2004 年開始舉辦的中美歐宗教學暑期研討班。
這三冊文集展現的,就是這些學者從田野歸來的成果!置於篇首的導論,可以算作我們十多年來推動宗教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進路和原則,也可以當作一種尺規,用以檢測這三冊文集的成果。
從書齋走進田野,又從田野回到書齋。這些成果以堅實的田野調查為基礎,有理論的支撐和分析,它們將會使讀者深入地瞭解中國宗教與中國社會;它們也會讓國內外宗教學研究者們看到,宗教社會科學研究在中國正在走向成熟與深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85折$383
-
新書9折$405
-
新書9折$405
-
新書$466